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我校目前小学生的现状,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学习的主体,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必须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培养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纵观我校一至六年级小学生,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都很淡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为学生营造可以自主学习的氛围
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哪怕这些看法是错误的,或是荒诞不稽、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给以他们足够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乐意自主地学习。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分段计费这部分知识时,在学这部分知识前,我就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多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然后提出所有自己弄得不太明白的想问的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既然水和电用多了,水费和电费就会涨价,那我们家里能不能在每间屋子里面装一块水表和电表?”这个问题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但我没有拒绝回答,而是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整节课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在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投入到思考过程中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素材,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需要老师多做要求,就会自发自觉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时,我完全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图来讲,而是联系学生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明天我们班级要召开家长会,每位家长按照自己孩子的座位来坐,请问你该如何告诉家长,你在教室里的位置?”这个问题一下子提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纷纷和小组的同学讨论,如何才能准确地让自己家长迅速找到座位,经过一番讨论,自主就明白了必须告诉家长自己坐在第几竖排、第几横排,接下来,老师及时肯定學生们的探讨结果,同学们听到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方法后,欢呼起来,此时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在刚刚的口语表达基础上强调,这个竖排我们称为“列”,横排称为“行”,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告诉家长自己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就可以了,通过创设一个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就帮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三、分层设计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例如:班里的优等生,所设计的练习题太简单,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了,因此就应该设计难一点的练习,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激发这类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对于中等生,设计的练习难度应该适中,在他们自学的能力范围内既不偏高也不过于简单就可以了;而相对于差等生,所给的练习太复杂,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懒惰情绪,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参差不齐的学生都有能力自主学习。
四、从低年级开始着重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一是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做个记号,然后想办法弄懂他们,如问家长、问同学、问老师;二是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三是鼓励合作学习,自发组建合作交流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如地发表意见。这样,既能充分让他们自主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从一年级入学的那一天起,我就有意识着重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这样,学生才能逐渐蜕变成学习的主体,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不完全靠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而被动地学习知识。
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例如:一是在学习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信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还相当有限,教师就应该指导并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分析整理,通过筛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迅速地思考解决问题。二是在学习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时,我给学生以充足的自学时间,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或画图等喜欢的方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在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解题思路之后,班级内再一起探讨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会高很多。三是教学生们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课本上的例题多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反之,再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知识更加牢固。
总之,要养成学生良好地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有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培养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纵观我校一至六年级小学生,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都很淡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为学生营造可以自主学习的氛围
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哪怕这些看法是错误的,或是荒诞不稽、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给以他们足够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乐意自主地学习。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分段计费这部分知识时,在学这部分知识前,我就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多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然后提出所有自己弄得不太明白的想问的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既然水和电用多了,水费和电费就会涨价,那我们家里能不能在每间屋子里面装一块水表和电表?”这个问题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但我没有拒绝回答,而是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整节课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在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投入到思考过程中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素材,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需要老师多做要求,就会自发自觉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时,我完全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图来讲,而是联系学生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明天我们班级要召开家长会,每位家长按照自己孩子的座位来坐,请问你该如何告诉家长,你在教室里的位置?”这个问题一下子提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纷纷和小组的同学讨论,如何才能准确地让自己家长迅速找到座位,经过一番讨论,自主就明白了必须告诉家长自己坐在第几竖排、第几横排,接下来,老师及时肯定學生们的探讨结果,同学们听到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方法后,欢呼起来,此时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在刚刚的口语表达基础上强调,这个竖排我们称为“列”,横排称为“行”,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告诉家长自己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就可以了,通过创设一个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就帮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三、分层设计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例如:班里的优等生,所设计的练习题太简单,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了,因此就应该设计难一点的练习,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激发这类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对于中等生,设计的练习难度应该适中,在他们自学的能力范围内既不偏高也不过于简单就可以了;而相对于差等生,所给的练习太复杂,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懒惰情绪,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参差不齐的学生都有能力自主学习。
四、从低年级开始着重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一是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做个记号,然后想办法弄懂他们,如问家长、问同学、问老师;二是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三是鼓励合作学习,自发组建合作交流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如地发表意见。这样,既能充分让他们自主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从一年级入学的那一天起,我就有意识着重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这样,学生才能逐渐蜕变成学习的主体,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不完全靠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而被动地学习知识。
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例如:一是在学习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信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还相当有限,教师就应该指导并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分析整理,通过筛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迅速地思考解决问题。二是在学习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时,我给学生以充足的自学时间,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或画图等喜欢的方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在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解题思路之后,班级内再一起探讨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会高很多。三是教学生们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课本上的例题多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反之,再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知识更加牢固。
总之,要养成学生良好地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有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会梅.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张彩金.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1辑)[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