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归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南院检验科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结果 分离的7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不同耐药性,对相当一部分的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较高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药物。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比较常见的细菌,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原发性皮肤感染,由于在我国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为了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提供参考,就我院2013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菌株来自2013.1.1----2013.12.31南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测的病房及门诊细菌培养样本,检测仪器为BD公司的Phoenix-100,使用药敏卡为NMIC/ID-4(革兰阴性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送检标本按照常规及时接种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5%~10%CO2,37℃孵育18~24小时,如有细菌生长,分别作革兰氏染色和氧化酶试验、凝固酶试验,经初步判别对可疑菌落再分离麦康凯平板,取得纯培养后,再用Phoenix-100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MIC法,按照NCCLS标准判断结果。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严格按照NCCLS的规则进行质量控制,且定期进行药敏试验。
2 结果
细菌培养标本5916份,阳性1872份,总阳性率为31.64%,1872份阳性标本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8株,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留取70株菌株。
代码 抗生素名称 数量 R%(耐药率) I%(中敏)
PIP 哌拉西林 70 11.4 0
TZP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70 5.8 0
CAZ 头孢他啶 70 10 2.9
FEP 头孢吡肟 70 10 11.4
ATM 氨曲南 70 21.4 11.4
IPM 亚胺培南 70 2.9 10
MEM 美罗培南 70 1.4 5.7
AMK 阿米卡星 70 4.3 1.4
GEN 庆大霉素 70 10 1.4
CIP 环丙沙星 70 8.6 7.1
LVX 左旋氧氟沙星 70 11.4 14.3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属于人体正常菌群,当患者抵抗力下降可导致多脏器多部位的严重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发生突变形成耐药,初代敏感的菌株通常在抗生素治疗3-4天后即可能发生耐药,这主要是由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细菌外膜蛋白改变使抗生素进入菌体的量减少,细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外排泵以及细菌旋转酶或拓扑异构酶改变发生等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常表现为多重耐药〔1,2〕。由圖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对相当一部分的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较高,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以及碳青霉素烯类耐药性较低。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3〕。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抗菌活性的药物主要包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酸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加酶抑制剂类,从表格可见,我院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对上述药物的耐药性较低(≤30%),因此治疗中,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抗菌药物,科学合理用药,并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对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避免医院感染有深远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邓丽华,许美荣,胡丽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74-275
[2]王强,蒋捍东,柴杰,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90-1093
[3]WANG JD,ZHOU LZ,GONG LL,et al.Multi drug resistant genes of pseudomonas{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6,16(3):241-244.chinese
[4]马纪平,苏建荣,张秀等,细菌耐药性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7,20(4):228~229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比较常见的细菌,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原发性皮肤感染,由于在我国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为了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提供参考,就我院2013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菌株来自2013.1.1----2013.12.31南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测的病房及门诊细菌培养样本,检测仪器为BD公司的Phoenix-100,使用药敏卡为NMIC/ID-4(革兰阴性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送检标本按照常规及时接种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5%~10%CO2,37℃孵育18~24小时,如有细菌生长,分别作革兰氏染色和氧化酶试验、凝固酶试验,经初步判别对可疑菌落再分离麦康凯平板,取得纯培养后,再用Phoenix-100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MIC法,按照NCCLS标准判断结果。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严格按照NCCLS的规则进行质量控制,且定期进行药敏试验。
2 结果
细菌培养标本5916份,阳性1872份,总阳性率为31.64%,1872份阳性标本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8株,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留取70株菌株。
代码 抗生素名称 数量 R%(耐药率) I%(中敏)
PIP 哌拉西林 70 11.4 0
TZP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70 5.8 0
CAZ 头孢他啶 70 10 2.9
FEP 头孢吡肟 70 10 11.4
ATM 氨曲南 70 21.4 11.4
IPM 亚胺培南 70 2.9 10
MEM 美罗培南 70 1.4 5.7
AMK 阿米卡星 70 4.3 1.4
GEN 庆大霉素 70 10 1.4
CIP 环丙沙星 70 8.6 7.1
LVX 左旋氧氟沙星 70 11.4 14.3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属于人体正常菌群,当患者抵抗力下降可导致多脏器多部位的严重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发生突变形成耐药,初代敏感的菌株通常在抗生素治疗3-4天后即可能发生耐药,这主要是由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细菌外膜蛋白改变使抗生素进入菌体的量减少,细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外排泵以及细菌旋转酶或拓扑异构酶改变发生等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常表现为多重耐药〔1,2〕。由圖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对相当一部分的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较高,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以及碳青霉素烯类耐药性较低。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3〕。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抗菌活性的药物主要包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酸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加酶抑制剂类,从表格可见,我院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对上述药物的耐药性较低(≤30%),因此治疗中,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抗菌药物,科学合理用药,并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对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避免医院感染有深远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邓丽华,许美荣,胡丽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74-275
[2]王强,蒋捍东,柴杰,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90-1093
[3]WANG JD,ZHOU LZ,GONG LL,et al.Multi drug resistant genes of pseudomonas{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6,16(3):241-244.chinese
[4]马纪平,苏建荣,张秀等,细菌耐药性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7,20(4):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