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3~4周,其中33例痊愈出院疗效满意,7例脑室出血病情进行性加重。结论:轻型脑干出血预后较好病人可完全治愈。
   关键词: 原发性脑出血;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130-01
  原发性脑出血(PICH)是指由高血压等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可分为幕上出血、幕下出血。幕上者常见于壳核、丘脑、脑叶,幕下者则常为脑桥和小脑出血。目前,脑出血的病死率几乎均在50%以上。选取临床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40例临床内科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3岁,平均62岁。28例起病初10~30min进行性加重,12例起病时即达高峰。
   1.2 方法
   1.2.1 急诊处理:应在接诊即刻得到体现。在对患者进行初步病史采集及简要体检的同时,对生命体征进行初步评价,保持气道通畅并及时给氧,包括采取适当的头位、及时吸去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气管插管应以急迫呼吸为主要指征,而GCS评分等入为标准可作为辅助判定依据[1]。前者除呼吸频率与深度外,PO2<8.0kPa(60mmHg)或PCO2>6.7kPa(50mmHg)为主要指标,为避免插管引起反射性心律失常,可先予以小剂量阿托品。插管者应予置鼻胃管,以免误吸。软质气管插管可保留2周以内。患者若有持续昏迷或有肺部并发症时,可选择性地行气管切开术。在完成上述处理的同时,应确立PICH的诊断,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1.2.2 血压控制:血压过高可使血肿扩大,而不适当的降压则可能使脑灌注压降低,加重PHT损害,两者均应避免。血压的最佳水平应视PICH患者的既往血压水平、颅内压、年龄、出血原因及病后时间而定,总体上,对血压的控制要较脑梗死患者更积极。在病后超早期(<24h),血压的控制可参考以下标准(若能测定颅内压,则应维持脑灌注压>9.3kPa(70mmHg)):间隔5min以上再次测压,如收缩压(SBP)均>30.6kPa(230mmHg).舒张压(DBP)均>18.6kPa(140mmHg),可考虑使用硝普钠(0.5~1.0μg/kg·min);间隔20min测压,SBP 23.9~30.6kPa(180~230mmHg)或DBP 14.0~18.6kPa(105~14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17.3kPa(130mmHg),可静脉给予拉贝洛尔、艾司洛尔、依那普利或其他易于调整用量的药物;(3)SBP<23.9kPa(180mmHg)与DBP<14.0kPa(105mmHg),暂不给予降压药物[2]。在SBP<23.9kPa(180mmHg)。DBP<14.0kPa(105mmHg)的患者,如何开始降压,以及何时降至正常水平尚无一致意见。在无颅内压监测时,应于2周后,脑水肿形成的高峰期过后开始,根据脑水肿消退情况,在1~2个月后降至正常,当有颅压监护条件时,可在颅内压稳定下降后给予降压药物,并注意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压,在病后1~2个月降至正常并予以维持治疗。
   1.2.3 降低颅内压:病后2d内,控制颅内压最好的办法是清除血肿,减少血肿的占位效应,发病2d之后,颅内压升高的最重要原因是血肿周围组织水肿。使用渗透性药物如甘露醇是治疗由水肿引起的高颅压的最重要药物之一。但甘露醇不利于出血部位止血,因而不宜用于活动性出血者[3]。另外,由于甘露醇分子量较小,很易透过受损BBB进入水肿区,因而反复使用可在局部蓄积,反而加重局部水肿。同时,现已证明小剂量甘露醇的效果并不比大剂量差,且有更少的副作用,因而其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病初24h不预防性使用,除非针对脑疝及脑疝危险者;剂量0.25~0.5g/kg,每4~6h 1次;可同时使用速尿(10mg/次)以协同维持渗透梯度;治疗过程中,血渗透压不应高于310mOsm/L;总使用时间不应超过5d,以减少副作用。白蛋白可提高胶体渗透压,从而有效降低脑水肿及颅内压。白蛋白对抗渗透性水肿效果较好。因其分子量较大,故具较少的反跳作用。推荐剂量为100ml/d,使用3~5d。根据脑出血后病理生理变化,激肽释放酶活性升高在脑水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对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激肽释放酶抑制剂抑肽酶,每天50~100万U,取得了减轻水肿、改善症状的效果。
   低碳酸血症可引起血管收缩,脑血流量下降,从而降低颅内压。理论上,过度通气时,随着CSF与血液pH达到稳态,其降颅压作用即告终止。但实际上,这一过程持续时间可能较久。调整潮气量,使PCO2下降至4.7~4.0kPa(35~30mmHg),可降低颅压25%~30%。停止过度通气治疗也可产生反跳作用,因而需缓慢停用,使PCO2在24~48h后恢复正常。
   1.2.4 改善组织缺血:血肿周围组织缺血是诱导组织水肿、加重神经损害、引起症状恶化的重要原因。因而,改善缺血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应引起重视。由于起病48h内存在血肿扩大可能,因而在48h后谨慎使用抗缺血药物较为安全。可选择尼莫地平,2~5mg/d,静脉缓慢滴注,使用中应及时调整滴速,严密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度下降。药物使用控制在3~5d为宜,之后改口服制剂。
   1.2.5 止血药物:当有明确的凝血障碍、肝功异常、存在长期饮酒或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应积极使用止血药物,以有利止血,使用以不超过1周为宜。1周以后是否使用,应对凝血功能仔细评价后再决定。
   1.2.6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性期每日测定血K+、Na+、Ca2+、Mg2+、尿量、血渗透压、血气、进食量等以决定补给量。液体补给总量为最近1天尿量+500ml非显性失水。若有发热,应按每上升1℃增加300ml计算;存在电解质异常、酸中毒或碱中毒时应及时纠正。
   1.2.7 體温增高者应予以药物或物理降温。若疑有感染,应及时行微生物培养与涂片(如气管分泌物、血液、尿液);有脑室引流者,应定期分析CSF,必要时使用抗感染药物。病程早期的精神障碍与后期的心理问题均应积极处理,以加快恢复。康复治疗应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尽早开始。
  2 结果
   4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3~4周,其中33例痊愈出院疗效满意,7例脑室出血病情进行性加重。
  3 讨论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经合理的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的残废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 神经病学 [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153.
