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门槛费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消防新兵被打的事。别以为这只是个别事件,其实仔细想想,职场里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但凡有新人入职,很多老同事总要变着法儿的给他们各种难堪。倒也不是肉体上的,或者是冲着新人摆脸色,或者是故意在工作中刁难他们一下。经过了这些重重考验,新人才算是真正“入职”了。这是为啥呢?
  巍巍
  巍巍,很感谢你带来这样一个看似已司空见惯,实际上却很有探讨空间的问题。先看一下下面两种情境:A.几个朋友聚会,有两人迟到,大家一致要求迟到的两位必须罚酒三杯才能入席;B.《水浒传》中林冲要上梁山入伙,他虽然拿着柴进的介绍信,寨主王伦却非要他纳投名状。
  这两件事情,貌似跟你来信提到的消防新兵被打事件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内在一致性。它们其实都包含了“新人”要加入团体,遭到“老人”刁难的要素。再联系到职场中许多的同类行为,很值得细细分析。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社会认同。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特定的社会群体身份,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的范畴里,包括了“我们”对“他们”的排斥。
  我们以上面提到的酒局为例,这是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按时入席的人因为要共同等待迟到的伙伴,形成了临时的“我们”群体,后来者则自动成了“他们”。在先到者看来,“我们”为等待付出了时间代价,“他们”来了如果直接入席是一种不公平。为了维持“我们”的群体利益,“他们”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补偿,也即要罚酒。当“他们”接受了惩罚,跨过了一道门槛,双方不平等消除了,“他们”也成了“我们”。大家融合为一个新的群体,不再有你我之分。
  职场里的情况与此类似。公司老人儿大多是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他们的努力也抬高了公司的门槛。新人入职,跨进的是公司的大门,却还有无形的门槛没迈过。在老人儿看来,新人未经努力就挤了进来,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摆脸色、故意刁难,就是这种心理的外在体现。
  有时,这种刁难也源自职场或小团体里特定的文化传统,比如水浒里的投名状。每个团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用来维系团体的凝聚力和忠诚度,这种文化使团体具有某种特殊性和排他性。当有新人加入时,团队文化会成为识别的门槛,只有顺利跨越这个门槛的才会被接纳为同类。在这种文化传统下,老人儿会故意给新人制造麻烦,来测试新人的表现以及对团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情况。
  巍巍,相信你和很多年轻人对此都不认同。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类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个新人未经任何磨难就被团队接纳,另一个新人则经历重重考验才融入团队,二者相比后者更容易激发对团队的忠诚度和凝聚力。这也就是为何有些新兵入伍时虽然被打过,离开时却对兵营依然恋恋不舍。
  站在组织的角度而言,对新人设置门槛,不仅是让新人产生身份认同的途径,也是对老人功劳的肯定。职场“门槛”,在此成了确定规则和秩序的手段。
  韦学亮( 心理咨询师)
  本栏责编 / 欣然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都说,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可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往往相反。很多人对别人要求高,而对自己却放松要求,要求别人做到100分的事情,自己却只做到80分。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的,做项目时对别人百般挑剔,轮到他自己时却说“差不多就行了”。你说可气不?  韵 松  韵松你好:你的来信真是短小精悍!不知是怕同事看到后对号入座,还是已经无力吐槽。从你平淡的语气判断,你对此似乎已习以为常。很欣赏你欣然接纳的
期刊
