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erwa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自学能力的培养,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自学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自学方法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今教学中尚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辅导性,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数学理论的实际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更显得犹为重要了。
  一、注意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
  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的意义后,问:“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学生们顿时有了精神,纷纷说:“骑过,学校到家里”那么:“你们知道你们的家里离学校有多远吗?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我再用多媒体演示自行车的行驶过程,并找到路面和自行车轮胎的关系,让各小组自己去想办法……学生边观察边理解还兴奋的交流着,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泼。最后,学生根据学到的圆的周长知识算出了实际距离和自行车轮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交流汇报。这时忽然有人说:“我要骑车回家也知道学校离家里多远了。”老师马上接着说:“是啊,知道了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和轮胎所转的圈数,我们就知道学校离你们家里的路程”“怎样才能获得自行车轮胎的转数呢?”“大家商量一下,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眉头紧锁着,有的低声讨论,有的同学说拿红布绑在轮胎上,也有学生说用响铃绑在轮胎上的,终于可以获得自行车的转数,求得了学校到家里的实际路程。学生们高兴地一下子跳了起来。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创设情境,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每次讲新课的前一天,我都让学生在数学早读课上进行预习。预习时不准互相议论。有时,我边巡视边鼓励他们:“看谁不用老师讲,能在预习时就把知识学会。”所以,学生在预习时,都是埋头看书、积极思考。要求他們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自己要学会,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自己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准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老师研究、议论。每逢遇到较容易的知识,通过预习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异常兴奋。有时下课了,就找我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预习会了!”有时,一方面,我鼓励他;一方面,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能给大家讲清楚了,就算你预习会了。”这时,他就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进一步预习。自己学会的知识是不容易忘记的。凡是他们在预习时已经把知识弄懂了,在课上议论时就积极发言。凡是在预习时没弄懂的地方,在课上就非常专心地听别人讲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三、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每次上新课时,我都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议论提纲,低年级学生认字有限,我就口述提纲学生看书自学时不断地小声提示。一般提出两三个问题就够了,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组内议论时掌握重点、难点。例如,一道加减两步应用题: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三天看完,第三天看多少页?下面,有线段图和文字分析,两种解答方法列式,我提示了三点:(1)结合条件看线段图是怎么回事?(2)例题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3)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议论研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是由后进生提出问题,由优生给耐心讲解,水平差不多的则互相研究争论。也有时纷纷邀请老师去参加他们的争论。议论开始时往往分歧很大,议论一段时间之后,意见就会渐渐趋于一致。不愿参加议论的,也可以自己继续看书自学。通过自学议论,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就可以弄懂学会,只需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它梳理一下、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比较难的知识通过议论,老师就可以了解到其症结所在,使后面的讲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四、注意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理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探索求证的能力。如前面所说的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和路长的教学问题,一楼上二楼,上六楼问题,还有教学统计问题不仅注意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我适时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找到符合生活实际的理解方式。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面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深入讨论而得到的。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讨论解答的,就让学生互相交流共识。当学生不能解答时,老师在适当指导。这样做学生才能主动学习,自学能力才能发展,不断提高。就让我们每位教师从课堂40分钟做起,指导、点拨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俄罗斯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改革风潮,随之带来的是学生对教学趣味性的渴望和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态度、情感等,让学生以兴趣为基础,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是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兴趣培养一、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可以这么理解“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达成“知识与技
数学题目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简短扼要的,一般字数不多。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试题中越来越多的大题以长篇大论的形式出现,但解决这类的长题目又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点。
<正>人体的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后会收缩,从而发生痉挛,导致相应组织(如暴露在外受伤寒较重的部位)的营养供应受阻,继而发生变性坏死,即冻伤。冻伤最容易发生在手、脚、耳、鼻
秋冬季节正是孵鹅养鹅的良好季节。由于鹅种蛋的体型大,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孵化生产中存在的一大准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种鹅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现将有关技术简介于下:
摘要:艺术教学综合化是当今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也是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在小学艺术课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把美术教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教学结为互动链,使学生更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  关键词:小学美术 综合教学 探索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阶段目标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就是
数学者,独立之自然科学、一切科学研究之基石,揭示自然界规律之法要,理解万物之根本,大胆猜想有所功成之本源,民族强大之依附也。数学之重要,万言难尽。职是之故,教学以来,夤职敬业,竭尽微忱,履任尽责,黾勉惕厉,教学之心殷切,难以言喻。只盼学生一课听毕,群情踊跃,醍醐灌顶,如艳阳昭乎中天,似甘霖润乎春草。从养成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出发,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拓他们的视野,谈到多元智能对数学学习的帮助,最后以
美术是造型艺术,美术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它应该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渗透到所有的新课标教学中去。  美术课 学生 主体地位人类进入21世纪,创新成为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学校教育在此担当了主要角色,美术教学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更是新课改的必备主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
[摘要]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物理教学在课程内有其独特的丰富资源优势,问题是如何去挖掘发挥和利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减负增效问题长久存在,如何能够更好的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减负增效 效果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物理教学在课程内有其独特的丰富资源优势,问题是
移动社交市场似乎从来也没清净过,相关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实时通话服务领域众互联网巨头纷纷介入,微信推出了微信电话本、360推出了360免费电话,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从尊重学生,创设和谐环境;激发兴趣,鼓励自主探究;联系实际,让数学回到生活中;渗透数学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四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与数学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  数学教学数学兴趣生活《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展现了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