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大同化的问题开始得到大众的重视,文化传承与保护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历史文化街区浓缩着一座城市、一片地区的历史风貌和历史传统格局。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现存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景观设计五项原则,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问题与思考
1.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存在问题
1.1 公共设施系统问题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大部分的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十分老旧、落后、不完善,近代改造更新之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还不成系统。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识别系统、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商业金融系统、环卫绿化系统、无障碍系统分布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这种雷同的设计破坏了街区文化的整体性,街区景观风貌割裂,没有体现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1.2 景观功能匮乏问题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时期,人们顾不得追求太多的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景观设计在东北地区的发展不是很完善。未更新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混杂着很多没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破败的工厂、荒草丛生的操场等,他们的存在没有实质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使用价值,占据着宝贵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而街区内的景观设计规划只是提供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景观功能单一、匮乏,难以与现代人们所追求的都市生活的理念相契合,并且也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生活在街区中的人们感到乏味,引发了人口迁移的现象。
1.3 过渡空间景观问题
东北地区更新改造前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设计这方面比较欠缺,这与特殊的历史原因有很大的关系。更新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与周边区域的景观环境反差很大,街区内景观环境以景点的“身份”区别于周边区域,融合相邻异质空间的包容力较差,衔接、整合各种存在对立因素的空间能力较弱,大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过渡空间中的景观。
1.4 地域景观特征问题
对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提炼较少,设计组合杂乱无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没有地域景观该有的独树一帜的景观特性。过分的仿古,设计只是停留在记录的阶段,造成现实与传统生活之间的矛盾,环境拼贴影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无差异的景观环境失去了街区景观风貌的原真性,使人们丢失了对家乡记忆的连续性和归属感。
1.5 开发利用破坏问题
近年来,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开发商对于效率与效益的片面追求,和我国政府对历史景观保护的落后,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安插在高楼林立的漩涡中,街区周围环境、景观轮廓线受到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的破坏。
部分个人或单位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过度装修、翻新改造,造成历史遗留建筑外立面受到损害、装饰泛滥,还出现擅自加层、搭桥改建的情况,这些情况通常只对于单体建筑、沿街立面这样的局部,加之现代改造运用的设计风格没有很好的与历史建筑风格的相衔接,严重破坏了建筑外部立面景观的本来风貌。
2.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设计原则
2.1 人性化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中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同时还要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提高景观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并对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治理污染,注重绿色设计,降低景观要素在设计、生产、使用、报废的一系列生命周期内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街区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因所处社会不稳定、经济不发达、科技较落后的时期而建,相较现代的都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了低很多,所以,景观更新时要将人性化景观设计融入街區环境中,对原有可用的建筑、景观等环境构成要素采取保护和改造的方式,对没有价值的街区要素进行更新,应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对功能、材料、技术进行新的思考;尊重街区历史文脉的延续,将现代社会与人们对物质和非物质需要作为立足点,是把社会、历史、人、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的景观设计,避免人为的添加历史信息,让设计融于街区原有时间和空间中。
2.3地域性设计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中,应将东北地区地域特色进行充分表达,建筑群体整体风貌是街区的主体景观形象,更新后的景观保证其建筑的原真性,使人们对空间具有认同感,居住环境得到扩展和延伸,成为最理想的生活场所和旅游景点。
2.4整体性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更新时,应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地域特色、街区人文景观等区域、要素的前提下,再进行景观功能规划,并与建筑、绿化、雕塑等要素相结合,力求对街区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在控制街区建筑空间环境时,景观规划设计对街区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应考虑街区内部建筑群体组合和单一形态的整体性,以建筑群整体作为大方向的宏观控制,对重点建筑外观、体量、高度、风格、色彩、材料、肌理等综合分析;对景观要素进行整合设计,既要控制单体建筑形态的原真性,也要统一规划其组合体的宏观效果、植物形式、商业标识、小品样式,使之相互协调更好地构建出街区整体风貌,并在新建建筑设计时,对文化感、形象感、时代感、审美感提出相应整体性要求。
2.5连续性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因所处的地理区位、经济结构、历史文脉、地方传统各有差异,所以,微观来看,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呈现的地域特征各有千秋;宏观来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质量高低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街区带动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哈尔滨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
现实的东北地区街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更新中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即一味注重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或是重建。解决这些问题,应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所处的地理条件、人文历史为背景,深入研究社会风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信息媒介等知识,不改变原有景观风貌融入现代文明,并提炼转化为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语言,量身定制特有的街区精神、气质、灵魂,做到让人过目不忘、久记于心的景观环境场所。
结论: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影响着城市景观文化,能够提升城市景观文化底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深入分析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现存问题,提出景观设计原则,对将来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靜.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013(16).
