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村镇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探讨了村镇绿化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村镇绿化 责任意识 科学方法 发展模式
村镇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在村镇的外观上,葱郁的树木、繁茂的花草,令新农村充满着生机。村镇绿化也体现了村镇的文化内涵。一个村镇的文化可以通过它的绿化程度、绿化环境的设计诸方面去实现。更多的是一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风情民俗,村镇的绿化可以显示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突显当地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村镇的绿化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可以改善当地人的居住环境,为当地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强村镇绿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明确义务,增强责任意识
绿化是美化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从自己的房前屋后美化开始,充分利用好自己房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栽种花草树木,使自己的居住地萦绕在绿草花丛之中,掩映在青松翠竹之下,对于自己周围的道路和其他空闲地方,也应该尽自己的义务。美好的环境靠大家来创造。我们年年在植树,年年在绿化,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责任的问题。我们应加强村镇居民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水平,增强绿化意识,提高绿化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关注绿化者的利益,让他们有劳动,肯付出,更要有收获,努力做到投资与收益的比例逐步提高。这样,绿化者积极性提高,也保障了其正当收益,绿化的效益自然得到提升。
二、提高思想认识,讲究科学方法
绿化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在房前屋后、大道两旁,还要逐步全面覆盖。一些人往往有这样的认识:村镇地域广阔,一年四季,大部分地方都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广袤无垠的庄稼,全面覆盖没有必要。要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一到雨天,村镇道路泥泞,有的地方被水冲刷得沟沟壑壑,原因就在于绿化没有全覆盖。试想,如果不能全面绿化,一场大风过去,必是尘土飞扬;一场大雨过后,必将是道路坑坑洼洼。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全面覆盖的认识。
绿化也要讲究科学。如不能因地制宜,不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以及地理位置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或做法,只能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绿化不见绿地。北方有别于南方,气候干燥,雨水较少,在选择花草树木时必须考虑如上的因素,不能图一时的应时,而将南方的花草树木引进来,严冬过后,一片凋零。冬去春来,年年栽种。在绿化的空间布局上一定考虑实用性和观赏性。一些大道旁树木的栽种要考虑其经济的价值,一些公园和单位院里要考虑观赏性,如不仅栽种树木,也要栽种花草,两者要合理布局,在视觉上有层次感,也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绿化不仅是环境的改变,还要与文学艺术有机结合,将文化艺术的感染、陶冶、净化的作用融于自然之中,让人们徜徉在花草树木之中,享受精神的愉悦,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心态,以提升人们的素养。
三、重视管理,提高效益
村镇的绿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理解为春天的培育与栽种,它的管理也必须到位。从一开始选择植物品种到种植栽培,从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以及日常的修剪绿化等,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家一户做好自己庭院的管理工作,对于街道、公园等场所可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管理效益。
四、抓住有利时机,摸索发展模式
新农村的建设、生态村的建设、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在村镇绿化方面,我们提倡植树种草,增加经济收入,美化自己的家园。事实上,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空气遭到严重的污染,整个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当今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危害就是生存的环境。所以,生态绿化是绿化发展的一个主流,也是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的体现。在村镇绿化中,注意乔木、灌木、花草三者的结合,植物高低错落,层次感强,注意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结合,能够保证四季有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利用村镇原有的自然景观(河流、池塘、山林等),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乡村园林景观。
近年来,我市特别重视乡村旅游,这也是促进村镇绿化的一个绝好时机。城市的居民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总想在紧张繁忙之余的节假日,到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去欣赏纯美的自然风光,體验乡村恬静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创造优美的乡村环境,把它作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乡村旅游应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村镇绿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可以改善村镇居住环境,同时也满足城市居民观光旅游的需要,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造福子孙后代。
村镇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与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村镇绿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环境保障,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责编 潘冰)
关键词:村镇绿化 责任意识 科学方法 发展模式
村镇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在村镇的外观上,葱郁的树木、繁茂的花草,令新农村充满着生机。村镇绿化也体现了村镇的文化内涵。一个村镇的文化可以通过它的绿化程度、绿化环境的设计诸方面去实现。更多的是一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风情民俗,村镇的绿化可以显示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突显当地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村镇的绿化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可以改善当地人的居住环境,为当地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强村镇绿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明确义务,增强责任意识
绿化是美化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从自己的房前屋后美化开始,充分利用好自己房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栽种花草树木,使自己的居住地萦绕在绿草花丛之中,掩映在青松翠竹之下,对于自己周围的道路和其他空闲地方,也应该尽自己的义务。美好的环境靠大家来创造。我们年年在植树,年年在绿化,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责任的问题。我们应加强村镇居民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水平,增强绿化意识,提高绿化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关注绿化者的利益,让他们有劳动,肯付出,更要有收获,努力做到投资与收益的比例逐步提高。这样,绿化者积极性提高,也保障了其正当收益,绿化的效益自然得到提升。
二、提高思想认识,讲究科学方法
绿化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在房前屋后、大道两旁,还要逐步全面覆盖。一些人往往有这样的认识:村镇地域广阔,一年四季,大部分地方都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广袤无垠的庄稼,全面覆盖没有必要。要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一到雨天,村镇道路泥泞,有的地方被水冲刷得沟沟壑壑,原因就在于绿化没有全覆盖。试想,如果不能全面绿化,一场大风过去,必是尘土飞扬;一场大雨过后,必将是道路坑坑洼洼。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全面覆盖的认识。
绿化也要讲究科学。如不能因地制宜,不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以及地理位置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或做法,只能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绿化不见绿地。北方有别于南方,气候干燥,雨水较少,在选择花草树木时必须考虑如上的因素,不能图一时的应时,而将南方的花草树木引进来,严冬过后,一片凋零。冬去春来,年年栽种。在绿化的空间布局上一定考虑实用性和观赏性。一些大道旁树木的栽种要考虑其经济的价值,一些公园和单位院里要考虑观赏性,如不仅栽种树木,也要栽种花草,两者要合理布局,在视觉上有层次感,也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绿化不仅是环境的改变,还要与文学艺术有机结合,将文化艺术的感染、陶冶、净化的作用融于自然之中,让人们徜徉在花草树木之中,享受精神的愉悦,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心态,以提升人们的素养。
三、重视管理,提高效益
村镇的绿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理解为春天的培育与栽种,它的管理也必须到位。从一开始选择植物品种到种植栽培,从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以及日常的修剪绿化等,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家一户做好自己庭院的管理工作,对于街道、公园等场所可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管理效益。
四、抓住有利时机,摸索发展模式
新农村的建设、生态村的建设、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在村镇绿化方面,我们提倡植树种草,增加经济收入,美化自己的家园。事实上,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空气遭到严重的污染,整个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当今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危害就是生存的环境。所以,生态绿化是绿化发展的一个主流,也是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的体现。在村镇绿化中,注意乔木、灌木、花草三者的结合,植物高低错落,层次感强,注意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结合,能够保证四季有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利用村镇原有的自然景观(河流、池塘、山林等),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乡村园林景观。
近年来,我市特别重视乡村旅游,这也是促进村镇绿化的一个绝好时机。城市的居民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总想在紧张繁忙之余的节假日,到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去欣赏纯美的自然风光,體验乡村恬静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创造优美的乡村环境,把它作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乡村旅游应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村镇绿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可以改善村镇居住环境,同时也满足城市居民观光旅游的需要,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造福子孙后代。
村镇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与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村镇绿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环境保障,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