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中萘乙酸农药残留量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荔枝中萘乙酸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腈对荔枝(果肉、皮)中萘乙酸的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LC/MS/MS上进行检测,荔枝中萘乙酸的回收率在86.8%~9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递、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关键词 LC/MS/MS;荔枝;萘乙酸;农药残留
  中图分类号 S481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40-03
  Abstract HPLC/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1-naphthylacetic acid residue in litchi.The results showed that:1-naphthylacetic acid was extracted with acetonitrile,cleaned up with C18 SPE,analyzed by HPLC/MS/MS,the average recoverries of 1-naphthylacetic acid in litchi were varied from 86.8%~95.2%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0.9%~3.1%.The method is simple,rapid,accurate,reliable an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Key words LC/MS/MS;litchi;1-naphthylacetic acid;pesticide residue
  近年来,“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热带水果(比如香蕉、芒果)、膨大剂催的西瓜、反季节蔬菜,无根豆芽”等风波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误解引起的,也呼吁着对植物性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监测。荔枝是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也享有盛名。目前,蔬菜、水果、茶叶等初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监测主要是有机磷、氨基甲酸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以防治杀虫剂和杀菌剂为主,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并不在常规监测范围内,主要原因是这些农药对食品安全方面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较少,很难开展监测工作。萘乙酸在植物组培中很常用,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1-3]。该文结合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开展的荔枝中萘乙酸农药残留试验进行了相关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与试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Agilent 1200 RRLC/6410BQQQ-ESI,高速冷冻离心机3-18K,电子天平(±20mg)ALC-210.2型,组织捣碎机T18 Basic型,氮吹仪N-EVAP24型,乙腈(HPLC),甲醇(HPLC),氯化钠(AR),C18小柱,盐酸(AR),甲酸(HPLC),乙酸铵(HPLC)[2]。
  1.1.2 标准溶液。从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购买浓度为1 000 mg/L的标准品(附有标准物质证书),用甲醇配制成100 mg/L的标准储备溶液,贮存在-18 ℃以下冰箱中。使用时吸取适量的标准储备溶液,稀释配成所需的标准工作溶液。
  1.2 试验方法
  1.2.1 提取。准确称取制备好的样品(果肉、皮)20.0 g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离心管中,加入1 mol/L盐酸1 mL[1],再加入乙腈40.0 mL,氯化钠6 g,高速匀浆2 min后再采用7 000 r/min离心。准确移取分层后的上层有机相10 mL于10 mL刻度离心中,70 ℃恒温水浴上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2.0 mL甲醇 纯水(1 1),待净化。
  1.2.2 净化。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先用乙腈4.0 mL预淋洗,以4.0 mL水平衡,当溶剂液面到达柱吸附层表面时,添加上述提取液过柱,用水2.0 mL淋洗后,依次用甲醇4、4 mL洗脱样品,收集淋洗液于10 mL具塞刻度试管中,将盛有洗脱液的刻度试管置于氮吹仪上,40 ℃下氮气吹,用流动相定容至5.0 mL,混匀后过0.20 μm微孔滤膜,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
  1.2.3 色谱测定。分别吸取5.0 μL标准溶液、1.2.2净化后的样品溶液注入Agilent 1200 RRLC/6410 BQQQ-ESI LC/MS/MS中,以保留时间、离子对比例定性,采用外标法以样品溶液峰面积与标准溶液定量离子峰面积比较定量。
  1.2.4 仪器测定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2.1×50 mm 1.8Micron);柱温30 ℃;流速0.3 mL/min;进样量5 μL;电离源模式:ESI;电离源极性:负;雾化气:氮气;雾化气压力40 psi;干燥气流量10 L/min;干燥气温度350 ℃;离子喷雾电压3 500 V[3-5]。
  萘乙酸母离子185在不同的能量碰撞下也只能得到1个特征子离子141[2],详见图1,质谱参数见表1,流动相见表2。
  1.2.5 标准曲线。取100 mg/L萘乙酸标准溶液,移取1 mL于10 mL容量瓶,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得到10 mg/L萘乙酸标准溶液,再依次稀释至0.02、0.10、0.20、0.50、1.00 mg/L的标准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依次测定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6],结果表明:峰面积(y)与萘乙酸浓度(X)呈线性相关,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5 416.8x 128.17(R2=0.999 1),标准曲线见图2。
  1.2.6 结果计算。根据所测峰面积,用外标法计算样本中萘乙酸的残留量R,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萘乙酸的残留量(mg/kg),C—进样瓶中萘乙酸浓度(mg/L),由标准曲线计算得出,V—定容体积(mL),V0—提取液乙腈体积(mL),V1—分取乙腈体积(mL),V2—萘乙酸标样进样体积(μL),V3—样本进样体积(μL),M—样本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一定量的荔枝(果肉、皮)样品中,按0.02、0.20、0.50 mg/kg 3个不同浓度进行萘乙酸的添加回收率试验,每个浓度5个重复。方法的准确度以全过程标准添加回收率来衡量,方法的精确度以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来衡量。结果表明,荔枝中萘乙酸的回收率在86.8%~9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添加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表3)。
  2.2 测定结果
