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百罗汉塑像分列于大殿、梵音阁及天台莱阁中。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彩塑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明珠”,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在创作手法上大致分为两种:浪漫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手法。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开始以中原文化为创作背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佛教艺术发展高潮之后的余绪。其中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体现的世俗意味。
关键词:世俗意味;筇竹寺五百罗汉;创作手法
1 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的历史文化探源
1.1 关于五百罗汉的传说
中国古人常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的意思,在佛教典故中,五百罗汉也只是一个虚数,表示佛祖弟子众多的意思,并不能确定所说的五百罗汉就是具体准确的五百个人物,这就注定五百罗汉的名号是被后人附会上去的,而五百罗汉造像也多出自匠人的臆造,或是神话小说之类[1]。
1.2 筇竹寺与佛教各个宗派间的关系
由于筇竹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筇竹寺自建寺后经历多种宗派思想的影响,至清光绪年间塑五百罗汉造像时,筇竹寺受禅宗思想影响,是一座典型的禅宗寺院[1]。
禅宗把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不仅主张“顿悟成佛”,而且主张“人圣入凡”,寺院南厢房一副黎广修作的对联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大通无私,玄机妙悟传灯录;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造佛场。”这副对联已经道出了禅宗思想的真谛:佛通无私,仙缘人人有份。只要懂得佛的玄机妙语,任何人都可以成佛。这也正体现了黎广修内在众生平等的思想。
2 筇竹寺罗汉造像艺术特点
2.1 筇竹寺五百罗汉的陈列方式及特点
五百罗汉塑像分列于大殿、梵音阁及天台莱阁中。其中大殿两侧墙壁各有34尊,大殿共有68尊,大致分为两层。天台莱阁中堂奉有孔雀大明王菩萨和58尊罗汉,左堂和右堂分别有75尊,外廊10尊,共218尊。梵音阁中堂奉千手观音和57尊罗汉,左右两堂各75尊,外廊10尊,共217尊。两阁中罗汉分三层围绕在墙壁,第一、三层为坐姿,高约1米;二层为站姿,高约1.4米。三个殿中共塑有罗汉像503尊。
2.2 筇竹寺罗汉造像和新都宝光寺罗汉造像的对比分析
新都宝光寺是蜀中著名禅寺,其罗汉堂袭杭州净慈寺庄真殿规制,为“田”字殿布局。每尊罗汉造像约1.7米,其罗汉造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五百罗汉以站姿和坐姿分列于堂内的“田”字形壁廊内,形体比例全度,面部表情丰富,肢体也处理行比较生动,这在比较强调统一和规范的蜀地佛教造像中十分难得[1]。
筇竹寺罗汉造像是由参与宝光寺塑像的黎广修及其弟子一并完成,造像凝结了黎广修大师对佛性的理解和对人性的领悟,继承了宝光寺罗汉比例合理、面目生动、互不相同的优点,特别是天台莱阁,与宝光寺罗汉堂布局甚为相似,同时进一步将罗汉造像的身形脱去了故作庄重的木讷和的拘谨。罗汉表情丰富、睿智而又大度,既有罗汉应有的庄严同时又丢掉了媚俗的夸张,吸取了宝光寺罗汉造像的优点,摒弃了缺点。宝光寺将现世的人物如皇帝、圣人、施主等人塑进罗汉群像的做法,在筇竹寺罗汉造像群中也得到运用。黎广修把自己、弟子、以及梦佛和尚、康熙、乾隆等人物也塑进了罗汉群像中。筇竹寺罗汉造像采用七彩涂绘,更加显得灵动、活气。
2.3 筇竹寺罗汉造像的艺术形式分析
2.3.1 创作素材来源
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彩塑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明珠”,罗汉像比例、肌肉、服饰、衣纹都与常人相像,古朴可亲,体现了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充满世俗人情和生活情态。据说最初一两年开始塑像时,黎广修并没有一味埋头苦干,而是隔三差五就到山下马街和黑林铺附近的茶馆喝茶。马街和黑林铺是昆明有名的市集,不久前因城中村改造,马街市集已不存在,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形态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也许正是这样对市井乡民的接触中,才使得黎广修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尊尊充满世俗情感的罗汉形象。
2.3.2 对筇竹寺罗汉造像群的总体认识
