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上海化工区)规划面积为29.4平方公里,是“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第一期项目总投资将达15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同时也是上海六大产业基地的南块中心。其位于上海市南翼,金山、奉贤两区的交界处,距市中心50公里,有A4高速公路连接市区和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网,从市中心驱车至现场仅需45分钟;化工区内设专用铁路支线与全长113公里的浦东铁路(奉贤-浦东机场-张庙)相连;通过疏浚后的内河航运系统,化工区可与黄浦江、长江水系连通;化工区除建有专用海运码头以外,与洋山深水港(1000万标准集装箱)仅55公里;化工区距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均约50公里。化工区快捷的“水陆空”运输条件,将为来化工区投资的企业提供极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服务。
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化工区名列其中。据悉,该次全国表彰了76个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其中共有20个园区获此殊荣,上海化工区是上海市唯一一家受表彰的工业园区。这也是2012年上海化工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再次取得的国家级荣誉。十多年来,上海化工区不断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率先提出并实践“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全力推动产业集聚,确立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按照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合理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目前在化工区200多亿美元的总投资中,约80%投资项目具有上下游关系,产品之间的关联度超过80%,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不久前,上海化工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取得丰硕成果,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商务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上海化工区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与复合型管理模式,对我国化工园区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借鉴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将影响和带动石化类工业区投入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去,引领化工区开发建设的生态化转变。
“双核”产业链推动生态化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化工区在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过程中,以“绿色、安全、高效”为生态化建设目标,以炼化一体和赛科乙烯作为上海化工区经济发展的“双核”产业链引擎,以资源集成产业为催化剂,通过上下游原料物料互供和资源集成共享,形成主导产业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资源集成产业依托低碳运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格局,使园区整体迈向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上海化工区建设成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化工示范园区。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化工区以区域循环经济与企业清洁生产为抓手,以乙烯、聚碳酸酯和异氰酸酯为核心产品链引进重大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区域产品体系和产业布局,补充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链,提高园区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区域节能减排,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上海化工区总体发展目标,最终将上海化工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先进的世界级低碳化工生态工业园区。为此,上海化工区根据化工产品链的特点,将符合上、中、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企業有机联结起来,由乙烯、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聚合生产系列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化工区内约80%投资项目具有上下游关系,产品之间的关联度超过80%,形成了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共生关联,形成园区产业间区域整合的共生关系。
资金投入确保生态化建设落到实处
上海化工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中,坚持“环保优先、规划引领”理念,近期巩固生态工业格局、中期促进生态工业园成型、远期全面实现生态化。在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至今,上海化工区环保概算总投入达10.7亿美元,占103.63亿美元总投资的10.4%。2008年至2011年,园区环保投入分别为16.16亿元、6.7亿元、20.29亿元和7.19亿元。环保资金源源不断的投入,确保了生态化建设不断持续深入并落到实处。
上海化工区在创建过程中,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规划及化工区自我管理要求,园区每年设立一项创建主题,持续推动园区生态化建设,2008年创建主题为循环经济;2009年创建主题为清洁生产;2010年创建主题为低碳发展;2011年创建主题为生态文明。生态创建主题逐年深入,体现了上海化工区生态创建的总体思路与战略布局,使创建工作在形式与深度上都体现了化工区特色,得到了企业、政府、社区和周边其它工业区良好反响。
依托“五个一体化”构建复合型发展平台
上海化工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工区以管理服务、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和安全环保五个一体化为平台,依托“五个一体化”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复合型发展平台。应用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为企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应用环境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框架。通过强化建设监管能力、治理能力、应急能力、信息集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科研创新六种能力,以科研创新带动管理创新与能力创新,开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格局。
上海化工区以“平安化工、和谐化工”为目标,注重加大环境安全投入,全力打造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组建国内第一家集环保、安监、消防、公安、医疗、防汛、物业等职能部门为一体的应急响应中心。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集信息收集、传输、反馈、区域安全监控、事故灾害预警、调度指挥、处置于一体的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系统。上海化工区已建成了以应急响应中心为平台、三级联动的国内一流的环境应急响应管理体系。
上海化工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中,根据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在全面监测园区VOC排放情况的同时,积极推动区内企业采用各种措施控制、减少VOC排放,在全国化工行业率先开展VOC减排工作。目前,区内企业已从运输、储存、输送、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采用管理、技术手段,控制、减少VOC排放。
