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根据“时间意识”的理论及已有实证结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探讨“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FPT)这一概念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时间流逝感的三个子维度,即“情绪情感”、“易感性”和“行为反应倾向”。前两个维度验证了前人“情绪—注意”的理论模型,而“行为反应倾向”则是本研究的新发现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时间流逝感的概念内涵。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的三维结构在不同人群中(中学生、大学生、中年人)存在较为稳定的一致性。该量表总分及其三个维度与焦虑、抑郁量表呈现出显著相关,故FPT量表具有一定的效标关联效度。该量表的分半信度、组合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符合计量心理学的基本要求。最后,文章基于FFT信效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予以了讨论。结论:本研究对时间流逝感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不同人群有关时间流逝态度与情感的一般工具。
关键词 时间流逝感;中学生;大学生;中年人;情绪;易感性;行为反应倾向
分类号 B842.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9.005
“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是昨天的。”
——村上春树
1 引言
人类对客观时间的感知存在较大的主观差异性,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时间流逝速率的主观感知与客观流速是否保持同步(Flaherty & Sautu,2005;Wittmann,Rudolph,Damisela,& Isabell Winkler,2015)。时间流逝速率性感知受到年龄、状态、特质、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表现出流逝感或快或慢的动态性变化(Flaherty & Sautu,2005;Zauberman,Levav,Diehl,& Bhargave,2010),典型的年龄效应即是:儿时我们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总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而成年后,又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时间流逝得很快等。就影响时间流逝感的状态因素而言,包含情绪、注意与唤醒水平等成分,比如:当个体处于高兴、快乐的情绪状态时,其会感知时间流逝得很快;当其处于痛苦、悲伤之时,其会感觉度日如年(DroitVolet,& Gil,2009;DroitVolet,& Meck,2007)。同样地,当注意力集中在非时间信息(non-temporal information)上时,我们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似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而当我们将注意集中在时间信息(temporal information)上时,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林苗,钱秀莹,2012;Dan,1998;Tse,Intriligator,Rivest,& Cavanagh,2004)。就特质因素而言,高自我控制类型的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而低自我控制类型的个体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Wittmann,Peter,Gutina,Otten,Kohls,& Meissner,2014)。此外,時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维度中“负性过去时间观指向”的个体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DroitVolet,2016)。
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FOT),指的是以时钟或日历为参照点,个体对时间流逝得相对快或相对慢的感受与判断,其归属于主观时间速率性、以及时间动力学的内容,也是时间意识的典型特征(Blewett,1992;Droitvolet & Wearden,2016,2015;Flaherty & Sautu,2005;Friedman & Janssen,2010;Hagura,Kanai,Orgs,& Haggard,2012;Lamotte,Chakroun,DroitVolet,& Izaute,2014;Wittmann & Lehnhoff,2005;Wittmann,
Rudolph, Gutierrez, & Winkler,
2015)。当前,学者们倾向于将“时间流逝感”分为“特定时段流逝感”(如评估当下、过去一天、一个月、一年、十年流逝得有多快或多慢)与“流逝感整体印象/典型时间流逝感”(typical 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二大类(Droitvolet & Wearden,2015, 2016;Wittmann, Rudolph, Gutierrez, & Winkler, 2015),其中“流逝感整体印象”是指在被试进行时间流逝感知时,其并没有被特定的时间段所限制,而只是对时间流逝做整体性的感受与判断。
时间流逝感是时间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其根植于传统短时距时间知觉研究,且在最近几年演绎出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更具主观能动性,由于传统时间感知研究的时间范围多以毫秒级为单位,比如亚秒(subsecond,1秒以下)和超秒(supersecond,1秒以上1分钟以下),因此诸多因素(如情绪、注意与唤醒等)对传统时间感知精确性的影响似乎是被动式的、无意识的;而“时间流逝感”则不同,其表现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特征,比如同样是感觉时间流逝得慢,相较于“因无聊而被动感觉时间流逝得慢”的情况,个体成功地冥想后,其在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的同时,也有着更为宁静、平和的情绪体验(Marc et al.,2014);更为直接的能动性证据便是:可以通过实验操纵被试“对日常惯例(Rountine)的感受”而使被试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也可通过操纵被试对“新奇性(Novelty)的回忆”而使被试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Avnibabad & Ritov,2003;Flaherty & Sautu,2005)。 (2)从传统的“短时距”到流逝感的“宏观时量”(不再以毫秒或分钟级时距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扩展至以小时、天、月、年等为单位的长时距为主)。
(3)从传统的以前瞻性研究范型为主(在任务正式开始前,主试告知被试要对接下来的某段时距进行估计、判断、生成与再生成等操作),到流逝感的回顾性、体验性具身研究范型(传统的回顾性范式即为:在任务正式开始前并不告知被试具体任务要求,待时距呈现完成后,再要求被试对刚刚呈现的时距予以估计或再生成;而时间流逝感研究的回顾性范式则涉及被试对人生经历的回顾,更多的与长时程记忆相关联)。
(4)从传统的个人感知层面上升到社会性概念层面(如有关“时间过得快与慢”和“国民生活幸福感”之间的调查)、文化层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感知时间流逝得快与慢的普遍性与特异性)等(Droitvolet & Wearden,2015,2016;Droitvolet,2016;Flaherty & Sautu,2005)。不难发现:当前时间流逝感研究所演绎出的这些特征(整体性评价、主观能动性、长时距感知、长时程记忆、社会属性等),为我们从行为层面(特别是从计量的角度)进一步考察时间流逝感提供了适宜性与可行性。最为重要的是:传统时间感知更多关注的是“时间估计”的内容,而时间流逝感则隶属于“时间意识”(时间感知领域的三大研究内容即是:时间估计、时间观与时间意识)(Wittmann,
Rudolph, Gutierrez, & Winkler,
2015),从概念的内容和结构属性,以及方法学的角度来讲,采用自陈式问卷法或测量法来探究从属于时间意识的时间流逝感,某种程度上具备一定优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编制了涉及“时间流逝感”内容的问卷;第一份问卷当属Wyrick等人 (1977)的个人时间流逝问卷(personal time passage questionnaire,PTPQ),其中包含5个自陈问题(自己和他人分别对时光流逝的感受)。之后,有学者从“疾患、护理与健康”的角度对时间流逝感进行深入考察(Sanders,1986),甚至是针对特殊群体(如抑郁症患者)专门设计问卷(Blewett,1992)。近期,Lamotte,Chakroun,DroitVolet和Izaute(2014)从元认知的角度编制了时间流逝感元认知水平问卷,该量表有“自我”和“他人”两个分量表, 每个分量表包含“情绪”与“注意”两个维度,该量表主要用于帮助我们检测个体对影响自身时间流逝感因素的认识。
虽然相关测量工具在不断地被开发应用,但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一方面,重点考察的是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而非时间流逝感的心理成分;另一方面,多倾向于将时间流逝感作为一个简单的维度内置于某个概念之中。针对上述两点,我认为:
第一,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与心理成分之间存在重叠,比如:情绪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与之对应的是,当人们意识到时间流逝得快或慢后,亦会生成一种或多种情绪。因为当前有学者认为:情绪与时间感知是相互影响的,而非之前所认为的单一路徑(贾丽娜,王丽丽,臧学莲,冯文锋,张志杰,2015)。
第二,与以往多数调查研究对“时间流逝感”的定义仅仅是一种“认知性、概念性的判断”不同,基于上述有关时间流逝感“主观能力性”“情绪性”“注意与唤醒性”等特征,我认为“时间流逝感”不仅仅是基于过往时段流速的简单判断,而是包含有情绪启动、生理易感性、行为反应倾向等内在结构的统合心理表征。
