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熺,一株巨型草惠及107国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_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占熺办公室楼下种着一小片菌草,株高达数米。图为林占熺在介绍菌草。(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有一片山林,记者随林占熺爬到半山腰,这里刚下过雨,空气中充满湿土味,停下脚步一看,到处是灵芝、蘑菇。这些是林占熺用他发明的菌草培育出来的。这时,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备忘录。这个备忘录写着距离脱贫、党百岁生日的天数,每天手动编辑减一,用来倒计时,提醒自己抓紧完成脱贫任务。
  菌草是“菌”和“草”交叉的新领域,就是将芒萁、芦苇、象草、菅、香根草5种草培育加工而成的草本植物,共有46个品种,可用来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和大多数人对草的印象不同,菌草能长几米高,既像芦苇,又似细竹。记者站在菌草丛中,仿佛身处竹林。
  9月初,由黄轩、闫妮、郭京飞等知名演员出演的扶贫攻坚电视剧《闽宁镇》公布了人物剧照,这部剧由曾制作《琅琊榜》《都挺好》等热门剧的影视机构出品,剧照一公布就引发许多关注。该剧讲述上世纪90年代福建对口扶贫宁夏的成果,其中刻画了扶贫重点项目、菌草技术的发明人,原型就是林占熺。除了宁夏等西北地区,林占熺的扶贫工作还拓展到海外。
  但在林占熺心中,不是菌草实现了扶贫,是因为扶贫才有了这株草。说到这里,林占熺拿起一个灵芝,当初,就是为了种出食用菌,才发明了菌草。

破解了世界难题


  改革开放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行集体分配,所有食物都是公家的,没有“经济作物”这个说法,人们不能随意买卖挣钱。蘑菇、木耳、灵芝等菌类药用、食用价值高,能卖好价钱,属于经济作物,种菇去卖钱是“搞资本主义”,是不被允许的。
  实行市场经济后,可以自由买卖蘑菇了,然而全球大多食用菌是用林木栽培的:砍了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培育菌类。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菌林矛盾”严峻,成为世界级难题。
  林占熺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被下放到三明市的宁化插队。当时,生产队分配给农民一年的口粮只有200斤。他住在农民家,寒冬时闽北下雪,没得吃,太饿了,就吃雪。林占熺攥着父亲给的粮票到学校贸易粮种厂换了两麻袋的谷种,到生产队做实验,种出了双季稻,使生产队口粮增加了一倍。省农业厅知道这个小伙子能干,把他调到三明真菌研究所。
  当时日本是食用菌王国。中国很多香菇是引进的,引进时不少人参照日本的生产方式,林占熺却觉得不对劲。“这不符合中国国情。日本的土地是私有制的,这片山是谁家的,谁就可以决定用土地种树,儿孙都可以用;但是,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公有制,自己不能随便乱动,农民花了5年种了树,政策一变,就要砍掉去种其他的,怎么舍得?”林占熺想,得找到一种便宜、容易再生的方式,就算政策变了也能继续种植。这时,他想到了芒萁。
  林占熺的家在闽西北的连城,芒萁是那里很常见的野草,砍了能很快再生,当地人拿它当柴火。小时候穷,林占熺饿坏了,就把芒萁混在煮猪饲料的锅里煮来吃,“口感有点刺,但吃了也没生病”。
  林占熺灵机一动:能不能用它种蘑菇?他开始做试验,还试过松木木屑、甘蔗渣等,多次调整种植方式,终于在1986年用芒萁等种出了蘑菇。“空气中70%是氮,这些野草固氮能力强,能保持土壤营养,根系也很发达。”有一次发大水,林占熺跑去地里,水全部被蓄下来了。除了固氮作用和根系发达,在反复试验中,林占熺还确立了几个培育指标:光合效率高、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植株高大、生物量大,符合指标后才是真正的菌草,最高能长到8.7米。
  “芒萁这种野草祖祖辈辈都砍不完,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能用来种粮食,就算不用了也没多大损失。”林占熺拿起一株菌草,笑道:“所以,菌草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有了‘经济作物’,菌草技术才得以发展。”
  种蘑菇终于可以不用砍树了!菌草技术很快得到国际关注。林占熺受邀参加世界知名发明展——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当时出国难,国际交流少,也没经费,但他想菌草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应該去国际舞台展示,就借了近4万元当路费,去参加了颁奖会。“三等奖、二等奖,前面一个个领完了。我想,那没戏了。不过,展会册子上写‘菌草技术来自中国’,也就够了。”
左图:菌草打破很多人对草的印象,它植株十分高大。中上图:几米高的菌草被加工成碎末,可作饲料。中下图:菌草的根系发达,能蓄水,缓解水土流失。右图:林占熺介绍由菌草制成的菌棒。(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法语是瑞士官方语言之一,突然,颁奖嘉宾在宣布金奖时喊出:“Zhanxi Lin。”“我当时琢磨,听起来怎么和我名字这么像?但我英语不好,法语也只懂几个词,农民的孩子嘛,比较老实,傻里傻气的,就怕出错,给国家丢脸。”林占熺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没吭声。嘉宾重新宣布了一次,林占熺听到了法语“champignon(蘑菇)”。翻译也蹭他:“林老师,是你啊!”他恍然大悟,匆匆上台,毫无准备,只说了“thank you very much”就下来了。
  1994年,林占熺又得了个大奖——第八十五届国际发明展法国内政部和国土整治规划部奖。这一次,他有经验了,提早学了一句法语:“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福建的发明家,很荣幸能来领奖,我认为更值得庆贺的是这个中国发明能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赶紧跑,不要被打了”

