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展现的是傅莹作为新闻发言人如何向中外媒体介绍中国的内政外交。作为外交官,如何面对国际上的各种误解和成见,如何客观平和地介绍中国。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解构2017年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再现了作者是如何在发布会上回应各方关切的;第二部分“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条分缕析发布会的准备过程,呈现了一位发言人是怎样“炼”成的;第三部分“新闻发布会之外的故事”,主要谈作者参加一些国际论坛的体会。

与记者会的初次接触


  1988年,钱其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外长记者会,由我担任现场英语交替传译。当时我从英国肯特大学留学回来已两年,在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工作。
  记者会的交替传译比平日难度更大,容错度很小。我提前 40分钟就到了人民大会堂,在陕西厅等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心慌,手心发凉。
  过了一会儿,钱外长到了。“紧张吗?”他关心地问。
  “是,特别紧张。”我如实回答。“今天是考试,考你,也考我呀。”钱外长这样说。
  我一下子醒悟,此刻压力最大的是钱外长。突然想到,让肌肉紧张和活跃起来可以缓解大脑和心理的紧张,直冲盥洗室,原地跳50下,气喘吁吁、浑身发热,心跳加速确实缓解了心理压力带来的紧张感,至少不觉得那么冷了。
  记者会开始了。我努力跟上钱外长的思路,抓住答问的重点和含义,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整个进程还算流畅。
  这是我与人大记者会的初次接触。这次经历让我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实现了一次提升。

寻觅公众心中的问号


  初做发言人,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被淹没进了问题的海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尽快找到方向,如何在发布会有限的一个多小时里,传递出公众期待的重要信息,解决人们心中最多、最大的问号。
  先从媒体关注的问题中进行“海选”。前期筹备工作中根据座谈会整理出来的 “问题大本”,是我和团队的基本参考。
  我的背后有个专业团队,我们将媒体提出的问题拼出一幅“矩阵图”,纵向是各家媒体,横向是他们提出的问题,两者结合处用黑色块标注,按图索骥,基本可排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排行榜”。
  我和团队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这些问题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相关性,最终选出大约70个重点问题,作为准备新闻发布会的基础。
  为什么是 70个,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算是经验之谈吧。
  “不是更多”,因为无法更多,我不能漫无边际地准备,需要聚焦最重要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70个“问题”实际上是 70个“话题”,比如雾霾、反腐、“十三五”规划、朝核等,是从大量问题中“浓缩”而来的,基本能覆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范围。虽然记者对每个话题都有可能从不同角度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但我只需做好对话题的准备,然后依靠技巧回应关于这个话题的各种提问。
  “不能更少”,因为再少恐怕就覆盖不住公众关注的范围了。所以,对我来说,认真挑选好 70个问题是做准备工作的基础。
  我非常重視与记者的相互熟悉和沟通。发言人同记者是共生关系,记者问得精彩,发言人言之有物,发布会才能有好的效果。

发布会是 “听”的艺术


  新闻发布会的受众是多元化的公众,有公务员,也会有家庭主妇,有退休干部和工人,有出租车司机,还会有学者、专家、企业家、学生等。我希望自己所传递的声音能让在场的记者听得进去,更希望坐在电视机前或收听广播的老百姓能听懂和接受,让他们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
  这说来容易,做到实在很难。我和团队孜孜以求的,就是实现这样的目标。
  第一个门槛是“听得懂”。
  这个看似简单,其实颇不易。针对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我可从相关部门获得大量相应的资料,但这些都是通常的公文,我需要把书面公文体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发布会答问要点。
  首先是讲话要短。在发布会上回答一个问题,控制在三分钟内较恰当,其间,大约一分钟转换一个论点效果更好,时间再长或内容再多,就抓不住人的注意力了。据此,团队构建答问要点时,一个问题不能超过300字,分成三段式,在此范围内打磨表述方式。
  根据我在发布会上实际应用的情况,如准备得对题,我可在要点基础上现场发挥,一般讲600字左右,控制在四分钟内。如果准备的要点与问题不特别对口,就需讲更多的话来铺垫,就只能部分地使用准备好的要点。遇到毫无准备的问题,回应起来更易啰唆。



