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喜欢打酱油?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年多的工作经历,好不容易熬进了M级别,成了管理者。Victor有了更大劲头,他希望能够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搭乘职场直升机,成为更高的管理者。
  然而,公司进行架构调整,原来自己的直线上司调出市场部升到了区域总监的位置。鉴于当前的经济情况,企业为了缩减成本,没有重新从内部提拔或对外招募,而是由原来的人力资源总监兼任空缺出来的职务。
  新上任的人力资源总监刚开始时对市场品牌宣传还颇有几分新鲜感,但时间一久,了解了中间的路数,就不是很上心了。刚开始的时候,组织的沟通还沿用以前的方式,全体市场部成员集中在一起开会,大家发起新的话题,一起头脑风暴;但后来,就慢慢地因为人力资源总监不重视、不能参加会议而取消了每周周会。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渐渐地,市场部都把这位新上任的领导比作是“喜欢打酱油”,对业务发展和团队成员的工作变得淡漠,敷衍塞责,缺乏参与的激情。
  很不自然地,Victor也会拿现在的上司和原来的上司作比较,这种比较让Victor有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感。原来的上司,上进、充满激情,及时向下属传达公司的业务战略方向;现在的上司,从不对公司的发展状况透露只言片语。原来的上司,休假会提前告诉下属;现在的上司,休假从不和下属打招呼,直到迫不得已打他的手机。原来的上司,喜欢尝试创新,并不断支持和培养下属;现在的上司,固步自封,一味下传任务,视下属为工作工具,令员工的工作动机“沉睡”。
  由于现任上司不善于与其他团队互动和沟通,市场部在企业的影响力也一落千丈,遭遇了虎落平川被犬欺的一幕,甚至连办公位置都被调换到最差的地方了。
  V i c t o r的下属在这种架构调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因为工作氛围的种种落差,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选择了离职。Victor有种莫名的惆怅,因为另外的两位下属,工作热情和出勤率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似乎也有离职的打算。面对这种情景,Victor不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的前途也一片迷茫。
  如何与喜欢“打酱油”的上司相处?Victor的负面情绪只会束缚他的手脚,让他的前途更加迷茫。不管上司是什么性格的人,但上司是主导他能力发挥的人,而不是让他喜欢或憎恶的对象。他完全可以利用主动、强势、迂回的能力,把更多精力投入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上,来扭转当前的局面:
  1、适时汇报“军情”和“士气”,主动充当上司的眼睛和耳朵,帮助其快速地熟悉“战场”,进而做出相关决策和行动,是Victor与“打酱油”上司相处的当务之急。
  Victor作为下属工作愿景和目标的传达者,需要向上司主动汇报、传达。实际上,新上司对目前的特定环境认识不到位,这一方面反映了新上司在“环境智慧”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为中基层管理者的Victor在向上司反馈所辖环境现状和民意走向方面,缺乏主动性和担当精神。
  2、下属对当前工作氛围很不愉悦,这时作为一个中基层管理者,Victor需要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改变当前死气沉沉的局面,比如获取公司信息时时与下属沟通,主动开展组织部门内的会议,发起新的话题,激起大家的工作热情,恢复以前的士气。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个人的职业品牌形象,赢得团队成员的口碑,为下一步职场跳跃打下基础。
  3、既然上司乐于扮演“打酱油”的角色,对于Victor而言,也是获得更多授权、拓展多方面能力的机会。不要一味地蛮干,做一个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工作机器,要充分利用上司上任的磨合期,从工作到生活的互动之中获得上司对他的信任和更多授权,拓展自己的整体化管理能力。
  虽然可能的结果是给上司“抬了轿子”,但这也是中基层管理者必经的阶段。
  当上司碰到不愿出面或不好出面解决的难题时,积极担当,同时也证明自身的能力。不越级汇报,给予上司起码的尊重;任务执行上高质高效,给上司脸上添光彩。一旦上司认同了其能力与做事方法后,会放手让Victor去做更多的事情,更大的工作自由空间。
  4、而在自身能力具备但面临职业瓶颈之时,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和当前组织架构有了清醒、深入的认识判断,在十年晋升增值两茫茫的职业发展背景下,跳槽也是实现职场跳跃的一种方式。在市场快速拓展、组织规模快速扩大的企业组织架构中,职业晋升和职业增值空间也往往令同一起跑线的职场人士望尘莫及。
其他文献
今天我们再去谈论微博,已经可以用数以千记的案例来论证微博多么具有价值、能够利用微博做出多么影响深远的传播,但是在微博上有没有忌讳,有没有不能去做的,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微博——或者说任何一种媒体形态,都有着“双刃剑”的本质,连电视这样结构更为简单的单向沟通媒体,都有过不胜枚举的因为广告创意触犯受众心理而影响品牌和产品形象的案例。只是,“微博营销”三年以来在中国市场上遍地开花,却从来没有谁
