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课堂的建构:从思维拓展和审美能力养成入手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美学越来越多地作为通识课程出现在大学课堂。美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性、深度思维力,具有鉴赏力和人生高尚境界追求能力的人。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建立个人化的审美课堂,教师以个人化的审美情趣和理论融汇能力引导学生建构一个整体性的审美性课堂,学生以参与和互动的方式接受教师的引导,并投入自己的思维,形成个人化理解与感知,最终完成个人化审美课堂的建构。
  [关键词]审美课堂;思维拓展;审美能力;通识课;美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001-04
  目前,大学通识课设立美学课程已经不在少数,“中国大学的美学课程主要作为哲学专业和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同时作为通识课面向各专业开放,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从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与美学课程有关的论文题目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如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3月发表刘世文的《高师院校“美学”课程“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河南教育2011年8月发表刘晗的《理工院校素质通识课<美学原理>教学的思考》,滁州学院学报2015年5月发表王磊的《我国高校<美学>通识课程教改刍议》等文章显示了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我国高校的部分类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通识课的学习接受美学教育。因此,对于美学课程在大学通识课程开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課程完成过程中如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应该得到全面的认知和建构。
  一、美学课程可以达到的目的
  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历来具有“爱智慧”的称号,哲学的认知常常与思维的磨砺联系在一起。美学一方面有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一方面作为“感性学”,也与人类精神领域的感性作品相联系,以理性的精神研究人类的感性世界,因此作为通识课程的美学也就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对大学生的思维拓展发挥作用
  一般而言,学生对于哲学往往会有畏难感,觉得哲学高深难懂,对于进入哲学领域觉得比较困难,所以有时候容易丧失学习哲学的兴趣。而由于美学研究对象与艺术和生活接近,相比于纯粹的哲学,美学可以提供的现实例证,与学生生活更接近一些,“一言以蔽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是大学课堂应该完成的任务,所谓思维拓展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拥有对于事物清醒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一是开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因为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美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只是纯艺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过程本身,也内在地包含着对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性思考”。美学课堂可以涵盖对于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某些认知与判断。思维的广度表现在思考问题视野广阔,思维角度尽量全面。思维的深度表现在思考问题的开掘深度,其中包括抽象和总结能力。“由于美学学科的理论性和哲学性,大学生进行美学学习时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和体悟式感受”。而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学生接受的教育和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都或多或少可以与作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发生关系,学生从小学习的艺术技能,看的书画,欣赏的戏剧电影,学习的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包括数学的对称平衡,碰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美学层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研究。时代的变迁在生活中如何呈现,亦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天地万物的层层打开模式会为美学研究者和参与者提供无限思索和逻辑推导的空间,把知识的碎片联通成为体系化的知识,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养成是有帮助的”。所以,如果美学课程设计得当,安排合理,对于学生思维拓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帮助养成大学生审美能力
  美学课程毫无疑问会涉及美学研究所要面对的审美对象,对于课程中审美对象的选择、树立及阐释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审美能力意义何在呢?
  所谓审美能力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美的鉴赏力。美的本质是一个难以言说的问题,美存在于各种表现形式中,能够感知美的各种形态,并且分析缘由,这是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鉴赏力是一种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把对美的形式的直接感受与理性思维结合,能够对审美对象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展开无限的想象空间,是鉴赏力高低与否的标志。二是个人品格的审美要求。“我以为美学的最高目的也应是‘使人高尚起来”,。“怎样使人崇高起来,单靠一般地提高优美的审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提高诗意的境界,特别是崇高的诗意境界”。“崇高是有限对无限的崇敬感,正是它推动着有限者不断超越自身”。这是对自我的要求,审美能力最终会落脚到自我的品格追求,并由人格的崇高或者对于崇高的向往而进一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鉴赏力与对于品格的审美要求或者说使人高尚起来的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具有更高审美鉴赏力有助于理解个人品格的崇高,对个人品格的崇高追求相应会促使对于人间至美境界的追求。
  审美能力的养成意味着个人总体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逐步建立。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个人高尚品格的追求都可以通过审美能力的养成而得以确立。美学课程的可能性目的要得以实现,关键在于美学课堂的建构形态和美学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关系的自然生成,教师与学生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美学课堂,美学课程各项教学目的顺利实施也需要建立具有教师个人化色彩的美学课堂。
  二、建立美学课程的个人化课堂
