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ranb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是中国工笔人物画众多分类中的一种,也是艺术创作中始终存在的题材。儿童题材的绘画多描绘儿童生活、学习的场景,能够表现儿童天真、童趣的性格特征。当代儿童题材绘画突破了传统儿童题材绘画在内容上的单一性,当代的儿童题材绘画能够表现当下时代背景,选材也更加自由多样。与传统的“婴戏图”“放牧图”“闹学图”等题材不同,当代儿童题材的绘画出现了描写城市儿童、农村儿童,还有以描写少数民族儿童为对象的绘画作品。此外,由于画家各自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阅历、体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创作思想以及灵感,呈现出不同风格形式的作品。
  一、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脉络
  儿童题材的工笔人物绘画是指以描绘儿童的天真、童趣、生活内容为题材,以工笔绘画为表现手法的绘画。这一绘画题材有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绘画作品,为后世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这一题材萌芽于战国,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至宋代达到顶峰,虽在元代不如前代繁荣,但仍延续到明清乃至现今。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儿童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独立出现。东晋顾恺之在《列女仁智图》和《女史箴图》中都展现了生动的儿童形象,虽然儿童形象并不是那么精准,但是较之汉朝的画作更为神似。
  唐代是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文化生活自由,画家热衷于描绘生活中的场景。儿童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素材,也必然在绘画中越来越常见。唐代宫廷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中也有生动的儿童形象。
  宋代是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的鼎盛繁荣阶段,儿童形象的绘画作品独立于其他绘画作品而存在。许多画家因善于画儿童而负有盛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苏汉臣,其尤为善于画婴儿嬉戏之景,他的作品《秋庭婴戏图》《冬日婴戏图》等注重描绘儿童的形象特征,更注重对于情态的刻画。
  元代文人画兴盛,传统的工笔人物画走向低迷,儿童题材的绘画作品则少之又少。明清时期盛行水墨画风,它区别于宋代精工细作的儿童题材工笔画,如明代丁云鹏的《捉蝶图》。至清代,儿童的形象作为情感的寄托多出现于木版年画中。
  1949年后,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传统儿童主题融合了东西方绘画的艺术语言,主题更加新颖。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题材、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得到了创新。
  在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中,古代的绘画以工笔画为主,唐、宋时期儿童题材绘画中强调线条的精练和画面的完整性。这些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精简但神态丰富,依然可以传达出儿童的“孩子气”,画面中出现的元素都可以为画面的主题服务,整体画面具有很强的完整性。
  二、古今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創作的表现方式
  (一)题材和表现目的方面的差异
  “婴戏图”是古代最为常见的儿童题材人物画,以表现一群孩子嬉笑、玩闹的欢快场景为内容,反映社会繁荣、人民生活的稳定以及社会的面貌、风俗。例如,宋代以画儿童著称的苏汉臣为迎接春天的到来而绘制的《百子嬉春图》,画面中描绘了形态各异的儿童形象,使观者感受到强烈的欢快气氛。苏汉臣对儿童形象的描绘精细入微,对服装、发饰、眉眼、手势都做了精心地处理。这种题材的绘画作品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代以儿童为主题的人物画题材在选择上比传统的题材更加宽泛。画家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对儿童的热爱、观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以儿童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有描绘城市、农村、少数民族儿童形象的作品,有描绘母子亲情的作品,有描绘儿童奇思妙想的场景的作品,有描绘儿童日常生活的作品等,这些作品大多描绘现实生活中儿童日常的写实场景。
  例如,桑建国的《我们一起去学校》表现了天真的孩子们结伴上学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场面。又如,周雪的《游·梦》系列画面偏重夸张、奇幻,她的作品清新、优雅、细腻、荒诞又耐人品味,将天真可爱的儿童与奇幻的动物并置在一起,给人一种难以捉摸又富有趣味的感觉。
  此外,也有主要描绘少数民族儿童形象的画家。例如,孙震生的作品《我俩》《虫儿系列》描绘少数民族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景,将儿童和宗教主题结合并描绘出来。他的画面背景简洁、单纯与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肖像般的人物刻画手法,将儿童的天真、纯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技法与材料方面的异同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一种线性艺术。在创作以儿童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的过程中,线条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其需要高度重视。通过精练的线条,体现人物的情态特征,对五官、四肢要进行精致的刻画,探索在不同的质感中线条的变化,如不同衣服的质感、肌肤的柔软、头发的顺畅等。
  当代的工笔人物画不仅在题材方面有所创新,在构图、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在材料和技法的应用方面有许多的研究和发展。除了传统的勾勒、上色、渲染、晕色、立粉贴金等表现手法,还产生了如拓印法、贴布法、积色法、撒盐、综合材料等多种创作技法。罗寒蕾用拓印法、喷色等方法来表现衣服或画面整体的肌理,通过对绢或宣纸的反复擦洗将制作的肌理自然地融入画面主体之中,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
  三、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感悟
  画家希望以儿童题材的人物画来表现孩子的天真、童趣,使得这种题材的人物绘画得以产生,也是因为人们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对童真的渴望,使得儿童题材创作这一主题得以继续传承。
  生活是创作灵感的来源,要观察体会生活中细小的事物并对它们有所感悟。用心去体会、感悟、表达,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寻求典型的艺术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典型的艺术形象,这样绘画中的人物才会是丰满的、生动的、有灵魂的,而不是死板、呆滞的。
  创作并不是仅仅靠临摹,也不能完全死板地按照前人的规定来完成。孩子是这个世界上纯净、不受外界干扰的群体,他们身上的天真、稚气使观者产生童真的心和对儿童爱惜的感情。
  想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在临摹中学习工笔人物画的制作过程;在写生中学习对画面因素的取舍和选择的过程;从生活中挖掘创作材料和素材并进行整合的过程。这样的创作过程可为创作者将来的绘画创作提供参考经验和创作思维习惯。创作者应理解并运用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避免浮夸、生硬的拿来主义。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丁静冉(1994-),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工笔人物。