有天办公室几位同事闲聊,说到某某明星发福了,胖得有些难看。同事小云走进来,听见了个尾巴。她认为大家之前是在议论自己,那几天情绪一直不好。后来我观察发现,生活里很多人听到负面评价,不管是不是在说他,都爱往自己身上靠。这是为什么呢?  晶 晶  晶晶你好,俗话说在乎者多伤害。不论是小云,还是你观察到的其他人,我想都是这句话的最鲜活的注脚吧。仔细想想,如果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让自己黯然伤神,那这样
期刊
中国养老金缺不缺口?好多媒体报道说是有缺口的,短期,2013年缺13万亿;长期,2033年缺6.82万亿。可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今年2月26日说,中国养老金2013年结余4000亿。这就怪了:13万亿和6.82万亿是怎么来的?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杜撰的吗?这可涉嫌造谣,警察该敲你家门了。若是某些部门编造的,那算不算官谣?是不是也该彻查和问责?  更大的问题是,在不知两个数据真假、权威部门也没出面澄
期刊
那天,我和老伴到沈阳市某房产局办购房手续,接待我们的是位20多岁的小伙。他紧绷着脸,句句跑单词儿。听不懂问他,他不耐烦,口吻全是训教式的,多一句话都不说,让我们多跑了不少冤枉路。现在,老百姓到公共服务部门办事,常常遭遇这样的接待。就连到医院看病,有时也要受大夫“训教”。回家跟儿子诉怨,他说:“这有啥奇怪的?这些人有个通病,都认为自己是管人的,没有服务这个概念。”  这些“管人者”,有时只需多说一句
期刊
不是一般的野场子  “小马,接电话不?”  “不接。”  “小马,电话又来了,接电话呀。”  “不接、不接。”  “小马,接电话呀,是那个???的。”  ……  小马没法接电话,因为他那时正在一场5人制足球联赛的赛场上。  这不是一般的野场子,裁判员都是从足协和西安体院请的,就是参赛者的年龄跨度有点儿大。从五零后到了零零后,按照中国足球的辈分,都快要四代同堂了。为了确保参赛者能够各取所需,所有参赛
期刊
接受了我的请求,邻居齐格先生带我一起去感受他的工作。他的职业是清道夫,也就是国内的环卫工。齐格先生41岁,已婚,有3个小孩,2只狗,在这个行业做了18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社区的业余足球教练,他说自己不介意与垃圾为伍。  显然,德国的清洁工并不像国内的环卫工人,还需要亲自拿着扫帚上街,需要做的只是把沿路的垃圾桶清空。齐格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在零下五六度的室外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一个同事在垃圾车到达前,已先
期刊
分工创造社会财富  环卫工作是整个社会分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社会分工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认为,理想社会的分工应该按人的天赋、偏好、兴趣和才能的各自不同而进行划分,有些人天生高贵,而有些人生来低贱,这种天生的差别正是社会分工的基础。  亚当·斯密并不赞同柏拉图的理想设定,他认为“个人之间天赋能力的差异远没有人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起来是从
期刊
“少开豪华会,挤出民生钱。”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说,“每年地方上都有许多会议、庆典,不少开支不过是遵循已久的旧例。改掉这些毫无用处的陈规旧例,政府才能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更多的民生领域。”  民生不是口号,需要政府切实加大投入。可钱从哪里来?记者了解到的一个细节也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2012年11月,一批重大项目在绵阳建成,企业都希望搞一个隆重的仪式。经费预算35万元,包括背景展示板、烟花礼炮等开
期刊
诗朗诵的安慰掌声  每回提起那段糗事,殷欣(化名)都会傻笑,“贼拉有意思。”那是一次春节联欢会,他给全厂工人师傅表演节目,诗朗诵:《再别康桥》。  “不是片段,是全本儿,老带感情了!”他至今忘不了,朗诵结束,底下半天没动静,工人师傅们都张着嘴,傻呆呆地瞅他。“完,砸了。”他低头开溜。掌声在他背后响起,一声,接着是一片。“那是师傅们照顾我情绪,你哇啦哇啦半天了,挤眉弄眼带比画,够累的,安慰安慰你。”
期刊
来了两个安装工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当保姆,职场是一个电信公司员工的家庭。我接受过岗前培训,但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近一个家庭,心里还是相当不安的,精神压力特别大。  女主人叫于琼(化名),有个一岁半的女儿,叫QQ。对这么小的孩子,我受过培训,所以应对自如,但明显感觉到于琼不信任的目光。  一天,QQ把碗摔到地上,我按培训要求,说了声“把碗捡起来,坐过去”,QQ哇地哭起来。我以为于琼已经走了,其实她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