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编导作为舞蹈界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专业好比是电影界的导演专业、音乐界的作曲专业都是关系到本学科发展方向的创作类型的专业。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在我国艺术类院校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摸索中渐趋成熟,进入知识经济的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代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艺术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注重和强调艺术感受与想象、艺术创造与思维,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层次发展,艺术教育已层层渗透到全国各类高校教育体系之中,近几年以来在综合性大学、理工科类院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其开设的艺术类舞蹈编导学科课程尚属于起步阶段,甚至有很多院校根本不具备筹建编导专业的能力,因此,各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开发迫在眉睫。
舞蹈编导从舞蹈风格划分可分为中国舞编导、现代舞编导和芭蕾舞编导三个类型。从舞蹈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单人舞编导、双人舞编导、三人舞编导、群舞编导和舞剧编导,但是舞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单是单、双、三、群的累加集合体,而是四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升华了的有机整体,它具备任何一个单独的形式所不具备的功能和作用。从舞蹈编导到舞剧编导的跨越是一个质的跨越,而不是量的跨越。编导专业不同于其他的舞蹈专业,他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以及想对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在本科招生方面应注重具有一定舞台表演经验的学生以及年龄相对偏大的学生,年轻的学生具有相对较新的思维方式,但是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相对较浅的文化底蕴,对于创作而言很不利。所以,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当中应注重对编导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文学等方面的培养,因为编导不是单纯的舞者,而是一个综和型的人才。舞蹈编导教学是有其独特性的,它在教学方法上和舞蹈表演专业有着较大的差异,首先,他要求在保证完成专业的课程教授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艺术个性;其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和需求,并在不影响总体教学进程的原则下,为学生单独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因此,编导教学有着他的三大特点:一、针对性——编导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不同练习或作品以及同一個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讲解;二、启发性——编导教师给学生的作业或者命题,都要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越俎代庖。三、实践性——老师所有的讲解与要求最后一定是由学生通过身体的实践来完成。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针对编导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几点:
1.对于编舞和编动作的混淆
对于编导教学而言大部分的院校都会从开发动作、解放身体开始,也就是寻求更多的身体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因此,一开始都会鼓励学生去编创更多在形式上具有观赏性的动作,但这一定是一开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但有很多编导学生对于编导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一到课上就会编出很多不符合这一作品表达的动作,客观来讲动作编的很漂亮,也很具有逻辑关系,如果降低一个要求只从形式上看,而不是从作品的高度来看它,还是不错的,但如果站在作品的高度(编舞)来看它,那么这些动作(编动作)显然就不符合这一作品的要求了。
2.情感逻辑与动作逻辑的混淆
编导的思维要有逻辑性,人物情感和细节发展的逻辑顺序决定着编导的构思.编导不宜总沉醉于盲目的傲情当中,要誉于将自己的天才、灵感、即兴创作,纳人自己的总体构思的轨道中来。当你在设计舞蹈的时候,时刻都不要忘记人物的情感和行为的逻辑,用它来检验你们编出的每一个动作、一个造型、每一个舞蹈技巧。舞蹈动作的设计要服从于人物的情感和行为的逻辑,不应该机械地理解为每一个动作都要表达一种意思,舞蹈不可能做到这点,也不应该这样要求。但是,目前有些作品中乱用舞蹈技巧,不顾人物此时此地的心境比如:一个人正在用缓慢的舞步悲痛地走着,不知为什么在舞台中心连续转补十几个圈,使观众莫明其妙。人物在舞台上有一条情感起伏的发展线,舞蹈编导要根据这条线,编出舞蹈的起伏发展线。再惊人的技巧,如果与所要表现的感情不适应或矛盾,也不能采用。
3.创作个性与怪异另类的混淆
所谓创作个性是指编导的兴趣爱好、禀性天赋、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个性特征融进自己的作品,编导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创作有区别于别人的作品,但这绝不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有区别而故意把一些怪异、另类的动作或想法加入到作品中去,让观众看了之后又看不懂又不能接受。
舞蹈编导教学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尤其是舞剧更是学生戏剧芭蕾为主),以编导艺术的美学思想为指导方针,核心是严谨的教学规格、规范的教学方式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教学除了要让学生舞蹈编导艺术的一般规律,还更要强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近二十年来舞蹈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已从过去政治的附庸变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相应的是舞蹈教学,尤其是编导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更多地接触到了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编舞技法,使我们对过去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作了反复深入的思考,力图革新以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舞蹈编导教学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现在舞蹈艺术在不断发展,所以舞蹈编导教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有的教学手段不是不变的、唯一的,他肯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都很清楚,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不仅是舞蹈编导教学的要求,也是舞蹈艺术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强调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因为科研和创作是保证编导教学可以长久发展的基本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永成,艾莲.关于形象思维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几个问题——论思维与抽象、形象、想象和直觉的关系[J].艺术百家,2012.