  走进林占熺办公室不过10分钟,记者双腿就瘙痒难耐。他在办公室养了几盆菌草试验草,方便随时查看,不过常引来蚊子。为了不被咬,哪怕是大夏天他也穿厚长裤。
  1996年9月,国家确定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口支援西部省份的策略,其中,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组长。林占熺是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因此前被评为“全国扶贫状元”,便被委派带队前往宁夏扶贫。
  一开始,林占熺到宁夏的彭阳县办了培训班,有25户农民参加。“当时农民家里一年的口粮不到700斤,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那时宁夏平原一片荒野,福建的人工草无法在那里种植。林占熺回忆:“我的观点很明确,最贫困的那些人是最需要帮助的,他们是经济发展的短板,要脱贫,就要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
左图:林占禧在办公室栽培的菌草试验草。右图:在菌草研究所的山林菇棚里,满是菌草种出的灵芝。(本刊记者 陈霖/摄)

  林占熺的策略是“集中连片”,把二十几户集中起来一起指导。宁夏昼夜温差大,住在菇棚有利于及时发现情况,林占熺就和同事住在菇棚里,随时查看菌草和蘑菇的情况。每次回福建,他就把宁夏县乡村的骨干请到福建作培训,带他们下乡查看,“先解决骨干的观念问题,他们有积极性了,回去组织老百姓就更方便”。
  种了菇,还得卖出去。1999年,林占熺发现,报名种菇的人很少。农户担心大规模种植,市场小,卖不出去。他们把县长拦下来:“咋办?羊不吃、马不啃。”原来,许多人没见过蘑菇,本就对它能否增收存疑,再加上不好卖,就觉得林占熺团队在坑他们。有一天,林占熺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有人拿着扁担来了。林占熺说:“赶紧跑,不要被打了!”后来,他们把隔壁几个县的技术人员调过去帮忙解释和协调。
  还得从战略上解决问题。林占熺向农民保证帮他们把菇卖出去,让助手发“安民公告”:工作队全部包销,时产时收,当场兑付,不打白条。他错开闽宁两地卖菇季,比如在宁夏种植南方夏季无法种植的双孢菇,填补了江南6至10月不产蘑菇的空当,很快便吸引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买家。他还组织买蘑菇的人统一收购。
  如此,宁夏农民的竞争小了,蘑菇的售价提高了,收成颇丰。林占熺记得,种菇的很快由200户猛增到1000户,菇农在50平方米菇房里的收入比他们种20多亩小麦的收入还高,甚至是种玉米收成的四五倍。当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的农家,种蘑菇后,收入提高8倍多。而且种菌草的土地,其土壤流失量比种玉米减少约98%,水的流失量减少约85%,能防风固沙,缓解水土流失。菌草被碾碎后还能做饲料,养猪养牛养马。
  2000年7月5日,福建省政府举行对科技人员的颁奖会,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林占熺颁奖,记一等功。两年后,福建农林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菌草科学实验室。如今,菌草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506个县。

来自中国的“极乐鸟”


  在林占熺办公楼下的空地上,记者见到一个他发明的简易汽油桶装置。菌草生产过程需要高压灭菌,他将三个桶拼在一起,呈三角形,下面两个用于加热,将桶里蒸气用橡皮管导入塑料薄膜中进行高温灭菌。他每年会招几名非洲大陆、南太平洋的留学生,让他们学习操作这个设备,等他们回国便可仿照搭建。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而林占熺发明的菌草则传播到其他106个国家,帮助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
为感谢菌草扶贫和援助,斐济首相赠送纪念品给林占熺。(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左圖:2018年,林占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当地农民庆祝丰收。右图:2019年,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为林占熺颁授指挥官勋章。

