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各个领域充斥着信息技术的各类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越来越显著。目前,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各项素质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素质教育、核心素养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学习能力、情感体验和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和关键技能。中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分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教师要运用形式多样、媒体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的思维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色,教师要教会学生评估和选择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本文以“App Inventor”课程教学为例,研究如何在中学信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转变教学模式
App Inventor是谷歌实验室的子计划,是一款手机编程软件。教师在“App Inventor”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激发学生对App Inventor的敏感度。教师向学生展示App Inventor编程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获知App Inventor目前的丰硕成果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让学生的兴趣不断拓宽。同时,在介绍App Inventor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App Inventor的优势与劣势并阐述缘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课前导入环节展示App Inventor积木编程制作出来的安卓手机计算器APP,让学生根据App Inventor的某个项目要求,进行简单的积木式编程:把自己心仪的图片设计成计算器的背景,设计全新的计算器布局,完成APP制作后放到自己的安卓手机上日常使用。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掌握专业技能又认识专业知识理论,最重要的是把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使用自己设计开发的APP,激发他们心中的荣誉感,同时奠定了学生以后的后续学习基础。
二、设定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学的非主要科目,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教师缺乏教学的热情,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教师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目标不明确、不详细,无法高效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改变这种现状,信息技术教师结合中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差异和知识水平构成,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切身体会信息技术学习带来的优势。教师在讲授“App Inventor”的“制作‘天气预报’应用”这一项目,设定教学目标:认识App Inventor基本组件功能,了解如何进行积木式拼接编程,熟练掌握天气预报APP的界面制作和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初步接触App Inventor积木编程课程,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在讲授天气预报APP编程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三、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资源
简单的积累知识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运用知识进行探索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认知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实际中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新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App Inventor积木编程教学中,教师导入提问学生“怎么看待华为手机和安卓系统”,通过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兴趣吸引到手机和安卓系统上来;教师延伸拓展:“安卓手机上很多APP,大家想过自己设计一款个性化的安卓APP吗?例如有自己喜欢图片的计算器、个性化界面的中英双语翻译、颜色夺目的天气预报等。”教师向学生灌输App Inventor积木编程最大的吸引之处就是可以把自己亲手编制的个性化手机软件移植到自己的安卓系统手机上,突显自己的个性化和编程能力。教师根据App Inventor的特点,通过网络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把一些关于App Inventor积木编程的课件、视频放到教学平台上,包括部分安卓软件如计算器、双语翻译和天气预报的编程程序共享到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把信息技术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更可扩充书本既定的App Inventor编程案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更多的其他手机软件编程案例。
信息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手机更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App Inventor手机编程的诞生,简化传统编程语言,利用简单易懂的积木式拼接编程,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活的实际应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把现实和知识紧密在一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锻炼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小组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教师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教学重点,在掌握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多方面技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操作技巧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从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对拓展知识进行应用和探究,提高自己的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复杂和开放的问题,教师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组员各抒己见,相互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吸取他人的意见和经验,自主探究学习,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在进行App Inventor的“摇一摇听单词”项目时,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能够进行界面组件设计,拼接编程模块,但要实现手机摇一摇就能发出单词读音的功能,涉及语音输出和摇一摇的动作效果的新知识。以上两个新知识点,可以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探究如何添加“摇一摇功能”(加速度传感器),如何添加“语音输出功能”(语音合成器)。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加速度传感器”和“语音合成器”的使用后,嵌套到基本程序模块中,一个“摇一摇听单词”的手机APP就完成了。在设计与开发APP过程中,技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又能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最终掌握技能。
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与实操性较强的学科,App Inventor积木编程课程更是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实操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机软件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讲授App Inventor的基础知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学习,最终掌握如何使用App Inventor进行手机软件设计与开发。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素质教育、核心素养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学习能力、情感体验和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和关键技能。中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分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教师要运用形式多样、媒体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的思维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色,教师要教会学生评估和选择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本文以“App Inventor”课程教学为例,研究如何在中学信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转变教学模式
App Inventor是谷歌实验室的子计划,是一款手机编程软件。教师在“App Inventor”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激发学生对App Inventor的敏感度。教师向学生展示App Inventor编程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获知App Inventor目前的丰硕成果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让学生的兴趣不断拓宽。同时,在介绍App Inventor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App Inventor的优势与劣势并阐述缘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课前导入环节展示App Inventor积木编程制作出来的安卓手机计算器APP,让学生根据App Inventor的某个项目要求,进行简单的积木式编程:把自己心仪的图片设计成计算器的背景,设计全新的计算器布局,完成APP制作后放到自己的安卓手机上日常使用。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掌握专业技能又认识专业知识理论,最重要的是把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使用自己设计开发的APP,激发他们心中的荣誉感,同时奠定了学生以后的后续学习基础。
二、设定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学的非主要科目,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教师缺乏教学的热情,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教师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目标不明确、不详细,无法高效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改变这种现状,信息技术教师结合中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差异和知识水平构成,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切身体会信息技术学习带来的优势。教师在讲授“App Inventor”的“制作‘天气预报’应用”这一项目,设定教学目标:认识App Inventor基本组件功能,了解如何进行积木式拼接编程,熟练掌握天气预报APP的界面制作和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初步接触App Inventor积木编程课程,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在讲授天气预报APP编程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三、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资源
简单的积累知识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运用知识进行探索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认知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实际中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新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App Inventor积木编程教学中,教师导入提问学生“怎么看待华为手机和安卓系统”,通过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兴趣吸引到手机和安卓系统上来;教师延伸拓展:“安卓手机上很多APP,大家想过自己设计一款个性化的安卓APP吗?例如有自己喜欢图片的计算器、个性化界面的中英双语翻译、颜色夺目的天气预报等。”教师向学生灌输App Inventor积木编程最大的吸引之处就是可以把自己亲手编制的个性化手机软件移植到自己的安卓系统手机上,突显自己的个性化和编程能力。教师根据App Inventor的特点,通过网络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把一些关于App Inventor积木编程的课件、视频放到教学平台上,包括部分安卓软件如计算器、双语翻译和天气预报的编程程序共享到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把信息技术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更可扩充书本既定的App Inventor编程案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更多的其他手机软件编程案例。
信息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手机更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App Inventor手机编程的诞生,简化传统编程语言,利用简单易懂的积木式拼接编程,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活的实际应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把现实和知识紧密在一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锻炼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小组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教师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教学重点,在掌握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多方面技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操作技巧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从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对拓展知识进行应用和探究,提高自己的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复杂和开放的问题,教师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组员各抒己见,相互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吸取他人的意见和经验,自主探究学习,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在进行App Inventor的“摇一摇听单词”项目时,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能够进行界面组件设计,拼接编程模块,但要实现手机摇一摇就能发出单词读音的功能,涉及语音输出和摇一摇的动作效果的新知识。以上两个新知识点,可以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探究如何添加“摇一摇功能”(加速度传感器),如何添加“语音输出功能”(语音合成器)。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加速度传感器”和“语音合成器”的使用后,嵌套到基本程序模块中,一个“摇一摇听单词”的手机APP就完成了。在设计与开发APP过程中,技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又能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最终掌握技能。
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与实操性较强的学科,App Inventor积木编程课程更是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实操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机软件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讲授App Inventor的基础知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学习,最终掌握如何使用App Inventor进行手机软件设计与开发。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