  对荔枝(果肉、皮)样品,采用以上方法,通过LC/MS/MS检测,结果如表3、图3、4、5、6、7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该文着重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2个方面。在样品前处理方面,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使样品更好地净化。用C18固相萃取柱分析样品中萘乙酸净化过程,能够充分提取,更好的净化,使得萘乙酸得到较高的回收率和良好的重现性;在仪器分析方面,充分利用液质联用仪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和定性准确的特点,在LC/MS/MS条件下,萘乙酸具有特征离子、峰形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保留时间稳定、灵敏度较好,便于萘乙酸的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荔枝中萘乙酸的回收率在86.8%~9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添加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综上所述,该文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符合简便快递、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4 参考文献
  [1] SN0346-95出口蔬菜中α-萘乙酸残留量检验方法[EB/OL].(2008-05-26)[2015-01-23].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06654.shtml.
  [2] 陈红平,刘新,王川丕,等.分散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赤霉酸和α-萘乙酸[J].分析化学,2012(7):1059-1064.
  [3] 张璇,闫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萘乙酸的残留量[J].山西农业科学,2014(11):1172-1174.
  [4] 黄何何,张缙,徐敦明,等.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2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J].色谱,2014(7):707-716.
  [5] 周昱,庄无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α—萘乙酸残留量[J].分析测试学报,1993(4):49-51.
  [6] 牟艳莉,郭德华,丁卓平.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瓜果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3(8):935-940.
其他文献
摘要 胡萝卜新品种助农大根于2007年引进厦门市翔安区种植,表现出商品性好、产量高、晚熟耐抽薹、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适合在全区推广种植,目前已成为翔安区胡萝卜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该文详细介绍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种植推广。  关键词 胡萝卜;助农大根;引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04-01  翔安胡萝卜生产立足翔安
摘要 介绍了西瓜—花生—菜花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植规格设计、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西瓜;花生;菜花;间套作;地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S565.2;S6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80-01‘’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3个省交界处[1],地理位置在
摘要 简要介绍了林木种子调制的基本概念及原则,并对其调制技术进行了分类探讨,包括脱粒、净重和干燥、种粒分级等,对指导和促进当前林业健康、和谐、科学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林木种子;脱粒;净重;干燥;种粒分级;调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82-01  种子调制(seed processing)是林木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
摘要 以绿行生态观光苗圃为例,从主题定位与规划构思、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附属设施规划等方面对生态观光苗圃规划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生态观光苗圃规划定位、思路、原则和“三大功能十三区”的划分方法,对同类生态观光苗圃的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生态观光苗圃;规划;定位;构思;原则;绿行生态观光苗圃  中图分类号 TU986;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9
摘要 介绍了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江西省安福县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供领导决策层参考。  关键词 县级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江西安福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54-01  1 安福县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安福县地处江西中部偏西,吉安市西北部,
摘要 应用石墨消化炉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温度均匀、工作效率高,适合大批量土壤样品的测定,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石墨消化炉加热法;有机质含量;土壤  中图分类号 S151.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16-02  Study on Determin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Gr
摘要 微型农机的推广对解放南方农村沉重的劳动力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南方大部分农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阐述了推广微型农机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以期促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微型农机;农机推广;南方农村;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183-01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
摘要 采用2个水稻大粒种质和2个常规品种进行单株产量与穗部性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粒种质粒数、一次枝梗数以及二次枝梗粒数极显著低于常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大粒种质单株产量与穗部10个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常规品种单株产量仅与穗部6个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二次枝梗实粒数对水稻单株产量具有正向影响;大粒种质影响单株产量的穗部性状为二次枝梗实粒数和一次枝梗数正向影响,二次枝梗粒数为负向影响;常规
摘要 吉春2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6年田间以高世代材料97033为母本,以小冰麦32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介绍了吉春23号的选育经过、品质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春小麦;吉春23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48-01
摘要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离子色谱技术在茶叶分析及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茶叶有效组分定性与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离子色谱技术在茶叶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子色谱;茶叶;检测  中图分类号 TS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47-02  Abstract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