  上世纪90年代,林占熺被派往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称巴新)的东高地省,援助当地农民。巴新地处高原,大部分为美拉尼西亚人,有20个省,另设布干维尔自治区及首都行政区。
  “当时一到东高地省,我就蒙了,大部分人把树叶当衣服穿。要吃饭时,他们在地上挖坑,放石头生火。快进入21世纪了,竟然还有刀耕火种。”当地议员去买棉被,在路上遇到部落械斗,东西也被抢光了。同行的中国同事担心安全,林占熺却想,如果能把菌草种在这里,大家有了正经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贫穷而去抢劫。
  林占熺发现当地有野生象草,就在地里挖沟,覆上薄膜,将其培育成菌草。不过,培育需要灭菌仪器,一个锅炉要12万元,对巴新百姓来说成本太高,林占熺便想到用汽油桶,这样制作的灭菌灶只需800元的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安全。
  不过,当地农民没听过菌草,指着它摇头说:“dead, dead!”意思是种这东西挣不到钱,他们活不下去。
  林占熺请部落酋长出面介绍菌草,还一家一家地教他们种植,看哪一户种得好,送他们一把中国镰刀。在很多原始部落社会,农器不多见,当地人更常徒手“砍”稻子和树叶。而在当时,中国镰刀则成了文化象征。林占熺在镰刀上刻“中国菌草”及其拼音,还召开大会,请驻地的中国参赞给当地的骨干农民送镰刀。“一把镰刀成本不过五六块钱,但代表着劳动和进步。参赞代表着中国,请参赞送,表示中国的支持。”   农民受到激励后,很有干劲,还和林占熺成了好朋友,就叫菌草为“林草”。他还在东高地省种植旱稻,结束了巴新无法自产稻谷的历史,还创造了世界最高单产纪录,旱稻首批收成就有9.6吨优质稻种,可扩种320公顷,为当地2000个农户提供稻种。巴新老百姓用国宝 “极乐鸟”称呼林占熺。
  那时,一些文化冲突还差点闹了笑话。原始社会重男轻女,当地人知道林占熺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想帮他找个妻子生儿子。林占熺知道,这是文化差异,但人家毕竟是好意,就告诉他们:“谢谢你啊兄弟。我跟妻子有约定,她只能有一个丈夫,我只能有一个妻子。”
  2000年,巴新东高地省省长曾率团来福建访问。林占熺记得,当时有人说他们是“穷朋友、黑朋友、小朋友”。“就是那种怕被穷亲戚黏住了的心态,毕竟当时东高地省很穷,才37万人,而福建省有3700万人。”但林占熺记得,新中国成立后,几任领导人都很重视非洲和南太平洋国家。“1999年中国和巴新的关系发生风波时,这些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我们的好朋友。”中国与巴新的友好关系持续至今。今年3月,东高地省省长还向中国捐款,支持中国抗疫。
  此外,菌草技术被列为援助卢旺达、斐济、中非共和国等国的项目。林占熺在非洲推广“10平方米菇场”,农户用10平方米土地一年可产1.2吨鲜菇,种菇7天后就有收入。去年12月,在中非共和国61周年国庆庆典上,总统图瓦德拉专门为林占熺颁授指挥官勋章。
  再过3个月,林占熺就77岁了。他是个温和的人,说话慢,语调柔,却很少笑。他有个弟弟,上世纪90年代在闽北扶贫,给菌草杀菌时突遇高压锅爆炸,被活活炸死了。“我为什么很少笑,因为我笑不出来,报道上好像是我在冲锋陷阵,实际上扶贫路上有很多人在付出,甚至犧牲生命。或许完成扶贫那天,我才能真正笑出来。”
  今年9月9日,在教师节前夕,林占熺的学生和留学生送给他一个特制的地球仪,上面标注了菌草覆盖到的107个国家。作为回礼,他给每个人都送了一本他写的《菌草学》并题词:为国争光、造福人类。
  林占熺
  1943年生,福建连城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曾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扶贫专家。现为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其他文献
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崛起,不断北上出击。从此,鲁国夹在吴、齐两大国之间,日子比较悲惨。  但在孔子晚年,鲁国的形势转危为安,大体太平。之所以有这样的大好局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都是子贡的功劳。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雄辩通达,善于经商,在《论语》中频频亮相,与刚直莽撞“一根筋”的子路形成鲜明对比。  子贡神话的诞生,来自一场旷日持久的游说。  齐国的田常想作乱,但
