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瓶颈与措施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指出影响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及深度融合面临的瓶颈,利用校企合作问卷调查结果来明确校企合作办学双方承担的责任;指出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点,为该院校企合作责任范围提供真实的企业数据,更好的完善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瓶颈;措施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如今的中高职院校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介入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非常普遍,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已经占据了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某高校建校十年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实训工厂模式;09年与佛山安东尼服饰国际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企业在学院内建立生产车间,教学以每年学生的新生军训服生产为主,便于学生实习,实训。同时,紧跟电商发展,2012年建立服装系童装工作室,面向市场通过童装设计、制作等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形成了实训工厂模式、仿真情景式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嵌入式模式、工作交替与顶岗实习模式、举办大赛促进学习模式及工作室模式七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校工商学院的校企合作现行的有旅游管理的旅行社门市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几种模式。由于工商学院校企合作也是属于探索阶段,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中都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校企合作不了了之,在合作层次迈进的方向上发展时也发现校企合作存在的瓶颈。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面临的瓶颈
  笔者在2014年10月31日,通过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发出关于校企合作的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1份,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及深度融合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校企沟通不畅
  在许多校企合作的文献当中,较多学者都认为校企合作的校方一头热,而企业对校企合作较为冷淡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政府相关的鼓励优惠政策,而在此次企业调查的问卷中,调查结果表明:企业认为制约企业合作积极性的首要因素是校企之间缺乏沟通,信息渠道不畅(50.83%);政府缺少有关鼓励、优惠政策的引导 (42.54%);校企双方职责不明确(22.10%);企业因参与人才培养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20.99%);学校缺乏主动性(18.78%)。
  图1
  数据显示,94.48%的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抱有积极的态度,这也意味着校企合作企业方的态度比学者讨论的结论更为积极。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当中,信息沟通不畅才是影响企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缺乏校企沟通渠道,只靠人际关系网,校企合作可选范围必然小。信息不畅影响校企双方合作的意向的传递,导致校企双方失去合作交流的机会。
  (二)、校企双方合作责任不明晰
  在该校工商学院与企业的联合的初探当中,许多合作的细节双方都在探讨摸索中,少有法律政策作保障,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中没有明确的主体地位。校企双方对各自的权、责、利不明确,在问卷调查结果中有22.10%的企业认为校企双方职责不明确, 致使企业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等。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运作中,由于双方责任没有明确通过合同文书规定,导致出现校企合作纠纷,为校企生三方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明确校企合作的责任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开展,运作和持续发展。
  (三)、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符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企业反映学生上岗仍然需要比较长的培训期,这意味着学生在校的实践操作等职业能力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内容来看,大部分的校企合作都是浅层次的,此次调查的企业合作内容最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67.40%);参与学校组织的毕业生招聘会(54.14%);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41.44%)。由此可见,大部分的校企合作层次不深,仅有四成企业是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大部分的企业是没有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里的,所以企业所需,院校不得而知,无法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也只有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方案里来,才能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有目的的培养对应人才。
  (四)、缺少校企合作的效益机制及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在双方的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双方责任划分、运作模式、利益分配及合作的持续性。工商学院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工商类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理工类的大,存在大企业合作较困难,小企业需求岗位少的问题,大小企业存在效益分配的问题及持续合作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突破瓶颈的得力措施
  如何促进沟通,明晰责任,抓准企业需求,开发适合企业人员需求的建立校企效益机制,共建合作共同沟通平台是突破瓶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打通渠道促进信息沟通
  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沟通平台,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成立了校企合作部门,利用校企合作部分进行校企合作信息沟通,招聘信息发布、参与校内的教学改革及校企合作运作的监督、问题处理等作用来协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明确自身人才需求,制定年度人才需求计划及人才岗位能力标准,提供给中介信息平台,这样才有利于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在行业中,利用各种政府、行业及院校资源完善中介服务渠道体系。建立校企服务协调部门,主要工作在于协调沟通校企合作中涉及的对象,传达各方信息,提供各方咨询服务,提供行业工作岗位最新标准等等。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让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有更多对话与了解的机会,让企业有一个服务平台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合作,使信息更加传递畅通,创造校企合作的交流机会,让校企合作解除范围、层次和模式限制,有效带动校企合作的发展。对于政府,應转换职能,从制度环境入手,构建具有内在动力机制的校企合作制度结构,提供校企合作双方和行业一定的优惠和保障政策,协作沟通渠道的打通,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二)、明晰各方责任
