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文物的日常保管与维护探讨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有着非常灿烂的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物资料。纸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难度很大,尤其是虫害、自然因素等方面的破坏,对纸质产生了不可修复的损伤,因此,采用正确的维护方法并且做好日常的保管工作,对于纸质文物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实际,结合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纸质文物的保管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纸质文物;日常保管;维护;修复技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下众多珍贵的文物,其中纸质文物占据了大多数。纸质文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承载体,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见证[1]。纸质文物深刻地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通过对这些纸质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趋势,并且了解时代变迁的重要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纸质文物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但是从文物保护这一角度来看,纸质文物的保护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纸质文物是所有文物中质地最为脆弱的一种,如果我们不能够对纸质文物进行良好的保护,那么纸质文物极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研究纸质文物的保管与维护具有非常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纸质文物老化的原因分析
  纸质文物在日常保管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老化的现象,而且在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纸张会与周围环境中的各类因素发生化学反应[2],使得一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使纸张的性能明显下降。最为直观的表现为纸张发黄、机械强度下降等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字迹脱落和掉色等状况。
  (一)纸质文物老化的内因分析
  造成纸质文物老化的内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纸质内部的纤维素出现了水解与氧化的情况。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纤维素是由若干个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导致高分子链被破裂,生成氧化纤维素,其外在表现为纸张的聚合度显著下降[3]。第二,紙质内部的木质素发生了氧化作用。尤其是在强烈的光照条件下,木质素的氧化效果会进一步加快,而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木质素会出现颜色加深的现象,最终使得纸张呈现出发黄的外在表现。第三,纸张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纸张的保存时间。纸张在生产的过程中,表面上会留下氧化剂、明矾、金属离子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会降低纤维素的结合强度,从而使得纸张的耐久性降低。
  (二)纸质文物老化的外因分析
  
  造成纸质文物老化的外因通常有三类,分别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在物理因素方面,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等条件的改变能够影响纸质文物的老化进程,在化学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化学反应的速率就会提升两倍。所以在日常的保管工作中,即使将纸质文物放置于高温环境中的时间较短,也会导致纸张发黄、变脆[4]。而且潮湿的环境会加速纸质文物的老化,在潮湿的环境中,纸张的耐水性很差,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因此会出现纸张霉烂、虫蛀等情况,对纸质文物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在化学因素方面,主要是外界的一些有害气体,例如硫化氢、氮氧化物以及大气粉尘等,都会对纸质文物造成很大的损害。这些有害气体的存在使得大气环境呈现弱酸性,纸张的内部结构因此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例如,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要比空气略大,也可以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大约2.6体积的硫化氢,而硫化氢溶于水之后就会成为另外一种物质—氢硫酸。氢硫酸同样也是一种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酸性物质,在外界光照的影响下,氢硫酸会被氧化成为硫单质。而且氢硫酸具有很强的漂白效果,如果与纸张放在一起,就非常有可能使纸质文物褪色。该元素的长期影响还包括对纸张的化学结构造成明显的破坏等。在生物因素方面,生物因素对于纸质文物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微生物、有害昆虫等。在纸张的构成中,纤维是一种有机物质,人们在纸张的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加入淀粉、浆糊等物质,这些物质为纸张中的微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所以在外界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微生物会在纸张上迅速地繁衍增殖,大量微生物的存在会对纸张的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下,纸质文物会出现发霉、腐烂的情况。此外,一些外界人为因素的存在也会使得纸质文物发生一定的损毁,例如在展览的过程中会加大纸质文物与外界的接触,使得纸质文物产生光解、水解等反应[5],从而对纸质文物造成巨大的损害。