时间流逝感是隶属于社会建构视域下的产物,其对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起着同样的适应意义。直接地说,时间流逝感与我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幸福感等息息相关。至少在非负性情绪条件下,感觉时间流逝得慢,意味着接下来可以从容地安排我们的生活;而感觉时间流逝得快,意味着我们需要对生活做出快速、高效的调适,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流逝感是我们内在生活规律性与适宜性的指示器。对时间流逝感测量工具的开发,为我们了解自身有关时间流逝的感知状况提供直观参考;也能为对时间感知进行主观操纵的效果提供有效的检测工具(如检测心理干预过程中冥想、正念操作是否成功);更能为心理疾患的精确诊断提供辅助(如焦虑症病患的典型特征之一便是时间流逝得很快)等。从理论层面,时间流逝感量表开发为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时间意识”提供窗口,为“时间观”等时间人格变量的深入探索提供方向,最为重要的是:时间流逝感量表的开发或许能为时下热门的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提供深入挖掘的可能等等,因此,对时间流逝感量表的开发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综上,本研究根据以往研究发现、以及访谈与调查的结果,以中国被试为基础,考量“时间流逝感”的元素与结构,编制时间流逝感问卷,并在中学生、大学生及中年人中进行全面的信、效度检验,以便为今后有关时间流逝感的研究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2.1.1 大学生样本
在广东、新疆、湖南省四所本科院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大学生1450名,进行FPT量表及所有效标量表的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396份。其中,大一900人,大二136人,大三248人,大四112人。男生594人,女生802份。大学生样本平均年龄19.23 ± 1.54。全部大学生样本用来进行项目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
样本1:使用SPSS22.0对在大学生中测得的第一批200份问卷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Crobachs α系数分析。
样本2:对在大学生中测得的第二批394份、第三批802份有效问卷数据分别做验证性因子分析、组合信度分析、效度分析。
2.1.2 中学生样本
在深圳两所完全中学以班级为单位共抽取初高中生280名,进行FPT量表的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36份。其中高中生99份(男生53人,女生46人),初中生137份(男生56人,女生81人)。平均年龄为15.63± 1.46。全部中学生样本用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1.3 中年人样本
以方便采样的方式,抽取年龄范围在40岁到60岁之间的被试290名(由于问卷设置疏忽,被试的具体年岁不详),进行FPT的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77份。其中男性95人,女性182人。全部中年被试用于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1.4 精神病院样本
为检验编制问卷的外部生态效度,研究选取陕西省某精神病院初诊意向为焦虑症的病患12名,其中男性4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31± 8.79;初诊意向为抑郁症的病患22名,其中男性4名,女性18名,平均年龄41.32±14.77。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选择标准与操作流程为:1)尽最大可能选择刚入院就诊,且初步诊断意向为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病患,由医师亲自将问卷交至被试手中;2)由于存在部分年纪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被试,故这些被试由医师口述问题,并纪录病患的答案选项;3)问卷收集持续二个多月。
2.2 工具
2.2.1 时间流逝感量表
结合前人研究(Lamotte, Chakroun, DroitVolet, & Izaute, 2014)及問卷编制前的访谈结果,我们初步编制时间流逝感量表,包含情绪情感、生理易感性与行为倾向三大维度,总共设计16个条目,其中“情绪情感”5个条目,“生理易感性”5个条目,“行为倾向”6个条目。采用1~5 Likert五级评分方式,其中1表示“极不同意”,5表示“极其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时间流逝感越为明显。
2.2.2 Bech抑郁量表
该量表由A.T.Beck编制,其旨在通过自评的方式了解自我一周内(也包括今天)的情绪状态(主要指抑郁)。共21道题目,采用0~3四级计分,其中0代表“没有或几乎没有”,3代表“绝大多数时候都这样”,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徐俊冕,1991)。本次测试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2.2.3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该量表是根据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编而成。用于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被试的主观感受。评定的时间范围也强调是“现在或过去的一周”。 共20道题目,采用1~4四级计分,其中1代表“没有或很少时间”,4代表“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表明焦虑倾向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该量表第5、9、13、17、19题为反向计分题,即选“1”计4分,选“2”计3分,以此类推(陶明 ,高静芳,1994)。本次测试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部性系数为0.82。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采用临界比、校正题目总分相关对FPT原量表16道题的区分度进行分析,大学生样本(样本1的第一批数据)的临界比结果显示,除第1、2和11题的临界比值差异不显著,其他题目临界比值差异显著(p<0.001);同样,这三道题的校正题总相关值在–0.29~0.02之间(p﹥0.001),其他题的校正题总相关值在0.22~0.50(p<0.001)。因此,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我们将第1、2与11题删除。
3.2 结构效度
3.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删除了第1、2与11题的FPT量表中的剩余13题(大学生样本的第一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的主成分分析法,不限制因子数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结果表明,KMO值为0.82,Bartlett球度检验χ2为868.70,p<0.001,共抽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三个,符合原理论构想。但考虑到同一条目在不同因子之间的载荷能够有效区分,我们陆续将第8题、第5题删除,删除后仍然提取三大因子,且KMO值、Bartlett球形检验等都符合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项目载荷范围是0.87~0.59,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02%。各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见表1。根据大学生时间流逝感问卷各因子题项的意义进行命名。第一个因子包括表1中的1~4四个条目,内容涉及面对时光流逝后的内疚、痛苦、懊恼与惊慌失措等情绪,因此命名为“情绪情感”。第二个因子包括5~8四个项目,内容涉及通过生活细节来感知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自我意识,还有感知时间流逝的能力等,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生理易感性”。第三个因子包括9~11三个条目,内容涉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思维与认知操作、动力性表征,以及行为调适,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行为反应倾向”。
3.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考虑到前人研究表明:时间流逝感存在跨年龄的一致性,即当要求被试回顾性地判断时间流逝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其都会表现出普遍的快时间流逝感(DroitVolet & Wearden,2015)。因此,接下来我们使用大学生数据中样本2的第一批数据(394名)、中学生样本(236人)以及中年人样本(277人)做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FPT量表的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指标。统计软件Lisrel 8.70的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中年人,三维结构模型的χ2/df都小于5,RMSEA都小于0.08,相对拟合指数NNFI、CFI、RFI、NFI都大于或等于0.90,这些适配度指标均达标且较为优良,具体参见表2。大学生样本结构模型的各因子标准化负荷系数在0.49至0.82之间,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25至0.64之间(具体见图1)。参照一定的心理测量学标准(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6;邱皓政,2009),综合表2中的基本适配度指标,似乎每一个群体中所验证的模型都较好,但又很难说极佳,每一个群体中的模型建构与验证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3.3 效标效度
一项来自德国(Merz & Rathjen,2014)的样本为35000 人的时间使用调查表明:47.3%的个体报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流逝得很快,且自身通常处于时间匮乏的处境当中。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报告》指出,52%的人认为时间过得很快,时间根本不够用,且过高的时间压力是导致自身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李爱梅,颜亮,王笑天,马学谦, 李方君,2015)。由此可见: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下,时间压力与时间流逝感间是呈正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较强的时间压力所伴随的负性心理状态是诸如抑郁、焦虑、惊恐等情绪的产生(Roxburgh,2004)。且来自实验室有关短时距的研究表明:处于焦虑状态下的个体由于极力回避带有负性情绪色彩的未来事件的发生,会具有较强的时间伸缩效应,即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从而伴随着行为层面的时距高估(Bar-Haim,Kerem,Lamy,& Zakay,2010;Blewett,1992;Ishikawa & Okubo,2016;Mioni,Stablum,Prunetti,& Grondin,2016;Yoo & Lee,2015)。基于此,我们在大学生样本中全面考察FPT量表与效标(抑郁与焦虑)的相融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流逝感总分及情绪情感、易感性二个维度与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临床报告的结果却表明:罹患严重抑郁症病的个体,在时间表征上会表现出相较于常人更为明显的时间延滞与时间盲视效应,即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Blewett,1992;Gil & DroitVolet,2009;Thnes & Oberfeld,2015)。在正式分析精神病院样本数据前,我们将焦虑与抑郁总分按照“总分前27%与总分后27%”的标准重新编码为两组不同的变量,然后在时间流逝感总分上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高焦虑组(M=39.10,SD = 4.99)时间流逝感总分平均数显著高于低焦虑组(M = 34.62,SD = 4.51),即高焦虑的个体明显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高抑郁组(M=34.71,SD=4.89)时间流逝感总分平均数显著低于低抑郁组(M=39.47,SD=5.21),即相较于低抑郁组,高抑郁组个体明显感觉时间流逝得慢。