  这就对答问要点的打磨提出了极高要求。语言的魔力就在于,只要用心琢磨,哪怕一个字或词的变化,其感染力的呈现都会不同。
  第二个门槛是“喜欢听”。
  如果说让人“听得懂”是“技术”,那么,让人“喜欢听”就是“艺术”了。我的体会是,人们最喜欢听真诚的话。真诚是一种触摸不到却能通达人心的感觉。
  媒体记者有疑问,说明公众有关切,这往往关乎“切身利益”,比如房地产税、《证券法》;可能是“切身之感”,比如食品安全和雾霾;等等。发言人需要 “人同此心”,才能与大家“心同此理”,让人们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回应。
  让人“喜欢听”,还可有一些幽默。发言人难免对记者会环境中的“不可知”因素有恐惧感,而改变气氛最好的办法是幽默。
  第三个门槛是让人“记得住”。   这就必须简洁且有重点。要有几个关键句,让人印象深刻。我和团队讨论每个答问时,首先商量这个问题“是什么”,再商量“说什么”,传递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以我对反腐败问题的回应为例,公众关心的范围相当宽泛,准备时需面面俱到,但在新闻发布会的有限时间里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回答,需抓住重点。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角度,需传递的最重要信息是 “要加强反腐败制度化建设”,这基本上可涵盖媒体关注,把公众所关心的相关问题纳入这个框架里。就是说,只要涉及反腐败的话题,都可顺势引向这个核心信息。

训练、再训练


  新闻发布会总有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成分,好的新闻发布会引人入胜之处,恰在于其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交错。预先做尽可能全面的准备,有利于增加可预见部分,认真学习和积累则可以为应对不可预见的部分奠定基础。
  对我而言,将重点问题的答问要点建构好,只完成了发布会准备工作的一半。若想增加可预见性,应对好不可预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临场应变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记答问要点,二是训练据此应对各类问题的能力。
  这是发布会准备的下半场,于我而言也是最艰苦的阶段。
  训练的第一步是牢记要点,其中的核心内容要烂熟于心。目的是面对这类提问时,能较顺畅、清楚和口语化地表达出来。
  熟悉答问要点的过程很痛苦、很熬人,需反复强化记忆。法律问题最讲究逻辑严谨、表达清晰、意思准确,“权利”与“权力”有不同,“监察”同“检察”不一样,“期限”和“期间”要区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能混淆。这是大量密集学习的过程,要理解并在短时间里记牢那些专业表述和法律名词,再用自己的话说清说准,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只有反复练习。我把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每个时段的开始都要强化前一次训练的答问提纲,再记新的答问提纲。我让助手把答问提纲一段一段地录在手机里,在午饭后散步时听,然后复述。针对出错率高的词汇和表述,下班后,我会找人少的公园,在一个角落对着一棵树重复多遍,希望训练出口腔肌肉的记忆惯性,避免在这些词汇上卡壳。这是当年学英语时常用的强记法。团队成员开玩笑,每次换棵树,别让那棵树厌烦得枯萎掉。
  背诵记忆,也是检验和进一步打磨答问要点和表述的过程。这段时间,家人是最好的听众和老师,他们听我讲,提醒我哪些地方太啰唆,哪些地方表述不清楚,哪些内容“众所周知”,可不用讲。
  训练的第二步是演练。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需在很多无法预见的条件下掌控进程,充分利用记者提问的每个机会,传递出大会的信息。要在高强度压力下快速思考,组织好每句话,考虑到说出去的话的影响和效果,这种能力需通过演练来培养和练习。
  我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一种能力,即无论记者从哪种角度提问,都能把准备好的内容与记者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自然、合理地连接上,准确传递我想表达的核心信息。
  怎样训练?由团队成员围绕重点问题对我进行交叉提问。一般有两三名助手参加,他们记下我的口误或遗漏,逐一指正。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使我的表达越来越顺畅,也更加自信,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时常出现灵光一现的想法,成为将来可使用的亮点。



  第三阶段是模拟演练。为熟悉和适应现场的紧张感,团队会布置一个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场景,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当记者提问,还有人负责计时和记错,严格按正式程序和方式進行。
  模拟演练帮助我适应充满紧张感的气氛,减少面对镜头时的不自然感,提前释放因紧张而导致的压力情绪。
  我与团队一起观看录像,查找存在的问题。表达是综合性结果,不仅关乎说什么,还在于用什么方式、神态、口吻、语气来说,甚至肢体语言都构成表达的一部分。
  最后一件需要记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现场直播的形式和不可预见性所带来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我常常会忘记了微笑。助手们在演练时就常提醒我:要微笑,不要板着脸。在现场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提示我。说到底,微笑是一种态度,这不仅是新闻发言人对公众的态度,我想,也应是中国对世界的态度。
  (徐珍摘自中信出版集团《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

链接:


