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老年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应用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选取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60例中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治疗方案分组,两组均采用淋巴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内服外治,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水肿缓解率96.67%大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淋巴水肿后,实施淋巴引流技术的同时,还需联合应用中药内服外治,才能有效缓解水肿症状。
【关键词】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引流技术;中药内服外治;下肢水肿缓解率
【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A 【DOI】
恶性肿瘤患者多应用手术、放疗等治疗,但这些治疗会破坏人体淋巴管网,促使淋巴液无法在淋巴管中顺畅流动,在下肢皮肤、组织中滞留,最终形成水肿症状[1]。水肿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并且会呈进行性加重,逐步影响其下肢活动功能,最终导致皮肤组织纤维化,下肢活动障碍,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2]。因此,确定患者并发下肢淋巴水肿后,需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治疗,促使淋巴液恢复正常流动,预防淋巴水肿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比不同下肢淋巴水肿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选取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60例中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年龄上下限是73岁、46岁(59.76±6.12)岁,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分别有18例、9例、3例。观察组年龄上下限是73岁、47岁(59.99±6.23)岁,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分别有19例、9例、2例。上述年龄及疾病类型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淋巴引流技术治疗:首先,进行手法按摩,将淋巴引流区间交通支打通,促使交通支回流逐步恢复正常。在患肢皮肤涂抹润肤露,促使皮肤光滑柔顺,可进行加压包扎。手法引流完毕后,需帮助患者患肢穿戴筒状绷带,并在外面缠绕棉垫(一层),对皮肤进行保护。然后应用低弹性绷带实施梯度压力包扎。一次治疗40min左右,一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0次后评估疗效。
观察组联合中药内服外治,内服基本方如下:茯苓20g,枳壳、半夏各有15f,桃仁、白芍、熟地各有12g,当归。、父子、川芎各有10g,红花9g,芒硝5g。获取上述药材后,加水煎煮,获取药汁200ml,早晚用药。外治方如下:生黄芪30g,桑枝、丹参、葛根各有20g,当归、赤芍各12g,红花、地龙、川芎、泽泻、蒲公英、牛膝、秦艽各有10g,甘草6g,加水煎煮,获取药汁200ml,对患肢进行熏洗,早晚各一次,患者持续治疗40d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3]如下,完全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症状基本消失,下肢功能正常。部分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症状明显减少,下肢功能正常。无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及下肢功能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
2 结果
观察组下肢水肿缓解率96.67%大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淋巴水肿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并发症,中老年群体体质相对虚弱,发生恶性肿瘤后免疫功能更差,经治疗侵害后,更容易并发淋巴水肿,还会对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文献报道指出,单独进行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几率是15.8%,在进行恶性肿瘤根治术的基础上,联合术后放疗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几率是44.4%,可见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对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也有不同影响。临床认为,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术后干预,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可有效减少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可提升患者的手术有效性及手术安全性。手法引流技术是现今比较推崇的一种引流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性高、无副作用以及疗效可靠等多种优点。在下肢淋巴水肿早期,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首先按摩健侧无水肿区域,之后按摩患侧有水肿区域,基于患者的实际水肿严重程度,控制按摩时间及按摩频率,促进下肢淋巴水肿消失。但在治疗期间必须做好相应的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等工作,否则会导致下肢淋巴水肿症状加重。中医学认为,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和气血亏虚、淤血阻滞、经络受损等因素相关。基于这一特点,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内服中药和外治中药,无疑可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淋巴水肿症状消除。其中内服处方是一种基于患者血瘀痰凝、阳气不足、气血亏虚等病机制定的处方,具有调节气血、通络化瘀、温阳利水等功效,可促进气血运行,促使淋巴液逐步正常运行。其中外治处方也是基于患者中医病机提供的处方,具有优良的活血化瘀、通络化瘀、温阳通脉等功效。药物透过皮肤,进入病灶部位,可在病灶部位作用,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下肢水肿缓解率96.67%大于对照组80.00%。
综上可知,在手法淋巴引流的基础上,联合内服中药和外治中药应用,可进一步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症状。
参考文献:
[1]臧鹏程,胡莹,李秋华,等.综合消肿治疗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及超声显像评估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4):317-321.
[2]王芳.目标理论导向的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236-1240.
