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很多孩子成为了独生子女。文章主要从教师这一视角探讨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方面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试图解决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独生子女:教育:心理健康
1研究背景
一般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在遗传体质上与非独生子女无大的差异,但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容易养成其性格上的特异性。作为4+2+1的典型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具有非独生子女所无法比例的成长优势。他们得到的是充分的爱抚和关怀,有着很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着更多的智力投资……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长辈的“另眼相待”,让很多的独生子女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物质生活无忧无虑,各种需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也让他们养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弱点: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缺失谦让、感恩、尊长等传统美德;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自私自利等。上述一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独生子女这一群体来说并非偶然和个案。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出现的问题有点束手无策。基于此,文章以基础教育的角度探讨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2独生子女教育措施
2.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且终身的老师、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家庭教育中做好“加减法”十分重要。
(1)“加法”:父母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加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发现孩子在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方面出现的问题切忌一笑而过或自认为正常合理。要加强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有意识的培养,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还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父母要继续当好老师这一角色,用自己正确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切忌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避免“5+2=0”的教育效果。很多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玩伴儿”,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与同龄人无法合作。家长要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
(2)“减法”:在独生子女的日常生活方面,家长要做好减法,于孩子而言有利而无害。要彻底改变生活上一切以孩子为圆心,祖辈父辈一切围绕圆心转的家庭生活方式,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常生活需要。让他们理解,既要人人为我,也要我为人人。避免孩子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的心理坐标与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或参与完成,让他们逐步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懂得感恩。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力所能及的事情长辈们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在学中成长。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带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减少孩子“蜗居”在家的时间,避免孩子长期“宅”在家里与电视、电脑为伴。
2.2学校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
(1)加强感恩教育,让孩子心中有他人。要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知道爱是相互的,不能只取不予,学会感激他人。
(2)加强抗挫折教育。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导致他们缺乏心理抗挫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难以承受,甚至走向极端。学校可以通过充实教育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活动等,来强化孩子的抗挫折意识与能力。
(3)加强劳動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很多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劳动习惯。在学校应该得到这方面的补充,让他们从自我服务劳动开始,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与意义,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
(4)开展协作活动,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团队、集体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2.3积极采取措施,发挥社会功能
未来社会,独生子女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共同关注和帮助独生子女,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培训,拓宽教育渠道,传播正确的教育方法。开张丰富的生活活动,鼓励独生子女积极参与。加强社会管理,为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变革,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各尽所能,互相配合,通过有效的方法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独生子女:教育:心理健康
1研究背景
一般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在遗传体质上与非独生子女无大的差异,但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容易养成其性格上的特异性。作为4+2+1的典型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具有非独生子女所无法比例的成长优势。他们得到的是充分的爱抚和关怀,有着很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着更多的智力投资……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长辈的“另眼相待”,让很多的独生子女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物质生活无忧无虑,各种需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也让他们养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弱点: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缺失谦让、感恩、尊长等传统美德;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自私自利等。上述一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独生子女这一群体来说并非偶然和个案。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出现的问题有点束手无策。基于此,文章以基础教育的角度探讨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2独生子女教育措施
2.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且终身的老师、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家庭教育中做好“加减法”十分重要。
(1)“加法”:父母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加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发现孩子在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方面出现的问题切忌一笑而过或自认为正常合理。要加强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有意识的培养,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还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父母要继续当好老师这一角色,用自己正确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切忌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避免“5+2=0”的教育效果。很多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玩伴儿”,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与同龄人无法合作。家长要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
(2)“减法”:在独生子女的日常生活方面,家长要做好减法,于孩子而言有利而无害。要彻底改变生活上一切以孩子为圆心,祖辈父辈一切围绕圆心转的家庭生活方式,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常生活需要。让他们理解,既要人人为我,也要我为人人。避免孩子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的心理坐标与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或参与完成,让他们逐步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懂得感恩。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力所能及的事情长辈们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在学中成长。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带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减少孩子“蜗居”在家的时间,避免孩子长期“宅”在家里与电视、电脑为伴。
2.2学校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
(1)加强感恩教育,让孩子心中有他人。要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知道爱是相互的,不能只取不予,学会感激他人。
(2)加强抗挫折教育。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导致他们缺乏心理抗挫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难以承受,甚至走向极端。学校可以通过充实教育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活动等,来强化孩子的抗挫折意识与能力。
(3)加强劳動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很多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劳动习惯。在学校应该得到这方面的补充,让他们从自我服务劳动开始,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与意义,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
(4)开展协作活动,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团队、集体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2.3积极采取措施,发挥社会功能
未来社会,独生子女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共同关注和帮助独生子女,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培训,拓宽教育渠道,传播正确的教育方法。开张丰富的生活活动,鼓励独生子女积极参与。加强社会管理,为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变革,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各尽所能,互相配合,通过有效的方法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