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ow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深潜入了教育教学领域,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物理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成了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师生互动和推进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方面给物理课堂带来可喜的改变,但在很多方面还必须引起注意和进行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一、信息技术在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功能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我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农村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以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成就。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教学内容中的“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自己提出。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主动要求接受的。
  2、构建新的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这种媒体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和黑板,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主动参与物理实验,合理的利用各种技能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并解决物理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物理学习习惯.
  3、架设信息桥梁,发展思维能力。思维训练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公式)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例如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节中就可以利用Flash制作以下课件,声带振动(发声体)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到人耳(接受体),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声音的发生不但需要发声体,而且还需要介质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有相当的学生在介质概念上会出现偏差,具体体现在回声测距,往返的距离变成了单程,多媒体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
  4、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贯穿于物理教學的全过程。由于学校实验室条件的局限,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很难看到,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利用计算机能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变成生动的画面,显示微观的效果,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在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2、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物理实验都能通过软件虚拟(模拟)进行,确实很理想化、很方便、也很美观。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如果过分依赖和渲染,会误导学生,以为物理实验只能在电脑上实现。一定要明确物理实验通过软件虚拟(模拟)进行,只能作为常规实验的补充。
  3、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过程的内容,能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多媒体的使用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和补充,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优化物理教学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制作或选择恰当的媒体资料,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才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还指出:“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今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这样的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而人才来源教育。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教育观念、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创新;培养;教育观
期刊
近几年来,抓中心忽视村级小学办学的现象在某些地区时有发生,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是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部分优秀生的正常发展,既削弱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又影响了部分特长生的兴趣感。在此,对如何加强村小管理这个问题笔者做了探索。  村小是镇中心校领导下的基层义务教育机构,据统计,我国小学生约有60%在村小就读。村小教育的成败,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抓
期刊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成效的高低不仅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关,还和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联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浓厚,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与训练;缺少了兴趣,学生对体育学习就会产生乏味与抵制,降低教学成效。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教学成效。下面对学生体育兴趣状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初中生体育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  1.身体素质因素。有些初中生,由
期刊
初中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往往不善于发现问题,不知“疑”在何处,“惑”在何方,思维的“质”不高,影响语文教学中知识目标的掌握、情感目标的体验和智能目标的实现。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健康的方向延伸,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1 读中生疑,疑出新知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新世纪需要创新人才,没有一流人才的国家,不是强国。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教师的职责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知之”的水平上,我们要赋予学生发展的潜能,以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写作教学一般是教师命题,规定写法,限定字数。这无疑是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造成许多学生怕写作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把学生置于主动者的位置,提倡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为此,就要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生;作文个性  在
期刊
【摘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其他的教学形式,这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樹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气氛;教学方法课;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开通运用,给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如何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每个教师所要面对和慎重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不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近年来我充分发挥主动性
期刊
生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所生成的新的资源。这种以生成为手段的教学模式视为“生成性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由学生自己来探究、来发现、来解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火花能在教师巧妙地点击下不断燃烧,那么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就会呈现鲜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过去我们打开数学教科书,看到的是一个个逻辑严密的例题和练习题。教师也只是教教材,由例题讲解——练习——再讲解,所以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缺乏自觉性和能动性, 只注重的是进行书本问题的解决,忽视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和解答,从而导致出现学生在进行实际问题解答时,不能主动地从数学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