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的秋天,在日本待了一个多月之后,王树军总感觉“衣服穿起来松垮垮的”,一称体重,刚好瘦了四斤。
恰逢中秋,到日本出差的集团领导同王树军所在的技改队伍吃饭,席间不断给大家鼓劲:“你们责任重大,这样一条生产线,你们来了八个人,回去一定要把生产线开起来。”王树军和同事们低头沉默不语,不敢回应,“不能再鼓励了,再鼓励就打气打爆了。”
那一年,潍柴重要的高端发动机制造基地——一号工厂开始筹建,工厂筹建的最关键步骤便是引进世界一流的装备生产线。作为筹建一号厂而专门调入的技术人员,王树军随即被派往日本进行设备验收工作。“非常自豪”,那时候的王樹军刚刚三十出头,精力与斗志都处在最旺盛的状态,但是到了日本之后却发现,“精力完全不够用”。
设备验收不仅仅是对设备进行基础的检测,还要学习设备的运行、维修等专业知识。“第一次在外过中秋,但根本来不及想家。”在王树军看来,那是最累的一次出差经历。设备的操作界面全是英文和日文,对于技校毕业,本身基础较差的他来说,难度更大。他与同事一起给自己定目标:“专业术语,一天十个单词必须记牢。”“每个人晚上最少也要学习两到三个小时,白天灌输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晚上不能消化,第二天更无法跟上进度。”王树军笑谈:“如果当年有这样的劲头,高考就太轻松了。”
面对当时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王树军震撼之余,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极为珍视。“收获巨大,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性,45天,始终处于高压的学习状态之中。”
这次短暂的日本之行留给王树军太多震撼,他第一次见到了无人工厂,“看到整个车间都是机器人,上千台,当时就傻了,就像看科幻电影一样”。
十五年之后的春天,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王树军代表全国劳模宣读倡议书——从机修钳工到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潍柴一号工厂首席技师,这一切仿佛是梦境,但又真实发生着。
王树军的父亲就是潍柴人,自小对机械感兴趣的他,1993年技校毕业后,与接班父亲的姐姐一起,进入潍柴,子承父业。“他特别倔,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仅如此,还非得在墙上开出一扇门。”一号工厂工艺工程科副主任孙洪磊调侃王树军的执着劲儿,也正因此,注定了王树军不会甘于做一名简单的钳工。
在王树军的工作室里,一直放着一根分期的光栅尺,“就这样一根简单的光栅尺,要两万多元,而且完全依赖进口。”
光栅尺是数控机床最精密的部件,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一旦损坏只能更换。随着一号厂精密设备的投入使用,某加工中心的光栅尺频发故障。采购备件不仅费用巨大,还严重影响生产。“我怀疑这批设备有设计缺陷,导致了光栅尺损坏”,王树军的质疑惊呆众人。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有设计缺陷?而且还是被一名基层工人提出来的。
王树军不顾众人质疑,利用一周的时间找到了该批加工中心设计缺陷,并通过周密计算,重新设计方案,成功攻克该加工中心光栅尺气密保护设计缺陷难题,使设备故障率由原来的47%降到1%以下,年创造经济效益780万元,成为中国工人勇于挑战进口设备行业难题的经典案例。
21世纪,装备制造业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修工除了维修,还能做什么?王树军的答案是:推动装备智能化升级。
潍柴新一代高端产品进入4气门整体式气缸盖时代,加工难度也是革命性的。“既然我们的产品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那么我们的设备同样可以实现自主研发制造的突破!”王树军的话掷地有声。“跨工序智能机器人协同系统”成为他又一次大胆尝试:以闲置机器人为运载核心、增设地轨实现七轴运载,同时辅以光感识别系统,使加工效率提升37.5%。
王树军不仅技艺过人,还将自己多年修炼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他联合企业5名高级技师成立创新工作分站,通过首席技师大讲堂和潍柴网上学习平台,与潍柴全球各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他每年授课达240课时。他带的徒弟中,7人获得技师资格证书,5人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18年,王树军两个徒弟分别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自动化控制大赛二等奖。
2019年,荣誉接踵而至,不过王树军还是那个简简单单的王树军,每天穿梭在工作室和生产线之间。而他还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能够进入潍柴集团的新产品中试车间,只因“那是一个万国博览会,世界上各种先进的设备都有”。
在工作中,王树军依然是那个痴迷于机械的“小钳工”。
(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TIPS
20年前,王树军第一次在日本见到完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他被那些机器人震惊了。而今,在中国,类似的车间已经大量存在,甚至司空见惯了。
TIPS
1998年,王树军和1万多名工友半年没拿到工资。这一年,新任厂长谭旭光在全厂质量大会上,当着1000多名员工的面,把100多台质量不合格的发动机全部砸烂。
