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本质和中国人的文化乐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活到七十岁左右,接踵而来的好消息是不多的。你看,先是我一个四弟的爱人透析,要换透析网然后要住院,然后四弟要住院,然后三弟的弟妹,也得了尿毒症,每个星期透析三次。然后呢,我一个佳木斯的表哥去世了,留下的四十四歲孩子前几天也生病去世了,家里,就剩一个表嫂。我的老哥也七十五六岁了,七十五六岁的人,他没有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话,从精神病院住院要转出去,转到内科医院看病是很难的,但你要办身份证,比看病更难!要求本人必须回哈尔滨。可是,他已然没有身份证,出不了远门,买不了飞机票,买不了火车票,雇不到出租车司机带着一个又是哮喘、又是70多岁、又是精神不好的人上高速,从天暖的地方往北方那种冰天雪地的地方走,而且医院的急救车也要他的身份证……总之,雇一辆车载着一个没身份证的人,到哪儿都不行,中途即使住一个小店休息一下恐怕都不行。我们的制度是不能变的,至于怎么样回来,那,是您的事。这个情况下,我给省里、市里公安部门的领导打电话说明情况,请教他们如何解决。你看,领导就是领导,觉得这个特事就应该特办,后来,事情就很好地解决了。
  我的哥哥,我刚上初中,也就是16岁,他比我大几岁,22岁,正在上大学。从那个时候起,他患精神病到现在,我还陪着他,挣的钱基本上都在他身上,我到现在退休金也用在他住院。原来的起候,我还觉得我负担得起,别人说要办什么低保啊双险啊,我说不用,我这个弟弟还负担得起。但现在,医保后负担不起了,住院费从原来的六、七千一个月涨到一万多,怎么越医改,越花钱多了呢?其实对别人无所谓,别人反正是医保嘛,后来才知道,他原来走的那个系统,医生和护士的待遇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很多服务都要收钱,也不难理解。
  我是带着满脑子的这些事情,来到我们中国散文年会的空间,谈美好的散文。
  散文从本质上,应该是有温度的一种文体。不知是台湾的还是香港的一位散文家,在评鲍尔吉·原野兄的散文时,评论他的散文,是玉散文。这个评价很高,人家也没说什么,就说“玉”嘛。散文应该有玉性的,玉,你看着是实质的,但它又是圆润的,你握在手里时候,它会和你体温会互相作用。所以人们经常说,一块玉戴了多长时间玉会怎么样。我觉得,散文和人的关系,可能就是带有玉性。仔细琢磨,玉带有哪些品质,散文差不多带有那些品质。散文可能是忧郁的,可能是悲伤的,也可能是深刻的,甚至还可能是尖锐的,连尖锐也都是带有一定温度的尖锐。这是我理解的散文,也可能是人们需要读散文的原因。人们不管在什么时候,总要读到一些有温度的文字,这和小说是不一样的。我们读一篇小说,说要像凤头像肚豹尾,豹尾就是指收尾要很利落,可能还带有美感,一种震撼感,有的时候会有一种刺疼感。但是,散文这种文体,可能是相对应小说恰恰是要抚慰人们的情怀的。当然我也想到,我们的散文也要重视文字,就是修辞方面,我觉得一篇好散文,在修辞方面也一定是一流的。最近几期《读者》转载的一位女散文家,叫李娟。我不认识她,新疆的,她写母亲,写她的外婆,写她家租的一大片向日葵地,还写他们家的狗,从内容上看,这几篇都有相重叠的部分。实际上吸引我的是她的文字,那种特殊的女性表述的文字。比方说她谈到她的外婆,说外婆年纪也大了,还在新疆那么远的地方,他就是说她离外婆很远,就说“我离外婆很远,比死亡离她还远”,我觉得这个比喻,至少这种修辞给了我新奇感。老实说,我没有理解这个句式,作为一个老人我觉得死亡是离她很近的,我经常觉得,我们都很从容地向死亡走去。但,她怎么会写这个死亡离她的外婆很远?我没理解,但是我注意她的行文非常有特点,有些非常细腻的比喻,我觉得散文其实在某一点上,人们在读它的时候,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对它的要求。而我们对小说没有这样的要求,尤其是对长篇小说,有时候还是看它的容量,看它的结构方式,一部长篇小说几十万字从头到尾他的文字都有特点,也很难说,但是散文四五千字,修辞应该是比较重要。