  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于专业类学生而言,美学学习的理论脉络和理论意义是清晰的。作为通识课程,美学课程应该起到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接受通识课程教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于,他们的理论基础可能并不是很高,平时忙于各学科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太可能在日常时间对美学理论著作进行精读,甚至连通读都做不到的。所以,教师的美学课堂就显得尤为关键,课堂的容纳度也需要有足够的保证。在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又不可能进行全面规范性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教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和理论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进行与推动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起美学课程的个人化课堂是美学课程教育成功的关键。所谓个人化课堂的建立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以教师审美情趣主导的课程讲授
  “通识教育的重心在于引发兴趣、启迪心智、增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嘲,美学课程有自己的学科规律,作为通识课程需要做到让学生可以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要能够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去理解和接受。美學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涵盖人文艺术各个领域,所以一个成功的美学课堂是需要教师个人的审美情趣来照亮的。
  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的审美及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全方位把握美学理论和规律,并且使用大量的例证予以符合逻辑及真实的说明和阐释。理论需要对例证和作品予以分析说明,老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在这个美学课堂上起到全面的引领作用。同时,在通识课程的美学课堂上也是教师本人的整体性审美情趣和审美体系予以呈现的时刻。对审美领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展示和分析需要教师熟练地根据美学相关理论采用贴切的例证予以说明。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可以作为例证使用的很多,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对现实例证或文艺作品进行全面的选择和分析。审美范畴的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也需要用具体的文艺作品或者生活现象予以说明。采用什么样的作品,如何进行阐释与说明考验的正是教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审美的积累。在美学的课堂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旅游冒险、民俗节庆、科学研究、艺术作品、自然风光都可以进入研究视野。艺术作品作为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提供的实证材料更是异常丰富:书法绘画、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古典的现代的都可,甚至包括当今的流行歌曲,当代艺术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都能够成为教师从理论出发进行讲解和阐释的起点。“抽象的理论讲解和具体的艺术欣赏相结合,持守基本原理与面向当下审美文化流向相融洽,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研究视野越开阔,涉及美学理论可供阐释的领域越多,其通识课程教学的目的或者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完成得就越完美。
  当然,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不能把美学课改为艺术史课程或者社会学课程。在美学课堂上依然以美学理论为中心,涉及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各领域,以此呈现美学课堂的个人意义和特色。这对教师个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对美学理论的熟悉和掌握,也需要对美学相关领域的涉猎,还需要自身阅历和情感的支撑,最关键的是需要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可以自如地在课堂上展现美学领域,引领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教师有理论功底,有实践能力,有社会阅历、成熟的判断力和想象力,这是通识课程需要的审美课堂。
  个人化的审美课堂除了以教师本人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的审美倾向外,还引导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这种审美能力除了体现在个体化例证的境界高远与低俗的区别外,还有对于人生境界和美感境界的阐发。“美的背后必须要有高远的精神境界来支撑。声色之美,只要背后有高远的精神境界的支撑,也就具有神圣性”。所谓美感神圣性的呈现就需要教师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支撑。美学的通识课堂通过以教师个人化审美情趣为中心的组织引导得以建构。
  (二)以学生理解运用为主的课程接受
  不管教师学识多么丰厚,讲解多么精彩,学生的接受度依然是检验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美学不同于实践类课程,课堂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实操进行检验。美学有偏重理论化的特点,在理论化要求的同时对于美感的获得又偏重于个人的体验感,美学课堂上的理解运用不同于实践类课程的实操训练,更着重于学生个人化的理解和面对实际生活的运用。
  作为通识课程的美学课并不强求学生的学术化理解,更着重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评估课程目的是否达成就在于学生对于美学课程的个人化接受程度。这种个人化接受应和于审美能力建构的要求,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如下目的:
  一是个人化认知。能够感受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美学领域,并具有初步分析美感的能力。这种初步分析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对美学领域的准确体认可以达到一定的掌握。
  二是对审美对象的阐释能力。对审美对象的阐释不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的研究性阐释,而是从自我审美情趣出发的认知性和反思性阐释,通过个人自身的成长背景和教育背景而做出的符合自身审美能力的阐释。对审美对象的阐释最具象化的显现就是对文艺作品的认知和阐释,文艺作品是日常生活中最具有精神性特质的审美对象,个人喜好是对审美对象的初步认知,即喜欢或者不喜欢。明确个人审美喜好的理由是通过对审美作品的初步阐释展现出来的,同时也是个人审美能力的直接呈现,更进一步的阐释是建构个人化的审美世界,对审美对象以及具有相关性的环境及背景的认知与阐释。
  三是对人生境界的理解与追求。也就是在审美对象的阐释之上,可以上升到对人生境界的理解。这是个人化审美能力建构异常重要的环节,是审美活动中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励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精神境界的人生”。能够经由对审美对象的阐释而达至对人生境界的理解,表明以个人化的方式进行审美能力建构的最终完成。
  通识性美学课堂不具有专业性建构整体美学学术体系的功能,但通过教师个人化审美情趣的引领可以引导学生从对美学的认知人手,涉足美学领域的相关概念及内在规律,并结合自身积累以及对某些领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建构学生完整的审美情趣。基于此,在以完成教学目的为目标的课堂中,教学方法应该与教师、学生需要承担的角色相适应。
  三、课堂教学与课堂角色的呼应