期刊
4月29日,上海正大广场举行“摸车”大赛,每位选手通过抽签获得一个号码牌,从而决定站立的位置。规则简单:除每6个小时可休息15分钟用于上厕所、补充食物外,选手的手均不能离开车身。获胜者将获赠一辆价值约15万元人民币的轿车。不少参赛者不足一小时败下阵来,最终奖项为一年轻女士获得,她已连站三天两夜“摸车”51小时16分。  会讲故事的睡衣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欢在睡觉前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如今有了新玩法
期刊
新浪公开宣称“截止2012年底,微博用户突破了5亿人”,也就是说全国人民有超过三分之一都在使用微博,而微博控们在访问、围观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参与着传播,可谓“人人都用新媒体,人人都是自媒体”。  病毒传播的引爆点  大家应该都知道“褚橙”,何谓褚橙?就是褚时健种的橙子而已,其之所以成名,离不开本来生活网的专业包装和炒作。  本来生活网是一家生鲜电商企业,创始团队来自南方报系和网易系,有一天买
期刊
一位名叫艾利的小男孩今年4岁,但他已经是一名狂热的宝马迷,并自己设想了一辆超酷无比的梦想轿车——“4219艾利”。它有42个轮子,是地地道道的42轮驱动;装有19个保时捷引擎,马力强大到459匹;驾驶起来需要控制3个方向盘。  一般企业如果碰到这样一个4岁顾客的梦想,往往会认为荒诞不经而一笑置之。然而,如果你给顾客一个梦想,或许顾客将还给你更多的梦想。  童话般的结局  据《科技日报》报道,这个故
期刊
在组织中,什么人让当老板的又爱又恨?  在团队里,什么人能“号令天下”,调动所有资源?  在公司里,什么人肩负业绩压力,实现企业价值?  答案就是——“王牌销售”。  他们是组织中最耀眼的明星,他们身怀绝技,负担公司利润的重任。  同时,也可能是任性的彼得·潘,给团队的稳定带来巨大的风险。  每个老板都希望能够像电影特效中复制士兵一样,克隆很多这样的人才,形成一支强大的销售队伍。那样一定将无往而不
期刊
实体书店本质上是直接负责读者消费的商业行为,属于商业零售企业范畴。但是由于中国出版行业性质中含有传统文化宣传的属性,以致于长期以来中国实体书店潜意识里在否定其商业属性,更多地认可其文化属性,进而导致中国真正运用商业逻辑来发展实体书店的经营者屈指可数,他们大多数都将挽救书店的对策聚焦在减免租金、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上,逐渐丧失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的结局可想而知,注定是悲剧收场——传统书店如多米诺骨牌
期刊
二十五年前,公司管理者尚有理由忽视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威胁。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能通过简单、便捷和低价的解决方案改变一个行业,甚至创建一个新的行业。一些公司,诸如通用、西尔斯和伊士曼柯达的高层主管缺乏工具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颠覆者。  今天,领导者不再有理由对颠覆者视而不见。近二十年前,哈佛大学教授、Innosight创始人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提
期刊
中国的领导人在去年11月呼吁,到2020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要增加一倍,这将使得国民消费在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励往往被消费者排除在外的本土品牌迎头赶上国外对手。  中国政府希望未来的人均年收入能在目前的4940美元基础上增长,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2010年5.87万亿美元的两倍。  这些目标,能为正在争取赢得国内消费者信任的中国品牌注入新动力,国内消费者只要付得
期刊
无论是在外企,还是在国企、民企,人才都是最重要的。21世纪的很多新企业跟过去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工厂里一个很棒的工人和普通工人,他们的生产力可能就差30%、50%,但是在“创新工场”里边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或工程师,跟一个普通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他们的生产力可能是差十倍、一百倍、一千倍,或不可比拟,因为科学家发明了一件东西,别人没有办法发明,就像爱迪生发明了灯泡,其他人完全不能跟他比。  要亲自三顾茅庐
期刊
在买方市场的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国内化妆品品牌商的脑海里,每家化妆品企业无论其实力和规模大小,在其品牌市场推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进行形式各异的广告传播。  最近,一些中小化妆品企业老总在谈起广告传播时感慨万千,他们向笔者反馈,如今广告的招商效果较往年下降了很多,曾经在某行业报纸上刊登一版招商广告就能接到好多好多客户的咨询电话,现在接连刊登几版招商广告或同时在多个不同的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