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具备“三味”:首先是语文味,诵读动情,默读静思的读味;圈画批注,摘抄练写的写味;咬文嚼字,领悟内涵的品味。其次是人情味,情趣盎然,心灵对话;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情系关怀,以人为本;再次是真实味,用真诚的话语洋溢课堂,用真挚的情感渲染课堂,用真实的心灵面对课堂。教师要想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得真知,就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斟字酌句,深入理解文本,吃透文本,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和素养。
一.审美性的语言,更多的彰显美学价值
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语言更高的美学价值。这一特点是很重要的。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 都是富于审美性的。例如于漪老师在讲《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月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无怪乎她的学生要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了。
二.美的语言,能达到深入学生心灵的效果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讲述《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这两篇课文时,我带领同学们挖掘文中的美景,深情的感受温润柔美的江南冬景,感受那气势雄浑、撼人心魄的西部落日,把她想象成正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油画,一种是含蓄朦胧的美,一种是浓墨重彩的美。在课堂上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终于明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同时对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有了切肤的体会。因此,很自然的,我做出有力的挥手状:“让我们走进自然,谛听天籁,感受大自然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描述江南美景的真实存在,让学生心中被一种深情所填满,然后再声情并茂的泛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上深情打动了他们的心,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课文永留心中,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在讲《“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课时,用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样一些生动浅显的比喻,来阐明“文学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名师支玉恒在谈及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时曾强调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能够练就一口简练、准确、清晰、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一件‘披荆斩棘’的武器。”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老师,特别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更需要加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语言魅力的召唤。这其中除了最具美感效应的语文本身,也包括了教师有效的教学语言。的确,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创造一种优美亲切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并在恰当的时机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锤炼,要高度重视语言表达。教师只有用艺术的语言创设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吴小燕,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一.审美性的语言,更多的彰显美学价值
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语言更高的美学价值。这一特点是很重要的。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 都是富于审美性的。例如于漪老师在讲《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月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无怪乎她的学生要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了。
二.美的语言,能达到深入学生心灵的效果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讲述《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这两篇课文时,我带领同学们挖掘文中的美景,深情的感受温润柔美的江南冬景,感受那气势雄浑、撼人心魄的西部落日,把她想象成正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油画,一种是含蓄朦胧的美,一种是浓墨重彩的美。在课堂上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终于明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同时对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有了切肤的体会。因此,很自然的,我做出有力的挥手状:“让我们走进自然,谛听天籁,感受大自然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描述江南美景的真实存在,让学生心中被一种深情所填满,然后再声情并茂的泛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上深情打动了他们的心,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课文永留心中,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在讲《“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课时,用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样一些生动浅显的比喻,来阐明“文学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名师支玉恒在谈及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时曾强调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能够练就一口简练、准确、清晰、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一件‘披荆斩棘’的武器。”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老师,特别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更需要加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语言魅力的召唤。这其中除了最具美感效应的语文本身,也包括了教师有效的教学语言。的确,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创造一种优美亲切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并在恰当的时机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锤炼,要高度重视语言表达。教师只有用艺术的语言创设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吴小燕,教师,现居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