  目前大学教育所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化社会所导致的知识透明化。与古典时代相比,现代社会的知识不再处于被垄断的境地。古典时代的知识传授者通过垄断书籍等知识载体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相对单一。在中国私塾时代,知识的传授甚至在某些方面类似于电脑内存的输入。而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学课堂再也不可能容许类似的知识传播方式。
  大学生是已经拥有一定知识积累的群体,信息化时代里知识无所不在,只要有心,各种内存式知识都可以找到。学生应该从课堂上学到什么,老师可以教授什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躬自省的问题。教师不是机械的知识灌输者,他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新世界,让学生沉浸于这个世界,学生所获得的是对于世界的总体性认知。所以,学生本人也应该是这个世界建构的参与者,参与这个世界的主动游历和开掘式教育。在美学课堂上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出发,课堂教学应该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相适应。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通识课程,在学生心目中与专业课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异的,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投入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兴趣。要使学生感興趣的前提是课程本身要有趣。美学作为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容易流于枯燥,但是美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对人类感性的研究,又使得在理论阐释的同时是可以运用人类精神生活的产品来作为例证的,而人类精神生活的产品是可以具备相当趣味性的。
  除了某些因为各种特殊原因可能接触过美学的学生外,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系统性地接受过美学教育,因此在课程之初通过介绍美学的学科特点及其针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特质,对生命本质的开掘,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展现,很容易引起学生对美学的学习兴趣。但是如何使这种兴趣持续下去,并且达到美学课堂应该达成的目的就必须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余,激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的产生来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即对美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兴趣。这一切首先需要通过教师本身的引导来达成。教师是学生面对本学科的主要中介,也是学生对本学科理解度的主要负责人,教师的专业化水准和深入浅出的课堂掌控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其讲授上,应力求概念准确、规范,表述深入浅出,概念构架及表述节奏有严谨的逻辑性,课堂体验式教学特别应注意辅助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或视频演示、讨论争鸣、课下赏析等多种互动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初步兴趣,教师以这种兴趣为起点,构筑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通道,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利用课堂的讨论主题,布置课外多元学习任务,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投入度,把新材料的阅读与学生本身的人文教育基础相结合,经典人文读物和艺术作品与当前人文热点、当代艺术相结合,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作为思维的引领者
  从美学学科的理论特色出发,教师应做学生思维能力养成的引领者。柏拉图认为青少年不适宜学习哲学,应该等到人体力转衰,过了政治军事服务的年龄,再自在逍遥地单纯从事哲学研究。而我们认为,进行哲学(美学)思考未必一定要等到老年,但是柏拉图的观点也说明美学是需要思维能力的学科,学习美学学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建立思维能力。因此,美学的教育和学习不可能仅仅是知识型的灌输,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入大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此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作为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让学生感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寻求正确答案,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美学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表象的分析理解并指向本质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引领思维之前首先要呈现美学学科的总体学科图景,这来源于教师本身对学科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自如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作为本科生的通识课要达到专业化的思考深度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展示思考的方向和思维能力可能达到的高度。从美学学科的发展和包含的领域及范畴人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例证,从理论层面予以解释和展示。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动性,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对相关领域的理论问题,通过学生本身亲自经历、感受过的实证或者熟悉的话题进行共同的研讨,以同类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扩展相关论题,从而以此为契机,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能力。
  (三)构筑学生与教师共享的审美课堂
  美学课堂的气氛营造本身就应该是具有审美性的。美学所探讨的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和精神境界,因此也应着重于对审美概念的介绍和认知。审美性体现在课堂参与者对于课程的审美态度上,课堂上呈现的研讨对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趋近于精神化的一面,是人类文化的精神结晶。虽然美学的学科含义并不仅仅是针对优美的事物,但是呈现人类精神生活的高度和美感却是美学的题中之意。
  在对美的探讨中,包含有对善的期许,美学中崇高的范畴本身也彰显了人类精神的神圣。美学课堂以美的方式呈现人类的精神成果,这种呈现不应该是作为教师的单方面展示。作为个体,不分长幼都有对美好世界、美好精神境界的向往,在大学课堂讨论美,追求美是大学的责任和意义。审美课堂的共享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与学生共同负有建构审美课堂的主体责任。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但学生的角色决不能忽视,学生的成长和对理论的理解与领悟关键在于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的投入与体验程度。“在美学的教学方法上,学界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即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对话式、启发式、情境式教学,注意利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
  一个具有完成程度的审美课堂立足于教师与学生的彼此互动,学生可以显现自身的审美思考,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化特征予以指导和共同探讨。对审美形态、审美领域的探讨都可以代入师生共同的认知和探讨氛围中,最终获得富有个人理解的认知,并建构完全的审美课堂。