  [2] 孙贻飞. 原发性脑室出血20例误诊分析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3):99.
  [3] 王新德. 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1-6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7例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好转11例,总有效率达到65%。结论:根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确诊后,应立即给予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以免病情恶化,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般治疗;对症
期刊
摘要: 目的: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外科诊断分析,探讨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7例,109例患者经手术处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12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并痊愈的患者有119例,占93.70%;8例患者死亡,占6.30%,包括全小肠坏死的3例患者,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有3例,有2例患者为顽固性休
期刊
心血管疾病患者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及某些基因缺陷      王亚霞 边 才 付立国 李晓丹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本研究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及某些基因缺陷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患有心脑疾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胆固醇酯转运;基因缺陷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20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 ml,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眼水点眼,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18例痊愈,2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诊断及抢救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20例抢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缓解,患者要生命体征平稳,WBC 、肝功能恢复正常12 例者,病情加重精神异常仍存在4例,死亡2例。结论:预防危象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 抢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外科临床中常见的颈部广泛软组织锐器刺伤并伴有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以来临床颈部多处广泛软组织锐器刺伤并伴有大出血的1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颈部多处组织锐器刺伤的10例患者入院后,在6小时内完成清创缝合手术救治,住院10-20天左右即治愈;其中有1例患者颈椎动脉损伤,填塞采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外加碘仿纱条进行压迫止血,有1例患者受伤侧没有完
期刊
摘要: 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慢性炎癥长期不愈,宫颈表面的原有鳞状上皮脱落,被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增生所覆盖,外观呈红色颗粒状。宫颈由于炎症的刺激程度不同,宫颈处粘膜柱状上皮生长较慢,上皮平坦,外表光滑。柱状上皮生长速度快,形成腺体增生时为糜烂。中西药粉结合治疗宫颈糜烂,中药起到方清热燥湿、收敛止血、祛腐生肌之功效;西药抗菌谱广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诸药混合,相得益彰。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症状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患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20例患者有关资料,采用短程强化联合抗痨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体温在6-15天内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在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联合采用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糖皮质激素、营养治疗等方法,可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临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周围神经疾病的全科治疗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将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治。结论:三叉神经痛是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明原因的短暂而反复发作的一种剧痛,也被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治疗药物为卡马西平,采用每日3次,每次由0.1克小剂量逐渐增加到0.2克。患者应用后主要有嗜睡、恶心、眩晕、皮疹、共济失调、白细胞数量减少等症状表现。   关键词:周围神经疾
期刊
摘要:目的: 尼莫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方法: 根据我院的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研究对比来进行分析,其中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14天后口服尼莫地平。两组患者分别进行1个月的治疗,对其神经功能评分,记录药物反应,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经过治疗均获得改善,但是治疗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