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任性学生的教育与辅导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jf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不少的孩子面对父母的教育和要求时,你说东,他偏说西,脾气稍有不如意就和父母对着干,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其实,这是孩子想要通过自己的任性行为来弥补自身安全感的缺失的一种行为,他们想要这种方式来突出自己的存在感,突显自己的意志,从而引起父母及老师的关注。可以说,孩子的任性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关键词:教育  安全感  家庭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任性行为,让父母手足无措。
  【现象与评析】
  【案例1】
  小Z是二胎家庭里的老大。在小Z进入一年级的时候明显的表现为缠人。在周一返校时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总是拖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放开,在教室里大吵大闹,哭得歇斯底里。但如果爸爸妈妈离开后,这一周里表现还是不错的,能够安心的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安然地渡过一周。但下次返校时,又会表现出与父母难舍难分的状况,不管是老师的劝说安慰还是父母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止住她的哭闹。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2个月之久。
  有一次与小Z聊天时,小Z问我:“老师,我爸爸妈妈为什么把我送到这个学校来?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听到这个问题我很惊讶,就说:“你为什么这么问呀?我们到学校里来读书的,你看有这么多小朋友都跟你在一起学习呢?”小Z看看我说:“我觉得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才把我送到这个学校来的。”我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不可能的,你可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呀!”她又说:“是的,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我了。”说着又低下了头。
  经过这次对话,我知道了为什么每次返校小Z总是缠着爸爸妈妈,不愿意他们离开了。那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儿童专家表示,0~3岁的孩子适当缠人并不是坏事,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表现出来的过于缠人的行为就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任性行为了。案例1中小Z在返校时表现出来的反抗,抵触行为就是因为家里有了弟弟,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他的弟弟身上,而忽视了小Z的心理,从而让他缺乏安全感。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不能为孩子创设和营造一个令孩子感到安全放松的环境,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显得敏感,惊慌,从而使得孩子做出任性的行为。
  【案例2】
  小B是富裕家庭出来的小女孩。在我眼中她是一个文静而且有点胆小的女孩子。平时说话轻声细语,上课回答问题也是需要老师多次鼓励才肯举手回答。小B她从小时爷爷奶奶带的,妈妈是一个温柔贤惠的银行职员,对孩子说话是轻声细语的。
  有一次我在跟小B的妈妈反映她做作业时有抄别人的现象,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共同教育批评。我跟小B的妈妈交流完后,这位妈妈转向自己的孩子还摸摸孩子的头,想说几句话,结果这个孩子一下打掉了妈妈摸过来的手,还大声的说:“不要摸我嘛”。气势比她妈妈还大。当时,我就有点傻眼了,明明是孩子做错了,妈妈还没有批评她就会对妈妈这么凶?为什么明明孩子做错了,气势比妈妈还足?从这里看出,平时在家中没有少对妈妈发脾气。
  孩子的任性行为来源于孩子“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生活中,有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相处的时候,开朗活泼。不过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判若两人,常常表现出比较任性、紧张、害怕,对于父母的要求和约束却敷衍了事、任性抵触。其实,这就是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的表现。因为,她从小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了与父母的沟通,与父母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因此孩子对父母或他人怀有一颗警惕之心。也正因为这样,孩子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常常以任性的方式来掩饰自己、保护自己。因此,孩子的警惕之心是造成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案例3】
  班级中有个小女孩叫小H,是典型的外表强悍,内心脆弱的女孩子。在下课与同学玩的时候经常吵架,主要原因是所有的活动都要听她的,如果不听她的她就会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话去说别人,一般同学都会让着她或者干脆选择不跟她玩。但是,如果有老师或者同学一说她,不管轻重她就会噘着嘴自顾自发脾气或者掉眼泪。
  后来通过了解,小H是有外公外婆领大的,爸爸常年在上海做生意,不经常回家。而且妈妈也是事业上的女强人,是某行的行长。由于自己的出色,在家中对这个小H要求非常高。不回家还好,一回家就会督促孩子学这学那,如果不听话就会对孩子又打又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圍不和谐或者家长的态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当使得孩子对外界事物产生了戒备、抵触的心理。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大骂教育往往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对父母抵触、反感、不相信。这种安全感的缺失表现在行动上,就体现为孩子外表强悍、内心脆弱,从而造成孩子的任性和胡闹。
  【措施与方法】
  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应该如何塑造和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尽量避免孩子的任性行为呢?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交流中获得安全感
  与孩子进行及时恰当的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对塑造孩子的安全感,避免孩子的任性行为大有帮助。当我知道案例1中的小Z有怀疑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小弟不爱他了,才把他送进寄宿制学校的思想及时引导,同时要求其父母在周末回家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Z身上,多与孩子聊天,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交流时,除了功课和成绩以外,父母更需要找一些恰当的话题与孩子沟通交流,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孩子有了被信任感也就有慢慢有了安全感。
  通过半年时间的及时交流,孩子已经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变得更加阳光开朗。现在已经是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了。   (2)用一个平和的心取得安全感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父母就要懂得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果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父母不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情绪波动不稳,或焦虑暴躁、或恐惧紧张,都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缺乏,从而滋生任性行为。
  如案例3中的小H,就是因为从小与父母接触的比较少,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又过高,经常会因为小H没有达到她的期望值进行打骂。因此,建议小H的父母周末要一起陪伴她,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的“不满意”,如何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
  (3)少一点压力,多一份安全感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不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担心孩子在生活中“输”掉,担心孩子不能克服种种考验和挑战,因此,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成长特点和承受能力,给予孩子过大的压力,提出过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父母不可避免的成为唠叨,严格的家长,而孩子会感到家长很烦,不愿意听家长的话。这种情况下去,孩子慢慢地变得叛逆,变得任性。
  特别是我们寄宿制学校,很多家长在周末接孩子的时候,不要一见面就问孩子的学习,多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状况;当知道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也不要一味的指责,我们可以在家里与孩子一同分析成绩好坏的原因。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不光关心我的成绩,还关心我的生活。只有这样,父母恰当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注之情,才能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的任性行为。
  (4)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安全感
  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有时好,有时恶劣。然而,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情绪中。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忽视孩子的心理因果关系,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以及任性行为的出现。
  由于,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因此,我们的父母成了“假日父母”,再加上部分家长连周末都没有空陪孩子,好多孩子成了“高楼儿童”。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非常有限,因而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比较缺乏。因此,建议我们的家长不管有多忙,在周末孩子回家的那两天里一定要多陪陪孩子,除了陪孩子完成必要的作业以外,更要陪孩子一起玩,一起分享一周中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让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中多一份安全感。
  【总结与反思】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了怎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总的来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及安全感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胆怯、畏生、敏感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和家庭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只有在一個和谐、民主、讲道理的家庭中成长,才能拥有安全感。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严格要求自己,从而逐渐建立孩子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尽量避免任性行为的出现,让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
  参考文献

