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校德育主要以说理的显性德育方式出现。而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上升到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升华,成为一种隐性的德育。本文对如何发挥音乐的德育功能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中学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67-020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出自儒家经典《孝经》,意思是:要想改变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手段了。在我国,从先秦时期,人们便开始了对音乐社会功能的思考。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有他独到的角度:“尽善尽美”,即音乐的内容要高尚纯良、宣扬正义,与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才是判断音乐好坏的最高标准。到了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离不开音乐文化这一环。古往今来,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启迪着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发掘更多契合点,发挥音乐课的优势为全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找寻更多可能。
學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每所学校都设有专门组织负责德育工作,班主任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德育工作者,还有心理老师关爱着学生的心灵健康,他们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班会、个别咨询辅导等方式进行工作。这些工作大都属于传统德育模式,体现着“以理服人”的教育特点,是一种显性的德育。
而音乐这种精神产品却蕴含着另外一种德育力量。从外表看,她与以语言、文字方式承载的理论灌输相去甚远。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从来不单单是音响的组合,声音背后蕴藏着丰富精神宝藏。没有哪一首音乐作品是凭空而来,无不是根植于现实生活,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创作背景和美学思考,深刻的内涵借由起伏的旋律表现出来。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开发人的智力、启迪人的情感、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音乐学习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启迪其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这与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好不谋而合,而“以情动人”的德育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达到隐性德育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并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实现这一总目标。这实际上给了音乐老师一个明确的工作指南:落实了“三维目标”便完成了由技能教育到德育的升华。换言之,没有任何一个单元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不能进行德育渗透。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通过音乐教育进行隐形德育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艺版初中音乐教材共六册,每一册第一页都刊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每当学生打开课本,那雄壮的旋律便会在内心回响,再配上极具力量感的歌词,从炮火中走来的新中国仿佛就在眼前。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举杯祝福》是一节以歌唱为主题的音乐课,歌曲《歌唱祖国》是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本人授课时曾做了如下尝试: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马上就要迎来她69周岁的生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新歌,唱给祖国妈妈,第一首是《歌唱祖国》。
生:好!(跃跃欲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非常熟悉。她产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年。当时天津的文艺工作者王莘到北京出差,途径天安门时已是下午时分,当时霞光普照,金色的广场分外壮丽,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高高飘扬。这一切感染着年轻的音乐家,创作激情在内心翻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词和曲同时从心底流出,在回北京的火车上便完成了创作。
生:(聚精会神)
师: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小女孩林妙可把这首歌唱给了全世界。可以说,中国人所到之处都会响起这首歌的旋律。
经过老师一番情绪烘托式的讲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点燃。
师:同学们,让我们起立共同唱响这首《歌唱祖国》。
生:(爱国热情被唤起,起立,用参加升旗典礼般的庄严感齐声合唱)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德育中的政治教育范畴,牢记祖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是每个学生的任务。通过爱国歌曲的演唱将枯燥的理论说教换一种方式出现,从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德育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八年级上册选用部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1987年,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为了抢救受伤的丹顶鹤,牺牲在沼泽地的故事。
师: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怀?
生:女孩很有爱心,热爱动物。
师:作为生命个体,在自然界里,我们与动物平等吗?
生:不平等。
师:那如何做才能保护动物?
生:善待自己家的宠物。遇到流浪动物送到收容所。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动物制品……
师:如果你是驯鹤女孩徐秀娟,在危险面前你会怎么做?
生:(陷入沉思)
通过对歌曲的赏析之后,老师抛出一连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思想教育范畴有关生命教育的讨论:同学们面对紧急情况,必须冷静判断危险,不可贸然行事。每一个生命都非常珍贵,要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展开营救。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提供了歌曲《生死不离》做为欣赏内容。歌曲创作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旋律舒展深情,歌词朴实而坚毅:“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生命是命题”,不仅展现了同胞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手足深情,更是对生命个体的高度尊重,不放弃哪怕一丝希望也要拯救受灾者的决心。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以做到鸦雀无声,全班笼罩在人道主义的情怀之中,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达到了精神世界的升华。
除了上述实例,诸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的集体合唱、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的音乐情景剧的表演实践,均为集体编创、体验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展示环节更要鼓励性格内向,害羞胆小的同学上台积极展示。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带来的荣誉感,树立学生自信心,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的机会。不仅如此,音乐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没有时间的积累,积极的思考,刻苦的练习,不能看到效果。所以,日常教学中老师就要着力引导学生勇于克服苦难,挑战自我去实现目标。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使命。德育不是班主任、德育主任的工作,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结合起来,实施全员德育,全方位育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当代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页.
