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建筑由于荷载大、埋深大、宽度广等特点,对基础的岩土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实践,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关键点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的勘察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关键点
现代高层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对基础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岩土勘察是一项复杂和专业的工作,环节多、技术复杂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都会对岩土勘察的质量造成影响。在高层建筑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高层建筑基础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分析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一些城市的住宅和商用建筑从原来的十几层向二十层、三十层的高度发展,高层建筑成为增加城市的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城市资源集中效益的重要途径。高层建筑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具有如下的几个突出特点:
1、荷载较大
现代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为了实现对自身稳定性和结构刚性的要求,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进行支撑。高层建筑自身重量的显著增加,使得对基础的压力大大提高,以一栋高达35层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为例,其对地基所产生的压力可以达到800KPa。因此,荷载大,是高层建筑对基础工程造成的首要影响。
2、基础埋深大
高层建筑为了实现相应的防风和避震的荷载要求,必须通过加大埋深来提高建筑的穩定性。此外,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导致高层建筑必须注重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如地下车库和商业区等。一般情况下,筏形基础和箱型基础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的深度一般为不小于建筑有效高度的1∕15,筏形-桩基基础建筑和箱体-桩基基础高层建筑的埋深,一般不小于建筑有效高度的1∕18。高层建筑埋深的普遍增加,要求岩土勘察工作人员必须对地形的地貌、岩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下水的性质、埋深等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通过勘察数据对岩土结构、厚度、承载能力等进行计算,向设计人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帮助其确定合适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形式和深度,以保证上层建筑施工和使用的稳定和安全。
二、高层建筑岩土勘察的要点分析
1、高层建筑岩土勘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勘察的前期准备阶段,勘察企业要提前对勘察所需的手续和资料进行办理和准备,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有: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计划和任务书、勘察范围的批准文件;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平面图;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进度要求和质量要求。此外,前期准备阶段,勘察单位要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组建项目组,做好现场水电、道路、设备、技术人员等施工准备;准备技术条例,方便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指导。
2、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目的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建筑的设计、施工、基坑施工等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资料,为基础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其主要的任务包括有:对不良地基的性质、范围和深度和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进行勘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建筑地基的地层分布、深度、厚度、结构类型、物理化学特性和工程特性等进行勘察,以确定地址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对地基内的岩土层进行勘察,对其变形模量、承载力等物理性质进行勘察,确定天然地基方案是否可行;对地下水的分布范围、深度、年代、类型、季节性变化情况等进行勘察,对地下水的最高水位、腐蚀性和渗透性等进行勘察,为建筑地基的处理和防护提供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对建筑地基范围内地质的抗震等级进行勘察,提供场地类型、土层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等地震相关参数。
3、钻孔间距问题
岩土勘察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勘探点的间距设置为15-35m。这一间距比一般建筑的要求要小,安全等级也更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钻孔间距的选择需要根据现场地质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实际要求进行,保证钻探工作可以准确的反应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对于底层结构较为简单的场地,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在掌握了地层的分布规律之后,孔距可以适当的放大,以减少施工量,加快施工进度。对于主建筑的边角处、体形结构变异较大处、荷载处和不同地貌的边界交界处等,需要适当减小钻探间距,保证勘察质量。
4、钻孔深度问题
钻孔深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基础埋深、压缩层深度和预计桩长。基础埋深可以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数据进行确定;预计桩长的确定,需要通过对荷载大小、附件建筑经验和区域地质资料等进行分析,确定桩的类型、分布和预计桩长;压缩层深度的计算,一般将基础宽度作为主要的参数进行计算,但是在基础形式需要同时满足地下设施防水等其他要求时,以基础宽度作为参数的计算不太准确。应力控制法,自基底平面开始计算,至附加压力为土层自重压力的10%-15%为止,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考虑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对附加压力的消减;对复合地基要考虑土体加固后的应力扩散作用;计算桩端平面以下的压缩层的厚度要结合实际的布桩方式进行计算;采用建筑平面中心位置的应力进行计算。
