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共同存在于社会各层面,它可能对正式组织起正面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消极影响作用。学生在校除了班集体、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群体组织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组织对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发展都有深刻而强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非正式组织的现状、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应对非正式组织等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学生非正式组织 成因 利弊 应对策略
在学校里,学生的“非正式组织”多数存在于班级之内,但也有少数跨班级、年级,甚至跨校活动现象。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更加复杂、更加隐蔽。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克服非正式组织在班级管理中的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能量,为圆满完成教育工作目标服务,是每一位班主任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学生中非正式组织成因分析
1.主观原因。人的大部分需要在其群体的相互理解中才能得到满足。人的需要千差万别,正式群体的活动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需要,于是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同学经常在一起进行交流、开展文体活动等。他们对客观事物看法相同,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吸引力,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活动会逐步形成规律,甚至达到不谋而合、不请自来的程度。这就使得每个成员的思想、行为会得到内部成员的认可,被理解和接受,从而满足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另外,学校正式组织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特点开展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部分学生会脱离正式组织而热衷于非正式群体活动,期望通过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弥补心灵的缺失。
2.客观因素。校园生活有着不同于社会生活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为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校园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给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班级内大多数同学有着统一的作息时间,特别是高中和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他们每天的活动轨迹基本上是“四点一线”,即教室―食堂―运动场―宿舍;在空间上他们之间或是座位相邻,或是家住得相近,因此他们有机会频繁交往,不断适应,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感情,这样非正式组织也就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其次,校园里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几个同学喜欢足球,约定每天下午五点钟都到操场去练球,平时他们也经常在一起;几个同学爱好书法,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某些成绩差、经常违纪的学生,课余时间便去进茶馆、酗酒、赌博,时间一长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小个小群体。第三,在众多的学生中很容易找到与自己生活背景或个人经历相类似的同学,这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共同话题,容易交流思想、加深感情,进而取得相互信任和理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非正式组织。
二、非正式组织的利弊分析
1.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很多班主任老师整日忙于应付班级日常管理,很难分出更多精力去指导学生正式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参加非正式组织,在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中满足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或拓宽知识面或拓展人际关系等等。
(2)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正式组织有严格的规则和等级制度,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人际关系淡漠或带有功利性,难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满足和需要。而非正式组织具有聚合的自发性、随意性,多样性等特点,正好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老师忽视、自感失落、压抑的学生而言就容易摆脱窘境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一定的心理满足和社会满足。
(3)增强凝聚力,融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学生中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发生的。而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深厚,联系密切且互相信任,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1)增加管理难度。非正式组织或组织成员对学校的某些要求、工作产生不满情绪时,或受到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其内部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抵触情绪而作出防碍甚至破坏学校的要求与目标的实现,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影响工作效率。非正式组织成员若活动频繁,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冲突时,其行为就会背离正式组织的要求与目标,形成一股销蚀力量来分散管理者的精力,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3)易产生矛盾冲突。可能会因利益产生非正式组织间的矛盾,一部分非正式组织可能在利益上操纵选举和分配,影响选举评优结果。这样,另一部分非正式组织中一旦有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就会作出强烈的对抗反应,产生各种不满情绪甚至出现组织间的冲突。
三、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处理方式及策略
1.正视学生非正式組织的存在。学校德育工作者不应将学生中非正式组织视为学校工作的对立面,不能简单地将非正式组织视为“小团体”“小集团”,更不可将其归入“非法组织”之类,而应将其看做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予以妥善对待。同时,不能因其可能发挥的消极作用而试图瓦解它们。因为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它。任何一个德育工作者都改变不了学生有相同的业余爱好、上学同路、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等因素,也改变不了学生对学校或老师持有相似看法。这就为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条件和土壤。因此,对非正式组织德育工作者要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允许乃至鼓励它的存在,不能轻率地扣以小圈子或宗派主义的帽子加以否定和打击。要通过引导让其向良性发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非正式组织的具体情况。古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非正式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掌握组织具体情况后,才能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在调查学生非正式组织过程中主要包括:学生中存在哪些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各类型组织有几个,每个组织中都有哪些人,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是什么,成员的思想倾向如何,各组织都开展了哪些活动等等。要将所有了解的情况记录并整理,以便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从而发现各非正式组织对学校或班级将会有怎样的影响,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组织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针对他们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区别对待。非正式组织并非就是非法组织,有些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同正式组织的目标基本一致,甚至完全一致,对这些有益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扶持、鼓励发展并给予保护;对待那些对学校或班级既没有贡献也没有危害的“中间型非正式组织”, 要加以适当引导,扬长避短,使他们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对那些拉帮结派、专起破坏作用的组织要想方设法削弱其力量,直至分化瓦解。
4.做好“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工作。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内容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人物的态度和思想。他们的行为,对整个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规范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这些核心人物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教育让其转化。核心人物的转变会起到典型作用,如果做好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就会带领组织向良性方面发展,就会为班集体做贡献,同时带动其他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行为变化与思想进步。
综上所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并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这一现象。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通过我们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导,建立正确的对策,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学校和班级中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会成为正式组织的补充力量,逐渐融入学校或班级大家庭来。
参考文献:
[1]刘德富.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人际交往[J].科学教育讲坛.2007(04).
