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上艺享”美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a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作品,均以光盘等传统“固态”方式汇聚,存放、检索、利用极为不方便,教学成果利用率不高。广州大学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资源,通过多专业联合探索,多维度改革创新,围绕“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定位”,在教学中开展了“基于反馈”的教育目标研究和美术与艺术专业的课堂内外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涵盖培养理念、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成果展示、课外交流等多层次教学平台的教学构建和改革探索,推进人才培养改革。
  关键词:教学平台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美术与设计学院等27个学院,涵盖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开设美术学(含油画、中国画、工艺美术)、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含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学院在服务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具有岭南人文精神与开阔国际视野的办学特色,成为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专业学院。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学实践环节来完成。而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课程和教学的需求完成大量的作业和创作作品,这些作业和创作的作品大多以绘画作品、动画、多媒體等形式居多,均以纸质、图片、光盘等传统“固态”方式汇聚、存放,因此检索、利用极为不方便,若存放不当还会造成严重的损坏和丢失。传统的形式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果利用率不高。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平台。在此背景下,广州大学以“教学创新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多专业联合探索,多维度改革创新,围绕“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定位”,在教学中开展了“基于反馈”的教育目标研究和艺术专业的课堂内外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渐形成了涵盖培养理念、培养体系、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成果展示、课外交流、市场对接等育人环节的教学平台,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形成了“云上艺享”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平台,将教学实践成果由传统“固态”方式转变为大数据信息的“动态”方式,进一步规范和理清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路,培养出更多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一、教学平台构建
  1.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适应美术与设计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国家和广东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问题驱动、社会需求导向,广州大学通过科学决策、施策保障、强化团队、资源配给、评估反思、调整优化等方法,科学构建成“云上艺享”的艺术类交互式教学平台。从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入手,制定相应规章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课程成果展陈、多维度专业能力与素养评价模型建立、周期性研究报告发布、集体性教学改革研讨与实践分析,形成优秀教学示范案例,进行人才发展路径记录,研判人才需求规格,提炼教与学内在关系本质,形成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范式,实现师资团队、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学习成果多维互动,联动创新,全面提升,整体改革创新。
  2.构建理念
  “云上艺享”教学平台的构建和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主,“支撑人才培养—突出教学效果—激活教学动力”为一体。“支撑人才培养”即教学资源云上集聚,为每一位学生个人的艺术成长建立档案,将学生的课程成果和教师的课程素材、案例和科研成果云上集聚,成为教学大数据库,真实而及时的反应课程教学整体效果;“突出教学效果”即教学作品云上陈列,利用3D/VR/AR等沉浸、交互方式实现教学作品云上陈列,整体展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效果;“激活教学动力”即教学评价云上展开,扩大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与准确性,促进教学的深度拓展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学生普遍受益(在校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毕业生职业发展迅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为我国美术与设计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模式。
  3.教学平台模式构建
  以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准线,利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展开美术、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实践互动,以教学能力、学习成效和创新创业为改革方向,基于“云上艺享”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推进线上交互学习与展示教学平台建设。“云上”是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即围绕“云”实施平台建设策略,从教学课程云上建构、教学资源云上集聚、教学作品云上陈列及教学评价云上展开为一体推进平台建设。“艺享”是人才培养改革目标,即通过运用线上交互学习与展示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实践成果由传统“固态”方式转变为大数据信息的“动态”方式,完善学生与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的艺享。(见图1)。
  第一,建立具互联网与虚拟现实交互特性的教学作品展示平台,师生通过平台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案例与学习作品展陈、存储、共享、交流、查询、管理。第二,建立多向度学习评价系统,对教与学建档立卡,打破单一主观评价,通过教、产、学多向度评价,提升评价可信度,精准化反映教与学传递的顺畅度、交互的契合度、应用的有效度,让学生准确自知,了解社会与行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建立“互联网+艺术教育”慕课系统,通过大量数字化的艺术资源、现上课程构成了艺术类线上慕课体系。