精神病院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时间流逝感总分(M=28.5,SD=6.04)明显低于焦虑症患者时间流逝感總分(M=40.92,SD=5.00),且这一差异统计显著(p<0.001)(见表5)。这与前人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符合,即抑郁症患者感觉时间流逝得慢,而焦虑症患者反之。结合表4的结果,我们认为自编的时间流逝感量表外部生态效度较好。
3.4 信度检验
分别使用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中年人样本计算FPT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与此同时,也使用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中年人FPT的标准化因子负荷系数计算FPT量表在不同样本中的组合信度。结果如表6所示。无论是大学生样本、中学生样本还是中年人样本,FPT量表及其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大于或者接近于0.60,组合信度也大于或接近于0.60,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4 讨论
本研究以计量的方法,在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中年人样本中对FPT量表的结构及信效度予以系统考察,结合前人研究、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初步访谈与调查的结果,我们编制了时间流逝感问卷,并成功地提取出“情绪情感”、“生理易感性”与“行为反应倾向”这三个因子,前两个因子的发掘与前人有关时间流逝感的情绪、注意理论相吻合(贾丽娜, 王丽丽, 臧学莲, 冯文锋, 张志杰, 2015;林苗,钱秀莹,2012),而后一个因子的提取则是本研究的贡献之一;与此同时,本研究的另一个贡献即是,对时间流逝感在不同群体的结构效度检验表明,虽然模型的各个参数之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拟建的时间流逝感结构在中学生、大学生与中年人三类人群中存在着较为稳定的一致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从心理计量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理论假设与调查性、描述性研究结论,即时间流逝感在跨年龄间表现出一致性——人们普遍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DroitVolet,2016;DroitVolet & Wearden,2015)。
已有研究倾向于将“时间流逝感”界定为“一种认知性、概念性的判断”,而我们研究结果却提取出了“行为反应倾向”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公因子的提取表明“时间流逝感”并非只是单一的情绪或注意等基础认知成份,而是包含有较为外显的行为反应倾向的复杂、统合构念,也即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时间流逝得快/慢时(或头脑中形成“时间流逝感”的概念时),我们会下意识地作出何种行为倾向来调适。然而遗憾的是,至少就本研究现阶段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行为反应倾向因子”的相关计量指数并没有如其他两个维度(“情绪”与“易感性”)那样拟合得很好,比如:第一,在内部一致性与组合信度分析中,“行为反应倾向”因子的相关系数并不足够高(未达到0.7及以上),该维度的分半信度系数普遍在0.42~0.63之间;第二,在效标效度分析中,“行为反应倾向”因子总分与焦虑总分呈低显著负相关,但从相融效度的角度来考虑,“行为反应倾向”应该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才是。对原量表中“行为反应倾向”的三个条目逐一审查后发现,这三个条目更多地涉及“关注此刻、聚集当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积极认知评价成分”,这一深层涵义似乎与津巴多时间观中的“现在享乐”“积极过去”维度有关(Zimbardo & Boyd, 1999)。如此便较能合理地解释本研究中“焦虑总分”与“行为反应倾向”呈现出的显著负相关,因为“焦虑”多是未来指向的,而“行为反应倾向”维度内的项目指向过去与现在。但这又引发出了新的思考,即本研究中的“行为反应倾向”维度到底隶属于时间流逝感的内容(即流逝感概念中包含此维度的置信度有多少)?还是时间洞察力(时间观)的部分内容?如果流逝感概念确定包含有“行为反应倾向”的内容,那么在后续的问卷修订中是否考虑更改该维度的具体条目?等等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关抑郁与时间感知的研究结果当前仍存在争议,比如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抑郁情绪会导致时间知觉放缓,来自临床报告的结果亦表明:罹患严重抑郁症病的个体,在时间表征上会表现出相较于常人更为明显的时间延滞与时间盲视效应,即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Blewett,1992;Gil & DroitVolet,2009;Thnes & Oberfeld,2015);然而,近期部分研究者却认为抑郁与时间感知的关联不大,即抑郁并不影响时间感知(Oberfeld,Thnes,Palayoor,& Hecht,2014)。对这两种自相矛盾的结果,需要从研究方法和抑郁的概念界定这两方面来寻求解释。一方面,“时间感知(time perception)”与“时间意识(time aware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间流速的快与慢隶属于时间意识,而时间感知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对时间的估计、判断与操作能力。抑郁个体时间意识受损但时间感知能力却相对完好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时间意识与时间感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概念(Thnes & Oberfeld,2015)。因此,同是考察抑郁,但由于关注了不同的时间知觉内容,从而导致差异性的结论。另一方面,问卷法中的抑郁测量与临床报告中的抑郁病症,两者仍是有着一定的区别,临床的抑郁包含有更多的内涵和病理表征(Blewett,1992);由于问卷施测本身具有一定的启动效应,相对而言,临床上确诊的抑郁症更为稳定、深刻。从疾病与时间感知的角度,本研究在精神病院所得数据较为理想,说明自编时间流逝感问卷具备有一定的生态效度;然而,本研究在大学生上所获得的抑郁与时间流逝感数据,却与已有部分结果呈相反态势,这是否意味着日常所说的“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两者在时间感知上有着更为不同的认知机制呢?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只是单纯地选择“抑郁”作为“时间流逝感”的效标就值得商榷。总之,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厘清“抑郁情绪”、“临床抑郁”、“时间意识”与“时间感知”这四者之间的界线与关联,进而使用与之对应的研究范型得出较为稳定、可靠的结论。 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与“日常时间意识”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联?本研究一方面在证实已往有关“时间压力、时间意识与抑郁情绪间正相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与部分临床和前人研究相佐,即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抑郁与时间流逝感之间的负相关。我们推断原因可能是:
(1)普通抑郁情绪与临床抑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如上文所述)。
(2)时间流逝感的情绪内容偏负性,效价上与抑郁类同,从“情绪情感维度总分”与“抑郁总分”之间的高显著性相关不难看出。
(3)时间流逝感的情绪多样复杂且表现出“负性的自我内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人的“注意—闸门”理论相一致,即由于个体关注自我信息(非时间信息),忽略时间信息,从而导致时间流逝得很快(收集器所收集到的时间脉冲更少),在时间流逝感量表上的得分更高。
(4)是否由于本次施测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女性被试过多,而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诸如抑郁的负性情绪,还是时间流逝感上,女性都表现得比男性更为突出;即女性普遍抑郁得分高(Culbertson,1997),女性普遍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Droitvolet & Wearden,2015)等。
(5)量表施测顺序效应,即是否时间流逝感量表的各个项目(尤其是情绪情感维度的项目)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抑郁情绪启动效应,已有研究表明:时间的流逝与金钱的损失都会启动负性情绪情感(时间流逝或许更甚)(李爱梅,孙海龙,熊冠星,王笑天,李斌,2016),如果先施测抑郁量表,再施测FPT,结果又当如何?这有必要尝试。总之,结合“抑郁”这一既区分又相融的效度,还有焦虑量表的相融效度结果,我们认为:至少就时间流逝感的情绪性维度而言,其并不是单一、特定的,而是包含有诸如抑郁、焦虑等多种情绪、情感的复合概念。
5 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时间流逝感量表(FPT)包括“情绪情感”、“易感性”和“行为反应倾向性”三个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學生、大学生甚至是中年人有关时间流逝的态度与情感的一般工具,未来研究有必要对该量表的内容与结构进一步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2006).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贾丽娜, 王丽丽, 臧学莲, 冯文锋, 张志杰(2015). 情绪性时间知觉:具身化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3(8), 1331-1339.
