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忙完手头工作,已是中午十二点半,辘辘饥肠催着我快步走进了学校食堂。刚迈进餐厅,眼前的景象把我惊呆了:餐桌上的米饭一堆堆,一簇簇,好似体态庞大的白蚂蚁群;吃剩的馒头被杂乱地丢在桌子上,泔水桶里飘着没吃一口的馒头;整块的刀鱼在地上被碾成了饼;炒菜、肉末、面饼油润润地散落在桌椅上……我的心一下子像被塞进了几块石头。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起这些“剩饭”,足足装了沉甸甸的三大兜!
我没吃出午饭是什么滋味,那满满的三个大兜就像三座大山压在我的心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我可爱的学生们,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扔掉?你们忘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了吗?你们扔掉的不仅仅是食物,你们把家长的心血和汗水都扔掉了呀!午饭后,和同事们说起了这事,大家忽然有了很多感慨。听着同事们的议论,我无语了:为什么我们这么用心地教育,却还是出现这些让我们“想不到”的事,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有缺失?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有忽略?我们天天不能忘记的是学生的学习,我们天天在做的是教育学生好好读书;作业,作业,分数,分数,好像这就是教育的全部,有意无意间,却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抛弃了。我们都知道,能够支撑起社会未来的不是那些分数,而是恰恰被我们忽视的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下午,我提着这三兜“剩饭”走进教室,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桌上。环视四周,往昔的那一幕又在我内心沉默的河里泛起了浪花——邻居二婶家种了几畦西瓜,一茬卖玩后,瓜蔓上又长出了二茬,我们称为二蔓子瓜。二蔓子瓜既没有刚长的甜也不脆,水分很少。现在若是吃上一口,就像含了一嘴棉花,没滋没味的。但就是这个二蔓子瓜,让三十几岁的我至今回味无穷……
“我给孩子们拿来了个西瓜,你切给孩子们尝尝吧。”好心的二婶已来到我家院子里,边说边把重约四五斤的瓜往母亲手里送。
“哎呀,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们快拿到集市上去卖吧,吃了怪可惜的。再说孩子们都大了,他们知道省着过日子……”母亲疾步上前,西瓜在两人中间推推搡搡,谁也不肯相让。
二婶好不容易“战胜”母亲,西瓜被“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正屋的方桌上。
带着浓浓乡土味的花皮西瓜,让我们姐妹三个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们目光雪亮,恨不得当场咬一口!接下来自然是无休止的吃西瓜的请求。
可无论我们怎么哀求母亲,她总是舍不得把瓜切给我们吃。圆溜溜的西瓜被我们三个轮流摸来摸去,几天下来,瓜皮被我们摸得如镜子般“明亮”。
“哦,可以吃瓜喽!可以吃瓜喽!”舅舅的到来圆了我们的“吃瓜梦”。六七个人聚集在方桌周围,双手捧着一页二指多宽的西瓜,“吸唰唰”的吃瓜声便是最醇香的天籁之音。
不一会儿,一小堆“白瓜皮闪亮登场”,再次为我们的午餐增添快意。
勤俭的母亲收集起桌上所有“白瓜皮”,把他们洗净、晾干,削去青皮,切成寸条,然后分成了两份,一份用盐腌制起来,做成口感脆爽的咸菜;另一份与辣椒同炒,成了饭桌上一盘可口的菜肴。大家就着干粮,盘勺作响,啧啧有声。
哦,那难忘的最好吃的西瓜、瓜皮咸菜、瓜皮佳肴,永远在我的心里留香!
教室里静极了,我只听见自己轻微的呼吸声。我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有的轻轻低下了头,有的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我,有的在沉思,还有的写起了什么……
第二天,我照例到食堂用餐。餐厅师傅一看到我,就惊奇地说:“今天的学生不知怎么了,没有一个乱扔饭菜的,打多少吃多少。吃饭后,桌子不用擦,地面不用扫,连餐具也跟新的一样……”
听了餐厅师傅的话,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走出餐厅,抬头仰望,教学楼刚刚挂上了一条巨大的横幅——“实施素质教育”,这六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我压抑的心一下子舒展了许多,自语道: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有些东西不能变,也不能丢,拾起它们,就是守住了教育的本真……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起这些“剩饭”,足足装了沉甸甸的三大兜!