  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1.引入数字化展示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 “云上艺享”教学成果展示互动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打造不受时空限制的云端虚拟仿真展示平台,将传统的纸本、光盘等“固态”方式转变为大数据信息的突破时空约束,改变教学作品单一展陈形式,实现了教学成果的数字存储与信息展示,且展示长久有效,可查保真。学生从大一课程学习到毕业创作的作品进行全部保存与展示,通过系统管理归类数据存放,形成学生个人成长轨迹,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追溯、可跟踪,以及数据的精准及时,支持教学和学业的综合性评价智能模型形成。   广州大学数字美术馆展览展示等平台构建完成,申请相关专利11项,完成2020年本科生和硕士的毕业创作的云存储与VR线上展览和部分专业课程线上展览,其中包含美术与设计专业的作品数字化和虚拟展示。积极利用第三方技术构建艺术作品展示平台和系统,通过线上展览举办,积累了教学作品线上开放展示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学创新平台搭建, 建设包括虚拟展厅、虚拟场景、虚拟空间以及虚拟项目等实践教学资源,填补学校展示资源的匮乏,改变学生学习交流受到时空约束的状况。
  2.在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发挥育人功能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树德立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平台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平台中的思政教学,发挥育人功能。
  学生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生动的虚拟展示,互动的传播分享交流方式,在教师的指导学,将专业课程学习的作用、作品创作、各种参赛作品等,以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平台展示出来培养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等能力,使交互式教学平台成为师生艺术展示的平台。学生课程作品如绘画、动画、平面设计、摄影等由传统的纸本、光盘转化为数字化的素材,成为我校艺术类专业特色教学的成果数据,为我校艺术类专业继续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丰富了我校艺术类专业的多媒体数据库的内容。
  3.建立虚拟美术馆,开展线上展示教学
  在傳统枯燥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鼓励启发创新式教学方法;实施“1+1”型教学策略,即“1门课程+1次展览”,形成学生个人艺术成长和毕业生作品大数据库,教学效果快速反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精准依据,通过科学决策教学建设与改革,精准实施执行决策与政策保障创新平台的使用在结构和层次设计上更加切合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引导符合学生能力发展,逐步分期建设、升级推进教学内容与成果作品的“云融合、艺分享”。
  在改革过程中采用VR技术实现建立虚拟美术馆搭建,建设包括虚拟展厅、虚拟场景、虚拟空间以及虚拟项目等虚拟展示资源,填补学校学生教学成果展示渠道资源的匮乏,改变以往学生作品展示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状况。
  2020年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的毕业创作展览进行VR线上展览,不仅展示学生的教学作品,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作,而且通过展览、创作等形式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加强教学作品开放创新平台的实践性,实践经验日渐丰硕。
  4.学科竞赛与教学平台开放相结合,提高教学平台的利用率
  为确保将“云上艺享”教学平台打造成为实现多元评价体系的开放式平台,服务教学改革,通过激励学生参赛与创业,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的密切互动与精准就业。建立“互联网+艺术人才与产业”的联动机制,进行以赛促学的指导服务,将大赛成果进行创业转化与反哺教学,形成产学互动转化机制。利用互联网传播和营销,推动原创艺术作品的版权登记,设计作品的专利转化生产,培养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原创劳动价值兑现方法,准确对接行业和企业、服务社会需求,实现“三位一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项目进行校企合作,完成平台的搭建,申请了《数字美术馆作品智慧化官网创建平台V1.0》《ARTVR虚拟美术馆平台V1.0》《数字美术馆APP V1.0》等相关专利11项,为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等全国多家高校共享、共建“云上艺享”的艺术类教学、课程和作品建设、展示和管理平台;与“VR”技术的艺维云科技公司建立关系,并签署了平台建设合作项目。
  5.从科研中提炼创新实验项目
  “艺尚云享”为基础的云端四大数据库、线上线下混合的三大创意实践空间与虚实双轴艺术发展路径。虚实同构的创意空间体系,通过互联网科技+艺术产业化”的激励机制、以学促赛。其中教学平台的搭建实现产学生融合(平台建设和学科研究与学生就业创业融合);平台各项机制和体系保证教育改革质量,云端虚拟展示平台、虚拟美术馆等为学生的成果提供展示载体,“互联网+展示”形式确保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平台深入就业和创业,精准对接行业和企业、服务社会的需求问题。突破时间、地点局限与硬件壁垒,建立独具特色的创新教学体系,将教学平台在高校中推广,提高了办学质量,推动大湾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共享。
  2020年本科生和硕士的毕业创作的“VR”线上展览建设期间,我院教师率领数字媒体专业师生团队进行线上展览的建设工作,利用虚拟展示平台搭建经验,学生自觉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成《线上虚拟美术馆》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商业策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本项教师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取得丰硕成果。
  总结
  “云上艺享”美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构建一个实践性强、覆盖面广、成本低、易复制、利用率高的教学平台构建方案,适用于各地高校的艺术类学科,满足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展示和推广,并支撑基于产教融合等教学改革的深化;同时兼顾各地高校的艺术类教师科研及展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功能,实现虚拟展示、非遗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达到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晓鹏.产教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美术教育,2019(16):128-1129.
