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8-8636(2014)06-0080-02 美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对于听障生来说,这一高级情感有些滞后,发展较为迟缓,水平较低。低年级与正常幼儿特点相当:以外在美和真实性为主;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美与丑、善与恶等。但是,对于文学作品,听力障碍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难以获得美的体验。为了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应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唤起、引导、培养听力障碍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依托文本,感知美
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精挑细选的、符合学生阅读的课文。限于听障生知识单一、阅历浅等因素,对课文所蕴含的美育因素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美、体验美。
全日制聋校语文教材配有许多彩色插图,且低年级段的课文都是看图学文,这样的教材安排,符合听障生以外在美和真实性为主的美感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教师通过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如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秋天》一课时,教师通过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树叶的特点,从而体会天气的变化,感知到秋天是金黄色的;观察插图(二),知道秋天到了,大雁南飞,庄稼熟了,农民忙着丰收,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美。学完课文后,教师根据低年级听障生天真烂漫,好奇、好动的个性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戴上描绘秋天景物的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景物,如落叶、稻子、果实、蓝天、白云、大雁等,让学生根据自编的课本剧演一演,从中深切体验、感悟自然之美。
二、品读文本,理解美
长期以来,我校听障生词汇习得都是在语文课堂中,在学校里,随着年级的递增,课文篇幅越来越长,听障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就越显吃力。对文本的内容都不甚理解,更别提对文本美的体会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听障生提供丰富的表象,使文本陈述的事物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以此作为品读文本的主旋律来培养听障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以人教版第十册课文《我爱家乡》为例,要让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听障生由于自身的缺陷性产生的自卑、自信心缺乏,导致他们的情感体验相对较贫乏,对周边的人事物也较常人冷漠。为了升华学生的情感,教师得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着手,如通过图片,把新旧学校校容校貌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新学校较之旧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校园里,我们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的公寓式宿舍,有整洁舒适的餐厅等,这都是旧学校无法相比的。同学们在新校园里学习生活如鱼得水,畅快淋漓。进而引导学生表达对新学校的感情,孩子们竞相发言,都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了以上情感基调作铺垫,再教学文本时,教师就得紧扣文本:作者登上家乡附近的一座山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写出家乡的景象。紧紧抓住“崭新的城镇”、“美丽的田野”、“硕果累累的果园”、“繁忙的码头”四个处所的特点描写,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景象,这样,学生对家乡美不但有了感知性认识,还有了理解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顺顺当当地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从而达到与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同频共振的效果。
三、超越文本,鉴赏美
对美的鉴赏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到了中高年级,听力障碍学生开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分辨善与恶、辨别美丑、分辨是非等。学校所用教材里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作品的美,往往蕴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仔细反复地品味,才能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加之许多文章对所叙述的事物不是面面俱到的,会有一些“留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去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从中去感悟。
学生受听力损失的影响,词语匮乏、语言与思维脱节等导致其语言理解能力薄弱。学校的聋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加上自身的缺陷性,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十分狭小,想象能力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种种原因造成聋生对文本每的肩上能力不强,在教学时,教师就得施展浑身解数去帮助他们。
在教学人教版十五册中的叙事散文《落花生》时,先让学生知道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学习课文后,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还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的。这时,教师以学校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例:钟同学自幼因火灾,不幸毁容,她的外表并不漂亮,但她有一颗好学的、善良的心。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班级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家是父母的好女儿。她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孝敬长辈。正如课文中的花生一样,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她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借机教育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学会鉴赏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等)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一、依托文本,感知美
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精挑细选的、符合学生阅读的课文。限于听障生知识单一、阅历浅等因素,对课文所蕴含的美育因素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美、体验美。
全日制聋校语文教材配有许多彩色插图,且低年级段的课文都是看图学文,这样的教材安排,符合听障生以外在美和真实性为主的美感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教师通过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如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秋天》一课时,教师通过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树叶的特点,从而体会天气的变化,感知到秋天是金黄色的;观察插图(二),知道秋天到了,大雁南飞,庄稼熟了,农民忙着丰收,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美。学完课文后,教师根据低年级听障生天真烂漫,好奇、好动的个性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戴上描绘秋天景物的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景物,如落叶、稻子、果实、蓝天、白云、大雁等,让学生根据自编的课本剧演一演,从中深切体验、感悟自然之美。
二、品读文本,理解美
长期以来,我校听障生词汇习得都是在语文课堂中,在学校里,随着年级的递增,课文篇幅越来越长,听障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就越显吃力。对文本的内容都不甚理解,更别提对文本美的体会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听障生提供丰富的表象,使文本陈述的事物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以此作为品读文本的主旋律来培养听障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以人教版第十册课文《我爱家乡》为例,要让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听障生由于自身的缺陷性产生的自卑、自信心缺乏,导致他们的情感体验相对较贫乏,对周边的人事物也较常人冷漠。为了升华学生的情感,教师得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着手,如通过图片,把新旧学校校容校貌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新学校较之旧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校园里,我们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的公寓式宿舍,有整洁舒适的餐厅等,这都是旧学校无法相比的。同学们在新校园里学习生活如鱼得水,畅快淋漓。进而引导学生表达对新学校的感情,孩子们竞相发言,都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了以上情感基调作铺垫,再教学文本时,教师就得紧扣文本:作者登上家乡附近的一座山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写出家乡的景象。紧紧抓住“崭新的城镇”、“美丽的田野”、“硕果累累的果园”、“繁忙的码头”四个处所的特点描写,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景象,这样,学生对家乡美不但有了感知性认识,还有了理解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顺顺当当地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从而达到与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同频共振的效果。
三、超越文本,鉴赏美
对美的鉴赏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到了中高年级,听力障碍学生开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分辨善与恶、辨别美丑、分辨是非等。学校所用教材里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作品的美,往往蕴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仔细反复地品味,才能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加之许多文章对所叙述的事物不是面面俱到的,会有一些“留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去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从中去感悟。
学生受听力损失的影响,词语匮乏、语言与思维脱节等导致其语言理解能力薄弱。学校的聋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加上自身的缺陷性,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十分狭小,想象能力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种种原因造成聋生对文本每的肩上能力不强,在教学时,教师就得施展浑身解数去帮助他们。
在教学人教版十五册中的叙事散文《落花生》时,先让学生知道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学习课文后,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还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的。这时,教师以学校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例:钟同学自幼因火灾,不幸毁容,她的外表并不漂亮,但她有一颗好学的、善良的心。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班级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家是父母的好女儿。她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孝敬长辈。正如课文中的花生一样,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她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借机教育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学会鉴赏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等)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