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出的枝杈上结出的异果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一个陌生人的散文有时很容易———它出自内心忍不住的欢喜与冲动;而评价一个熟人的散文却显得很困难———它或许是出自一种友谊与内心的爱。面对辛茜的文字,内心的感触就不是前面这几个动词所能概括的。她对我而言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指之前在一些刊物上读过她的不少作品;陌生指有关她的個人信息我一点都不知道,只是以一个前诗歌评论者的身份与直觉,从她的文字里看到她模糊的身份是置于西部、青海的大轮廓中的。
  当她的散文作品以一种集群性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时,一个散行者的身影逐渐向我走来,她是从青藏高原东缘一条叫隆务的河边散出去的,以一座叫保安的古城为起点。这让我想起美国现代诗人爱德娜·圣文森特·米莱的那首《出走》来:“我不在乎我将走哪条路;这道通哪儿,我也不在乎。出这屋就行,免得心碎掉;我一定得走,得另找去处。”
  她的去处究竟在哪里?绿绒蒿、曼陀罗花、大花杓兰、报春、百合、鸢尾、马先蒿、茜草、互叶醉鱼草等一一出现在她和读者的眼前,走近这些高山花卉的方式不外乎是有时开车、有时骑马、有时步行,让我看着看着皱起了眉头:这不是典型的游玩式赏花吗?
  且慢,随着她的笔触的逐渐深入,一件矫正器不停在我内心工作。我的眼前晃动的就不是一群植物的相貌了,读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貌似宏大的、对大地植物的情怀。读到的辛茜,就是柏拉图在《蒂迈欧》中称作的“属天而不属地的植株”。这女子,哪是在藏地寻花?她给自己安装了两双飞翔的翅膀,一双让她的足迹跨越洮河上游、孟达天池、土门关,扩延着自己的植物之路;另一双翅膀则让她自由飞翔于自己的文字营构的世界中:干净、高蹈且诗意荡漾。她在“蓍草”前,将其从《易经》的深土里拽出,找出它被古人占卜的骄傲;她将青藏的茜草嵌入《茜草为红》的散文集里,试图保留父亲对她的一份简朴的希望———“成为一棵保持质朴、藏于密林和草丛间的小草”。
  物性的地理散行,让她从隆务河边的故乡走到了都市,从少年时代在草丛里寻找快乐到在中年时期踩在一枚枚植物叶片上书写智慧。她把草木之心上的尘埃仔细拂去,草木把自己交付给了她的有心之笔。在她的笔下,青藏草木不再是高原的惊艳、装点,是那片神奇大地上,生命的一场场集体狂欢,一次次献给季节的颂唱。
  仔细乘一艘快艇,沿中国的散文之河浏览一遍,我们会发现,文坛的祖宗们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散文在今天怎么完善自己的经验。尤其是透过白话文运动割裂传统文体的百年文学发展史,让我们看到小说与诗歌的发展中给自己争得的、赢得的乃至拥有的自由度,越来越增加作家与诗人的存在感与自豪感,小说和诗歌无疑在自己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意气风发,也为自己的创新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度。而散文在创新上,无疑显得落寞了许多,为自己努力到了一个敬陪末座的尴尬。
  辛茜和她的文字一起散行于人生,以散文的形态彰显了自己的文体命名。一个“散”字,凸显或掩隐了散文这种文体的神异性。无疑,她和当下的散文作者一样,一定为那些罩在头上的散文律法恼火,也想扩大自己的文体经验的疆域,努力调整叙事视角的方向盘、扩突文本的疆际,让虚构性合理、体面地走进文本,等等。在她的创作中,节奏的把握和设计,语言灵活度的扩大,写作题材的单一,“试错”的勇气,思绪的开合度显得不够开阔等问题,也正是中国当下冲在一线的散文作者一起思考、突围的,这是一种漫长的、苦恼的芬芳,相信必为她和他们集体闻到并享受。时下的散文越来越生活化、情绪化,当青藏大地成为旅游文学的消费品时,我看到辛茜面对一条貌似壮阔的大路,早就选择了轻微转身,向自己认定的那条人间草木之路孤独地行去。那条旁出的枝杈上,结出的,一定是属于她的异果。
其他文献
被阳光重新照耀  无须躲闪,注定要吹过来的风  被时间掂量并操纵的生命  终会在一个美丽的黄昏  失去它的平衡,惊吓一家子鹌鹑唐突起飞  就让它吹过来吧!从枝头开始摇起  一生的风雨。所有的喜怒哀乐  紧随每一片树叶的飘落。所有的时间  散落于大地扬起的尘灰之上  还没有被连根推倒之前  要直起身子,以使仰倒的时候  借机望一望浩瀚星空  那些密密麻麻,毫无用处的银子  它必将吹走浑身的河流  剩
期刊