如果时代的发展总有阴晴雨雪,那么“企业”往往是最敏感的温度计。  最近,一篇万字长文《腾讯没有梦想》在网上热传,批评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而马化腾回应称“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但内部人士澄清回应系杜撰;两天后,网上又曝出马化腾与抖音创始人张一鸣在朋友圈掐架的截图,后者抱怨“微信封杀、微视抄袭”,前者则称“可以理解为诽谤”。  长文中的真假
2019年7月,吴军在深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采访吴军是在深圳的一个18层高的办公区。他靠着窗,指了指窗外,给记者出了一道考题:“一栋楼有这么多层,你往下扔玻璃球,从哪一层开始,球会摔碎?”  这是吴军在谷歌工作时给应聘者的一道面试题。2002年吴军加入谷歌时,公司还非常小,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因此必须保证每招一个都能独当一面。他招人时,考开放式问题,看对方能否解
“工作996,生病ICU”,程序员们的一句自嘲,触发了舆论场不小的讨论。放眼望去,朝九晚九、一周六天工作的年轻白领确实不少。他们不是真进了重症监护室,也不是彻底丧失了生活,只不过这种对自我状态的消极刻画多少表明:他们过得不愉快。   为什么12点还在加班?为什么996成了常态?毕竟,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在依法治
岁末年初,一些娱乐类自媒体评起了“最油腻男星”,演员杨烁因在电视剧《归还世界给你》中的表现和在亲子类节目中的育儿态度而高票当选,网友纷纷留言列举杨烁油腻到让人无法忍受的细节。一时间,很少上热搜的杨烁在各大热搜榜单上占据了好几天。网友热议  1 杨烁,中石油级别。  2 求求杨烁还是“丧偶式育儿”吧,不然娃都毁了。  3 神奇的是,《大江大河》里的杨烁就很好,可见导演也很重要。解词人 蔡蔡  油腻这
不久前,老公给女儿下了一款养成类宠物游戏。理由很简单:女儿一直想要一只小狗,而我们分不出时间和精力照顾,所以让她先体验一下照顾宠物、承担责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看起来是件省力的事,但没想到差点酿成教育“惨剧”。  这款电子游戏想要进阶,必须做三件事:第一,按时喂食;第二,按时洗澡;第三,陪宠物玩耍。经过摸索后,女儿爱上了她人生的第一款游戏,每天勤勤恳恳地给电子宠物喂饭擦屎,购物玩耍。  女儿的第一个
在香港修例风波中被暴徒当街刺向心口,却依然对“港独”大声说“不”的何君尧律师,也作为嘉宾来到活动现场。对他来说,“中国人”这三个字有着特别的分量。演讲中,他以一个从业超过30年的香港法律人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爱国爱港的心路历程。  1986年,我开始从事法律工作,到目前已有33年的时间。2011年,我当选香港律师会的会长。当时我只有33岁,感觉自己的修养、内涵还未达标,要为行业服务,好像有点不足够。
近日,因女员工自述遭灌酒被侵犯一事,让某明星企业被推上风口浪尖,并接受來自外界和内部的重新审视。  “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是豁出去的决心。”在员工的控诉中,令人愤慨的是灌酒被辱的情节,令人心寒的是求告无门的过程,令人反思的是陪酒文化的风气。在警方最终调查结果公布之前,涉事公司相继表态进行了内部处理:涉事男员工被辞退并永不录用,两名高管引咎辞职,一名高管受到处分;合作单位对涉嫌侵害他人的员工予以辞退
2002年4月,任溶溶在杭州西湖。  任溶溶老先生今年96岁了。  5月19日过生日那天,孩子们特地买来了韭芽肉丝广州炒面。他一尝,又硬又无味,一点不好吃。“事实上他们买来的炒面和我梦中的炒面一模一样,只是我的牙齿不行,味觉不行罢了。”老爷爷有点失望。他一生爱吃,如今成了“没牙的老虎”,只能早上吃面包,中午和晚上喝粥了。  “如果有了时光机器,回到小时候的广州待上一天,您打算做点什么?”《环球人物
11月19日是摩纳哥的国庆日,61岁的阿尔贝二世(前右一)携王室成员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5岁的雅克王子(前左二)了。雅克穿着迷你军装,学着老爸的样子,将小手举到额头行礼,表情既严肃又认真。当有行人向小王子致意时,雅克将手轻轻搭在帽檐上回礼。整場活动下来,雅克都非常专注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帅气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