李爱梅, 孙海龙, 熊冠星, 王笑天, 李斌(2016). “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和前瞻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4(6), 874-884.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马学谦, 李方君(2015). 时间压力的双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3(9), 1627-1636.
林苗, 钱秀莹(2012). 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及其理论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6), 875-882.
邱皓政(2009). 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 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倒解析. 重庆大学出版社, pp: 323-335.
陶明, 高静芳(1994). 修订焦虑自评量表(sas-cr)的信度及效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5), 301-303.
徐俊冕(1991). Beck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心理科学, (4), 32-34.
Avnibabad, D., & Ritov, I. (2003). Routine and the perception of ti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2(4), 543.
Blewett, A. E. (1992). Abnormal subjective time experience in d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161(2), 195-200.
Culbertson, F. M. (1997). Depression and gender.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American Psychologist
, 52(1), 25-31.
Dan, Z. (1998). Attention allocation policy influences prospective tim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5(1), 114-118.
DroitVolet, S. (2016). Time does not fly but slow down in old age. Time & Society. 0(0), 1-23.
DroitVolet, S., & Gil, S. (2009). The timeemotion paradox.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4(1525), 1943-1953.
DroitVolet, S., & Meck, W. H. (2007). How emotions colour our perception of tim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12), 504-513.
DroitVolet, S., & Wearden, J. H. (2015).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ology reveals similarities in the experience of passage of time in young and elderly adults. Acta Psychologica, 156, 77-82. DroitVolet, S., & Wearden, J.H. (2016). Passage of time judgments are not duration judgments: Evidence from a study using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olog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176), 1-7.
Friedman, W. J., & Janssen, S. M. J. (2010). Aging and the speed of time. Acta Psychologica, 134(2), 130-141.
Flaherty, M. G., & Sautu, R. (2005). Variation in the perceived passage of time: a crossnational stud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8(68), 400-410.
Gil, S., & DroitVolet, S. (2009). Time perception, depression and sadness. Behavioural Processes, 80(2), 169-176.
Hagura, N., Kanai, R., Orgs, G., & Haggard, P. (2012). Ready steady slow: action preparation slows the subjective passage of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 279(279), 4399-4406.
Ishikawa, K., & Okubo, M. (2016). Overestimation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ime in social anxiety: effects of facial expression, gaze direction, and time cours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611), 1-5.
Lamotte, M., Izaute, M., & DroitVolet, S. (2012). Awareness of time distortions and its relation with time judgment: a metacognitive approach.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21(2), 835-842.
Lamotte, M., Chakroun, N., DroitVolet, S., & Izaute, M. (2014). Metacognitive questionnaire on time: 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 Timing & Time Perception, 2(3), 339-359.
Marc, W., Simone, O., Eva, S., Anna, S., Hanna, L., & HanGue, J., et al. (2014). Subjective expansion of extended timespans in experienced meditato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1586), 1586, 1-9.
Mioni, G., Stablum, F., Prunetti, E., & Grondin, S. (2016). Time perception in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time reproduction and time production task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96, 154-163.
Oberfeld, D., Thnes, S., Palayoor, B. J., & Hecht, H. (2014). Depression does not affect time perception and timetocontact estim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4), 810, 1-12.
Roxburgh, S. (2004). “There just arent enough hours in the day”: The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ime pressur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5(2), 115-131.
Sanders, S. A. (1986). Development of a tool to measure subjective time experience. Nursing Research, 35(3), 178.
Thnes, S., & Oberfeld, D. (2015). Time perception in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75, 359-372.
Tse, P. U., Intriligator, J., Rivest, J., & Cavanagh, P. (2004). Attention and subjective expansion of time.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6(7), 1171-1189. Wittmann, M., Peter, J., Gutina, O., Otten, S., Kohls, N., & Meissner, K. (201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lfattributed mindfulness levels are related to the experience of time and cognitive selfcontrol.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4(8), 41-45.
Wittmann, M., & Lehnhoff, S. (2005). Age effects in perception of time. Psychological Reports, 97(3), 921-935.
Wittmann, M., Rudolph, T., Gutierrez, D. L., & Winkler, I. (2015). Time perspective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s predictors of agerelated subjective passage of t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Public Health, 12(12), 16027-16042.
Wyrick, R. A., & Wyrick, L. C. (1977). Time experience during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4(12), 1441.
Yair BarHaim, Aya Kerem, Dominique Lamy, & Dan Zakay. (2010). When time slows down: the influence of threat on time perception in anxie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24(2), 255-263.
Yoo, J. Y., & Lee, J. H. (2015). The effects of valence and arousal on time percep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1208, 1-5.
Zauberman, G., Levav, J., Diehl, K., & Bhargave, R. (2010). 1995 feels so close yet so far: the effect of event markers on subjective feelings of elapsed tim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 133-139.
Zimbardo, P.G., & Boyd, J.N. (1999). Putting time in perspective: A valid, reliable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tric.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6), 1271-1288.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empirical conclusions of “time awareness”, we explored the structure of the feeling of passage of time (FPT) using interviews and a selfdesigned scale in this study.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ree common factors of the FPT were extracted and were named “emotion”, “susceptibility” and “behavior tendency”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motionattention” model of time perception, and the new contents of “behavior” enriched the concept of FPT. Furthe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scale exhibited stable consistency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include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middleaged adults).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subscores of each factor correlated with the index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ignificantly, indicated that the scale had reasonable criteriarelated validity. Also, the combination reliability,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he cuthalf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psychometrics. Finally,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FPT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FPT. We also revealed that the selfdesigned scale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abl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testing the FPT across different populations.