基于众生平等的思想,筇竹寺罗汉造像融合了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于其中。有人说:看到了筇竹寺五百罗汉,就好像看到了身边的朋友。不错,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妙趣横生的五百罗汉时,我真看到了朋友们的身影。这些不分阶级、不分时代、不论贵贱共济一堂组成的罗汉群像,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面貌和一种鲜活的表现形式,充分向世人展示了这种宗教题材世俗性的创新形式。罗汉有静有动,有的弯腰曲背,有的敞胸露乳,有的骑着灵兽,有的大声吆喝,有的手拿书卷,更有甚者携儿带女,形成了多元、多样性的罗汉群像,漫步其中,就好像是走在现实社会的市集一般,喜、怒、哀、乐无一雷同的形态让人叹为观止。
2.3.3 创作手法的分析
(1)浪漫主义的手法。由于五百罗汉是人们迁强附会臆造出来的,就注定这五百罗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这就给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创作者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进行创造,而这些罗汉像中的一些形象也恰恰是正常人物的夸张。正是创作者有如此丰富的相像空间,才创作出一尊尊形象夸张的罗汉。如大殿右侧墙面的九天揽月罗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手比身子长出数倍,神情奇特专注,正在伸长比臂膀抓取天上的月亮。又如大殿左侧墙壁的长脚罗汉,长长的腿,双手向上提着裤子,生怕被水浸湿了一样,好像是要经过一条小溪一般。
(2)现实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手法也是筇竹寺五百罗汉具有强烈世俗感的最为重要的创作手法。作者竭力将人的精神风貌融合在神的形象中,既有宗教意味又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而且个个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如天台莱阁的一尊罗汉,一只手捧着书卷,另一只手的手指指着书页上的内容,嘴角微张,好像要向旁边的人说些什么,俨然一幅秀骨清风可爱书生的形象。
3 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的世俗化特性
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的形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黎广修及其弟子们对生活,对人性的认识。塑像强调形神兼备,在理念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时刻喷发出生活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筇竹寺五百罗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2] 云南风物志[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 都市时报[N].2005-9-14(A6).
关键词:世俗意味;筇竹寺五百罗汉;创作手法
1 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的历史文化探源
1.1 关于五百罗汉的传说
中国古人常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的意思,在佛教典故中,五百罗汉也只是一个虚数,表示佛祖弟子众多的意思,并不能确定所说的五百罗汉就是具体准确的五百个人物,这就注定五百罗汉的名号是被后人附会上去的,而五百罗汉造像也多出自匠人的臆造,或是神话小说之类[1]。
1.2 筇竹寺与佛教各个宗派间的关系
由于筇竹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筇竹寺自建寺后经历多种宗派思想的影响,至清光绪年间塑五百罗汉造像时,筇竹寺受禅宗思想影响,是一座典型的禅宗寺院[1]。
禅宗把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不仅主张“顿悟成佛”,而且主张“人圣入凡”,寺院南厢房一副黎广修作的对联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大通无私,玄机妙悟传灯录;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造佛场。”这副对联已经道出了禅宗思想的真谛:佛通无私,仙缘人人有份。只要懂得佛的玄机妙语,任何人都可以成佛。这也正体现了黎广修内在众生平等的思想。
2 筇竹寺罗汉造像艺术特点
2.1 筇竹寺五百罗汉的陈列方式及特点
五百罗汉塑像分列于大殿、梵音阁及天台莱阁中。其中大殿两侧墙壁各有34尊,大殿共有68尊,大致分为两层。天台莱阁中堂奉有孔雀大明王菩萨和58尊罗汉,左堂和右堂分别有75尊,外廊10尊,共218尊。梵音阁中堂奉千手观音和57尊罗汉,左右两堂各75尊,外廊10尊,共217尊。两阁中罗汉分三层围绕在墙壁,第一、三层为坐姿,高约1米;二层为站姿,高约1.4米。三个殿中共塑有罗汉像503尊。
2.2 筇竹寺罗汉造像和新都宝光寺罗汉造像的对比分析
新都宝光寺是蜀中著名禅寺,其罗汉堂袭杭州净慈寺庄真殿规制,为“田”字殿布局。每尊罗汉造像约1.7米,其罗汉造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五百罗汉以站姿和坐姿分列于堂内的“田”字形壁廊内,形体比例全度,面部表情丰富,肢体也处理行比较生动,这在比较强调统一和规范的蜀地佛教造像中十分难得[1]。