  [2]郭树景.新时代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风,2018(21):61-63.
  [3]韩文佳 杨桂花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09):128.
  基金项目:
  2020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基于‘云上艺享’的三建三创三位一体型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建三创三位一体型’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大众审美水平也在发展,在众多的插画中扁平类数字插画以其本身简洁明亮的特点脱颖而出,也因此扁平风格赋予了插画新的灵魂。大空间的扁平风格插画不仅能够清晰表达其中的寓意,同样也能做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达到创作目的。  关键字:空间 插画 扁平风格  1.扁平化风格插画及插画中的空间层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扁平插画大量应于电子设备中,这显然已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表现形式与宣传手段。从
期刊
摘要:红水河孕育了丰富灿烂民族文化,是广西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沃土。在新媒体时代,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开发及宣传等众多“后非遗”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播媒介和路径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愈发重要,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内涵的情况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传播媒介和路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的优化与转变,促进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及
期刊
周思聪(1939-1996),津市宁河县人,著名女画家,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5年考入中央美術学院附属中学,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代表作有《矿工图》组画、《高原风情画》组画、《荷之系列》等。出版有《卢沉、周思聪作品集》《坑夫图——周思聪画
期刊
摘要:周思聪是新中国早期培养起来的最优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一位伟大的女画家。本文以周思聪1983-1985年“彝女系列”的视觉转向为题,揭示画家这一充满困厄、痛苦和表现张力的创作境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论文第一部分揭示1983年周思聪对“彝女系列”三种表现倾向的探索意义,说明这一阶段的“彝女系列”富有很高的精神含量和表现价值的深层原因;第二部分探究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吕永生博士是一位憨厚、坦诚、正义感较强兼具有谦谦君子之风的文人书法家。平日寡言少语,举止谨慎且彬彬有礼。不慕名利,胸怀宽博;善于助人,无私而颇有爱心。  与其他书法家不同的是,吕博士不轻易评论别人的褒与贬,富有理性的思维使他从不夸大其词。除了因酷爱书法而成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以外,近几年,他对学术的研习已涉及中西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字学等诸多门类。  淡泊以名利 思想之
期刊
今年78岁的老后(刘启后)老师,是我很敬重的老一辈文艺家。因为,在我的感觉与认知中,老后作为一位优秀的地域文化学者和充满大爱的老艺术家,其德、识、才、学,都是可以大写的。  其德大也。作为湖南文艺界唯一的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定居隆回县城和省城长沙的他,以连续40多年的时光,300多次深入远离县城和长沙的小沙江、虎形山等花瑶地区,且有9个春节都是在花瑶山寨度过的,为的就是给瑶族父老乡亲拍出更新更美的图
期刊
杨盟,湖南湘潭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女畫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达意堂书画院副秘书长。200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期刊
王江荟(1989.5—),女,汉族,湖南安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視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2021年2月创作的系列国画作品《安仁古八景》。
期刊
吕永生,曾修读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山水临摹研究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慕鸿书社副秘书长、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特聘艺术家、《全国高等教育书法教材·三笔字》主编、《全国高等教育书法教材·古文字学》副主编、安徽师范大学文字学与书法研究博士生。作品入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第二届
期刊
在湖南永州旧城区一处偏僻的小巷子里,有一座年代久远的老宅院,他的主人去世已经八百多年,院子里旧迹无存。但是,当地老百姓仍然守护着它,因为它的主人是南宋有名的将领兼宰相——张浚(1097—1164)(图1)。  张浚活跃于南宋初年,是宋高宗赵构和宋孝宗赵昚朝的抗金名将,曾是岳飞、韩世忠等著名将领的领导。张浚在南宋政治与军事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故事,而宋代传世名帖则为此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重要信息。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