我没吃出午饭是什么滋味,那满满的三个大兜就像三座大山压在我的心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我可爱的学生们,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扔掉?你们忘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了吗?你们扔掉的不仅仅是食物,你们把家长的心血和汗水都扔掉了呀!午饭后,和同事们说起了这事,大家忽然有了很多感慨。听着同事们的议论,我无语了:为什么我们这么用心地教育,却还是出现这些让我们“想不到”的事,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有缺失?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有忽略?我们天天不能忘记的是学生的学习,我们天天在做的是教育学生好好读书;作业,作业,分数,分数,好像这就是教育的全部,有意无意间,却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抛弃了。我们都知道,能够支撑起社会未来的不是那些分数,而是恰恰被我们忽视的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下午,我提着这三兜“剩饭”走进教室,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桌上。环视四周,往昔的那一幕又在我内心沉默的河里泛起了浪花——邻居二婶家种了几畦西瓜,一茬卖玩后,瓜蔓上又长出了二茬,我们称为二蔓子瓜。二蔓子瓜既没有刚长的甜也不脆,水分很少。现在若是吃上一口,就像含了一嘴棉花,没滋没味的。但就是这个二蔓子瓜,让三十几岁的我至今回味无穷……
“我给孩子们拿来了个西瓜,你切给孩子们尝尝吧。”好心的二婶已来到我家院子里,边说边把重约四五斤的瓜往母亲手里送。
“哎呀,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们快拿到集市上去卖吧,吃了怪可惜的。再说孩子们都大了,他们知道省着过日子……”母亲疾步上前,西瓜在两人中间推推搡搡,谁也不肯相让。
二婶好不容易“战胜”母亲,西瓜被“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正屋的方桌上。
带着浓浓乡土味的花皮西瓜,让我们姐妹三个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们目光雪亮,恨不得当场咬一口!接下来自然是无休止的吃西瓜的请求。
可无论我们怎么哀求母亲,她总是舍不得把瓜切给我们吃。圆溜溜的西瓜被我们三个轮流摸来摸去,几天下来,瓜皮被我们摸得如镜子般“明亮”。
“哦,可以吃瓜喽!可以吃瓜喽!”舅舅的到来圆了我们的“吃瓜梦”。六七个人聚集在方桌周围,双手捧着一页二指多宽的西瓜,“吸唰唰”的吃瓜声便是最醇香的天籁之音。
不一会儿,一小堆“白瓜皮闪亮登场”,再次为我们的午餐增添快意。
勤俭的母亲收集起桌上所有“白瓜皮”,把他们洗净、晾干,削去青皮,切成寸条,然后分成了两份,一份用盐腌制起来,做成口感脆爽的咸菜;另一份与辣椒同炒,成了饭桌上一盘可口的菜肴。大家就着干粮,盘勺作响,啧啧有声。
哦,那难忘的最好吃的西瓜、瓜皮咸菜、瓜皮佳肴,永远在我的心里留香!
教室里静极了,我只听见自己轻微的呼吸声。我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有的轻轻低下了头,有的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我,有的在沉思,还有的写起了什么……
第二天,我照例到食堂用餐。餐厅师傅一看到我,就惊奇地说:“今天的学生不知怎么了,没有一个乱扔饭菜的,打多少吃多少。吃饭后,桌子不用擦,地面不用扫,连餐具也跟新的一样……”
听了餐厅师傅的话,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走出餐厅,抬头仰望,教学楼刚刚挂上了一条巨大的横幅——“实施素质教育”,这六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我压抑的心一下子舒展了许多,自语道: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有些东西不能变,也不能丢,拾起它们,就是守住了教育的本真……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