[3]郭昊然,赵天易,赵美丹,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0,13(3):511-517.
基金項目:中药内服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水肿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21387)
【关键词】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引流技术;中药内服外治;下肢水肿缓解率
【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A 【DOI】
恶性肿瘤患者多应用手术、放疗等治疗,但这些治疗会破坏人体淋巴管网,促使淋巴液无法在淋巴管中顺畅流动,在下肢皮肤、组织中滞留,最终形成水肿症状[1]。水肿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并且会呈进行性加重,逐步影响其下肢活动功能,最终导致皮肤组织纤维化,下肢活动障碍,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2]。因此,确定患者并发下肢淋巴水肿后,需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治疗,促使淋巴液恢复正常流动,预防淋巴水肿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比不同下肢淋巴水肿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选取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60例中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年龄上下限是73岁、46岁(59.76±6.12)岁,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分别有18例、9例、3例。观察组年龄上下限是73岁、47岁(59.99±6.23)岁,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分别有19例、9例、2例。上述年龄及疾病类型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淋巴引流技术治疗:首先,进行手法按摩,将淋巴引流区间交通支打通,促使交通支回流逐步恢复正常。在患肢皮肤涂抹润肤露,促使皮肤光滑柔顺,可进行加压包扎。手法引流完毕后,需帮助患者患肢穿戴筒状绷带,并在外面缠绕棉垫(一层),对皮肤进行保护。然后应用低弹性绷带实施梯度压力包扎。一次治疗40min左右,一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0次后评估疗效。
观察组联合中药内服外治,内服基本方如下:茯苓20g,枳壳、半夏各有15f,桃仁、白芍、熟地各有12g,当归。、父子、川芎各有10g,红花9g,芒硝5g。获取上述药材后,加水煎煮,获取药汁200ml,早晚用药。外治方如下:生黄芪30g,桑枝、丹参、葛根各有20g,当归、赤芍各12g,红花、地龙、川芎、泽泻、蒲公英、牛膝、秦艽各有10g,甘草6g,加水煎煮,获取药汁200ml,对患肢进行熏洗,早晚各一次,患者持续治疗40d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3]如下,完全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症状基本消失,下肢功能正常。部分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症状明显减少,下肢功能正常。无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及下肢功能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
2 结果
观察组下肢水肿缓解率96.67%大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淋巴水肿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并发症,中老年群体体质相对虚弱,发生恶性肿瘤后免疫功能更差,经治疗侵害后,更容易并发淋巴水肿,还会对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文献报道指出,单独进行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几率是15.8%,在进行恶性肿瘤根治术的基础上,联合术后放疗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几率是44.4%,可见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对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也有不同影响。临床认为,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术后干预,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可有效减少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可提升患者的手术有效性及手术安全性。手法引流技术是现今比较推崇的一种引流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性高、无副作用以及疗效可靠等多种优点。在下肢淋巴水肿早期,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首先按摩健侧无水肿区域,之后按摩患侧有水肿区域,基于患者的实际水肿严重程度,控制按摩时间及按摩频率,促进下肢淋巴水肿消失。但在治疗期间必须做好相应的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等工作,否则会导致下肢淋巴水肿症状加重。中医学认为,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和气血亏虚、淤血阻滞、经络受损等因素相关。基于这一特点,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内服中药和外治中药,无疑可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淋巴水肿症状消除。其中内服处方是一种基于患者血瘀痰凝、阳气不足、气血亏虚等病机制定的处方,具有调节气血、通络化瘀、温阳利水等功效,可促进气血运行,促使淋巴液逐步正常运行。其中外治处方也是基于患者中医病机提供的处方,具有优良的活血化瘀、通络化瘀、温阳通脉等功效。药物透过皮肤,进入病灶部位,可在病灶部位作用,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下肢水肿缓解率96.67%大于对照组80.00%。
综上可知,在手法淋巴引流的基础上,联合内服中药和外治中药应用,可进一步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症状。
参考文献:
[1]臧鹏程,胡莹,李秋华,等.综合消肿治疗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及超声显像评估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4):317-321.
[2]王芳.目标理论导向的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236-1240.
[3]郭昊然,赵天易,赵美丹,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0,13(3):511-517.
基金項目:中药内服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水肿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2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