[2]林瑞雪.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关键词】: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问题与思考
1.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存在问题
1.1 公共设施系统问题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大部分的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十分老旧、落后、不完善,近代改造更新之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还不成系统。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识别系统、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商业金融系统、环卫绿化系统、无障碍系统分布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这种雷同的设计破坏了街区文化的整体性,街区景观风貌割裂,没有体现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1.2 景观功能匮乏问题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时期,人们顾不得追求太多的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景观设计在东北地区的发展不是很完善。未更新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混杂着很多没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破败的工厂、荒草丛生的操场等,他们的存在没有实质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使用价值,占据着宝贵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而街区内的景观设计规划只是提供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景观功能单一、匮乏,难以与现代人们所追求的都市生活的理念相契合,并且也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生活在街区中的人们感到乏味,引发了人口迁移的现象。
1.3 过渡空间景观问题
东北地区更新改造前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设计这方面比较欠缺,这与特殊的历史原因有很大的关系。更新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与周边区域的景观环境反差很大,街区内景观环境以景点的“身份”区别于周边区域,融合相邻异质空间的包容力较差,衔接、整合各种存在对立因素的空间能力较弱,大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过渡空间中的景观。
1.4 地域景观特征问题
对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提炼较少,设计组合杂乱无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没有地域景观该有的独树一帜的景观特性。过分的仿古,设计只是停留在记录的阶段,造成现实与传统生活之间的矛盾,环境拼贴影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无差异的景观环境失去了街区景观风貌的原真性,使人们丢失了对家乡记忆的连续性和归属感。
1.5 开发利用破坏问题
近年来,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开发商对于效率与效益的片面追求,和我国政府对历史景观保护的落后,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安插在高楼林立的漩涡中,街区周围环境、景观轮廓线受到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的破坏。
部分个人或单位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过度装修、翻新改造,造成历史遗留建筑外立面受到损害、装饰泛滥,还出现擅自加层、搭桥改建的情况,这些情况通常只对于单体建筑、沿街立面这样的局部,加之现代改造运用的设计风格没有很好的与历史建筑风格的相衔接,严重破坏了建筑外部立面景观的本来风貌。
2.东北地区历史街区景观设计原则
2.1 人性化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中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同时还要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提高景观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并对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治理污染,注重绿色设计,降低景观要素在设计、生产、使用、报废的一系列生命周期内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街区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因所处社会不稳定、经济不发达、科技较落后的时期而建,相较现代的都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了低很多,所以,景观更新时要将人性化景观设计融入街區环境中,对原有可用的建筑、景观等环境构成要素采取保护和改造的方式,对没有价值的街区要素进行更新,应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对功能、材料、技术进行新的思考;尊重街区历史文脉的延续,将现代社会与人们对物质和非物质需要作为立足点,是把社会、历史、人、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的景观设计,避免人为的添加历史信息,让设计融于街区原有时间和空间中。
2.3地域性设计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中,应将东北地区地域特色进行充分表达,建筑群体整体风貌是街区的主体景观形象,更新后的景观保证其建筑的原真性,使人们对空间具有认同感,居住环境得到扩展和延伸,成为最理想的生活场所和旅游景点。
2.4整体性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更新时,应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地域特色、街区人文景观等区域、要素的前提下,再进行景观功能规划,并与建筑、绿化、雕塑等要素相结合,力求对街区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在控制街区建筑空间环境时,景观规划设计对街区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应考虑街区内部建筑群体组合和单一形态的整体性,以建筑群整体作为大方向的宏观控制,对重点建筑外观、体量、高度、风格、色彩、材料、肌理等综合分析;对景观要素进行整合设计,既要控制单体建筑形态的原真性,也要统一规划其组合体的宏观效果、植物形式、商业标识、小品样式,使之相互协调更好地构建出街区整体风貌,并在新建建筑设计时,对文化感、形象感、时代感、审美感提出相应整体性要求。
2.5连续性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因所处的地理区位、经济结构、历史文脉、地方传统各有差异,所以,微观来看,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呈现的地域特征各有千秋;宏观来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质量高低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街区带动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哈尔滨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
现实的东北地区街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更新中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即一味注重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或是重建。解决这些问题,应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所处的地理条件、人文历史为背景,深入研究社会风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信息媒介等知识,不改变原有景观风貌融入现代文明,并提炼转化为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语言,量身定制特有的街区精神、气质、灵魂,做到让人过目不忘、久记于心的景观环境场所。
结论: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影响着城市景观文化,能够提升城市景观文化底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深入分析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现存问题,提出景观设计原则,对将来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靜.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研究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013(16).
[2]林瑞雪.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