  差不多是二十五年前,我读过鲍尔吉·原野的一篇散文,是在《读者》上读到的,就说一个青年躺在地上看到一条毛虫从脸旁边爬过,像一列金色的列车。你看,一个好的细节就是让人印象深刻。我记了二十多年,因为我小时候也看到过那种毛虫,那种金色的毛茸茸的毛虫,然后它爬过来……我是很怕毛虫的,经鲍尔吉·原野形容了一下,非常可爱,毛虫也确实一截一截的,像一列列车开过去。当然,我也不会觉得你这种形容我以后就不怕毛虫了,我肯定还是非常的不喜欢,但是这个形容很特别。
  一个写作者,最后都是为了写他人而存在,他不一定是为了反复写我自己告诉别人来看。我们的任务就是写别人,而不是写自己。
  我一直在写别人,我写父亲、母亲时也还是想到“这是我们一代人中相当多的父亲和母亲”,包括我写老师。但是我对自己又非常不满意,有的时候,不满意到了极点,甚至到了沮丧的程度。我写的多数散文都是回头看,写过去,二十岁经历的事,三十岁经历的事,四十岁经历的事,总之,你的散文是过去式的散文——这是我对自己非常不满意的方面。而我写《小垃圾女》、《看自行车的女人》,写在西去的列车上,那些去打工的人,写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啸,写家门口摆废品摊的人,恰恰是这些作品,它没得奖,但是我对自己满意,我的目光是往当下看的。
  我有时候走在马路上,走在街区上,看一处一处的小门面,那些主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就存在在那儿,他们自己不会写,他们等待着别人有一种机缘和他们认识了,让他们开口,可是他们没有机缘。一个人向你开口,向你倾诉,就是你创作的机缘,就像谈恋爱一样,你觉得它是那么值得写。我有时候事情多,知道这些人和事就存在在我们的周围,可是像我这样的人没有把他了解,把他写出来。比如,我看中央电视台撒贝宁主持的《挑战不可能》、《中国民歌大赛》这些节目里,有些人出场,年轻的工人,或者是年轻的歌者,听他们讲的他们的人生的时候,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篇散文的素材。甚至,我们好多的散文作家还未必能呈现那么一种人生经历。我在想,撒贝宁怎么把这样的人挖掘到演出现场?这样的人怎么跟我们没有缘分呢?我甚至想给撒贝宁写信,说要不然你把你的名单给我,我打算一个一个接触他们,后来我想,这便没了意思,因为,这就不叫散文了,这就叫采访,这就叫报告文学,当采访和报告文学的形式的时候,它跟散文那种突然坐在一个车厢里怎么样接触,怎么样不经意间人家跟你谈的什么话,突然你走在一个什么路上,碰到的一种什么什么情况,是不一样的。那究竟怎么样才能从生活中取得这些宝贵的素材呢?我相信朋友们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比我和韩静霆、王宗仁老师、原野的机会多,我们接触的朋友圈几乎是固定的了,我们不太出去远足了。建议大家就是,当你有那么充分的接触到身边条件的时候,就要留意身边的人。这是一个视觉为主的时代,但我们写散文的人,要有特殊的耳朵,和特殊的眼睛,经过别人把生活中有意思的和有意义的事情搜集过来,那么,可能对我们散文可持续的写作会有好处。   从文化上来看,我把这个世界分成三个部分:一个部分像中国美国韩国,包括印度,這些国家呈现出一种叫做文艺形态的饱和,实际上已经饱和。而中国,仅北京就有六千多家将近七千家影视公司,每年生产的电视剧将近三万集,今年的话。可能是七百多部电影,将来还要多,早已经饱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不是一种文艺高层级的饱和,什么电影啊,电视连续剧啊,这不是一种高层级的饱和,是一种在底层级的饱和和过剩,吸纳了一大部分人来置身于这样一种文艺形态。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说比利时,巴西,比利时这个国家很奇怪,人口不见得少,国土面积比较少,使他的每平方公里人口的密集度是世界前几位的,这使这个国家的人非常爱热闹,他们聚在一起总会有寻欢作乐的那种民族风。巴西也会有,但是我们在考察这两个国家的寻欢作乐的品相的时候,发现都不俗,最多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巴西的每年的狂欢舞,但是那是呈现一种火热的生命力,那里没有俗气,也没有痞气,许多国家的文化里没有痞气。