  二、纸质文物的日常保管与维护探讨措施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纸质文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为其提供恒温恒湿、清洁的密闭环境,并且定期对纸质文物进行通风保存,同时配备除湿机、加湿器等设备对纸质文物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从而使得纸质文物处于良好的保存状态之中。
  (一)日常保管工作
  在纸质文物的保管工作中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阻止或者尽可能地延缓其自然损坏。在日常的保护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管。第一,对库房的环境进行升级与改造,最主要的是保证库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文物资料的保存温度应为16摄氏度至20摄氏度,湿度应当控制在50%~60%,光照应当小于等于50 lux。第二,在文物管理方面,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博物馆是纸质文物收藏和保管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日常的保护与管理过程中,保管员应当对纸质文物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且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每天对保管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同时还应当定期进行环境的清洁,可以使用吸尘器等工具。第三,在纸质文物的提用方面,纸质文物的拿取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行业内的规范动作进行,尽可能减小对文物的伤害。在拿取之前,应当穿上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将外界的物质带入库房。进入库房之后要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因为呼吸使得身体上的排泄物遗留在纸质文物之上。在文物的拿取过程中,动作要尽量轻缓,而且要尽可能地移除手表等饰物,避免对纸质文物造成损坏。   (二)技术维护措施分析
  对于一些被损害的纸质文物,可以采用修复性的措施对其进行维护。
  第一,可以对纸质文物的纸张进行适度的清洗。有很多种清洗的方法,其中机械法是当前维护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清除纸质文物表面的灰尘以及固体类的污染物,一般是使用软毛刷子或者吸尘器进行表面的处理。水溶液法也是处理被损害纸质文物的另外一种常用方法,若纸质文物表面出现水渍和水斑等,是可以采用蒸馏水进行清洗处理的。最后,有机溶液的清洗也是处理纸质文物的一种方法,对于纸质文物表面难以清除的污渍,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理,对文物上的字跡色彩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溶液或者使用胶矾水进行加固,然后用10%的酒精和90%的去离子水进行清洗。
  第二,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来对纸质文物的字迹进行有效的恢复,在我国目前的研究领域中,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LC显色固色剂恢复法,并且在纸质文物的抢救处理过程中,还可以使用DWH型文字图像处理系统来对纸质文物上的字迹进行恢复处理。
  第三,还可以对纸质文物进行脱酸处理。通过目前对纸质文物的研究与发掘来看,造成纸质文物发生损毁的主要原因是纸张的酸化程度严重,导致纸质文物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在进行纸质文物的技术处理过程中,脱酸技术处理就成为纸质文物寿命延长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二乙基锌脱酸法、碳酸氢镁水溶液脱酸法都是纸质文物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第四,纸张的加固处理。在纸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纸质文物会出现残破、虫蛀、脆性变大等情况,为了使纸质文物的纸张更加牢固,我们一般会采用托裱法,如果纸质文物是两面带字的文物,就可以选用丝网加固法进行加固,如果纸质文物的表面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虫蛀现象,那么除了加固工作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当根据对虫蛀的情况开展纸浆修补。在修补工作完成之后,如果纸张的表面出现大量的褶皱,我们可以采用微型喷壶让纸张微微湿润,然后使用熨斗将其轻轻烫一下即可。
  
  三、结语
  纸质文物是我国众多历史文物中占比最大的文物类型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承载体,承担着“社会记忆”的重大责任。但是从纸质文物保护这个角度来说,数量众多的纸质文物也对我国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技术领域中,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大量专业技术进行纸质文物的处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纸质文物的日常保管与维护工作,从而保护好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安恕
  1977年9月生,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本科,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的管理与保护。
  参考文献
  [1]郑冬青,张金萍,何子晨,等.古代纸质文物修复用纸的研究[J].中国造纸,2013,32(07):71-73.
  [2]姚娜,习永惠,吴若菲,等.纸质文物防霉、除霉保护技术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6,24(04):14-17.
  [3]詹艳平,李超,余跃进,等.酸化纸质文物水溶液真空脱酸和冷冻干燥试验研究[J].真空,2014,51(01):73-76.
  [4]詹艳平,余跃进,李超,等.脱酸处理后纸质文物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9):40-43,60.
