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现。
写作教学写作主题写作内容写作布局写作方法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许多时候,我们的写作教学往往是在学生"谁动了我的文字"的疑虑中草草收场。我们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在评讲这一点上给予足够的关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使命。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现。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师囿于传统作文教学的樊篱,多习惯用“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这一僵死的教学模式。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受教师作文教学的影响,不能联系生活,作文内容失真;不能大量阅读,作文言之无物;不能读中学写,作文言之无序;不能张扬个性,作文千篇一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小学创新作文指导及训练的实验与研究”这一实验课题,将创新教育等有关理论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1.进行确立写作主题的指导。作文的写作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主题鲜明的作文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主题,也叫中心思想,即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心也不相同。如写人的作文,一般以表现人物特点为中心,可以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具体描写来突现人物的个性;写景的作文,则通过景物的大小、形态、色彩、位置以及动态静态的描写,表现景物的特点,并表达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写事的作文,则通过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叙述某一件事情,表达作者在某一事件中获得的启示或思想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
必须教会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确立好文章的中心,这样,作文的写作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写作材料。作文來源于现实生活,并反映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应将习作内容看成固定不变的,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信息资料,从而扩展、补充或更替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开放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
(1)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选材,甚至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大扫除,送温暖等等。这样的材料怎么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又怎么能写出学生的个性呢?我们每天都置身于新闻事件的包围之中。
(2)把想象的自由让给学生。“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孩子虽小,但随着自身的成长,他们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人生的童年时代是最富于幻想的时代。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着力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多写一些来自内心想象的东西,哪怕是异想天开。在以保护家乡环境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讲述了耳闻目睹的破坏环境的现象,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树木、垃圾桶、河水……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各自的经历与愿望。
(3)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以命题作文为主,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审题、选材、立意、布局、写作、修改等。于老师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命题,题目便常常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心理特点,面对自己不喜欢写的题目,学生只好生编硬凑,写作的乐趣当然也就无从感受,作文假大空的现象便由此而产生。
3.对学生进行写作布局的指导。学生确定了中心,选择好了写作的材料,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写好作文。只有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将精心选好的写作材料叙述下来,才能写成一篇好的作文。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最好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列出作文提纲,把写作的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段落写作,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这样,学生的叙述就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写作的顺序一般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按事物的不同方面描写的顺序和按空间变换的顺序等几种。根据作文题材的不同,可以指导学生灵活地使用恰当的写作顺序来安排写作材料。
4.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对作文的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诸如前后响应、运用修辞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物喻理)、环境描考: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运用得当,能够具体地表达文章的内容,深刻地刻画人物特点,使人读了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巧妙地设立中心句、过渡句和总起句,能够使文章的表达更有条理,整体布局更加得当。作文教学的策略其实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潜心研究,必定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必须要多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在教师的一两次指导下就可以获得迅速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掌握、积累大量的词语以及优美语句,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总之,学生作文的热情高了,难关也就不难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坚信长期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写作主题写作内容写作布局写作方法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许多时候,我们的写作教学往往是在学生"谁动了我的文字"的疑虑中草草收场。我们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在评讲这一点上给予足够的关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使命。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现。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师囿于传统作文教学的樊篱,多习惯用“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这一僵死的教学模式。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受教师作文教学的影响,不能联系生活,作文内容失真;不能大量阅读,作文言之无物;不能读中学写,作文言之无序;不能张扬个性,作文千篇一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小学创新作文指导及训练的实验与研究”这一实验课题,将创新教育等有关理论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1.进行确立写作主题的指导。作文的写作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主题鲜明的作文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主题,也叫中心思想,即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心也不相同。如写人的作文,一般以表现人物特点为中心,可以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具体描写来突现人物的个性;写景的作文,则通过景物的大小、形态、色彩、位置以及动态静态的描写,表现景物的特点,并表达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写事的作文,则通过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叙述某一件事情,表达作者在某一事件中获得的启示或思想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
必须教会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确立好文章的中心,这样,作文的写作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写作材料。作文來源于现实生活,并反映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应将习作内容看成固定不变的,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信息资料,从而扩展、补充或更替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开放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
(1)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选材,甚至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大扫除,送温暖等等。这样的材料怎么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又怎么能写出学生的个性呢?我们每天都置身于新闻事件的包围之中。
(2)把想象的自由让给学生。“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孩子虽小,但随着自身的成长,他们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人生的童年时代是最富于幻想的时代。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着力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多写一些来自内心想象的东西,哪怕是异想天开。在以保护家乡环境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讲述了耳闻目睹的破坏环境的现象,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树木、垃圾桶、河水……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各自的经历与愿望。
(3)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以命题作文为主,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审题、选材、立意、布局、写作、修改等。于老师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命题,题目便常常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心理特点,面对自己不喜欢写的题目,学生只好生编硬凑,写作的乐趣当然也就无从感受,作文假大空的现象便由此而产生。
3.对学生进行写作布局的指导。学生确定了中心,选择好了写作的材料,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写好作文。只有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将精心选好的写作材料叙述下来,才能写成一篇好的作文。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最好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列出作文提纲,把写作的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段落写作,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这样,学生的叙述就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写作的顺序一般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按事物的不同方面描写的顺序和按空间变换的顺序等几种。根据作文题材的不同,可以指导学生灵活地使用恰当的写作顺序来安排写作材料。
4.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对作文的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诸如前后响应、运用修辞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物喻理)、环境描考: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运用得当,能够具体地表达文章的内容,深刻地刻画人物特点,使人读了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巧妙地设立中心句、过渡句和总起句,能够使文章的表达更有条理,整体布局更加得当。作文教学的策略其实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潜心研究,必定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必须要多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在教师的一两次指导下就可以获得迅速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掌握、积累大量的词语以及优美语句,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总之,学生作文的热情高了,难关也就不难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坚信长期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