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技巧与策略具体体现于教师为实施预定的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有益行为。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30-01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行为中。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让教师了解这些行为类别,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非常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技能,这既非可能,也无必要。有些技能并非依靠培养或培训方案来获得,而是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课堂经验于人格素养。不同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同一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准备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准备程度。下面将从教师的表达技巧、教师的发问技巧、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师的表达技巧
表达沟通的技巧可说是教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表达常是单方面的传达,沟通则是双方面的互动。
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如果善于表达,则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互动,自然有力教学。
语言表达的技巧:(1)用字遣词恰当。教师要仔细选用词语,以适合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太专门的用语、深奥词语都避免。(2)语音声调及速度得宜。教学语言除要易于理解外,在语音声调上要能让全班学生听到。(3)扼要清楚达意。教师的讲解说明要简洁、扼要,避免冗长叙述,其次要说明清楚,不宜用含糊字眼,词语。(4)避免伤害性的词语。语音是重要的沟通工具,善用语言可作有效沟通。反之,使用不当的或具伤害性的语言,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教学情境中,非语言的沟通常与语言同时出现,其在教学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下是几种常见的肢体语言。(1)面部表情生动自然。教师面部的表情也是重要的沟通媒介。例如教师的微笑,可使班级气氛和谐,使学生感到亲切、鼓励。(2)目光接触频繁。眼睛被称为心灵之窗,教师的眼神可以传递出令学生警觉或关怀和亲密感。(3)动作与姿势端庄。教师应常用轻松自然地手势来辅助解说并表达温暖与教学热忱,避免学生感到不满、不耐烦等情绪。(4)维持适当的师生距离。距离的大小与人的内心感觉有密切关系。
二、教师的发问技巧
《学记》云:“善问者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提问亦应由浅入深,并注意问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其连续性。发问的十大技巧如下:
1、讲解重点后再发问,或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上课的重点。
2、问题必须事先设计其顺序。
3、问题集中于上课的重点,先问问题再让学生问答问题。
4、给予每一位学生相等的机会。
5、不鼓励举手抢答。
6、不依照座位号的次序或排列的顺序发问,利用姓名签筒,以抽签方式进行。
7、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至少三秒,等待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会影响学生参与的意愿。
8、不替学生回答问题。
9、依学生程度来发问。
10、答对的学生请赞美,答错的请鼓励并再给予机会,成功经验对学生学习成就有直接的关系。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有密切关系。动机可以说是引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它,学习会有明显的效果。身为教师必须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教学具有成效。在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正式教学活动的首要步骤。
首先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动机上。一般来说,动机强者,学习表现佳;动机弱者,则成就较差。比如有些学生多才多艺,学习能力强,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有些学生能力差,潜能不大,成绩一般。常获奖者会有较强的动机,而常被惩罚的动机就会较弱。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了解每位学生动机的强弱,这是教学活动必须的前提准备。
教师特质。教师的特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机。教师从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教学特质、教材特性,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班上学生的学习特性,才能针对每一类学生给予适当的激励。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且又常受到各种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一些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舒适的教学环境。“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的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所以,教室的外在物质环境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有关。
2、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可以从这个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经常给予学生正面的回馈例如称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指定的作业或任务切合学生的能力,是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尊和被尊重,利用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3、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师若能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身体活动的方式,将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有变化和新鲜有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
4、多用奖励少用惩罚。教学在学生每一次的学习活动获得进行时都应立即给予奖励、称赞,以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而对于学生表现不佳时,要尽量避免公开责骂甚至体罚。
总之,学生的学习若具有强烈的动机,其学习会自动、持久而有成就。引起学习动机不仅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教师应熟悉各种激励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去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金霞著,《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年6月
2、吴洪成著,《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第167页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30-01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行为中。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让教师了解这些行为类别,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非常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技能,这既非可能,也无必要。有些技能并非依靠培养或培训方案来获得,而是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课堂经验于人格素养。不同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同一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准备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准备程度。下面将从教师的表达技巧、教师的发问技巧、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师的表达技巧
表达沟通的技巧可说是教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表达常是单方面的传达,沟通则是双方面的互动。
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如果善于表达,则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互动,自然有力教学。
语言表达的技巧:(1)用字遣词恰当。教师要仔细选用词语,以适合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太专门的用语、深奥词语都避免。(2)语音声调及速度得宜。教学语言除要易于理解外,在语音声调上要能让全班学生听到。(3)扼要清楚达意。教师的讲解说明要简洁、扼要,避免冗长叙述,其次要说明清楚,不宜用含糊字眼,词语。(4)避免伤害性的词语。语音是重要的沟通工具,善用语言可作有效沟通。反之,使用不当的或具伤害性的语言,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教学情境中,非语言的沟通常与语言同时出现,其在教学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下是几种常见的肢体语言。(1)面部表情生动自然。教师面部的表情也是重要的沟通媒介。例如教师的微笑,可使班级气氛和谐,使学生感到亲切、鼓励。(2)目光接触频繁。眼睛被称为心灵之窗,教师的眼神可以传递出令学生警觉或关怀和亲密感。(3)动作与姿势端庄。教师应常用轻松自然地手势来辅助解说并表达温暖与教学热忱,避免学生感到不满、不耐烦等情绪。(4)维持适当的师生距离。距离的大小与人的内心感觉有密切关系。
二、教师的发问技巧
《学记》云:“善问者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提问亦应由浅入深,并注意问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其连续性。发问的十大技巧如下:
1、讲解重点后再发问,或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上课的重点。
2、问题必须事先设计其顺序。
3、问题集中于上课的重点,先问问题再让学生问答问题。
4、给予每一位学生相等的机会。
5、不鼓励举手抢答。
6、不依照座位号的次序或排列的顺序发问,利用姓名签筒,以抽签方式进行。
7、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至少三秒,等待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会影响学生参与的意愿。
8、不替学生回答问题。
9、依学生程度来发问。
10、答对的学生请赞美,答错的请鼓励并再给予机会,成功经验对学生学习成就有直接的关系。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有密切关系。动机可以说是引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它,学习会有明显的效果。身为教师必须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教学具有成效。在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正式教学活动的首要步骤。
首先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动机上。一般来说,动机强者,学习表现佳;动机弱者,则成就较差。比如有些学生多才多艺,学习能力强,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有些学生能力差,潜能不大,成绩一般。常获奖者会有较强的动机,而常被惩罚的动机就会较弱。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了解每位学生动机的强弱,这是教学活动必须的前提准备。
教师特质。教师的特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机。教师从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教学特质、教材特性,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班上学生的学习特性,才能针对每一类学生给予适当的激励。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且又常受到各种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一些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舒适的教学环境。“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的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所以,教室的外在物质环境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有关。
2、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可以从这个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经常给予学生正面的回馈例如称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指定的作业或任务切合学生的能力,是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尊和被尊重,利用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3、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师若能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身体活动的方式,将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有变化和新鲜有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
4、多用奖励少用惩罚。教学在学生每一次的学习活动获得进行时都应立即给予奖励、称赞,以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而对于学生表现不佳时,要尽量避免公开责骂甚至体罚。
总之,学生的学习若具有强烈的动机,其学习会自动、持久而有成就。引起学习动机不仅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教师应熟悉各种激励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去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金霞著,《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年6月
2、吴洪成著,《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第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