恰逢中秋,到日本出差的集团领导同王树军所在的技改队伍吃饭,席间不断给大家鼓劲:“你们责任重大,这样一条生产线,你们来了八个人,回去一定要把生产线开起来。”王树军和同事们低头沉默不语,不敢回应,“不能再鼓励了,再鼓励就打气打爆了。”
那一年,潍柴重要的高端发动机制造基地——一号工厂开始筹建,工厂筹建的最关键步骤便是引进世界一流的装备生产线。作为筹建一号厂而专门调入的技术人员,王树军随即被派往日本进行设备验收工作。“非常自豪”,那时候的王樹军刚刚三十出头,精力与斗志都处在最旺盛的状态,但是到了日本之后却发现,“精力完全不够用”。
设备验收不仅仅是对设备进行基础的检测,还要学习设备的运行、维修等专业知识。“第一次在外过中秋,但根本来不及想家。”在王树军看来,那是最累的一次出差经历。设备的操作界面全是英文和日文,对于技校毕业,本身基础较差的他来说,难度更大。他与同事一起给自己定目标:“专业术语,一天十个单词必须记牢。”“每个人晚上最少也要学习两到三个小时,白天灌输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晚上不能消化,第二天更无法跟上进度。”王树军笑谈:“如果当年有这样的劲头,高考就太轻松了。”
面对当时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王树军震撼之余,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极为珍视。“收获巨大,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性,45天,始终处于高压的学习状态之中。”
这次短暂的日本之行留给王树军太多震撼,他第一次见到了无人工厂,“看到整个车间都是机器人,上千台,当时就傻了,就像看科幻电影一样”。
十五年之后的春天,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王树军代表全国劳模宣读倡议书——从机修钳工到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潍柴一号工厂首席技师,这一切仿佛是梦境,但又真实发生着。
王树军的父亲就是潍柴人,自小对机械感兴趣的他,1993年技校毕业后,与接班父亲的姐姐一起,进入潍柴,子承父业。“他特别倔,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仅如此,还非得在墙上开出一扇门。”一号工厂工艺工程科副主任孙洪磊调侃王树军的执着劲儿,也正因此,注定了王树军不会甘于做一名简单的钳工。
在王树军的工作室里,一直放着一根分期的光栅尺,“就这样一根简单的光栅尺,要两万多元,而且完全依赖进口。”
光栅尺是数控机床最精密的部件,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一旦损坏只能更换。随着一号厂精密设备的投入使用,某加工中心的光栅尺频发故障。采购备件不仅费用巨大,还严重影响生产。“我怀疑这批设备有设计缺陷,导致了光栅尺损坏”,王树军的质疑惊呆众人。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有设计缺陷?而且还是被一名基层工人提出来的。
王树军不顾众人质疑,利用一周的时间找到了该批加工中心设计缺陷,并通过周密计算,重新设计方案,成功攻克该加工中心光栅尺气密保护设计缺陷难题,使设备故障率由原来的47%降到1%以下,年创造经济效益780万元,成为中国工人勇于挑战进口设备行业难题的经典案例。
21世纪,装备制造业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修工除了维修,还能做什么?王树军的答案是:推动装备智能化升级。
潍柴新一代高端产品进入4气门整体式气缸盖时代,加工难度也是革命性的。“既然我们的产品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那么我们的设备同样可以实现自主研发制造的突破!”王树军的话掷地有声。“跨工序智能机器人协同系统”成为他又一次大胆尝试:以闲置机器人为运载核心、增设地轨实现七轴运载,同时辅以光感识别系统,使加工效率提升37.5%。
王树军不仅技艺过人,还将自己多年修炼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他联合企业5名高级技师成立创新工作分站,通过首席技师大讲堂和潍柴网上学习平台,与潍柴全球各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他每年授课达240课时。他带的徒弟中,7人获得技师资格证书,5人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18年,王树军两个徒弟分别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自动化控制大赛二等奖。
2019年,荣誉接踵而至,不过王树军还是那个简简单单的王树军,每天穿梭在工作室和生产线之间。而他还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能够进入潍柴集团的新产品中试车间,只因“那是一个万国博览会,世界上各种先进的设备都有”。
在工作中,王树军依然是那个痴迷于机械的“小钳工”。
(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TIPS
20年前,王树军第一次在日本见到完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他被那些机器人震惊了。而今,在中国,类似的车间已经大量存在,甚至司空见惯了。
TIPS
1998年,王树军和1万多名工友半年没拿到工资。这一年,新任厂长谭旭光在全厂质量大会上,当着1000多名员工的面,把100多台质量不合格的发动机全部砸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