[ 参
【关键词】 中学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67-020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出自儒家经典《孝经》,意思是:要想改变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手段了。在我国,从先秦时期,人们便开始了对音乐社会功能的思考。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有他独到的角度:“尽善尽美”,即音乐的内容要高尚纯良、宣扬正义,与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才是判断音乐好坏的最高标准。到了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离不开音乐文化这一环。古往今来,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启迪着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发掘更多契合点,发挥音乐课的优势为全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找寻更多可能。
學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每所学校都设有专门组织负责德育工作,班主任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德育工作者,还有心理老师关爱着学生的心灵健康,他们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班会、个别咨询辅导等方式进行工作。这些工作大都属于传统德育模式,体现着“以理服人”的教育特点,是一种显性的德育。
而音乐这种精神产品却蕴含着另外一种德育力量。从外表看,她与以语言、文字方式承载的理论灌输相去甚远。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从来不单单是音响的组合,声音背后蕴藏着丰富精神宝藏。没有哪一首音乐作品是凭空而来,无不是根植于现实生活,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创作背景和美学思考,深刻的内涵借由起伏的旋律表现出来。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开发人的智力、启迪人的情感、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音乐学习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启迪其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这与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好不谋而合,而“以情动人”的德育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达到隐性德育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并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实现这一总目标。这实际上给了音乐老师一个明确的工作指南:落实了“三维目标”便完成了由技能教育到德育的升华。换言之,没有任何一个单元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不能进行德育渗透。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通过音乐教育进行隐形德育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艺版初中音乐教材共六册,每一册第一页都刊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每当学生打开课本,那雄壮的旋律便会在内心回响,再配上极具力量感的歌词,从炮火中走来的新中国仿佛就在眼前。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举杯祝福》是一节以歌唱为主题的音乐课,歌曲《歌唱祖国》是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本人授课时曾做了如下尝试: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马上就要迎来她69周岁的生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新歌,唱给祖国妈妈,第一首是《歌唱祖国》。
生:好!(跃跃欲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非常熟悉。她产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年。当时天津的文艺工作者王莘到北京出差,途径天安门时已是下午时分,当时霞光普照,金色的广场分外壮丽,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高高飘扬。这一切感染着年轻的音乐家,创作激情在内心翻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词和曲同时从心底流出,在回北京的火车上便完成了创作。
生:(聚精会神)
师: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小女孩林妙可把这首歌唱给了全世界。可以说,中国人所到之处都会响起这首歌的旋律。
经过老师一番情绪烘托式的讲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点燃。
师:同学们,让我们起立共同唱响这首《歌唱祖国》。
生:(爱国热情被唤起,起立,用参加升旗典礼般的庄严感齐声合唱)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德育中的政治教育范畴,牢记祖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是每个学生的任务。通过爱国歌曲的演唱将枯燥的理论说教换一种方式出现,从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德育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八年级上册选用部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1987年,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为了抢救受伤的丹顶鹤,牺牲在沼泽地的故事。
师: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怀?
生:女孩很有爱心,热爱动物。
师:作为生命个体,在自然界里,我们与动物平等吗?
生:不平等。
师:那如何做才能保护动物?
生:善待自己家的宠物。遇到流浪动物送到收容所。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动物制品……
师:如果你是驯鹤女孩徐秀娟,在危险面前你会怎么做?
生:(陷入沉思)
通过对歌曲的赏析之后,老师抛出一连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思想教育范畴有关生命教育的讨论:同学们面对紧急情况,必须冷静判断危险,不可贸然行事。每一个生命都非常珍贵,要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展开营救。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提供了歌曲《生死不离》做为欣赏内容。歌曲创作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旋律舒展深情,歌词朴实而坚毅:“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生命是命题”,不仅展现了同胞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手足深情,更是对生命个体的高度尊重,不放弃哪怕一丝希望也要拯救受灾者的决心。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以做到鸦雀无声,全班笼罩在人道主义的情怀之中,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达到了精神世界的升华。
除了上述实例,诸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的集体合唱、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的音乐情景剧的表演实践,均为集体编创、体验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展示环节更要鼓励性格内向,害羞胆小的同学上台积极展示。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带来的荣誉感,树立学生自信心,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的机会。不仅如此,音乐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没有时间的积累,积极的思考,刻苦的练习,不能看到效果。所以,日常教学中老师就要着力引导学生勇于克服苦难,挑战自我去实现目标。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使命。德育不是班主任、德育主任的工作,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结合起来,实施全员德育,全方位育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当代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页.
[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