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朝气的基础教育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相应,教师也务必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的过程,而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课堂教学是整合的核心。以下是我在上摩擦力这一节课时采取的一些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同时体现了课改精神。
一、创设情景:
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条件和自身的软件条件尽可能将现代技术、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能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一些人或动物在冰面上滑倒的搞笑画面,让学生进入轻松的学习状态;然后在拧紧的饮料瓶盖上涂上油,让班上力气较大的学生拧开(学生不容易拧开),让学生动手,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用细线拴住重物,让学生不打绳结,而将重物挂在木棍上。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在冰面上易滑倒?为什么涂上油的瓶盖不容易打开?为什么拴有重物的绳子在木棍上绕几圈就能挂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好了一条宽阔的大道。
二、突出重点:
重点放在科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大胆猜想,摩擦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有的学生说与速度有关,有的说与面积有关,有的说与重力有关,有的说与质量有关,有的说与运动方式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通过大胆的猜想,课堂教学非常活跃,这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研究其中两个猜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粗糙程度因素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教师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出实验方案,选几组在全班交流,修正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播放教学录像,让学生充分观察实验的结果。
三、强调应用:
学生得出结论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有摩擦力好?还是没有摩擦力好?”根据学生回答,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有摩擦力好,反方:没有摩擦力好),进行辩论,举例说明自己观点,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弊。学生通过讨论就会明白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再通过播放有关的多媒体素材,学生就能很轻松说出怎样增大、减小摩擦力。
四、重视实践活动:
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闻里的一条消息给学生看“某高速公路的一段有坡度且转弯,常出车祸,假若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建一个警示牌,有的学生说把路修直,有的学生说在水泥路上刻上一道道横线增大粗糙程度,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充分肯定。在多媒体网络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的直观有趣。
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程,使网络环境和资源走进物理教学。通过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实验效果。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例如在上面的探索实验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和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这样才迎合了教育基础改革的步伐。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
一、创设情景:
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条件和自身的软件条件尽可能将现代技术、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能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一些人或动物在冰面上滑倒的搞笑画面,让学生进入轻松的学习状态;然后在拧紧的饮料瓶盖上涂上油,让班上力气较大的学生拧开(学生不容易拧开),让学生动手,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用细线拴住重物,让学生不打绳结,而将重物挂在木棍上。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在冰面上易滑倒?为什么涂上油的瓶盖不容易打开?为什么拴有重物的绳子在木棍上绕几圈就能挂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好了一条宽阔的大道。
二、突出重点:
重点放在科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大胆猜想,摩擦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有的学生说与速度有关,有的说与面积有关,有的说与重力有关,有的说与质量有关,有的说与运动方式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通过大胆的猜想,课堂教学非常活跃,这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研究其中两个猜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粗糙程度因素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教师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出实验方案,选几组在全班交流,修正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播放教学录像,让学生充分观察实验的结果。
三、强调应用:
学生得出结论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有摩擦力好?还是没有摩擦力好?”根据学生回答,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有摩擦力好,反方:没有摩擦力好),进行辩论,举例说明自己观点,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弊。学生通过讨论就会明白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再通过播放有关的多媒体素材,学生就能很轻松说出怎样增大、减小摩擦力。
四、重视实践活动:
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闻里的一条消息给学生看“某高速公路的一段有坡度且转弯,常出车祸,假若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建一个警示牌,有的学生说把路修直,有的学生说在水泥路上刻上一道道横线增大粗糙程度,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充分肯定。在多媒体网络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的直观有趣。
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程,使网络环境和资源走进物理教学。通过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实验效果。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例如在上面的探索实验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和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这样才迎合了教育基础改革的步伐。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