  [5]张晓彤,王云峰,詹长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01):61-65.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博物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讲解员是博物馆文化宣传、知识传播的主力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有效地加强博物馆讲解员管理、帮助讲解员提升专业素养无疑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加强博物馆讲解员管理及其素养提升的策略展开论述,首先阐述文章主题和研究背景,其次阐述基本概念,再次阐述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及其重要性,最后阐述加强博物馆讲解员管理及其素养提升的策略。希望本
期刊
摘要:晋城是琉璃的故乡,因此琉璃类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晋城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就是建筑琉璃、琉璃明器和侍俑。为了突出这一藏品特色,在基本陈列中利用好这些藏品是极为重要的。在《晋城古代建筑》与《晋城古代文明》陈列中展现博物馆琉璃藏品的独特优势,既突出了晋城博物馆的收藏特点,同时也强化了陈展的特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这样的研究与探索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晋城博物馆;特色收藏;琉璃陈列
期刊
摘要:文章以刺绣为媒介,以清代龙袍的龙纹图案为研究对象,从图案的样式、刺绣手法、颜色等方面比对清代龙袍龙纹和清代蟒纹的区别,对清代龙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阐述了龙袍上龙纹的刺绣手法,直观地体现了清代龙袍龙纹和清代蟒纹在刺绣手法、颜色、图案上的细微差异,为现代人研究清代龙袍龙纹和清代蟒纹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刺绣;清代龙袍;龙纹;蟒纹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时尚设计师的广泛关注。刺绣是国家非
期刊
开篇:什么是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经久不衰。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多种相关艺术门类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既有严整工细,刻画
期刊
单色釉是中国古代瓷器釉色的开端,因其只有一种装饰色彩而得名,又被称为“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等,在瓷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单色釉瓷器集自然之美与极致之美于一身,可谓是瓷器艺术史上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瓷器体系的重要部分。单色釉瓷器没有青花彩瓷的缤纷艳丽,没有繁复精美的纹饰装饰,不浮不躁,凭借着高超的制瓷工艺技术水平创造浑然天成的美感,见证了中国瓷器一代又一代的辉煌发展。唐代以前,瓷器以单色釉
期刊
摘要:全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收官之际,山西省交城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会立乡神堂坪村,在全村已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如何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开好局、率先蹚出一条经济转型跨越的路子尤为重要。该村目前已进行了河道治理、村内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治理等系列工作。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该村原有的乡村文化遗产,诸如古井、石磨、庙宇、影壁、民宅等,令人深思,文物古建筑更值得重视保护。  关键词:神堂坪;晋绥;汉将军
期刊
摘要:核雕是一种精巧复杂的微型雕刻技艺,以其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法闻名中外。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许多优秀民间手工艺人的雕刻手艺濒临失传,如何传承和发展核雕艺术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核雕艺术的造型风格溯源、核雕艺术的题材选择、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核雕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地位,并结合当下艺术发展的背景,探讨如何在当代发扬与传承核雕艺术。  关键词 :核雕;题材;审美造型美;艺术价值  一、核
期刊
摘要:文物是记录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有效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可以充分激发文物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文物的基本价值。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相对较为复杂,首先需要针对文物材质的特征,深入分析材料性质的变化规律,其次使用多种先进工艺和技术,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最后能够进一步利用,发挥文物的精神文化价值。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文物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基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
期刊
摘要: 文物的病害原因是文物修复工作者在文物修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修复工作的技术依据。唐人《度世品经》抄本价值高、病害现状特殊、病害成因未知,文章从现象研究入手推测病害成因,为具体修复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唐人写经;病害;酸化;破损  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发展至唐朝已十分昌盛。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佛相关的思想开始向民间散播,许多佛事活动兴起,如建寺院、修佛塔、造佛像、抄经卷
期刊
摘要:地处岳阳市湘阴城关及县内其他地区的岳州窑,作为中国最早烧制青瓷的千年窑口,其所孕育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这之中儒道两家思想影响最甚,同根不同枝的儒道文化,在其长久的发展之中已经悄然形成了一种互为补足的深刻关系。本文立足于此,将进一步揭示儒道互补文化对岳州窑美学形成的影响,探究岳州窑的美学思想与特色。  关键词:岳州窑;儒道文化;儒道美学思想互补  一、儒道美学思想互补的理论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