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字图画书是图画书的一个特殊种类,与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不同,书中没有文字或只有极少文字,文字不具叙述性,仅靠具有逻辑的连续图画讲述故事的图画书。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解读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提高,幼儿能够理解单幅图画的意义,对于图画间的逻辑性难以把握,但幼儿能够根据图画内容以及想象自我创造,这是难能可贵的。
关键词:无字图画书;3-6岁幼儿
什么是无字图画书?无字图画书是图画书的一个特殊种类,与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不同,书中没有文字或只有极少文字,文字不具叙述性,仅靠具有逻辑的连续图画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比如《蛋糕哪儿去了》《雪人》这些无字图画书就是仅仅由图画组成,全篇没有一个字,读者只能根据这些连续图画来解读故事。又例如《疯狂星期二》《抱抱》这些书出现极少数的文字,但这些字是不具有解读性的,阅读者还是只能通过图画加以解读。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书籍得知国外对无字图画书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已经证明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情感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而国内对无字图画书的研究还在表面停留,成人对此类书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更谈不上对其价值的挖掘与深究。因此笔者选择无字图画书作为本次研究的内容,从而提高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解读水平,目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供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早在2006年,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中就提出无字图画书的特点,她认为“无字书相当于早期的电影默片,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总结了四个叙事特点:分割成小图,形象地讲述过程细节,运用蒙太奇手法,运用连戏即读者的想象。”2011年陶菊香在硕士论文中提出“无字图画书图与字合二为一,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并且图像阅读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与取舍性,讀者可以根据画面和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创造出属于的故事。”还有更多的国内学者认为无字图画书更有利于发展学前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其认知、经验上也都有促进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幼儿能够对画面进行正确地理解,但对背景和细节的观察还不够;对单幅画的理解比较好,对画面间的关系理解就较弱了;幼儿的想象创编水平较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相互促进。李苏等学者在《3-6岁儿童图画讲述能力的发展特点》中通过对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图画书讲述能力的研究,提出三个水平分别是:零散讲述,简明扼要地抓住图画中的主要关系进行讲述,以及能够较好地组织内容,形成故事结构。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3-4岁幼儿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4-5岁儿童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5-6岁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解读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提高,幼儿能够理解单幅图画的意义,对于图画间的逻辑性难以把握,但幼儿能够根据图画内容以及想象自我创造,这是难能可贵的。
笔者将《抱抱》这本绘本投放到小班教室的书架中,很快就受到欢迎。全书只出现了三个词语:抱抱、宝宝和妈妈,可以界定为一本无字图画书了,由于它极具感染力的画面,让孩子一看便知道故事发生了什么。正如书的封面,猩猩妈妈拥抱着小猩猩,并且人物的表情是舒心的微笑,一股爱意就从封面留溢出来。孩子们知道他们在拥抱,在猩猩妈妈的怀里,小猩猩享受着愉悦的身体接触,感受着无可取代的亲情与关爱。因为故事内容十分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同时在阅读和翻看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幼儿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尤其注重幼儿内在的情感感受,对3-4岁幼儿来说,温馨的抱抱永远不嫌多。笔者在阅读区进行了2周的观察发现不论是在集体教育活动绘本阅读《抱抱》中,还是幼儿自主游戏中,只要幼儿有机会接触这本绘本,他们大都会去寻找拥抱的对象,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时常是感到“孤单”的,心情就如同绘本中的小猩猩,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倍感伤心与失落,一路上碰见大象、河马、长颈鹿、狮子等都与他们的宝宝们拥抱,小猩猩终于抑制不住对妈妈的想念伤心地哭了出来,而书中作者也将这一点放大了,“抱抱”这两个字变大了很多,还变了形,意为小猩猩在用力地哭喊着,这样的巧思将“抱抱”两字变成了浮在眼前的生动画面,通过文字的变化也能表现出小猩猩内心的强烈情感,以及对拥抱的无比渴望。最后猩猩妈妈终于来了,一个大大的“宝宝”占据了画面的一半,这也是凸显了妈妈难掩喜悦之情。接着小猩猩“妈——妈”大声喊着奔向妈妈,孩子们也能清楚直接地感知重逢时内心的无比喜悦。
哪些因素会影响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呢?笔者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幼儿发展的不均衡性,生活经验的不同步性以及幼儿生长环境的大不相同都会造成幼儿个体差异性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与联想程度也不同。家庭对无字图画书的忽视,或者“拔苗助长式”的过分早读都有可能影响幼儿。当然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环境,投放的无字图画书的质量等也会对幼儿的理解水平造成影响,在此笔者不扩展叙述,详细说一说该如何提高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水平,有哪些有效的指导策略?
家庭是重要的课堂,进行亲子阅读:努力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以身作则,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教师有组织幼儿阅读、指导幼儿解读、并促进幼儿发展的责任:教师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积极性,《纲要》也提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会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活动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训练,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讲述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时,可以做一些适当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每一本图画书都是新颖有趣的,但幼儿初次阅读后可能并未看懂,教师就应该及时指导,多运用启发式指导,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由他们自主探索,而不是直接拿过图画书讲给幼儿听。科学地选择无字图画书,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一日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巧设过渡环节,合理安排。
社会大众等传播媒介的大力支持:通过舆论力量呼吁人们阅读无字图画书,将无字图画书的优势展示给大众。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些阅读参考数目,并给予适当指导,通过大众阅读来共同提高幼儿解读无字图画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继红.用无字图画书培养低段学生多元表达能力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1):167.
[2] 王静,韩映虹.无字图画书故事理解特点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4):90-93.