筇竹寺罗汉造像是由参与宝光寺塑像的黎广修及其弟子一并完成,造像凝结了黎广修大师对佛性的理解和对人性的领悟,继承了宝光寺罗汉比例合理、面目生动、互不相同的优点,特别是天台莱阁,与宝光寺罗汉堂布局甚为相似,同时进一步将罗汉造像的身形脱去了故作庄重的木讷和的拘谨。罗汉表情丰富、睿智而又大度,既有罗汉应有的庄严同时又丢掉了媚俗的夸张,吸取了宝光寺罗汉造像的优点,摒弃了缺点。宝光寺将现世的人物如皇帝、圣人、施主等人塑进罗汉群像的做法,在筇竹寺罗汉造像群中也得到运用。黎广修把自己、弟子、以及梦佛和尚、康熙、乾隆等人物也塑进了罗汉群像中。筇竹寺罗汉造像采用七彩涂绘,更加显得灵动、活气。
2.3 筇竹寺罗汉造像的艺术形式分析
2.3.1 创作素材来源
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彩塑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明珠”,罗汉像比例、肌肉、服饰、衣纹都与常人相像,古朴可亲,体现了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充满世俗人情和生活情态。据说最初一两年开始塑像时,黎广修并没有一味埋头苦干,而是隔三差五就到山下马街和黑林铺附近的茶馆喝茶。马街和黑林铺是昆明有名的市集,不久前因城中村改造,马街市集已不存在,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形态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也许正是这样对市井乡民的接触中,才使得黎广修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尊尊充满世俗情感的罗汉形象。
2.3.2 对筇竹寺罗汉造像群的总体认识
基于众生平等的思想,筇竹寺罗汉造像融合了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于其中。有人说:看到了筇竹寺五百罗汉,就好像看到了身边的朋友。不错,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妙趣横生的五百罗汉时,我真看到了朋友们的身影。这些不分阶级、不分时代、不论贵贱共济一堂组成的罗汉群像,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面貌和一种鲜活的表现形式,充分向世人展示了这种宗教题材世俗性的创新形式。罗汉有静有动,有的弯腰曲背,有的敞胸露乳,有的骑着灵兽,有的大声吆喝,有的手拿书卷,更有甚者携儿带女,形成了多元、多样性的罗汉群像,漫步其中,就好像是走在现实社会的市集一般,喜、怒、哀、乐无一雷同的形态让人叹为观止。
2.3.3 创作手法的分析
(1)浪漫主义的手法。由于五百罗汉是人们迁强附会臆造出来的,就注定这五百罗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这就给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创作者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进行创造,而这些罗汉像中的一些形象也恰恰是正常人物的夸张。正是创作者有如此丰富的相像空间,才创作出一尊尊形象夸张的罗汉。如大殿右侧墙面的九天揽月罗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手比身子长出数倍,神情奇特专注,正在伸长比臂膀抓取天上的月亮。又如大殿左侧墙壁的长脚罗汉,长长的腿,双手向上提着裤子,生怕被水浸湿了一样,好像是要经过一条小溪一般。
(2)现实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手法也是筇竹寺五百罗汉具有强烈世俗感的最为重要的创作手法。作者竭力将人的精神风貌融合在神的形象中,既有宗教意味又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而且个个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如天台莱阁的一尊罗汉,一只手捧着书卷,另一只手的手指指着书页上的内容,嘴角微张,好像要向旁边的人说些什么,俨然一幅秀骨清风可爱书生的形象。
3 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的世俗化特性
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的形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黎广修及其弟子们对生活,对人性的认识。塑像强调形神兼备,在理念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时刻喷发出生活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筇竹寺五百罗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2] 云南风物志[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 都市时报[N].2005-9-14(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