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cao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自然科学的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所以,在学生学习的时候,需要他们拥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尤其对那些关键物理概念的领会与理解,就更加不可或缺。新课程标准又对高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作者在下文中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44
  高中物理的学习在知识量以及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例如:要求他们学会定量分析,学会抽象思维,学会多因素高级逻辑思维的运用等。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该怎样进行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呢?作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关注各阶段物理学习的衔接以及基本的物理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喜欢学习物理,从而提升物理的教学效率。
  一、重视知识的衔接
  高中物理中的不少知识是以初中物理知识作为基础,并进行了升级与加深的。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在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时,应该注重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尽可能在温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前提下进行高中物理新知识的教学,从而缩小知识的跨越度,实现知识更加顺畅的迁移。
  1.巧妙导入物理的概念以及规律。
  该教学内容的关键是构建物理情境,建立学生的感性认知。概念以及规律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感性认知,必须通过概括实际的物理现象与它的特征,才可以建立物理概念;对特定物理现象在各种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与物理概念的关系进行总结,才可以找出物理规律。所以,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最初就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的认知。
  2.深化物理概念以及规律。
  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是在感性认知物理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提炼的结果。建立感性认知之后,教师应该提出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整合、分析,找出物理现象中的核心因素,总结物理现象中的共同属性、关联本质,从而归纳出正确科学的概念以及规律。比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核心任务就是借助演示实验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等,对感性信息进行逻辑思维分析,让学生了解“物体如果所受外力为零,那么其会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始运动状态”这一规律。不过这个规律背后还有许多其他的物理关联,例如:如果外力不再继续作用,那么之前运动的物体也会渐渐停下来;固定大小的外力,可以让物体保持匀速的运动等。
  3.研究物理概念以及规律。
  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学生要想熟练的掌握知识,就必须做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所以,在归纳了物理概念以及规律之后,教师还应该安排学生进行概念以及规律的深入研究。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研究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其次,研究其具体的应用条件以及领域;最后,研究与之相关的概念以及规律。在学生进行研究的时候,教师需要关注他们在理解以及运用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让他们建立对于概念以及规律的准确理解。
  二、关注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我们经常只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而忽视他们学习的感受。相关的心理学试验证明:如果学生可以获得越多的学习成功感,那么其就会越觉得自己能够安排学习的进程,学习过程十分具有趣味性以及实效性,十分符合其不断自我进步的要求。很多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基本上就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过程里不断进步的,因此,家长几乎不需要操心他们的学习。成功与失败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完全相反的情感体验,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两种极端的影响。
  由于物理是将实验作为基础的,所以学科中的概念都十分严谨、推理过程相当周密,这无疑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很强的抽象思维以及理解能力。遗憾的是,学生并不可能都已经完全掌握了学过的知识以及能力,因此与学习物理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少学生如果未能良好的掌握已学知识、作业经常有错误、无法给出教师提问的正确回答、测验成绩不理想,就会被老师说成没有努力学习,导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自卑心理加深。再加上有些老师一味追求成绩,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不断提高要求,却不知在无形中又增多了学生的失败体验,最终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讨厌学习物理,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既然我怎么也无法学会,那么就干脆放弃算了”的念头。
  想要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平等对待每名学生,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样在教学的内容上设计一定的层次以及梯度,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物理带来的成就感。不过,教师也应注意将教学的内容限定在必修课本之内,绝对不可以为了顺应高考的要求,太早进行内容的扩展以及延伸,因为这样反而容易干扰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作者曾经试过在结束《力》这一章的教学之后,扩展了受力分析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了相对复杂的弹力等的分析,导致了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进而抑制了他们学习后面知识的积极性。基于这种情况,作者将扩展内容改在了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后面,学生的接受程度就高了很多。所以,部分知识还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物理水平进行相应的加深,从而让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正面情绪。
  三、关注物理探究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探究教学是十分先进的教学方式,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方式,但是其建立与发展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对探究教学的接受程度,另外教师本身如何理解科学探究,以及实际带领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能力也相当关键。
  教师需要按照学校与学生的真实情况,把科学探究定位成物理教学的方向,然后将下面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渐渐转变旧有的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的教学。首先,把科学探究的想法融入教学实际中。比如:伽利略是实验研究的鼻祖,他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绝对是科学探究的最佳示范;牛顿借助长期研究天体运动,探索出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运动规律的完美统一。其次,学生进行探究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设规定的模式或者程序,教师还需要尽量提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最后,科学探究应该走出课堂和实验室,教师应尽量应用现实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的探究学习。
  总之,高中阶段的物理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十分重要,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身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超声介导双侧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超声介导颈丛阻滞麻醉组(A组)和普通颈丛阻滞麻醉组(B组),A组
目的 探讨p73基因蛋白与老年人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65例老年人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7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同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老年人肺癌组织中p7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47.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2%)和正常肺组织(4.6%),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p73基因蛋白
目的 了解Ⅳ型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1(PD-1)的表达及PD-L1与PD-1、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染色法,观察正常肾和Ⅳ型LN患者肾组织PD-L1、PD-1的表达,以及PD-L1阳性强度与肾小管-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Ⅳ型LN肾组织表达PD-L1、PD-1较正常组增强;
食管异物诊断并不困难,但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文采用电子计算机对我院1996~2003年间收治的176例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中的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肝灌注法获取大鼠肝细胞,行原代培养,用蛋白激酶(PK)C激动剂帕斯酶埃(PMA)、拮抗剂切勒斯埃作用于肝细胞,再用50 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 作用后行流式细胞术(FCM)及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扎大鼠胆总管后3、7、14、21 d处死
目的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 0 0 3年 12月至 2 0 0 4年 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病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凝血(口恶)烷B2(TXB-2)的影响.方法:将64名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各3
目的应用改良免疫-PCR方法检测肾合征出血热(HFRS)特异性抗体.方法在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的PCR管中进行免疫-PCR反应,以链霉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连接生物素标记二抗和生物素标记D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影响着我国教育总体水平的发展。数学作为其中的基础性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只有解决好教师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高职数学才能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教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67  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最普
【摘 要】教学中无领导小组学习法是借用在单位面试招聘中对人才的测试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笔者从近期的教学改革经历探讨无领导教学法在应用文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学习法 应用文教学 创设情景 主动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8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人才测评方法,是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