而反观一下,中国的当代文化里有痞气,它虽然很聪明,虽然很智慧,你总感觉那里有痞气,就是我们的智慧和西方所讲的幽默还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些国家不同了:奥地利、瑞典、瑞士、挪威,还有一些小国家,发展很好,像奥地利这个国家,几百万人口,竟然诞生出了18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其是奥地利,他们到现在还居然星期六、星期日全家出动,不管是普通的平民还是较富裕的人,看歌剧,听纯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歌剧,旅游,读书,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听这种歌剧。奥地利没有马云那样的人物,也没有像大连的那位房地产商,他们都是祖传下来的贵族,说富也不见得富到什么程度,穷也不见得穷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国家里面,没有那么多喜欢写作的人,却有很多读书的人,有很多读书会,社区里、五六个人就有一个读书会,而且一读,还可以读到莎士比亚去。当我们接触这些国家的人的时候,人类在进化当中都产生了区别,你会发现,那些人在任何方面跟我们已经不一样。他要求欣赏的愿望,远远高于他要娱乐的这种愿望。我们在想,一个人怎么可以不娱乐呢?怎么可以没有思想,没有艺术性呢?我们的手机里,到处都会给你提供乐子,你看这个有多少点击率,那个有多少点击率。国外没这个,人家看中国人很奇怪:他们为什么吃饱了就要去眼睛瞪大了去找乐子呢?
  当然,我们看他们也会很奇怪:他们怎么穿上西装制服就去听歌剧啦?那,有什么可听的呢?
  亲爱的同志们,咱们作家在十几亿人口中,可能是不被我刚才说的那个娱乐层级文化的泡沫所包围的人,因为你想写一篇散文,你想获奖,你想写短篇小说,你就没那么大精力,眼睛总去寻找那些乐子,因此,我们就跟他们会有了一点区别。而这个区别,我个人觉得是好事,甚至对我们的下一代也是好事,使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变成吃货加玩族的那么一个人。
  (本文根据梁晓声于2017年12月9日上午,在2017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本刊有修改,标题为编者所起。)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简陋的柴房里,陈望道在临时支撑起来的写字台上一字一句地翻译着《共产党宣言》。这本经陈望道先生翻译的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经过几十年的流转,最终在1975年的秋天,出现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个叫刘集的小村庄里。  几十年的时间里,一本书,一个村庄,上演着刘集人血与火、爱与恨、忠诚与执着的故事,这本《共产党宣言》的背后,是一个村庄、几代人为党为国为
期刊
走到龙顶山下,九间棚村新建的水坝依稀可见,导航地图显示,这里距离九间棚村还有最后的1.9公里,而这仅剩的路程构成了一条“诡异”的蛇形,沿着山势在岩壁一侧缓慢攀升。在这里,你能真切体会“车行半小时,直线距离只移动了100米”的段子。三十多年前,九间棚村人就是在刘嘉坤等九名党员带领下,用双手开出了这样一条走出深山的大道。  三十年后的这个普通夏日,村支部书记刘嘉坤远在西北的甘肃,那里有村里新开辟的金银
期刊
新打的火烧在赵顺利的手中迅速翻飞成型,经过先烙后烤的两道程序,不一会儿,整个“赵顺利特色小吃铺”中咸香四溢。  赵顺利一边料理生意,一边回想前些日子给总书记写信的事情。他在信上详细讲述了过去一年村里发生的变化,自然也不会忘了介绍自己刚开业的火烧店,“希望总书记能再来村里看看,到时候,俺想把火烧给总书记尝尝。”说起这些,赵顺利黝黑的脸上始终带着笑。  赵顺利的故事发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2
期刊
