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并将时时刻刻影响到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家庭教育研究的价值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缺乏其价值的体现,家庭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要寻找改变研究的途径,促进家庭教育研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解决办法
一、研究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并将时时刻刻影响到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为后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打好基础,所以希望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的路子,探求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认识家庭教育的发展过程,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实践。总之,家庭教育研究的价值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缺乏其价值的体现,这就不得不对现有的家庭教育研究进行梳理与反思,发现家庭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变研究的途径,促进家庭教育研究更好地发展。
二、研究的问题
1.孩子是不能“复制”的。作为家长,看到人家孩子上了国外名牌大学读书,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上名牌,照搬人家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这样可取吗?优秀孩子的培养、教育方式也值得参考,但是并不值得模仿。任何经验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经验不是规律。现在的家长很容易犯照抄照搬的毛病。
2.缺乏责任感。由于现在的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也都是双职工,没有办法花太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人格品性上,如果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的话不免过分娇宠孩子,加上从小就缺乏与同年龄小孩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普遍养成了骄纵任性的品性。另外,由于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他们来解决问题,孩子并没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也使得他们缺乏责任感。
3.依赖性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现在父母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环境以及情感心理等精神需求。他们总是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却不知一个人的成长仅有这样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也恰恰由于这种过度的关爱,使孩子变得非常脆弱、敏感,经不起一点挫折,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
4.家庭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家长把孩子教育成才仅仅与孩子的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当前,还存在部分家庭对教育目的、任务和特点缺乏正确的全面认识,导致家庭教育内容学校化,加重了学业负担。这些家庭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授上,忽视了对子女興趣、理想、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研究解决思路
1.充分认识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状况的改善,广大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凸现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庭教育故事,都说明家庭教育在古今中外家庭教育发展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改变家庭教育。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普遍较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家庭作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施教过程中,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力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进行智力教育时,多数家长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这样做其实是片面地扼杀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用21世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一个以智力为中心,将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品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融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
3.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就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在家庭中充满着互动、互学的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形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信心,有培养孩子的目标,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动,适应社会、适应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适应家庭、适应孩子的需求,并进行家教理论、方法的学习。要有向别人学习的愿望,能虚心学习教子有方的家教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家教方法。 要为孩子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家庭中有学习、讨论的民主气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成员间具有互动、互学风气,家长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发展,提高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启光 家庭教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J].中国学术杂志,2008,2,6-8。
[2]韦枚 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4。
[3]李锦英 我国家庭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4。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解决办法
一、研究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并将时时刻刻影响到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为后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打好基础,所以希望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的路子,探求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认识家庭教育的发展过程,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实践。总之,家庭教育研究的价值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缺乏其价值的体现,这就不得不对现有的家庭教育研究进行梳理与反思,发现家庭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变研究的途径,促进家庭教育研究更好地发展。
二、研究的问题
1.孩子是不能“复制”的。作为家长,看到人家孩子上了国外名牌大学读书,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上名牌,照搬人家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这样可取吗?优秀孩子的培养、教育方式也值得参考,但是并不值得模仿。任何经验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经验不是规律。现在的家长很容易犯照抄照搬的毛病。
2.缺乏责任感。由于现在的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也都是双职工,没有办法花太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人格品性上,如果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的话不免过分娇宠孩子,加上从小就缺乏与同年龄小孩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普遍养成了骄纵任性的品性。另外,由于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他们来解决问题,孩子并没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也使得他们缺乏责任感。
3.依赖性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现在父母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环境以及情感心理等精神需求。他们总是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却不知一个人的成长仅有这样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也恰恰由于这种过度的关爱,使孩子变得非常脆弱、敏感,经不起一点挫折,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
4.家庭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家长把孩子教育成才仅仅与孩子的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当前,还存在部分家庭对教育目的、任务和特点缺乏正确的全面认识,导致家庭教育内容学校化,加重了学业负担。这些家庭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授上,忽视了对子女興趣、理想、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研究解决思路
1.充分认识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状况的改善,广大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凸现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庭教育故事,都说明家庭教育在古今中外家庭教育发展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改变家庭教育。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普遍较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家庭作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施教过程中,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力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进行智力教育时,多数家长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这样做其实是片面地扼杀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用21世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一个以智力为中心,将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品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融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
3.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就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在家庭中充满着互动、互学的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形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信心,有培养孩子的目标,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动,适应社会、适应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适应家庭、适应孩子的需求,并进行家教理论、方法的学习。要有向别人学习的愿望,能虚心学习教子有方的家教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家教方法。 要为孩子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家庭中有学习、讨论的民主气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成员间具有互动、互学风气,家长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发展,提高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启光 家庭教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J].中国学术杂志,2008,2,6-8。
[2]韦枚 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4。
[3]李锦英 我国家庭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