Key words: the feeling of passage of tim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mid adult; emotion; susceptibility; behavior tendency
关键词 时间流逝感;中学生;大学生;中年人;情绪;易感性;行为反应倾向
分类号 B842.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9.005
“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是昨天的。”
——村上春树
1 引言
人类对客观时间的感知存在较大的主观差异性,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时间流逝速率的主观感知与客观流速是否保持同步(Flaherty & Sautu,2005;Wittmann,Rudolph,Damisela,& Isabell Winkler,2015)。时间流逝速率性感知受到年龄、状态、特质、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表现出流逝感或快或慢的动态性变化(Flaherty & Sautu,2005;Zauberman,Levav,Diehl,& Bhargave,2010),典型的年龄效应即是:儿时我们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总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而成年后,又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时间流逝得很快等。就影响时间流逝感的状态因素而言,包含情绪、注意与唤醒水平等成分,比如:当个体处于高兴、快乐的情绪状态时,其会感知时间流逝得很快;当其处于痛苦、悲伤之时,其会感觉度日如年(DroitVolet,& Gil,2009;DroitVolet,& Meck,2007)。同样地,当注意力集中在非时间信息(non-temporal information)上时,我们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似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而当我们将注意集中在时间信息(temporal information)上时,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林苗,钱秀莹,2012;Dan,1998;Tse,Intriligator,Rivest,& Cavanagh,2004)。就特质因素而言,高自我控制类型的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而低自我控制类型的个体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Wittmann,Peter,Gutina,Otten,Kohls,& Meissner,2014)。此外,時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维度中“负性过去时间观指向”的个体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DroitVolet,2016)。
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FOT),指的是以时钟或日历为参照点,个体对时间流逝得相对快或相对慢的感受与判断,其归属于主观时间速率性、以及时间动力学的内容,也是时间意识的典型特征(Blewett,1992;Droitvolet & Wearden,2016,2015;Flaherty & Sautu,2005;Friedman & Janssen,2010;Hagura,Kanai,Orgs,& Haggard,2012;Lamotte,Chakroun,DroitVolet,& Izaute,2014;Wittmann & Lehnhoff,2005;Wittmann,
Rudolph, Gutierrez, & Winkler,
2015)。当前,学者们倾向于将“时间流逝感”分为“特定时段流逝感”(如评估当下、过去一天、一个月、一年、十年流逝得有多快或多慢)与“流逝感整体印象/典型时间流逝感”(typical 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二大类(Droitvolet & Wearden,2015, 2016;Wittmann, Rudolph, Gutierrez, & Winkler, 2015),其中“流逝感整体印象”是指在被试进行时间流逝感知时,其并没有被特定的时间段所限制,而只是对时间流逝做整体性的感受与判断。
时间流逝感是时间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其根植于传统短时距时间知觉研究,且在最近几年演绎出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更具主观能动性,由于传统时间感知研究的时间范围多以毫秒级为单位,比如亚秒(subsecond,1秒以下)和超秒(supersecond,1秒以上1分钟以下),因此诸多因素(如情绪、注意与唤醒等)对传统时间感知精确性的影响似乎是被动式的、无意识的;而“时间流逝感”则不同,其表现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特征,比如同样是感觉时间流逝得慢,相较于“因无聊而被动感觉时间流逝得慢”的情况,个体成功地冥想后,其在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的同时,也有着更为宁静、平和的情绪体验(Marc et al.,2014);更为直接的能动性证据便是:可以通过实验操纵被试“对日常惯例(Rountine)的感受”而使被试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也可通过操纵被试对“新奇性(Novelty)的回忆”而使被试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Avnibabad & Ritov,2003;Flaherty & Sautu,2005)。 (2)从传统的“短时距”到流逝感的“宏观时量”(不再以毫秒或分钟级时距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扩展至以小时、天、月、年等为单位的长时距为主)。
(3)从传统的以前瞻性研究范型为主(在任务正式开始前,主试告知被试要对接下来的某段时距进行估计、判断、生成与再生成等操作),到流逝感的回顾性、体验性具身研究范型(传统的回顾性范式即为:在任务正式开始前并不告知被试具体任务要求,待时距呈现完成后,再要求被试对刚刚呈现的时距予以估计或再生成;而时间流逝感研究的回顾性范式则涉及被试对人生经历的回顾,更多的与长时程记忆相关联)。
(4)从传统的个人感知层面上升到社会性概念层面(如有关“时间过得快与慢”和“国民生活幸福感”之间的调查)、文化层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感知时间流逝得快与慢的普遍性与特异性)等(Droitvolet & Wearden,2015,2016;Droitvolet,2016;Flaherty & Sautu,2005)。不难发现:当前时间流逝感研究所演绎出的这些特征(整体性评价、主观能动性、长时距感知、长时程记忆、社会属性等),为我们从行为层面(特别是从计量的角度)进一步考察时间流逝感提供了适宜性与可行性。最为重要的是:传统时间感知更多关注的是“时间估计”的内容,而时间流逝感则隶属于“时间意识”(时间感知领域的三大研究内容即是:时间估计、时间观与时间意识)(Wittmann,
Rudolph, Gutierrez, & Winkler,
2015),从概念的内容和结构属性,以及方法学的角度来讲,采用自陈式问卷法或测量法来探究从属于时间意识的时间流逝感,某种程度上具备一定优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编制了涉及“时间流逝感”内容的问卷;第一份问卷当属Wyrick等人 (1977)的个人时间流逝问卷(personal time passage questionnaire,PTPQ),其中包含5个自陈问题(自己和他人分别对时光流逝的感受)。之后,有学者从“疾患、护理与健康”的角度对时间流逝感进行深入考察(Sanders,1986),甚至是针对特殊群体(如抑郁症患者)专门设计问卷(Blewett,1992)。近期,Lamotte,Chakroun,DroitVolet和Izaute(2014)从元认知的角度编制了时间流逝感元认知水平问卷,该量表有“自我”和“他人”两个分量表, 每个分量表包含“情绪”与“注意”两个维度,该量表主要用于帮助我们检测个体对影响自身时间流逝感因素的认识。
虽然相关测量工具在不断地被开发应用,但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一方面,重点考察的是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而非时间流逝感的心理成分;另一方面,多倾向于将时间流逝感作为一个简单的维度内置于某个概念之中。针对上述两点,我认为:
第一,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与心理成分之间存在重叠,比如:情绪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与之对应的是,当人们意识到时间流逝得快或慢后,亦会生成一种或多种情绪。因为当前有学者认为:情绪与时间感知是相互影响的,而非之前所认为的单一路徑(贾丽娜,王丽丽,臧学莲,冯文锋,张志杰,2015)。
第二,与以往多数调查研究对“时间流逝感”的定义仅仅是一种“认知性、概念性的判断”不同,基于上述有关时间流逝感“主观能力性”“情绪性”“注意与唤醒性”等特征,我认为“时间流逝感”不仅仅是基于过往时段流速的简单判断,而是包含有情绪启动、生理易感性、行为反应倾向等内在结构的统合心理表征。
时间流逝感是隶属于社会建构视域下的产物,其对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起着同样的适应意义。直接地说,时间流逝感与我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幸福感等息息相关。至少在非负性情绪条件下,感觉时间流逝得慢,意味着接下来可以从容地安排我们的生活;而感觉时间流逝得快,意味着我们需要对生活做出快速、高效的调适,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流逝感是我们内在生活规律性与适宜性的指示器。对时间流逝感测量工具的开发,为我们了解自身有关时间流逝的感知状况提供直观参考;也能为对时间感知进行主观操纵的效果提供有效的检测工具(如检测心理干预过程中冥想、正念操作是否成功);更能为心理疾患的精确诊断提供辅助(如焦虑症病患的典型特征之一便是时间流逝得很快)等。从理论层面,时间流逝感量表开发为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时间意识”提供窗口,为“时间观”等时间人格变量的深入探索提供方向,最为重要的是:时间流逝感量表的开发或许能为时下热门的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提供深入挖掘的可能等等,因此,对时间流逝感量表的开发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综上,本研究根据以往研究发现、以及访谈与调查的结果,以中国被试为基础,考量“时间流逝感”的元素与结构,编制时间流逝感问卷,并在中学生、大学生及中年人中进行全面的信、效度检验,以便为今后有关时间流逝感的研究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2.1.1 大学生样本
