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齡小,入学时间短,对校园生活不太适应,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集中。那么,如何让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呢?我认为,必须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兴趣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来驱动学生学习数学。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设想: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数学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体现于对数学学科和数学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数学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表现形式、作用等,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作为一项现代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不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所以,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必然的产物,但其在教学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原则、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多媒体技术;运用  由于计算机已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与网络的创新,让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函数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函数的知识在初中数学的考试中占据着一定的分值比例。因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中函数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有效的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提高函数教学水平,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中,函数部分主要包括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本文针对一次函数的知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以及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对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动机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的关联性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学习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分数应用题,势必会存在一个思维跨越的过程。在这个具体向抽象的跨越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常犯错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从一道典型的分数应用题,展开对分數应用题教学的反思。  “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摘 要】创设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已成为目前数学教育的必然走向。文章中主要从正确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内涵、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运用生活化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生活;结合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与学生日常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善于引导学生积极研究、讨论、思考与实践,让学生在掌握书
近年来,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转化数学差生的几点经验。  一、在教学中培养差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积极性,是转变差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