  【作者简介】傅莹,1953年1月生,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以善于沟通著称。曾任外交部副部长。2013-2017年任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必有道义的原则,必有道义的支持。文学具有培养人之道义的得天独厚的功能——当初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形式,之所以被人类选择,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人类完全有理由尊敬那样一部文学史,完全有理由尊敬那些文学家。因为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
期刊
期刊
一位女士步行去上班,路过一家宠物店,她看到栖木上站着一只鹦鹉。  鹦鹉对她说:“嘿,女士,你长得可真丑啊。”不用說,女士愤怒不已!但因为赶时间,就加快脚步气呼呼地上班去了。  回家的路上,她又看到了这只鹦鹉。鹦鹉对她说:“嘿,女士,你长得可真丑啊。”这次她简直气炸了。  第二天路过宠物店,这只鹦鹉又对她说:“嘿,女士,你长得可真丑啊。”  女士感到怒不可遏,于是冲进宠物店,警告老板说,她会起诉这家
期刊
每天每天都刮着北风的寒冷的山中,有一幢熊住的房子。  房子虽然很简陋,可是屋顶上的烟囱却大得出奇。门口还贴着一张这样的纸:  谁肯教我音乐,必有重谢。  ——熊①  一只黑熊孤孤单单地住在这幢房子里。  熊的家里有一把扶手椅,一台白色的电冰箱和一个特别大的大火炉。火炉一年四季都生得旺旺的,上边放着一把茶壶。  黑熊总是坐在扶手椅上,端着大茶碗,一边喝茶,一边想事。  这只熊今年四岁,四岁的熊就算大
期刊
我最喜欢去的那家咖啡店里的咖啡,真的很美味。  店里的那位女店员,总是一杯一杯非常仔细地将咖啡过滤出来。她没有夸耀冲泡技术的意思,也没有用到上好的咖啡豆,但就是惊人的好喝。  然而当我发现,经过这位女店员之手的咖啡最让我惊艳的一瞬间,往往是在最后一口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好喝的可能不仅仅是味道。那种美好的口感不仅留在唇齿间,更会渗透进人的心灵深处,久久不會散去。  食物也好,饮料也罢,人们总是关注于
期刊
一天下午,我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我的哥哥、嫂子、嫂子的妹妹和她的孩子,四个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生命。“你快过来吧。”妈妈在电话里央求着我。我在悲痛中六神无主,踉跄着脚步在房子里转悠,想着要往行李箱中装些什么。  我想立刻出门,赶快去父母居住的密苏里州老家。但是我和丈夫劳瑞计划好了要从俄亥俄州搬到新墨西哥州,正收拾东西,房子四周乱糟糟的。我和劳瑞以及两个小孩子需要带的衣服都已打包,另外一些衣服扔在
期刊
在印度上中学时,我最大的爱好是打板球。我打板球的历史很短,但是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至今仍然对我的工作和领导理念产生着直接影响。总的说来,板球给了我三个智慧。  第一个智慧:以昂扬的士气面对不安与挑战。我参加学校板球队时,一年夏天,我们要和一支拥有几名澳大利亚队员的板球队交锋。比赛过程中,我们的体育老师兼球队教练注意到,在对方球队的几名澳大利亚队员面前,我们的队员表现得有些自惭形秽。事实上,我们可以
期刊
连续十天或两个星期,爸爸一从守望山的图书馆下班回到家里,就急急忙忙跑到盖乌拉大街的东端、梅施阿里姆入口对面的邮电局,焦急地等待他第一本书的到来。他已经接到出版通知,有些人已经在特拉维夫的书店看到书了。于是他每天冲到邮局,却两手空空而归;每天他都信誓旦旦,说要是西奈印刷厂格鲁伯先生的包裹第二天还不到,他就去打电话催促特拉维夫的查持克先生——简直令人无法接受!要是书在星期天还到不了,这个星期当中还到不
期刊
这天,有六个孩子来到了煤栈的围墙旁边,他们平常总是聚在这儿玩耍,或者就闲谈一些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他们在这儿挖一个小坑,把玻璃弹子弹到这个坑里,玩打弹子。打弹子是所有的捷克孩子喜欢的游戏。  但是,今天他们没有向弹子坑里看过一眼。他们在围墙旁的人行道边上坐下来,然后甫兰杰克把一张报纸铺在膝盖上。他小心地用手掌抚平了报纸,他父亲在读报以前总是那样做的。  在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脸对着他们
期刊
【内容简介】  在遍布苔藓的冰岛,邂逅没有尾巴的羊和可爱的迷途之鸟;再访《挪威的森林》的起点希腊小岛,在日益繁杂的街上追溯遥远的记忆。在梅雨季节去熊本,拜访夏目漱石的故居……不论怎样的旅行都充满了惊喜与意外,诸多的挫折都化为无穷的乐趣。这才是所谓的旅行,抑或说人生的意义。  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假如真有时光机,你想实现什么愿望?从查尔斯河到湄公河畔,从雷克雅未克到托斯卡纳,我们跟随村上春树走遍七国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