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后现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为,物的异化被符号异化所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揭示了物的异化状况,鲍德里亚的异化论揭示了符号异化状况。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异化论从现代形态推进到后现代形态。鲍德里亚对符号异化的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后现代意涵。
[关键词]物;符号;异化;现代;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1-0000-04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可以说“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动因和起点,是孕育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和论证共产主义的锐利武器。”[1] (p.9)马克思本人的“异化理论”主要是一种生产异化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主要是一种商品异化论和消费异化论。无论是马克思的生产异化论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异化论、消费异化论,其所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状况的起点都是对物的异化的批判。鲍德里亚结合后现代语境将异化批判的起点确立在符号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开拓为符号异化论。一、 马克思主义的物的异化论
1马克思的生产异化论
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异化主要存在于劳动生产领域,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也主要局限于劳动生产方面。马克思说:“当我们问劳动的本质关系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问的是劳动者同生产的关系。”[2] (p.47)马克思也正是据此关系总结出了劳动异化的四种形式。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一样……劳动者耗费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2] (p.45)这就是说,劳动者成了自己劳动产品的仆婢,而劳动者自己的产品则成了异己的统治力量。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在非异化状态下可看做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却成了外在于劳动者的一种存在物。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目的乃是在劳动之外获得自身的确证。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2] (p.45)因为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已不为劳动者所有,所以马克思才不无感叹地说:“劳动者的活动属于别人,它是劳动者自身的丧失。”[2] (p.47)
第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结合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自然为人类所控制、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则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3] (p.402)但在异化劳动中,由于劳动仅成了劳动者的生存手段,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就成了一种异己的否定力量。本来属己的类本质就成了一种异类本质。由此异化劳动就“从人那里剥夺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优点变成缺点。”[2] (p.52)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人从人的类本质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个人与他人相分离的过程。马克思说:“在异化劳动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劳动者所处的那种地位和角度来观察别人。”[2] (p.56)但在异化劳动条件下,每个人通过他人所认识到的却只是自己的异化。又由于这种认识是相互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便成了一种异化关系。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批判是以对劳动产品的异化为批判起点的。其后,马克思在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中更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把以剥削为本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化为物,并将其神秘化的现实。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正是通过将处于异化形式的物“剥离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使人们麻痹并进而放弃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批判的。可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的异化论。
2卢卡奇的商品异化论
卢卡奇所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市场化更加深入,同时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的机械化也更为普及。面对这种情况,卢卡奇认为一旦劳动产品进入市场发生交换转变成商品,商品就获得一种新的客观性(物性)。由于这种客观性,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就被交换价值所取代而在商品结构中获得统治地位。同时,市场运行机制还通过将劳动产品吸纳进自身内部,而使劳动产品在转变成商品的同时获得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律性质。这样,商品世界就有了一套自己的运动法则。任何劳动产品一旦进入这套运动法则就被赋予商品形式。而商品形式则“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质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4] (p.138)卢卡奇为我们所描述的异化形式是:“在客观方面是生产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世界(即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世界),它的规律虽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作为无法制服的、由自身发生作用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主观方面——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5] (pp.147-148)即是说,一方面,商品的运动法则客观存在,人们虽能认识它,却无力改变它;另一方面,人们自身也被吸纳进这一运动法则里变为商品。
这种异化状况极鲜明地表现在商品生产领域。与商品世界的这种运动法则相适应,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表现为一种机械合理化与计算性特征。在这种机械合理化与计算性原则的宰制下,在商品生产中,生产主体伴随着生产客体的肢解而无可避免的被破碎化。卢卡奇说:“生产客体被分成许多部分这种情况,必然意味着他的主体也被分解成许多部分。”[5] (p.150)总之,生产主体在商品生产中被这种机械合理化与计算性的商品世界的运动法则异化了。卢卡奇更把这种他所谓的“物化”推及于全社会,认为,就连政治领域、精神领域乃至现代婚姻甚至性也都笼罩在商品异化的巨大梦魇中无所逃遁。
