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我1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体验,总结出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六个重要因素: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2、记住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 3、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 5、重视估算,培养能力。6、重视错题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算理、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47-01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我1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体验,总结出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六个重要因素,现在分享给大家。
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在我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小小计算能手”,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2、记住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最大程度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教师归纳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让学生熟记。如:125×8=1000、25×4=100、11×11=121、12×12=144、15×15=225、3π=9.42、4π=12.56、5π=15.7……熟记好这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注重学生口算方法的掌握。如:表内除法56÷7=(),可以指导学生想7×()=56。 坚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训练的密度有着关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我在每天上课之前用两到三分钟,出示10~20道口算题目全班共同口算或接力算,适当注意口算方法的指导,或者每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口算的练习,持之以恒,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錯不漏。(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4)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
5、重视估算,培养能力。
估算能促进学生对数感的形成,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可以采用“估算——计算——验算”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让估算最终也能指导后面的计算。 如在教学例题:估算98+192时,让学生先思考98和192分别接近几百,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当教学完笔算后,将正确的得数与估计结果相比较,让学生明白估计的结果应该和正确的得数很相近,进而也起到了验算的作用。
6、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在知错的基础上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让学生在体验快乐,感受趣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数学计算能手》(北师版 六年级下册)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算理、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47-01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我1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体验,总结出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六个重要因素,现在分享给大家。
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在我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小小计算能手”,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2、记住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最大程度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教师归纳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让学生熟记。如:125×8=1000、25×4=100、11×11=121、12×12=144、15×15=225、3π=9.42、4π=12.56、5π=15.7……熟记好这些常用的计算结果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注重学生口算方法的掌握。如:表内除法56÷7=(),可以指导学生想7×()=56。 坚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训练的密度有着关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我在每天上课之前用两到三分钟,出示10~20道口算题目全班共同口算或接力算,适当注意口算方法的指导,或者每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口算的练习,持之以恒,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錯不漏。(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4)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
5、重视估算,培养能力。
估算能促进学生对数感的形成,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可以采用“估算——计算——验算”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让估算最终也能指导后面的计算。 如在教学例题:估算98+192时,让学生先思考98和192分别接近几百,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当教学完笔算后,将正确的得数与估计结果相比较,让学生明白估计的结果应该和正确的得数很相近,进而也起到了验算的作用。
6、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在知错的基础上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让学生在体验快乐,感受趣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数学计算能手》(北师版 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