  建构个人化美学课堂,个人化需要从两方面解读,教师个人审美情趣的个人化和学生经过理解认知所得的个人化感受。教师的个人化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领域,获知审美感受,并得到精神熏染的起点;学生的个人化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获得个体与世界的共鸣和感知,最终完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养成。这一过程的完成仰仗教师的个人能力,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
其他文献
[摘要]班导师制度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支撑,其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本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大学生视野调查了班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班导师和班导师制度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60%的被调查大学生和班导师有过沟通经历,沟通事宜主要是学习问题(占调查者的51%),沟通方式以短时间线下面对面交流为主。班导师的学历和职称越高,大学生主动找班导师沟
期刊
[摘要]“U-G-S”的教师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对于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组以肇庆学院为例,在介绍其“U-G-S”模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从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来的“U-G-S”模式成效以及主要经验。  [关键词]“U-G-S”;教师教育;协同育人;肇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
期刊
[摘要]在科技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之下,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全新变化,出现了新媒体。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地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又与以往传统的传播介质有了不同的变化。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地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有助于探究普通话的发展,为普通话教学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普通话;使用情况;语言态度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
期刊
[摘要]当前,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是各高校及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课程思政”指出各类课程都肩负德育的责任,都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项目组以“课程思政”的开展为契机,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以学校平台及教师自身政治素养为依托,探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药人才。同时,也为其他课程开展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科类院校普遍存在专业实验课一直被动地附属于专业理论课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开展专业先导实验课的实验教学新理念,把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的专业实验课中一些相对基础简单、比较容易掌握的实验内容部分有选择地向前延伸到本科一年级进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专业设计了专业先导实验课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并且连续三年在材料专业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开展了专业先导实验
期刊
[摘要]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着培养理念滞后、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机制传统等问题。社会治理所秉持的社会本位、多元共治、公共利益等理念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基于社会治理视角,旨在树立学生本位与多元合作的理念,形成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与人才培育相匹配的培养目标,建构多元共治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高校心理教师”为主题词,以检索到的1985-2018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期刊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出我国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归纳出目前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并探索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丰富了全局视角下我国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研究,为我国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文献分析
期刊
[摘要]广州大学数学系针对国内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存在的常见弊端,借鉴陈建功和苏步青倡导的“数学讨论班”的教学思想方法,以数学教育方向研究生为先导进行教学实践,形成可操作、可评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在研究生培养和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数学讨论班;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160-
期刊
[摘要]]课程设置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保障我国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国家旅游教指委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分析全国十所高校的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并基于当地旅游行业自身的需求特点,对其课程体系进行设置。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优化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方法,以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期刊
[摘要]英才基地班的培养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改革与探索的一项新课题,立足于自治区一流学科的建设,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英才基地班的培养模式,从分析英才基地班现状入手,深入研究英才基地班培养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人才培养建议,以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并为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才基地班;培养模式;一流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