[关键词]物;符号;异化;现代;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1-0000-04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可以说“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动因和起点,是孕育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和论证共产主义的锐利武器。”[1] (p.9)马克思本人的“异化理论”主要是一种生产异化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主要是一种商品异化论和消费异化论。无论是马克思的生产异化论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异化论、消费异化论,其所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状况的起点都是对物的异化的批判。鲍德里亚结合后现代语境将异化批判的起点确立在符号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开拓为符号异化论。一、 马克思主义的物的异化论
1马克思的生产异化论
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异化主要存在于劳动生产领域,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也主要局限于劳动生产方面。马克思说:“当我们问劳动的本质关系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问的是劳动者同生产的关系。”[2] (p.47)马克思也正是据此关系总结出了劳动异化的四种形式。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一样……劳动者耗费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2] (p.45)这就是说,劳动者成了自己劳动产品的仆婢,而劳动者自己的产品则成了异己的统治力量。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在非异化状态下可看做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却成了外在于劳动者的一种存在物。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目的乃是在劳动之外获得自身的确证。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2] (p.45)因为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已不为劳动者所有,所以马克思才不无感叹地说:“劳动者的活动属于别人,它是劳动者自身的丧失。”[2] (p.47)
第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结合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自然为人类所控制、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则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3] (p.402)但在异化劳动中,由于劳动仅成了劳动者的生存手段,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就成了一种异己的否定力量。本来属己的类本质就成了一种异类本质。由此异化劳动就“从人那里剥夺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优点变成缺点。”[2] (p.52)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人从人的类本质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个人与他人相分离的过程。马克思说:“在异化劳动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劳动者所处的那种地位和角度来观察别人。”[2] (p.56)但在异化劳动条件下,每个人通过他人所认识到的却只是自己的异化。又由于这种认识是相互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便成了一种异化关系。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批判是以对劳动产品的异化为批判起点的。其后,马克思在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中更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把以剥削为本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化为物,并将其神秘化的现实。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正是通过将处于异化形式的物“剥离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使人们麻痹并进而放弃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批判的。可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的异化论。
2卢卡奇的商品异化论
卢卡奇所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市场化更加深入,同时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的机械化也更为普及。面对这种情况,卢卡奇认为一旦劳动产品进入市场发生交换转变成商品,商品就获得一种新的客观性(物性)。由于这种客观性,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就被交换价值所取代而在商品结构中获得统治地位。同时,市场运行机制还通过将劳动产品吸纳进自身内部,而使劳动产品在转变成商品的同时获得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律性质。这样,商品世界就有了一套自己的运动法则。任何劳动产品一旦进入这套运动法则就被赋予商品形式。而商品形式则“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质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4] (p.138)卢卡奇为我们所描述的异化形式是:“在客观方面是生产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世界(即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世界),它的规律虽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作为无法制服的、由自身发生作用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主观方面——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5] (pp.147-148)即是说,一方面,商品的运动法则客观存在,人们虽能认识它,却无力改变它;另一方面,人们自身也被吸纳进这一运动法则里变为商品。
这种异化状况极鲜明地表现在商品生产领域。与商品世界的这种运动法则相适应,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表现为一种机械合理化与计算性特征。在这种机械合理化与计算性原则的宰制下,在商品生产中,生产主体伴随着生产客体的肢解而无可避免的被破碎化。卢卡奇说:“生产客体被分成许多部分这种情况,必然意味着他的主体也被分解成许多部分。”[5] (p.150)总之,生产主体在商品生产中被这种机械合理化与计算性的商品世界的运动法则异化了。卢卡奇更把这种他所谓的“物化”推及于全社会,认为,就连政治领域、精神领域乃至现代婚姻甚至性也都笼罩在商品异化的巨大梦魇中无所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