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近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如,变课本中[实验X-Y]型为学生参与实验;重视并尽可能完成[实践与探索]型探究性实验;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担负着倡导科学探索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旧教学观念的碰撞、实验创新与基础实验的矛盾、多种教学媒体的介入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实验教学中反映出来。怎样看待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如何充分挖掘实验在教学中的潜在功能,实现多元的整合作用,使实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就成了各位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参与《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实验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以期切实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变课本中[实验X-Y]型为学生参与实验
目前高中化学课本中(人教课标版)[实验X-Y]型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原来大多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规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从学生中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而看同学操作会注意每一步的操作,做的不对会马上指出来,很注意实验现象,担心能否成功。大多数学生也愿意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牢。见于此种情况,我们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例如,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在高一上学期的离子反应的教学中,引入H2SO4和Ba(OH)2的导电性实验探究。“关于铁粉与水蒸汽反应的探究实验”,列出几个可能性的方案让学生选择,这种做法,可减轻学生对众多仪器使用上一时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铺设了适当的台阶,让学生较好地把握关键知识点。
二、重视并尽可能完成[实践与探索]型探究性实验
这类实验首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要求学生先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进行实施,必要时由部分学生协作来完成。这类的探究性实验是对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一次校验。例如,在高一下学期第一章中钠、镁、铝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规律吗? 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至3,应表现出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特点。
假设: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实验检验:金属Na、Mg与冷水,Mg、Al与热水,Mg、Al与酸的反应,Na、Mg、Al之间可能的置换,Mg(OH)2.Al(OH)3与强酸、强碱的反应等等,尽可能多的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通过上述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求解的要求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教材上安排的一些实验就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使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多媒体技术可以适时地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完成传统教学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对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尤为突出。借助多媒体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既能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具有化小为大、化慢为快、看不见变为看得见、抽象变为具体等优点,从而使学生很快地理解知识。当然,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太急于看到知识传授的结果,太讲究“效率”了。因此,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但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对于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规律,即使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演练,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是比较薄弱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境,许多学生将束手无策。应当看到,虽然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补回。当然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上,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要求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庆根.浅谈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化学教学,2006(1)
[2]黄延旭.化学实验课堂与实践教学研究.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6(3)
[3]江会照.如何教好化学课.化学教学2006(8)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担负着倡导科学探索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旧教学观念的碰撞、实验创新与基础实验的矛盾、多种教学媒体的介入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实验教学中反映出来。怎样看待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如何充分挖掘实验在教学中的潜在功能,实现多元的整合作用,使实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就成了各位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参与《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实验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以期切实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变课本中[实验X-Y]型为学生参与实验
目前高中化学课本中(人教课标版)[实验X-Y]型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原来大多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规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从学生中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而看同学操作会注意每一步的操作,做的不对会马上指出来,很注意实验现象,担心能否成功。大多数学生也愿意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牢。见于此种情况,我们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例如,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在高一上学期的离子反应的教学中,引入H2SO4和Ba(OH)2的导电性实验探究。“关于铁粉与水蒸汽反应的探究实验”,列出几个可能性的方案让学生选择,这种做法,可减轻学生对众多仪器使用上一时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铺设了适当的台阶,让学生较好地把握关键知识点。
二、重视并尽可能完成[实践与探索]型探究性实验
这类实验首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要求学生先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进行实施,必要时由部分学生协作来完成。这类的探究性实验是对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一次校验。例如,在高一下学期第一章中钠、镁、铝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规律吗? 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至3,应表现出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特点。
假设: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实验检验:金属Na、Mg与冷水,Mg、Al与热水,Mg、Al与酸的反应,Na、Mg、Al之间可能的置换,Mg(OH)2.Al(OH)3与强酸、强碱的反应等等,尽可能多的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通过上述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求解的要求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教材上安排的一些实验就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使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多媒体技术可以适时地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完成传统教学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对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尤为突出。借助多媒体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既能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具有化小为大、化慢为快、看不见变为看得见、抽象变为具体等优点,从而使学生很快地理解知识。当然,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太急于看到知识传授的结果,太讲究“效率”了。因此,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但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对于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规律,即使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演练,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是比较薄弱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境,许多学生将束手无策。应当看到,虽然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补回。当然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上,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要求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庆根.浅谈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化学教学,2006(1)
[2]黄延旭.化学实验课堂与实践教学研究.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6(3)
[3]江会照.如何教好化学课.化学教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