在广东、新疆、湖南省四所本科院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大学生1450名,进行FPT量表及所有效标量表的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396份。其中,大一900人,大二136人,大三248人,大四112人。男生594人,女生802份。大学生样本平均年龄19.23 ± 1.54。全部大学生样本用来进行项目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
样本1:使用SPSS22.0对在大学生中测得的第一批200份问卷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Crobachs α系数分析。
样本2:对在大学生中测得的第二批394份、第三批802份有效问卷数据分别做验证性因子分析、组合信度分析、效度分析。
2.1.2 中学生样本
在深圳两所完全中学以班级为单位共抽取初高中生280名,进行FPT量表的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36份。其中高中生99份(男生53人,女生46人),初中生137份(男生56人,女生81人)。平均年龄为15.63± 1.46。全部中学生样本用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1.3 中年人样本
以方便采样的方式,抽取年龄范围在40岁到60岁之间的被试290名(由于问卷设置疏忽,被试的具体年岁不详),进行FPT的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77份。其中男性95人,女性182人。全部中年被试用于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1.4 精神病院样本
为检验编制问卷的外部生态效度,研究选取陕西省某精神病院初诊意向为焦虑症的病患12名,其中男性4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31± 8.79;初诊意向为抑郁症的病患22名,其中男性4名,女性18名,平均年龄41.32±14.77。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选择标准与操作流程为:1)尽最大可能选择刚入院就诊,且初步诊断意向为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病患,由医师亲自将问卷交至被试手中;2)由于存在部分年纪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被试,故这些被试由医师口述问题,并纪录病患的答案选项;3)问卷收集持续二个多月。
2.2 工具
2.2.1 时间流逝感量表
结合前人研究(Lamotte, Chakroun, DroitVolet, & Izaute, 2014)及問卷编制前的访谈结果,我们初步编制时间流逝感量表,包含情绪情感、生理易感性与行为倾向三大维度,总共设计16个条目,其中“情绪情感”5个条目,“生理易感性”5个条目,“行为倾向”6个条目。采用1~5 Likert五级评分方式,其中1表示“极不同意”,5表示“极其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时间流逝感越为明显。
2.2.2 Bech抑郁量表
该量表由A.T.Beck编制,其旨在通过自评的方式了解自我一周内(也包括今天)的情绪状态(主要指抑郁)。共21道题目,采用0~3四级计分,其中0代表“没有或几乎没有”,3代表“绝大多数时候都这样”,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徐俊冕,1991)。本次测试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2.2.3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该量表是根据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编而成。用于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被试的主观感受。评定的时间范围也强调是“现在或过去的一周”。 共20道题目,采用1~4四级计分,其中1代表“没有或很少时间”,4代表“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表明焦虑倾向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该量表第5、9、13、17、19题为反向计分题,即选“1”计4分,选“2”计3分,以此类推(陶明 ,高静芳,1994)。本次测试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部性系数为0.82。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采用临界比、校正题目总分相关对FPT原量表16道题的区分度进行分析,大学生样本(样本1的第一批数据)的临界比结果显示,除第1、2和11题的临界比值差异不显著,其他题目临界比值差异显著(p<0.001);同样,这三道题的校正题总相关值在–0.29~0.02之间(p﹥0.001),其他题的校正题总相关值在0.22~0.50(p<0.001)。因此,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我们将第1、2与11题删除。
3.2 结构效度
3.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删除了第1、2与11题的FPT量表中的剩余13题(大学生样本的第一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的主成分分析法,不限制因子数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结果表明,KMO值为0.82,Bartlett球度检验χ2为868.70,p<0.001,共抽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三个,符合原理论构想。但考虑到同一条目在不同因子之间的载荷能够有效区分,我们陆续将第8题、第5题删除,删除后仍然提取三大因子,且KMO值、Bartlett球形检验等都符合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项目载荷范围是0.87~0.59,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02%。各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见表1。根据大学生时间流逝感问卷各因子题项的意义进行命名。第一个因子包括表1中的1~4四个条目,内容涉及面对时光流逝后的内疚、痛苦、懊恼与惊慌失措等情绪,因此命名为“情绪情感”。第二个因子包括5~8四个项目,内容涉及通过生活细节来感知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自我意识,还有感知时间流逝的能力等,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生理易感性”。第三个因子包括9~11三个条目,内容涉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思维与认知操作、动力性表征,以及行为调适,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行为反应倾向”。
3.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考虑到前人研究表明:时间流逝感存在跨年龄的一致性,即当要求被试回顾性地判断时间流逝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其都会表现出普遍的快时间流逝感(DroitVolet & Wearden,2015)。因此,接下来我们使用大学生数据中样本2的第一批数据(394名)、中学生样本(236人)以及中年人样本(277人)做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FPT量表的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指标。统计软件Lisrel 8.70的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中年人,三维结构模型的χ2/df都小于5,RMSEA都小于0.08,相对拟合指数NNFI、CFI、RFI、NFI都大于或等于0.90,这些适配度指标均达标且较为优良,具体参见表2。大学生样本结构模型的各因子标准化负荷系数在0.49至0.82之间,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25至0.64之间(具体见图1)。参照一定的心理测量学标准(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6;邱皓政,2009),综合表2中的基本适配度指标,似乎每一个群体中所验证的模型都较好,但又很难说极佳,每一个群体中的模型建构与验证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3.3 效标效度
一项来自德国(Merz & Rathjen,2014)的样本为35000 人的时间使用调查表明:47.3%的个体报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流逝得很快,且自身通常处于时间匮乏的处境当中。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报告》指出,52%的人认为时间过得很快,时间根本不够用,且过高的时间压力是导致自身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李爱梅,颜亮,王笑天,马学谦, 李方君,2015)。由此可见: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下,时间压力与时间流逝感间是呈正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较强的时间压力所伴随的负性心理状态是诸如抑郁、焦虑、惊恐等情绪的产生(Roxburgh,2004)。且来自实验室有关短时距的研究表明:处于焦虑状态下的个体由于极力回避带有负性情绪色彩的未来事件的发生,会具有较强的时间伸缩效应,即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从而伴随着行为层面的时距高估(Bar-Haim,Kerem,Lamy,& Zakay,2010;Blewett,1992;Ishikawa & Okubo,2016;Mioni,Stablum,Prunetti,& Grondin,2016;Yoo & Lee,2015)。基于此,我们在大学生样本中全面考察FPT量表与效标(抑郁与焦虑)的相融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流逝感总分及情绪情感、易感性二个维度与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临床报告的结果却表明:罹患严重抑郁症病的个体,在时间表征上会表现出相较于常人更为明显的时间延滞与时间盲视效应,即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Blewett,1992;Gil & DroitVolet,2009;Thnes & Oberfeld,2015)。在正式分析精神病院样本数据前,我们将焦虑与抑郁总分按照“总分前27%与总分后27%”的标准重新编码为两组不同的变量,然后在时间流逝感总分上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高焦虑组(M=39.10,SD = 4.99)时间流逝感总分平均数显著高于低焦虑组(M = 34.62,SD = 4.51),即高焦虑的个体明显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高抑郁组(M=34.71,SD=4.89)时间流逝感总分平均数显著低于低抑郁组(M=39.47,SD=5.21),即相较于低抑郁组,高抑郁组个体明显感觉时间流逝得慢。