[1]张明国.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4(14).

[2]高利华,王丽茹,阙菡雅.郑州市3所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7(8).

其他文献
摘 要:育人是学校最主要的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只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此时性格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必须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保证德育工作的实行效果,为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对策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拥有良好的道
期刊
摘 要:学校与家庭是担负学生教育的两个法定责任主体,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家校合作理念已融入国家教育基本政策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育理念融入党和国家的的根本教育方针政策之中。  关键词:家校共育 理念教育方针政策  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共同培育学生。为什么要家校共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
期刊
摘 要:特殊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思想品德教育在弱智教育中占有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作为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该如何正确对待此类特殊学生呢?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实践法、经验总结法对该如何对特殊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而且用了具体的例子,具体的代表人物小威来贯穿全文。这些尝试主要有注意正面教育,运用榜样激励;及时发现闪光
期刊
摘 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初中阶段是学生获取新知、培养思维、锻炼能力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接受的知识往往是学生一生知识储备的重要基础作为初中物理,更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来源于生活走向生活。”学生平时接触到的生活现象就成了先入为主的知识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在物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评价促发展”成了热门话题。如今,教育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评价结果,而是为了推动被评价者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对被评价者——幼儿的评价。本文结合幼儿园美术作品评价教学,从审美标准、评价主体等角度,阐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作品 审美标准 评价主体  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幼儿园美术作品评价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忽视被
期刊
新学期开学,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的孩子分到了我班,第一次小测验后,她说要和我谈谈孩子的情况,我当时正在外地学习,她就发了微信给我。我觉得很多刚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可能都会有她的困惑,就把我和她的微信交流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点帮助。  张老师您好:  孩子又成为您的学生真是挺荣幸的。  上一年级,这就意味着孩子告别了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从此步入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活,孩子们有些不适应,说实
期刊
一个好的家风不仅仅影响的是一家人,一代人,它影响的往往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最终可能影响的是一个社会。——题记  月有圆缺,天有晴阴。人生风雨阳光同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话,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功德圆满。对于一个家庭,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初心。初心就在所有人出发的地方,就在那些没有成本、无须投资的精神世界里,就在我们善良美
期刊
摘 要:早操是幼儿园开展的常规性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的活动。在提倡课程游戏化的今天,如何让早操变成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主动参与的活动,其核心就在于让游戏精神贯穿始终,如何将环保理念和活动器械相结合,如何将早操游戏化,如何为孩子预留创造的空间,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这是园本教研的落实,这是基于将幼儿放在首位的体现。  关键词:游戏 承载 幸福童年  教研组是幼儿园重要的
期刊
摘 要:《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育专家认为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关键期中体能发展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体能培养中足球是最好的运动。  关键词:幼儿园足球 教学经验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语文也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存在的。为了适应新教改环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并且对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行巩固。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多元化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