三、岩土工程评价
1、地基的湿陷性及液化势评价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湿陷性评价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I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总湿陷量值较小,因此只要大于零就需要指出,对于小于5cm的量值要特别指出,便于设计人员查看;基础埋深较大时,修正系数β是值较为保守,容易造成误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二是高层建筑采用桩基结构时,需要特别加强对地基液化势的评价。对每一土层的液化势逐一进行评价;对大于15m深度的土层采用静探法、剪切波速法进行评价。
2、桩侧壁摩阻力评价
对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的标准值进行使用时应该折减;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单桩承载力进行评价,应该考虑湿陷土层桩侧壁摩阻力的变化。此外,还要同时提供相应地段非湿陷和非液化状态的侧摩阻数值,为试桩工程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3、基坑支护
根据场地的岩土条件和开挖的预计深度,在开挖的边界至开挖深度范围内进行勘探点的布置;施工降水,要首先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对场地内的区域性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岩土性质和土层结构对土层的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强度进行测试;对场地范围内及周边范围的地下水分布、类型和渗流情况进行测试,对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对建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计算模型、施工降水措施等。
四、完善勘察监理制度
监理制度,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措施,对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当前监理制度在岩土勘察工作的执行制度尚不完善,仅仅对重点的行业和工程进行了监理。由于岩土勘察工作所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对其工作质量的监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勘察工作从勘察计划、现场作业、勘察报告的提交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的勘察监理,防止勘察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和操作不规范,技术标准低等问题。勘察监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当前高层建筑岩土勘察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尤为重要。
五、总 结
高层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现代高层建筑对岩土勘察提出了钻孔深度大、参数精度要求高、土工试验难度大等新的要求,对岩土勘察技术人员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岩土勘察时,必须明确勘察任务和目的,做好前期准备,加强对勘察关键点的质量控制,最终促进高层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雄震.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的分析[J].科学之友,2010(8)
[2]王璐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3]温文富,王义海.杨旭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7)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关键点
现代高层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对基础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岩土勘察是一项复杂和专业的工作,环节多、技术复杂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都会对岩土勘察的质量造成影响。在高层建筑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高层建筑基础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分析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一些城市的住宅和商用建筑从原来的十几层向二十层、三十层的高度发展,高层建筑成为增加城市的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城市资源集中效益的重要途径。高层建筑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具有如下的几个突出特点:
1、荷载较大
现代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为了实现对自身稳定性和结构刚性的要求,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进行支撑。高层建筑自身重量的显著增加,使得对基础的压力大大提高,以一栋高达35层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为例,其对地基所产生的压力可以达到800KPa。因此,荷载大,是高层建筑对基础工程造成的首要影响。
2、基础埋深大
高层建筑为了实现相应的防风和避震的荷载要求,必须通过加大埋深来提高建筑的穩定性。此外,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导致高层建筑必须注重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如地下车库和商业区等。一般情况下,筏形基础和箱型基础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的深度一般为不小于建筑有效高度的1∕15,筏形-桩基基础建筑和箱体-桩基基础高层建筑的埋深,一般不小于建筑有效高度的1∕18。高层建筑埋深的普遍增加,要求岩土勘察工作人员必须对地形的地貌、岩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下水的性质、埋深等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通过勘察数据对岩土结构、厚度、承载能力等进行计算,向设计人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帮助其确定合适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形式和深度,以保证上层建筑施工和使用的稳定和安全。
二、高层建筑岩土勘察的要点分析
1、高层建筑岩土勘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勘察的前期准备阶段,勘察企业要提前对勘察所需的手续和资料进行办理和准备,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有: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计划和任务书、勘察范围的批准文件;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平面图;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进度要求和质量要求。此外,前期准备阶段,勘察单位要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组建项目组,做好现场水电、道路、设备、技术人员等施工准备;准备技术条例,方便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指导。