精神病院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时间流逝感总分(M=28.5,SD=6.04)明显低于焦虑症患者时间流逝感總分(M=40.92,SD=5.00),且这一差异统计显著(p<0.001)(见表5)。这与前人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符合,即抑郁症患者感觉时间流逝得慢,而焦虑症患者反之。结合表4的结果,我们认为自编的时间流逝感量表外部生态效度较好。
3.4 信度检验
分别使用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中年人样本计算FPT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与此同时,也使用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中年人FPT的标准化因子负荷系数计算FPT量表在不同样本中的组合信度。结果如表6所示。无论是大学生样本、中学生样本还是中年人样本,FPT量表及其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大于或者接近于0.60,组合信度也大于或接近于0.60,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4 讨论
本研究以计量的方法,在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中年人样本中对FPT量表的结构及信效度予以系统考察,结合前人研究、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初步访谈与调查的结果,我们编制了时间流逝感问卷,并成功地提取出“情绪情感”、“生理易感性”与“行为反应倾向”这三个因子,前两个因子的发掘与前人有关时间流逝感的情绪、注意理论相吻合(贾丽娜, 王丽丽, 臧学莲, 冯文锋, 张志杰, 2015;林苗,钱秀莹,2012),而后一个因子的提取则是本研究的贡献之一;与此同时,本研究的另一个贡献即是,对时间流逝感在不同群体的结构效度检验表明,虽然模型的各个参数之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拟建的时间流逝感结构在中学生、大学生与中年人三类人群中存在着较为稳定的一致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从心理计量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理论假设与调查性、描述性研究结论,即时间流逝感在跨年龄间表现出一致性——人们普遍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DroitVolet,2016;DroitVolet & Wearden,2015)。
已有研究倾向于将“时间流逝感”界定为“一种认知性、概念性的判断”,而我们研究结果却提取出了“行为反应倾向”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公因子的提取表明“时间流逝感”并非只是单一的情绪或注意等基础认知成份,而是包含有较为外显的行为反应倾向的复杂、统合构念,也即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时间流逝得快/慢时(或头脑中形成“时间流逝感”的概念时),我们会下意识地作出何种行为倾向来调适。然而遗憾的是,至少就本研究现阶段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行为反应倾向因子”的相关计量指数并没有如其他两个维度(“情绪”与“易感性”)那样拟合得很好,比如:第一,在内部一致性与组合信度分析中,“行为反应倾向”因子的相关系数并不足够高(未达到0.7及以上),该维度的分半信度系数普遍在0.42~0.63之间;第二,在效标效度分析中,“行为反应倾向”因子总分与焦虑总分呈低显著负相关,但从相融效度的角度来考虑,“行为反应倾向”应该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才是。对原量表中“行为反应倾向”的三个条目逐一审查后发现,这三个条目更多地涉及“关注此刻、聚集当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积极认知评价成分”,这一深层涵义似乎与津巴多时间观中的“现在享乐”“积极过去”维度有关(Zimbardo & Boyd, 1999)。如此便较能合理地解释本研究中“焦虑总分”与“行为反应倾向”呈现出的显著负相关,因为“焦虑”多是未来指向的,而“行为反应倾向”维度内的项目指向过去与现在。但这又引发出了新的思考,即本研究中的“行为反应倾向”维度到底隶属于时间流逝感的内容(即流逝感概念中包含此维度的置信度有多少)?还是时间洞察力(时间观)的部分内容?如果流逝感概念确定包含有“行为反应倾向”的内容,那么在后续的问卷修订中是否考虑更改该维度的具体条目?等等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关抑郁与时间感知的研究结果当前仍存在争议,比如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抑郁情绪会导致时间知觉放缓,来自临床报告的结果亦表明:罹患严重抑郁症病的个体,在时间表征上会表现出相较于常人更为明显的时间延滞与时间盲视效应,即个体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Blewett,1992;Gil & DroitVolet,2009;Thnes & Oberfeld,2015);然而,近期部分研究者却认为抑郁与时间感知的关联不大,即抑郁并不影响时间感知(Oberfeld,Thnes,Palayoor,& Hecht,2014)。对这两种自相矛盾的结果,需要从研究方法和抑郁的概念界定这两方面来寻求解释。一方面,“时间感知(time perception)”与“时间意识(time aware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间流速的快与慢隶属于时间意识,而时间感知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对时间的估计、判断与操作能力。抑郁个体时间意识受损但时间感知能力却相对完好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时间意识与时间感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概念(Thnes & Oberfeld,2015)。因此,同是考察抑郁,但由于关注了不同的时间知觉内容,从而导致差异性的结论。另一方面,问卷法中的抑郁测量与临床报告中的抑郁病症,两者仍是有着一定的区别,临床的抑郁包含有更多的内涵和病理表征(Blewett,1992);由于问卷施测本身具有一定的启动效应,相对而言,临床上确诊的抑郁症更为稳定、深刻。从疾病与时间感知的角度,本研究在精神病院所得数据较为理想,说明自编时间流逝感问卷具备有一定的生态效度;然而,本研究在大学生上所获得的抑郁与时间流逝感数据,却与已有部分结果呈相反态势,这是否意味着日常所说的“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两者在时间感知上有着更为不同的认知机制呢?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只是单纯地选择“抑郁”作为“时间流逝感”的效标就值得商榷。总之,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厘清“抑郁情绪”、“临床抑郁”、“时间意识”与“时间感知”这四者之间的界线与关联,进而使用与之对应的研究范型得出较为稳定、可靠的结论。 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与“日常时间意识”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联?本研究一方面在证实已往有关“时间压力、时间意识与抑郁情绪间正相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与部分临床和前人研究相佐,即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抑郁与时间流逝感之间的负相关。我们推断原因可能是:
(1)普通抑郁情绪与临床抑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如上文所述)。
(2)时间流逝感的情绪内容偏负性,效价上与抑郁类同,从“情绪情感维度总分”与“抑郁总分”之间的高显著性相关不难看出。
(3)时间流逝感的情绪多样复杂且表现出“负性的自我内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人的“注意—闸门”理论相一致,即由于个体关注自我信息(非时间信息),忽略时间信息,从而导致时间流逝得很快(收集器所收集到的时间脉冲更少),在时间流逝感量表上的得分更高。
(4)是否由于本次施测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女性被试过多,而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诸如抑郁的负性情绪,还是时间流逝感上,女性都表现得比男性更为突出;即女性普遍抑郁得分高(Culbertson,1997),女性普遍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Droitvolet & Wearden,2015)等。
(5)量表施测顺序效应,即是否时间流逝感量表的各个项目(尤其是情绪情感维度的项目)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抑郁情绪启动效应,已有研究表明:时间的流逝与金钱的损失都会启动负性情绪情感(时间流逝或许更甚)(李爱梅,孙海龙,熊冠星,王笑天,李斌,2016),如果先施测抑郁量表,再施测FPT,结果又当如何?这有必要尝试。总之,结合“抑郁”这一既区分又相融的效度,还有焦虑量表的相融效度结果,我们认为:至少就时间流逝感的情绪性维度而言,其并不是单一、特定的,而是包含有诸如抑郁、焦虑等多种情绪、情感的复合概念。
5 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时间流逝感量表(FPT)包括“情绪情感”、“易感性”和“行为反应倾向性”三个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學生、大学生甚至是中年人有关时间流逝的态度与情感的一般工具,未来研究有必要对该量表的内容与结构进一步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2006).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贾丽娜, 王丽丽, 臧学莲, 冯文锋, 张志杰(2015). 情绪性时间知觉:具身化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3(8), 1331-1339.