没想到第一次走上周村大街,不是吃那远近闻名的周村烧饼,不是看那中西合璧的旗袍秀,甚至不是听漂亮的导游讲述大染坊和祥字号的故事,而是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一起,回忆一段属于这条街的红色记忆。  记忆开始于1948年3月11日,雨连着下了一整夜。远处突然传来的阵阵枪击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李仲俊。在爷爷奶奶的催促下,当时年仅10岁李仲俊熟练地躲到屋里的桌子下。  还好,耳边的枪声并没有持续太久。李仲俊那颗悬着
期刊
“咱们是老朋友了,我不走这个后门。其他同志工作也很好,特别是那些为了西藏的繁荣和富强,献了青春又献终身的老进藏干部。”1990年,本刊记者庞守义第一次采访山东援藏干部,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时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山东聊城人孔繁森。  在庞守义看来,孔繁森“拒绝”采访,饱含真诚和谦逊。于是,他根据孔繁森提供的线索采访了多名援疆干部。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强烈推荐他再去采
期刊
每到春夏季节,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都会迎来一种独特的景观——平流雾。此时登上信号山或从海上眺望,市区东部CBD的高楼在雾气中时隐时现,而海雾在夜间灯光的辉映下,流光溢彩,整个岛城宛若人间仙境。  欣赏此美景的人或许并不知道,在海洋气象学领域,海雾与暴雨、台风都是海洋上的“高影响天气”。而对于平流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还有一个更形象的称谓——“雾毯”。  有统计数据显示,海雾已经成为
期刊
二哥属猪, 今年虚岁才五十七岁,但看面相却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腰蜷背驼,脸上爬满了时光的皱纹,两颗门牙已掉。  我看到他时,他坐在县城大十字一家门店的台阶上,整个人蜷曲着,双手捂着前胸,汗珠子渗出脸颊,一脸痛苦不堪相。急匆匆从八十里外的乡村赶到的我,赶紧叫了一辆出租车,将二哥送往县医院。路上他一直咳嗽不止,吐出来的痰带着血丝。我问他几时开始吐血,他说有一月了,开始没当回事,以为拖几天就过去了,不成
期刊
现在是凌晨的3:14,火车接触铁轨发出极富规律的声响和摇晃,让我险些睡着,幸亏站内明亮的路灯和即将到站的铃铃声叫醒了我,才不至于错过车站值班员王通的指示和他们帅气的标志性动作——双指前指。  车站值班员算是列车通过车站的第一道关卡,在这里,列车凭借值班员开辟的信号进行“花式”调度。王通日均接发300列左右的列车,每趟列车需与各个生产岗位说7-9句的话,粗略计算得知,他几乎一刻都不得清闲。  忘了自
期刊
1959年4月,毛泽东在济南历城东郊人民公社大辛庄生产队视察,在一块写有“典型田”牌子的麦田前面,他停住脚步,问陪同的东郊公社书记郑松:“这里的小麦一亩能打多少斤?”“一千斤。”郑松回答。主席又转头问:“白如冰同志(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你看能打多少斤啊?”白如冰说:“恐怕到不了千斤吧,但麦子长得的确不错。”毛泽东摇搖头,微笑着说:“好是好,不过,我看能打出五百斤就不错了。”“如果有机会,我还
期刊
2006年8月,薛雷、齐珊珊和陈龙结束了海地的维和任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每当听到周围有鞭炮声响起,他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哪里在办喜事、哪里开业大酬宾了,而是看看哪里适合躲藏、哪里安全。  2005年12月,他们和中国维和队伍一起奔赴海地,开始了长达八个多月的维和任务。在海地时,他们住在简易板房里,傍晚的时候,铁皮的房顶上时常响起噼里啪啦的枪声,就如同有人在头顶上放鞭炮。薛雷说:“刚到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