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作文教学具有综合性训练的特点,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技巧,学会感知生活、表达生活,而且要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许,后者在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以及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课堂;写作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走上社会后为和谐社会服务。作文教学具有综合性训练的特点,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技巧,学会感知生活、表达生活,而且要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许,后者在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以及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更大。
一、夯实基础,掌握技巧
夯实写作基础,就是在写作之前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对于写作而言,必然是将所熟悉的字、词、语句应用在写作之中,但这些字词句的写法、用法是否正确,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写字的习惯,让他们多写多练,对字词的写法用法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这样,在写作时的具体应用就会比较容易了。写作训练,可以结合课堂活动进行,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意志力,还有审美教育的作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文中收集好的词汇、语句,在适当的话题写作中能够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这些都应当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一些小技巧,此举在扎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掌握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写景类的作文中,学生在有一定的积累的情况下,在写作时就要格外注重写作技巧,否则学生即便能对景色、景物有特定的描写,但如果不能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有特色地描述其中的一部分,则会导致整篇习作的布局混乱,让读者不知其所云。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分析艺术摄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在习作时正确表达。
二、创设情境,增强趣味
现在大多数学生忙于学习,并没有太多时间去见一见大千世界,所以教师需要在作文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一定的生活假设,让学生在课堂中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去想象大自然的多彩风光。让学生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并鼓励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时能够真实地感受一下真正的自然风光。多接触大自然会让孩子们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认识,便不会认为生活枯燥无趣,也会使他们的作文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进而使学生的作文饱含热情和快乐。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努力激发写生的兴趣。教师可为学生写作提供富有生活趣味的情境,在这种氛围中激发学生们写作的灵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写“秋天的景象”此类主题的作文时,如果恰好所处季节是秋天,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在放学或周末时间,到走过的路、去过的公园感受一下,相较于春天、夏天、冬天,金秋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如果所处的季节不是秋天,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美好的意境,如“秋风,她像一位少女,穿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人间”“一片片树叶从枝头飘落,一群群大雁排着人字形队伍往南飞,一块块成熟的高粱好似无际飘来的晚霞,一朵朵金黄的秋菊在秋天里开得更加灿烂”,在教师对这样美好情境的阐述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是充满乐趣与美好的,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注意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学生喜欢上了作文,他们就会主动观察,善于体验,能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表达愿望的驱使下,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终身受益。
三、指导构思,学会品味
想让学生乐于作文,则必须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语文作文中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是激发小学生写作的一种动力。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板报上设立写作专栏,将班级中比较优秀的作文张贴其中;教师也可以朗读学生作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或段落,这样,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就能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好的作文一般内容都比较充实,感情也比较丰富,因此,思想就好比作文的灵魂。再好的作文如果没有思想那也只能是美麗的空壳而已。文章的思想便是对生活的感触,只有经历充实而丰富的生活才能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才会写出动人的文章。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少,知识的积累不够丰富,而且对事物的认识也稍显浅薄,那么,写出的文章就比较笼统。因此,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自己的见闻。此外,学生亲身实践一些活动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感性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大胆进行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小学生的写作构思提供素材。教师要倡导学生写真情、说真话,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感知更好的习作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逐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学习习作。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之后,教师便要逐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作文思维的起点,启发学生将生活变成作文。
总之,作为语文学科综合性知识积累和训练的作文教学,既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也要具备启智增慧和涵养人文精神的作用,这是培养小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上也非常重要,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洪发.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才智,2015(23)
[2]缪华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亚太教育,2016(1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课堂;写作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走上社会后为和谐社会服务。作文教学具有综合性训练的特点,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技巧,学会感知生活、表达生活,而且要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许,后者在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以及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更大。
一、夯实基础,掌握技巧
夯实写作基础,就是在写作之前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对于写作而言,必然是将所熟悉的字、词、语句应用在写作之中,但这些字词句的写法、用法是否正确,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写字的习惯,让他们多写多练,对字词的写法用法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这样,在写作时的具体应用就会比较容易了。写作训练,可以结合课堂活动进行,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意志力,还有审美教育的作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文中收集好的词汇、语句,在适当的话题写作中能够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这些都应当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一些小技巧,此举在扎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掌握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写景类的作文中,学生在有一定的积累的情况下,在写作时就要格外注重写作技巧,否则学生即便能对景色、景物有特定的描写,但如果不能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有特色地描述其中的一部分,则会导致整篇习作的布局混乱,让读者不知其所云。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分析艺术摄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在习作时正确表达。
二、创设情境,增强趣味
现在大多数学生忙于学习,并没有太多时间去见一见大千世界,所以教师需要在作文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一定的生活假设,让学生在课堂中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去想象大自然的多彩风光。让学生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并鼓励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时能够真实地感受一下真正的自然风光。多接触大自然会让孩子们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认识,便不会认为生活枯燥无趣,也会使他们的作文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进而使学生的作文饱含热情和快乐。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努力激发写生的兴趣。教师可为学生写作提供富有生活趣味的情境,在这种氛围中激发学生们写作的灵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写“秋天的景象”此类主题的作文时,如果恰好所处季节是秋天,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在放学或周末时间,到走过的路、去过的公园感受一下,相较于春天、夏天、冬天,金秋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如果所处的季节不是秋天,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美好的意境,如“秋风,她像一位少女,穿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人间”“一片片树叶从枝头飘落,一群群大雁排着人字形队伍往南飞,一块块成熟的高粱好似无际飘来的晚霞,一朵朵金黄的秋菊在秋天里开得更加灿烂”,在教师对这样美好情境的阐述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是充满乐趣与美好的,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注意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学生喜欢上了作文,他们就会主动观察,善于体验,能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表达愿望的驱使下,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终身受益。
三、指导构思,学会品味
想让学生乐于作文,则必须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语文作文中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是激发小学生写作的一种动力。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板报上设立写作专栏,将班级中比较优秀的作文张贴其中;教师也可以朗读学生作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或段落,这样,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就能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好的作文一般内容都比较充实,感情也比较丰富,因此,思想就好比作文的灵魂。再好的作文如果没有思想那也只能是美麗的空壳而已。文章的思想便是对生活的感触,只有经历充实而丰富的生活才能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才会写出动人的文章。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少,知识的积累不够丰富,而且对事物的认识也稍显浅薄,那么,写出的文章就比较笼统。因此,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自己的见闻。此外,学生亲身实践一些活动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感性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大胆进行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小学生的写作构思提供素材。教师要倡导学生写真情、说真话,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感知更好的习作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逐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学习习作。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之后,教师便要逐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作文思维的起点,启发学生将生活变成作文。
总之,作为语文学科综合性知识积累和训练的作文教学,既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也要具备启智增慧和涵养人文精神的作用,这是培养小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上也非常重要,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洪发.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才智,2015(23)
[2]缪华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亚太教育,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