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在开始本次调查之初,作为记者的我们心里并没有底,我们甚至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们既不想将这次调查变成换一种说法和形式而本质依然是猎奇和窥探个人隐私的“口述实录”,这种东西一向是为有正义感和良知的记者所摒弃的;也不想将这次调查变成一种表面上的泛泛而谈,无疑这是毫无意义的。对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比较敏感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是有难度的,这包括了寻找采访对象,设置采访角度,掌握采访内容和采访节奏,因为要做到和做好这一切都首先要求记者自己对所要调查的主题有个明确的把握,但我们没有,可以说我们是伴随着这次调查,依靠了采访对象才真正对调查的主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在进行了一系列十分辛苦的采访以后,我们回过头来阅读了大量的描写“快餐情”的各种文字,有网络文学,有各种评论等等,试图通过现象找到一点本质。
如果将“快餐情”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那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肤浅的,首先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真正靠“快餐情”过日子的少之又少。而号称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基本都是二十出头的小年青,很多其实并没有尝试过“快餐情”,却充满了好奇和标新立异的渴望,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们会很潇洒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很正常。”但其实他们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快餐情”的中坚分子年龄都不能算小了,在畅销的《天亮以后说分手(19位都市女性一夜情口述实录)》里我们发现,这19位女性中,27岁以上的占了12位,25岁以下的只有3位,在我们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没有找到一位30岁以下的。而无论是上述那本书还是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品尝“快餐情”的人们都经历过或正渴望着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他们都能在他们的“快餐情”背后找到很多理由和原因,尽管这些理由和原因并非正确,但这表明他们谁也不是一个开始就打算在男女关系里游戏的人。因此我们发现,“快餐情”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替代品,在真正的爱情没有到来或者消失的时候的一种替代和过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在表达对于男女关系的渴望时比过去要坦率。
但是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更多地放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除了社会开放的原因之外,现在的人们为何对男女关系的渴望会用“快餐情”这样一个直接到性的方式来表达?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其实是因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导致的焦躁,需要宣泄。“快餐情”就是一个排解寂寞孤独宣泄焦躁的工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快餐情”其实是一种极度狭隘和自私的行为。
狭隘是因为好比人的肚子饿了要吃,其实填饱肚子的东西有很多,可以有很多选择。正如排解寂寞和孤独,宣泄焦躁的方式也有很多,但是“快餐情”中的人们却只选择了一种,并且认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了,其实这充其量只是一个借口,坦白说正因为“快餐情”中的“情”和“性”都是一种极端,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就此让人们忽略和不愿寻找其它办法。
自私是因为“快餐情”是完全建立在自我需求上的,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少发现在“快餐情”中的一男一女是彼此从开始就心照不宣的,必定是一方将彼此的关系进行了设定,一方不想在男女关系中承担责任,却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看上去仿佛是追求完全自愿,行就行,不行就拉倒。事实却绝对是具备强迫性的,“要玩就要玩得起,玩不起就别玩”,在网络的“一夜情”题材里成为经典语言,让男女们首先强迫自己,然后强迫别人。因此具备了如此强迫性的“快餐情”其实是残忍的。
另外究竟是“快餐情”还是“快餐性”,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首先“快餐性”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仅就生理角度而言大部分男人女人在进行性行为之前都会有个动情的过程,区别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此仍然应该是“快餐情”,事实上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们都提到了“情”,当然谁都不承认这是爱情,事实上也的确不是,它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愫,一种男人与女人间的互相吸引,真正的爱情其实也是发端于此,只不过爱情将这一原始情愫先精神化了。而“快餐情”则是迅速物质化了而已。
对于“快餐情”,我们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在生活中决定自己行为的权利,需要思考的是这种行为是脆弱的还是牢固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还是饮鸩止渴的,是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还是两败俱伤的,这是每一个成熟的人必须思考的,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
在进行了一系列十分辛苦的采访以后,我们回过头来阅读了大量的描写“快餐情”的各种文字,有网络文学,有各种评论等等,试图通过现象找到一点本质。
如果将“快餐情”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那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肤浅的,首先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真正靠“快餐情”过日子的少之又少。而号称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基本都是二十出头的小年青,很多其实并没有尝试过“快餐情”,却充满了好奇和标新立异的渴望,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们会很潇洒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很正常。”但其实他们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快餐情”的中坚分子年龄都不能算小了,在畅销的《天亮以后说分手(19位都市女性一夜情口述实录)》里我们发现,这19位女性中,27岁以上的占了12位,25岁以下的只有3位,在我们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没有找到一位30岁以下的。而无论是上述那本书还是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品尝“快餐情”的人们都经历过或正渴望着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他们都能在他们的“快餐情”背后找到很多理由和原因,尽管这些理由和原因并非正确,但这表明他们谁也不是一个开始就打算在男女关系里游戏的人。因此我们发现,“快餐情”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替代品,在真正的爱情没有到来或者消失的时候的一种替代和过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在表达对于男女关系的渴望时比过去要坦率。
但是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更多地放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除了社会开放的原因之外,现在的人们为何对男女关系的渴望会用“快餐情”这样一个直接到性的方式来表达?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其实是因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导致的焦躁,需要宣泄。“快餐情”就是一个排解寂寞孤独宣泄焦躁的工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快餐情”其实是一种极度狭隘和自私的行为。
狭隘是因为好比人的肚子饿了要吃,其实填饱肚子的东西有很多,可以有很多选择。正如排解寂寞和孤独,宣泄焦躁的方式也有很多,但是“快餐情”中的人们却只选择了一种,并且认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了,其实这充其量只是一个借口,坦白说正因为“快餐情”中的“情”和“性”都是一种极端,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就此让人们忽略和不愿寻找其它办法。
自私是因为“快餐情”是完全建立在自我需求上的,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少发现在“快餐情”中的一男一女是彼此从开始就心照不宣的,必定是一方将彼此的关系进行了设定,一方不想在男女关系中承担责任,却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看上去仿佛是追求完全自愿,行就行,不行就拉倒。事实却绝对是具备强迫性的,“要玩就要玩得起,玩不起就别玩”,在网络的“一夜情”题材里成为经典语言,让男女们首先强迫自己,然后强迫别人。因此具备了如此强迫性的“快餐情”其实是残忍的。
另外究竟是“快餐情”还是“快餐性”,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首先“快餐性”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仅就生理角度而言大部分男人女人在进行性行为之前都会有个动情的过程,区别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此仍然应该是“快餐情”,事实上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们都提到了“情”,当然谁都不承认这是爱情,事实上也的确不是,它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愫,一种男人与女人间的互相吸引,真正的爱情其实也是发端于此,只不过爱情将这一原始情愫先精神化了。而“快餐情”则是迅速物质化了而已。
对于“快餐情”,我们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在生活中决定自己行为的权利,需要思考的是这种行为是脆弱的还是牢固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还是饮鸩止渴的,是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还是两败俱伤的,这是每一个成熟的人必须思考的,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