[2]谢安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引导探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07).
【关键词】学生非正式组织 成因 利弊 应对策略
在学校里,学生的“非正式组织”多数存在于班级之内,但也有少数跨班级、年级,甚至跨校活动现象。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更加复杂、更加隐蔽。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克服非正式组织在班级管理中的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能量,为圆满完成教育工作目标服务,是每一位班主任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学生中非正式组织成因分析
1.主观原因。人的大部分需要在其群体的相互理解中才能得到满足。人的需要千差万别,正式群体的活动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需要,于是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同学经常在一起进行交流、开展文体活动等。他们对客观事物看法相同,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吸引力,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活动会逐步形成规律,甚至达到不谋而合、不请自来的程度。这就使得每个成员的思想、行为会得到内部成员的认可,被理解和接受,从而满足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另外,学校正式组织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特点开展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部分学生会脱离正式组织而热衷于非正式群体活动,期望通过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弥补心灵的缺失。
2.客观因素。校园生活有着不同于社会生活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为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校园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给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班级内大多数同学有着统一的作息时间,特别是高中和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他们每天的活动轨迹基本上是“四点一线”,即教室―食堂―运动场―宿舍;在空间上他们之间或是座位相邻,或是家住得相近,因此他们有机会频繁交往,不断适应,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感情,这样非正式组织也就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其次,校园里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几个同学喜欢足球,约定每天下午五点钟都到操场去练球,平时他们也经常在一起;几个同学爱好书法,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某些成绩差、经常违纪的学生,课余时间便去进茶馆、酗酒、赌博,时间一长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小个小群体。第三,在众多的学生中很容易找到与自己生活背景或个人经历相类似的同学,这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共同话题,容易交流思想、加深感情,进而取得相互信任和理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非正式组织。
二、非正式组织的利弊分析
1.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很多班主任老师整日忙于应付班级日常管理,很难分出更多精力去指导学生正式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参加非正式组织,在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中满足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或拓宽知识面或拓展人际关系等等。
(2)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正式组织有严格的规则和等级制度,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人际关系淡漠或带有功利性,难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满足和需要。而非正式组织具有聚合的自发性、随意性,多样性等特点,正好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老师忽视、自感失落、压抑的学生而言就容易摆脱窘境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一定的心理满足和社会满足。
(3)增强凝聚力,融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学生中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发生的。而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深厚,联系密切且互相信任,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1)增加管理难度。非正式组织或组织成员对学校的某些要求、工作产生不满情绪时,或受到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其内部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抵触情绪而作出防碍甚至破坏学校的要求与目标的实现,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影响工作效率。非正式组织成员若活动频繁,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冲突时,其行为就会背离正式组织的要求与目标,形成一股销蚀力量来分散管理者的精力,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3)易产生矛盾冲突。可能会因利益产生非正式组织间的矛盾,一部分非正式组织可能在利益上操纵选举和分配,影响选举评优结果。这样,另一部分非正式组织中一旦有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就会作出强烈的对抗反应,产生各种不满情绪甚至出现组织间的冲突。
三、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处理方式及策略
1.正视学生非正式組织的存在。学校德育工作者不应将学生中非正式组织视为学校工作的对立面,不能简单地将非正式组织视为“小团体”“小集团”,更不可将其归入“非法组织”之类,而应将其看做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予以妥善对待。同时,不能因其可能发挥的消极作用而试图瓦解它们。因为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它。任何一个德育工作者都改变不了学生有相同的业余爱好、上学同路、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等因素,也改变不了学生对学校或老师持有相似看法。这就为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条件和土壤。因此,对非正式组织德育工作者要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允许乃至鼓励它的存在,不能轻率地扣以小圈子或宗派主义的帽子加以否定和打击。要通过引导让其向良性发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非正式组织的具体情况。古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非正式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掌握组织具体情况后,才能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在调查学生非正式组织过程中主要包括:学生中存在哪些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各类型组织有几个,每个组织中都有哪些人,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是什么,成员的思想倾向如何,各组织都开展了哪些活动等等。要将所有了解的情况记录并整理,以便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从而发现各非正式组织对学校或班级将会有怎样的影响,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组织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针对他们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区别对待。非正式组织并非就是非法组织,有些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同正式组织的目标基本一致,甚至完全一致,对这些有益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扶持、鼓励发展并给予保护;对待那些对学校或班级既没有贡献也没有危害的“中间型非正式组织”, 要加以适当引导,扬长避短,使他们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对那些拉帮结派、专起破坏作用的组织要想方设法削弱其力量,直至分化瓦解。
4.做好“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工作。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内容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人物的态度和思想。他们的行为,对整个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规范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这些核心人物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教育让其转化。核心人物的转变会起到典型作用,如果做好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就会带领组织向良性方面发展,就会为班集体做贡献,同时带动其他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行为变化与思想进步。
综上所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并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这一现象。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通过我们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导,建立正确的对策,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学校和班级中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会成为正式组织的补充力量,逐渐融入学校或班级大家庭来。
参考文献:
[1]刘德富.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人际交往[J].科学教育讲坛.2007(04).
[2]谢安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引导探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