上海化工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湿地集净化与景观功能为一体,是我国首次采用自由表面流湿地进行化工有机污水处理的尝试。经过污水厂处理达标的废水依次通过兼氧稳定、藻类沉降、自然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在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净化,每天能处理万余吨废水,出水达到地表水国家Ⅳ级标准后回用于工业水和景观水,从而实现有机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生态文明建设和COD减排作出贡献,现已经成为化工区环保教育基地。
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化工区名列其中。据悉,该次全国表彰了76个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其中共有20个园区获此殊荣,上海化工区是上海市唯一一家受表彰的工业园区。这也是2012年上海化工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再次取得的国家级荣誉。十多年来,上海化工区不断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率先提出并实践“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全力推动产业集聚,确立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按照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合理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目前在化工区200多亿美元的总投资中,约80%投资项目具有上下游关系,产品之间的关联度超过80%,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不久前,上海化工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取得丰硕成果,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商务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上海化工区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与复合型管理模式,对我国化工园区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借鉴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将影响和带动石化类工业区投入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去,引领化工区开发建设的生态化转变。
“双核”产业链推动生态化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化工区在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过程中,以“绿色、安全、高效”为生态化建设目标,以炼化一体和赛科乙烯作为上海化工区经济发展的“双核”产业链引擎,以资源集成产业为催化剂,通过上下游原料物料互供和资源集成共享,形成主导产业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资源集成产业依托低碳运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格局,使园区整体迈向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上海化工区建设成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化工示范园区。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化工区以区域循环经济与企业清洁生产为抓手,以乙烯、聚碳酸酯和异氰酸酯为核心产品链引进重大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区域产品体系和产业布局,补充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链,提高园区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区域节能减排,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上海化工区总体发展目标,最终将上海化工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先进的世界级低碳化工生态工业园区。为此,上海化工区根据化工产品链的特点,将符合上、中、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企業有机联结起来,由乙烯、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聚合生产系列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化工区内约80%投资项目具有上下游关系,产品之间的关联度超过80%,形成了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共生关联,形成园区产业间区域整合的共生关系。
资金投入确保生态化建设落到实处
上海化工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中,坚持“环保优先、规划引领”理念,近期巩固生态工业格局、中期促进生态工业园成型、远期全面实现生态化。在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至今,上海化工区环保概算总投入达10.7亿美元,占103.63亿美元总投资的10.4%。2008年至2011年,园区环保投入分别为16.16亿元、6.7亿元、20.29亿元和7.19亿元。环保资金源源不断的投入,确保了生态化建设不断持续深入并落到实处。
上海化工区在创建过程中,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规划及化工区自我管理要求,园区每年设立一项创建主题,持续推动园区生态化建设,2008年创建主题为循环经济;2009年创建主题为清洁生产;2010年创建主题为低碳发展;2011年创建主题为生态文明。生态创建主题逐年深入,体现了上海化工区生态创建的总体思路与战略布局,使创建工作在形式与深度上都体现了化工区特色,得到了企业、政府、社区和周边其它工业区良好反响。
依托“五个一体化”构建复合型发展平台
上海化工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工区以管理服务、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和安全环保五个一体化为平台,依托“五个一体化”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复合型发展平台。应用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为企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应用环境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框架。通过强化建设监管能力、治理能力、应急能力、信息集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科研创新六种能力,以科研创新带动管理创新与能力创新,开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格局。
上海化工区以“平安化工、和谐化工”为目标,注重加大环境安全投入,全力打造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组建国内第一家集环保、安监、消防、公安、医疗、防汛、物业等职能部门为一体的应急响应中心。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集信息收集、传输、反馈、区域安全监控、事故灾害预警、调度指挥、处置于一体的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系统。上海化工区已建成了以应急响应中心为平台、三级联动的国内一流的环境应急响应管理体系。
上海化工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中,根据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在全面监测园区VOC排放情况的同时,积极推动区内企业采用各种措施控制、减少VOC排放,在全国化工行业率先开展VOC减排工作。目前,区内企业已从运输、储存、输送、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采用管理、技术手段,控制、减少VOC排放。
上海化工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湿地集净化与景观功能为一体,是我国首次采用自由表面流湿地进行化工有机污水处理的尝试。经过污水厂处理达标的废水依次通过兼氧稳定、藻类沉降、自然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在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净化,每天能处理万余吨废水,出水达到地表水国家Ⅳ级标准后回用于工业水和景观水,从而实现有机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生态文明建设和COD减排作出贡献,现已经成为化工区环保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