  表1 校企合作中企业认为校方应尽责任
  校企合作中,合作纠纷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各方责任不清。从行业角度来看,行业责任主要包括提供本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立行业资源信息库,提供行业公共服务,包括人力资源预测、行业用工标准及职业标准,行业信息推广等等。从校企合作双方来看,应针对双方合作具体内容及实施细则详细列出,各自履行双方权利义务,实现利益双赢。为了明晰合作主体责任,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企业方在校企合作中认为校方应尽的责任有:见表1。
  高职院校作为理论文化传播基地的责任在企业眼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七成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承担主要的培养义务,这无疑对校方的实训条件及人才培养产生巨大影响,这便促使校方需要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进行高职课程改革。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企业素质的人才,包括理论、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和跨职业能力,这部分需要学校主导,企业主体,开展既符合企业的需求,又满足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能体现职业知识的科学性、专业性、发展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师资素质等等,对于校方来说责任重大。
  表2 校企合作中企业方自身应尽责任
  由上表可见,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态度其实比较积极,愿意承担包括岗位需求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实习安全及津贴发放等义务,从企业角度出发的校企合作基本上已经有了浅层次合作较为详细的合作责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目前详细的责任划分协议和合同是主要手段,责任涉及内容主要是校企合作中的合作模式,利益分配,具体运作中双方责任,在探索过程中还应定期修改协议内容以保障双方权益,校企合作才能有秩序的合作和进行下去。
  (三)、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机制及长效机制
  效益机制是激励校企合作健康运作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付出的成本有经济效益上的回馈才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持续合作的意愿。效益机制的建立必须从企业利益点出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希望获得的利益点有:首先是低成本下获得专业技术性强,适合企业文化的人才(46.96%);利用学校资源来减轻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成本(34.81%);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33.15%);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31.49%);通过共建校企合作经营项目拓展业务(27.07%);推进科技产品开发(12.15%)。
  校企合作当中的利益点大部分是企业希望长期合作得到的,但是由表2可见,只有20%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专门部门跟进校企合作事宜来实现校企长期持续的合作,大部分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的开始应从利益点开始,但追溯其根本原因在于双赢,校企合作不能牺牲某一方的利益来完成,这样才能吸引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需要突出自身优势,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满足企业人才培养、人员培训、科技产品开发、市场扩展及提升社会影响力等需求,这些才是高职院校和企业长期持续合作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如若在校企合作能够满足不同企业所需,抓住企业的利益点,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合理分配效益,就无法为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利益保障,也无法实现效益机制建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p:67-70.
  [2] 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32)p:7-11.
  [3] 刘明生、王玲、李建华.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750)p:17-19.
  [4] 蔣丹.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34)p:71-74.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文”就是一个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文素养的理解是不同的。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获得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人文素养;人文性;工具性;有效途径;渗透;阅读  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文”就是一个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文素养的理解是不同的。教育的最终目标就
摘 要:运动控制新技术是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主要表现,现阶段我国的运动控制新技术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这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目前全闭环交流伺服驱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器技术、直线电机驱动技术以及运动控制卡是比较常用的运动控制新技术,而本文也正是从这四种技术入手来介绍机械自动化的运动控制新技术,仅供交流使用。  關键词:机械自动化;运动控制新技术;应用  机械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
煤炭是我国资源建设的基础行业,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我国的煤炭产量众多,资源丰富,矿产巨大。据调查,我国在煤炭工业建设中获得的资金是所有工业项目的三分之一,它对我国的经济来源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主要考查与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然而,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只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
课堂导入与英语课堂质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息息相关,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不断加大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以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丰富课堂
摘 要:西药制药工程对人类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帮助,西药制药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的技术以及设备越来越先进,这有助于增强药品的药效,还可以降低西药制药的成本。本文对抗菌肽在西药制药工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其可以改善西药制药的水平,可以提高西药的药效,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应用抗菌肽技术,可以促进西药制药行业更好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抗菌肽;制药;西药;技术;应用  西药制药工程
央视《朗读者》的热播,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朗读热潮。作为朗读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反思当前的朗读教学现状,将从两个方面说一说对初中语文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