[2]芦芳.形象思维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3]张斌.通过作品的创作构思谈对舞蹈形象思维的认识[J].大家, 2011.
[4]余双慧.舞蹈欣赏教学中形象思维对肢体语言之渗透探微[J].四川戏剧,2011.
[5]温寒江,连瑞庆.发展形象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J].教育研究,2001.
舞蹈编导从舞蹈风格划分可分为中国舞编导、现代舞编导和芭蕾舞编导三个类型。从舞蹈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单人舞编导、双人舞编导、三人舞编导、群舞编导和舞剧编导,但是舞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单是单、双、三、群的累加集合体,而是四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升华了的有机整体,它具备任何一个单独的形式所不具备的功能和作用。从舞蹈编导到舞剧编导的跨越是一个质的跨越,而不是量的跨越。编导专业不同于其他的舞蹈专业,他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以及想对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在本科招生方面应注重具有一定舞台表演经验的学生以及年龄相对偏大的学生,年轻的学生具有相对较新的思维方式,但是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相对较浅的文化底蕴,对于创作而言很不利。所以,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当中应注重对编导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文学等方面的培养,因为编导不是单纯的舞者,而是一个综和型的人才。舞蹈编导教学是有其独特性的,它在教学方法上和舞蹈表演专业有着较大的差异,首先,他要求在保证完成专业的课程教授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艺术个性;其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和需求,并在不影响总体教学进程的原则下,为学生单独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因此,编导教学有着他的三大特点:一、针对性——编导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不同练习或作品以及同一個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讲解;二、启发性——编导教师给学生的作业或者命题,都要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越俎代庖。三、实践性——老师所有的讲解与要求最后一定是由学生通过身体的实践来完成。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针对编导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几点:
1.对于编舞和编动作的混淆
对于编导教学而言大部分的院校都会从开发动作、解放身体开始,也就是寻求更多的身体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因此,一开始都会鼓励学生去编创更多在形式上具有观赏性的动作,但这一定是一开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但有很多编导学生对于编导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一到课上就会编出很多不符合这一作品表达的动作,客观来讲动作编的很漂亮,也很具有逻辑关系,如果降低一个要求只从形式上看,而不是从作品的高度来看它,还是不错的,但如果站在作品的高度(编舞)来看它,那么这些动作(编动作)显然就不符合这一作品的要求了。
2.情感逻辑与动作逻辑的混淆
编导的思维要有逻辑性,人物情感和细节发展的逻辑顺序决定着编导的构思.编导不宜总沉醉于盲目的傲情当中,要誉于将自己的天才、灵感、即兴创作,纳人自己的总体构思的轨道中来。当你在设计舞蹈的时候,时刻都不要忘记人物的情感和行为的逻辑,用它来检验你们编出的每一个动作、一个造型、每一个舞蹈技巧。舞蹈动作的设计要服从于人物的情感和行为的逻辑,不应该机械地理解为每一个动作都要表达一种意思,舞蹈不可能做到这点,也不应该这样要求。但是,目前有些作品中乱用舞蹈技巧,不顾人物此时此地的心境比如:一个人正在用缓慢的舞步悲痛地走着,不知为什么在舞台中心连续转补十几个圈,使观众莫明其妙。人物在舞台上有一条情感起伏的发展线,舞蹈编导要根据这条线,编出舞蹈的起伏发展线。再惊人的技巧,如果与所要表现的感情不适应或矛盾,也不能采用。
3.创作个性与怪异另类的混淆
所谓创作个性是指编导的兴趣爱好、禀性天赋、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个性特征融进自己的作品,编导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创作有区别于别人的作品,但这绝不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有区别而故意把一些怪异、另类的动作或想法加入到作品中去,让观众看了之后又看不懂又不能接受。
舞蹈编导教学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尤其是舞剧更是学生戏剧芭蕾为主),以编导艺术的美学思想为指导方针,核心是严谨的教学规格、规范的教学方式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教学除了要让学生舞蹈编导艺术的一般规律,还更要强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近二十年来舞蹈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已从过去政治的附庸变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相应的是舞蹈教学,尤其是编导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更多地接触到了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编舞技法,使我们对过去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作了反复深入的思考,力图革新以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舞蹈编导教学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现在舞蹈艺术在不断发展,所以舞蹈编导教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有的教学手段不是不变的、唯一的,他肯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都很清楚,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不仅是舞蹈编导教学的要求,也是舞蹈艺术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强调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因为科研和创作是保证编导教学可以长久发展的基本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永成,艾莲.关于形象思维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几个问题——论思维与抽象、形象、想象和直觉的关系[J].艺术百家,2012.
[2]芦芳.形象思维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3]张斌.通过作品的创作构思谈对舞蹈形象思维的认识[J].大家, 2011.
[4]余双慧.舞蹈欣赏教学中形象思维对肢体语言之渗透探微[J].四川戏剧,2011.
[5]温寒江,连瑞庆.发展形象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J].教育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