[3] 杨媛媛,郑飞艺.互动式阅读对4-5岁幼儿无字图画书叙事能力影响的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8):37-42.
[4] 李亦程,颜蓉仙.论无字图画书的叙事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14,36(5):30-34.
关键词:无字图画书;3-6岁幼儿
什么是无字图画书?无字图画书是图画书的一个特殊种类,与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不同,书中没有文字或只有极少文字,文字不具叙述性,仅靠具有逻辑的连续图画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比如《蛋糕哪儿去了》《雪人》这些无字图画书就是仅仅由图画组成,全篇没有一个字,读者只能根据这些连续图画来解读故事。又例如《疯狂星期二》《抱抱》这些书出现极少数的文字,但这些字是不具有解读性的,阅读者还是只能通过图画加以解读。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书籍得知国外对无字图画书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已经证明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情感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而国内对无字图画书的研究还在表面停留,成人对此类书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更谈不上对其价值的挖掘与深究。因此笔者选择无字图画书作为本次研究的内容,从而提高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解读水平,目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供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早在2006年,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中就提出无字图画书的特点,她认为“无字书相当于早期的电影默片,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总结了四个叙事特点:分割成小图,形象地讲述过程细节,运用蒙太奇手法,运用连戏即读者的想象。”2011年陶菊香在硕士论文中提出“无字图画书图与字合二为一,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并且图像阅读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与取舍性,讀者可以根据画面和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创造出属于的故事。”还有更多的国内学者认为无字图画书更有利于发展学前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其认知、经验上也都有促进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幼儿能够对画面进行正确地理解,但对背景和细节的观察还不够;对单幅画的理解比较好,对画面间的关系理解就较弱了;幼儿的想象创编水平较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相互促进。李苏等学者在《3-6岁儿童图画讲述能力的发展特点》中通过对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图画书讲述能力的研究,提出三个水平分别是:零散讲述,简明扼要地抓住图画中的主要关系进行讲述,以及能够较好地组织内容,形成故事结构。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3-4岁幼儿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4-5岁儿童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5-6岁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解读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提高,幼儿能够理解单幅图画的意义,对于图画间的逻辑性难以把握,但幼儿能够根据图画内容以及想象自我创造,这是难能可贵的。
笔者将《抱抱》这本绘本投放到小班教室的书架中,很快就受到欢迎。全书只出现了三个词语:抱抱、宝宝和妈妈,可以界定为一本无字图画书了,由于它极具感染力的画面,让孩子一看便知道故事发生了什么。正如书的封面,猩猩妈妈拥抱着小猩猩,并且人物的表情是舒心的微笑,一股爱意就从封面留溢出来。孩子们知道他们在拥抱,在猩猩妈妈的怀里,小猩猩享受着愉悦的身体接触,感受着无可取代的亲情与关爱。因为故事内容十分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同时在阅读和翻看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幼儿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尤其注重幼儿内在的情感感受,对3-4岁幼儿来说,温馨的抱抱永远不嫌多。笔者在阅读区进行了2周的观察发现不论是在集体教育活动绘本阅读《抱抱》中,还是幼儿自主游戏中,只要幼儿有机会接触这本绘本,他们大都会去寻找拥抱的对象,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时常是感到“孤单”的,心情就如同绘本中的小猩猩,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倍感伤心与失落,一路上碰见大象、河马、长颈鹿、狮子等都与他们的宝宝们拥抱,小猩猩终于抑制不住对妈妈的想念伤心地哭了出来,而书中作者也将这一点放大了,“抱抱”这两个字变大了很多,还变了形,意为小猩猩在用力地哭喊着,这样的巧思将“抱抱”两字变成了浮在眼前的生动画面,通过文字的变化也能表现出小猩猩内心的强烈情感,以及对拥抱的无比渴望。最后猩猩妈妈终于来了,一个大大的“宝宝”占据了画面的一半,这也是凸显了妈妈难掩喜悦之情。接着小猩猩“妈——妈”大声喊着奔向妈妈,孩子们也能清楚直接地感知重逢时内心的无比喜悦。
哪些因素会影响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呢?笔者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幼儿发展的不均衡性,生活经验的不同步性以及幼儿生长环境的大不相同都会造成幼儿个体差异性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与联想程度也不同。家庭对无字图画书的忽视,或者“拔苗助长式”的过分早读都有可能影响幼儿。当然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环境,投放的无字图画书的质量等也会对幼儿的理解水平造成影响,在此笔者不扩展叙述,详细说一说该如何提高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水平,有哪些有效的指导策略?
家庭是重要的课堂,进行亲子阅读:努力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以身作则,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教师有组织幼儿阅读、指导幼儿解读、并促进幼儿发展的责任:教师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积极性,《纲要》也提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会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活动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训练,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讲述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时,可以做一些适当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每一本图画书都是新颖有趣的,但幼儿初次阅读后可能并未看懂,教师就应该及时指导,多运用启发式指导,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由他们自主探索,而不是直接拿过图画书讲给幼儿听。科学地选择无字图画书,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一日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巧设过渡环节,合理安排。
社会大众等传播媒介的大力支持:通过舆论力量呼吁人们阅读无字图画书,将无字图画书的优势展示给大众。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些阅读参考数目,并给予适当指导,通过大众阅读来共同提高幼儿解读无字图画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继红.用无字图画书培养低段学生多元表达能力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1):167.
[2] 王静,韩映虹.无字图画书故事理解特点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4):90-93.
[3] 杨媛媛,郑飞艺.互动式阅读对4-5岁幼儿无字图画书叙事能力影响的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8):37-42.
[4] 李亦程,颜蓉仙.论无字图画书的叙事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14,36(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