2、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目的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建筑的设计、施工、基坑施工等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资料,为基础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其主要的任务包括有:对不良地基的性质、范围和深度和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进行勘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建筑地基的地层分布、深度、厚度、结构类型、物理化学特性和工程特性等进行勘察,以确定地址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对地基内的岩土层进行勘察,对其变形模量、承载力等物理性质进行勘察,确定天然地基方案是否可行;对地下水的分布范围、深度、年代、类型、季节性变化情况等进行勘察,对地下水的最高水位、腐蚀性和渗透性等进行勘察,为建筑地基的处理和防护提供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对建筑地基范围内地质的抗震等级进行勘察,提供场地类型、土层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等地震相关参数。
3、钻孔间距问题
岩土勘察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勘探点的间距设置为15-35m。这一间距比一般建筑的要求要小,安全等级也更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钻孔间距的选择需要根据现场地质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实际要求进行,保证钻探工作可以准确的反应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对于底层结构较为简单的场地,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在掌握了地层的分布规律之后,孔距可以适当的放大,以减少施工量,加快施工进度。对于主建筑的边角处、体形结构变异较大处、荷载处和不同地貌的边界交界处等,需要适当减小钻探间距,保证勘察质量。
4、钻孔深度问题
钻孔深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基础埋深、压缩层深度和预计桩长。基础埋深可以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数据进行确定;预计桩长的确定,需要通过对荷载大小、附件建筑经验和区域地质资料等进行分析,确定桩的类型、分布和预计桩长;压缩层深度的计算,一般将基础宽度作为主要的参数进行计算,但是在基础形式需要同时满足地下设施防水等其他要求时,以基础宽度作为参数的计算不太准确。应力控制法,自基底平面开始计算,至附加压力为土层自重压力的10%-15%为止,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考虑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对附加压力的消减;对复合地基要考虑土体加固后的应力扩散作用;计算桩端平面以下的压缩层的厚度要结合实际的布桩方式进行计算;采用建筑平面中心位置的应力进行计算。
三、岩土工程评价
1、地基的湿陷性及液化势评价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湿陷性评价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I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总湿陷量值较小,因此只要大于零就需要指出,对于小于5cm的量值要特别指出,便于设计人员查看;基础埋深较大时,修正系数β是值较为保守,容易造成误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二是高层建筑采用桩基结构时,需要特别加强对地基液化势的评价。对每一土层的液化势逐一进行评价;对大于15m深度的土层采用静探法、剪切波速法进行评价。
2、桩侧壁摩阻力评价
对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的标准值进行使用时应该折减;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单桩承载力进行评价,应该考虑湿陷土层桩侧壁摩阻力的变化。此外,还要同时提供相应地段非湿陷和非液化状态的侧摩阻数值,为试桩工程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3、基坑支护
根据场地的岩土条件和开挖的预计深度,在开挖的边界至开挖深度范围内进行勘探点的布置;施工降水,要首先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对场地内的区域性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岩土性质和土层结构对土层的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强度进行测试;对场地范围内及周边范围的地下水分布、类型和渗流情况进行测试,对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对建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计算模型、施工降水措施等。
四、完善勘察监理制度
监理制度,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措施,对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当前监理制度在岩土勘察工作的执行制度尚不完善,仅仅对重点的行业和工程进行了监理。由于岩土勘察工作所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对其工作质量的监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勘察工作从勘察计划、现场作业、勘察报告的提交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的勘察监理,防止勘察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和操作不规范,技术标准低等问题。勘察监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当前高层建筑岩土勘察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尤为重要。
五、总 结
高层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现代高层建筑对岩土勘察提出了钻孔深度大、参数精度要求高、土工试验难度大等新的要求,对岩土勘察技术人员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岩土勘察时,必须明确勘察任务和目的,做好前期准备,加强对勘察关键点的质量控制,最终促进高层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雄震.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的分析[J].科学之友,2010(8)
[2]王璐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3]温文富,王义海.杨旭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