其他文献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融合钢琴演奏和二度创作的演奏形式,是演奏者对音乐的乐理和曲式进行自我分析之后,演奏出作品内在情感的一种综合表现手法。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艺术表演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可以发挥音乐艺术的内在价值和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钢琴即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时对于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进行全面分析,感悟音樂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主旨,并且在演奏过程中熟练运用钢琴艺术的旋律节奏,
期刊
声乐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艺术,审美是人的主观意识,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声乐演唱的审美体现在对作品的感受、鉴赏,通过个人的审美体会,再运用声音和专业技巧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声乐演唱的审美不仅仅是从声音上来审美,对情感的审美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情感的声乐演唱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对作品的审美情感体验是声乐演唱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对作品本身的审美情感体验以及基于体验的审美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
期刊
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越发重视,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也日渐频繁。各类艺校、师范类音乐院校、综合类大学音乐系专业不仅开展音乐系列课程,也进行了扩招,产生了求量不求质的教育现象。特别是所谓艺校的艺体生,为了在短时间内学完音乐课程,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违背客观规律,在声乐学生以及初学者中留下了“病根”。其中,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必然是被忽略的一大问题和难题。  本文通过对声乐初学者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光潜在美学著作《谈美》中认为这是道德家的人生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通常“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悬车之年时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笔者在多年的艺术工作过程中,愈发体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创作箴言的辩证性与适用性。在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多样
期刊
色彩是工笔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在诠释当代绘画精神的同时,展现了不同于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方法。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画家对于色彩的使用呈现多样化的形式,这往往来自画家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主观表达。本文主要从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特点,研究画家情感表达与色彩理论的运用,通过简要分析传统工笔人物
期刊
伴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笔花鸟画“意蕴”的审美要求也发生着巨大的革新,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之上通过革新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这般神奇的契合让“意蕴”成为工笔画不朽的传奇。  一、工笔花鸟画的灵魂——“意蕴”  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神形细致、设色丰富形象生动地展示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在审美视角下已经区别于传统工笔花鸟画
期刊
近年来,反乌托邦题材的电影蓬勃发展。西班牙的反乌托邦题材影片《饥饿站台》风格奇特,它与以往采用高科技、宏大场面的科幻类反乌托邦电影不同,而是以“封闭空间”为叙事策略,在密室这一经典空间意象中,通过人在极端恶劣状态中的反映揭示社会中隐藏的各种问题,采用反讽、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揭露人性的极度贪婪和现实世界的弊病。  《饥饿站台》使人深思如何正视欲望,如何在人性与兽性中作出抉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本
期刊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控诉和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表达了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的人民心中的悲伤、恐惧,甚至绝望。本文以《格尔尼卡》为例,从象征、暗示表现手法、立体主义创作方式、人道主义精神和对艺术思维本质的探讨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毕加索绘画表现手法对绘画主题的情感表达。  一、毕加索绘画立体主义的风格特点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
期刊
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与积淀,工艺美术创作领域中的吉祥图案传承至今,依然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吉祥图案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和审美情操,因而从古至今依然能够经久不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中国民间是一种流行的装饰图案,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之中,被赋予深刻的意义,体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我国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民族
期刊
舞台艺术实践是声乐表演的必修课程,它与声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舞台艺术实践能帮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塑造舞台形象,使音乐内容、情绪表达更完整、更有感染力。本文论述舞台艺术实践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介绍舞台艺术实践的训练内容及其要求,总结笔者在舞台艺术实践中的一些训练内容与感悟。  一、舞台艺术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需要在舞台上展现的艺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者要想在舞台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