李爱梅, 孙海龙, 熊冠星, 王笑天, 李斌(2016). “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和前瞻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4(6), 874-884.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马学谦, 李方君(2015). 时间压力的双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3(9), 1627-1636.
林苗, 钱秀莹(2012). 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及其理论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6), 875-882.
邱皓政(2009). 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 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倒解析. 重庆大学出版社, pp: 323-335.
陶明, 高静芳(1994). 修订焦虑自评量表(sas-cr)的信度及效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5), 301-303.
徐俊冕(1991). Beck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心理科学, (4), 32-34.
Avnibabad, D., & Ritov, I. (2003). Routine and the perception of ti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2(4), 543.
Blewett, A. E. (1992). Abnormal subjective time experience in d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161(2), 195-200.
Culbertson, F. M. (1997). Depression and gender.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American Psychologist
, 52(1), 25-31.
Dan, Z. (1998). Attention allocation policy influences prospective tim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5(1), 114-118.
DroitVolet, S. (2016). Time does not fly but slow down in old age. Time & Society. 0(0), 1-23.
DroitVolet, S., & Gil, S. (2009). The timeemotion paradox.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4(1525), 1943-1953.
DroitVolet, S., & Meck, W. H. (2007). How emotions colour our perception of tim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12), 504-513.
DroitVolet, S., & Wearden, J. H. (2015).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ology reveals similarities in the experience of passage of time in young and elderly adults. Acta Psychologica, 156, 77-82. DroitVolet, S., & Wearden, J.H. (2016). Passage of time judgments are not duration judgments: Evidence from a study using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olog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176), 1-7.
Friedman, W. J., & Janssen, S. M. J. (2010). Aging and the speed of time. Acta Psychologica, 134(2), 130-141.
Flaherty, M. G., & Sautu, R. (2005). Variation in the perceived passage of time: a crossnational stud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8(68), 400-410.
Gil, S., & DroitVolet, S. (2009). Time perception, depression and sadness. Behavioural Processes, 80(2), 169-176.
Hagura, N., Kanai, R., Orgs, G., & Haggard, P. (2012). Ready steady slow: action preparation slows the subjective passage of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 279(279), 4399-4406.
Ishikawa, K., & Okubo, M. (2016). Overestimation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ime in social anxiety: effects of facial expression, gaze direction, and time cours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611), 1-5.
Lamotte, M., Izaute, M., & DroitVolet, S. (2012). Awareness of time distortions and its relation with time judgment: a metacognitive approach.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21(2), 835-842.
Lamotte, M., Chakroun, N., DroitVolet, S., & Izaute, M. (2014). Metacognitive questionnaire on time: 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 Timing & Time Perception, 2(3), 339-359.
Marc, W., Simone, O., Eva, S., Anna, S., Hanna, L., & HanGue, J., et al. (2014). Subjective expansion of extended timespans in experienced meditato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1586), 1586, 1-9.
Mioni, G., Stablum, F., Prunetti, E., & Grondin, S. (2016). Time perception in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time reproduction and time production task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96, 154-163.
Oberfeld, D., Thnes, S., Palayoor, B. J., & Hecht, H. (2014). Depression does not affect time perception and timetocontact estim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4), 810, 1-12.
Roxburgh, S. (2004). “There just arent enough hours in the day”: The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ime pressur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5(2), 115-131.
Sanders, S. A. (1986). Development of a tool to measure subjective time experience. Nursing Research, 35(3), 178.
Thnes, S., & Oberfeld, D. (2015). Time perception in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75, 359-372.
Tse, P. U., Intriligator, J., Rivest, J., & Cavanagh, P. (2004). Attention and subjective expansion of time.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6(7), 1171-1189. Wittmann, M., Peter, J., Gutina, O., Otten, S., Kohls, N., & Meissner, K. (201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lfattributed mindfulness levels are related to the experience of time and cognitive selfcontrol.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4(8), 41-45.
Wittmann, M., & Lehnhoff, S. (2005). Age effects in perception of time. Psychological Reports, 97(3), 921-935.
Wittmann, M., Rudolph, T., Gutierrez, D. L., & Winkler, I. (2015). Time perspective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s predictors of agerelated subjective passage of t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Public Health, 12(12), 16027-16042.
Wyrick, R. A., & Wyrick, L. C. (1977). Time experience during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4(12), 1441.
Yair BarHaim, Aya Kerem, Dominique Lamy, & Dan Zakay. (2010). When time slows down: the influence of threat on time perception in anxie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24(2), 255-263.
Yoo, J. Y., & Lee, J. H. (2015). The effects of valence and arousal on time percep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1208, 1-5.
Zauberman, G., Levav, J., Diehl, K., & Bhargave, R. (2010). 1995 feels so close yet so far: the effect of event markers on subjective feelings of elapsed tim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 133-139.
Zimbardo, P.G., & Boyd, J.N. (1999). Putting time in perspective: A valid, reliable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tric.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6), 1271-1288.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empirical conclusions of “time awareness”, we explored the structure of the feeling of passage of time (FPT) using interviews and a selfdesigned scale in this study.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ree common factors of the FPT were extracted and were named “emotion”, “susceptibility” and “behavior tendency”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motionattention” model of time perception, and the new contents of “behavior” enriched the concept of FPT. Furthe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scale exhibited stable consistency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include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middleaged adults).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subscores of each factor correlated with the index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ignificantly, indicated that the scale had reasonable criteriarelated validity. Also, the combination reliability,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he cuthalf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psychometrics. Finally,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FPT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FPT. We also revealed that the selfdesigned scale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abl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testing the FPT across different populations.
Key words: the feeling of passage of tim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mid adult; emotion; susceptibility; behavior tend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