一篇小说中写了这么一个人,即便他奔向那种连微信都懒得传播的“会议现场”时,他的影子也有可能跟不上他……他对会议现场趋之若鹜,可是对任何会议而言,他实在是可有可无。所以,只求在会议中“在场”,仅仅是他个人的生猛渴望,以至于他的影子对他有诸多抱怨。如果我是会议组织者、主持或演讲者,不论会议在宫殿,或是在破产工厂的某个角落,相信我能看见他就在会场不远处背光而立,拿他落寞的阴影来笼罩整个会场。对我们所有信
期刊
《青蘋之末》这个小说标题,让我联想到楚国宋玉的《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风飘摇在青蘋这种水草末梢的时候,还是微小的,但穿溪过谷,却逐渐有了力量。我一直觉得,有时候,有一個合适的标题,小说想要抵达的彼岸便走到了一半。雪归描述的文字的开端很日常而琐碎,一个经历家暴失婚而单身多年的女子,在她即将进入四十岁的时候,她渴望有一个孩子,这时她看到了报道,一家民营医院免
期刊
我看的这个片断,不到两万字,对一部三卷本的长篇来说,自然只是后花园里的一片树叶。好在这片叶子上边所呈现的故事,应该说还是完整的,可以一口气看完。所以,手機收到小说的当晚,我在化隆的床上就看完了。当时就想写下几条读后备忘,后来想了想没有写。我想有意放一放。放到催稿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想一想,看看还能记住多少,记得住就写,记不住就当没有看过。这年月,转身就被忘掉的小说真是太多太多了。为此,我还从手机里把这
期刊
龙仁青的散文很迷人,这篇《百灵鸟·掩去高贵的布衣歌者》,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篇既是叙事又是抒情的散文,分为《孤独的歌唱》《弟弟的角百灵》《普天下的雌鸟》《掩去身份的歌者》四个章节,它们既是独立的,又互相连属。读完全篇,有两个关键词印在我的脑海,一是牧童,二是百灵鸟。  几乎可以肯定,作者在童年与少年的时候,有着放牧的经历,他笔下的草原,牧人与草原的相亲相爱,以及寻找鸟巢这个牧童的游戏,如果不是
期刊
郭建强的长篇散文《青藏牦牛记》,用凝重厚实的笔调将青藏高原上的这一经霜耐寒的独特物种牦牛,由浅入深,解剖开来,层层剥离,由此引喻出了牦牛与精神的互为因果关系,读后,让人有一种砥砺奋前的潜在力量。  牦牛这一高原的牲畜,寻常看上去,只是在草场上默默地舔食,沉静地安之若素。但实际上它是承载人類历史重负的一个缩影。这一点,在郭建强的笔下,勾勒得很清楚。从它生存的韧性到艺术的符号;从牦牛生存的自然氛围到诗
期刊
在今天,一个在文坛上初来乍到的新面孔,要想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赢得第一印象上的好感,然后再被批评家发现、关注、推崇,自然是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曲折叵测的刊发经历。有些作者凭借刊发自己成名作的著名文学期刊所具有的文学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凭借自己作品的某些卓异不凡的书写品质,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引发人们阅读上的涟漪效应,继而声名鹊起,迅速走红于小说界、诗歌界、散文界和评论界。而更多的作者,则要经历漫
期刊
80后作家索南才让的《接下来干什么》是一篇具有少数民族情调的小说,偷猎、巡山、追捕、复仇,还有雪野、麝香诸如此类,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有一种审美上的新鲜与跳跃。  小说叙述的内容并不复杂,叙述者“我”与另一位巡山队员金盖追捕偷猎者,金盖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虽然小说写了“我”与金盖如何追捕偷獵者、如何与偷猎者较量,但显然不是重点。小说的核心在于金盖的过往。所以,小说其实并不是关于偷猎,而是关于
期刊
1  青海作家的作品,给人总体印象是辽阔、伟岸、苍凉,即使书写温暖的散文随笔作品,也会有着岁月的纵深感,字里行间也会隐蔽着沧桑的皱褶,作品后面也一定会有高耸、深远、壮阔的“历史背板”。  但70后诗人阿甲,似乎有意“逃离”这种惯有的青海文学印象,他用一组忧伤、闲适、虚空的系列散文,宣告着自己的“背叛”,他在文章中清晰明白地表示,自己要走“另一条道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南山帖》一共30
期刊
葛文荣的小说我看的是“浮生记系列四篇”和“草原短篇小说“两篇,总体感觉他的创作基础不错,小说有自己的地域特色,草原,牧场,都是自己熟悉的东西。也明白了小说的技巧,从故事设置看,起承转合都不错,最大的问题是有不少故事核,却没能讲好故事。  比如第一个短篇小说《石头》,让我想起了小时看的戏《墙头记》,大意也是讲的兄弟三人不愿养老人,老父亲把石头锁在柜子里,两家抢着养老人。后来,父亲去世了,儿子们才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