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让孩子大胆说话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m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生活社交频繁,准确、流利、精彩的口语表达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俗话说:“巧舌胜似强兵。”反之,木讷、拖泥带水的口语使人顿生厌烦之感。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份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那么,如何让学生大胆说话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有什么方式方法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形式,在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1.阅读教学
  如果认真研究,你就会发现现在小学课本中很多优秀的课文都是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只要利用好这些优秀的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鼓励学生去想、去说、去表达。
  小学课本中,单从插图看,类型有单幅、多幅;内容有绘事、绘景、绘物,但无论是哪一种插图,都要让学生一一进行观察,然后向前推移,或者向后延伸,进而引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并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以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如,在教学《小鸭子得救了》这篇课文时,小鸭子掉进了坑里,小猴子、小熊、小象有不同的表现。它们各自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救小鸭子呢?谁的办法最快最巧妙?通过这样的引导,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和新颖的办法自然而然地从孩子心底流露出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从相同的画面构思出不同的结局,课堂气氛慢慢地活跃起来了。
  对学生适当地进行复述训练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方法。在复述训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依托课文进行细致合理的想象,再结合自己对课文的情感认识,选择自己认为恰当的语气语调,声情并茂地复述,进行再创作。例如,教完《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给家长听,那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并配合细致合理的想象,让“丑小鸭”全方位地與学生进行“接触”,以便感受丑小鸭的处境,共同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经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学生叙述道:“丑小鸭只身来到树林里,但是它的命运并没有改变。还是因为丑,小鸟讥笑它,而且猎狗也追赶它。白天,它只好忍饥挨饿地躲起来,到了晚上……”学生大多体会到了丑小鸭的哀怨、无奈,带着伤感的语调进行了复述,既感染了老师和自己,也达到了口语表达训练的目的。
  2.朗读教学
  朗读朗读,读很重要。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得流利,注意连词读,不唱读,注意停顿,读出语气。这些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采取个别读、领读、齐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如《小小的船》一课,多么朗朗上口的童谣呀,小朋友们摇头晃脑读得多好啊,还能做到注意语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语调语气的变化呢。这样的朗读,达到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在课外阅读中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学习里,课外阅读和口语交际联系紧密,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的九年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400万字。
  让学生既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又能对古今中外的事情滔滔不绝,对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教师只要正确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地阅读课外书,这样不仅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集体活动中不断升华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娇生惯养。他们的性格大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嫉妒,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与宽容。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行为、情感和认识,陶冶其情操,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利用每天早上的早读课开展“一分钟演讲”,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选定,如果坚持不懈,效果必定显著。
  又如,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把班内演讲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专题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如“给爸爸妈妈过生日重要还是给自己过生日重要”“成绩差了怎么办”“伤心事对谁说”“假如我是……”等等,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境,自然就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并在相互接受与倾听中学会平等参与、真诚合作,从而共同成长。
  总之,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记格言警句、讲成语故事、背优秀诗文,都能使学生“言之有物”。教师要在班级中多开展读书看报活动,读读中外名著、读读文学精品,掀起读书和看书热潮。这样通过丰富的阅读积累,更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正是因为有了积累,久而久之,學生在口语表达上自然而然就能滔滔不绝、畅所欲言了。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基础很重要,如何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解题中应用方程的思维,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思想;渗透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于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习方程的价值在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代数的方法思考问题,也就是培养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若能透视文本生命图系和作者构思的契合,并与读者心灵感应,就能触发审美的共鸣,让语文学习在课堂中呈现勃勃生机,彻底改革语文读本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而变得娇美可爱、活力四射。我认为生态语文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语文,也应该是彰显生命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留白”,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今天我将从导入时留白、重难点处留白、故事结尾时留白三个
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给予树》,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爱的奉献。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经过,课文主要写了在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  在进行教学时,我抓住“给予”这一中心词,把教材当作例子来教,让学生在“聽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充分感受这棵“给予树”带来的魅力。  一、解题入课知“给
上个学期,县教育局向我们传达了“两个为主 四个深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都积极地参与到相关小课题的研究中来。结合上学期末初步的教学尝试,我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想关于二年级语文学科,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如何开展“以学为主 以练为主 深度自学 深度讨论 深度交流 深度展示”。  结合教学实情、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和前两天集体备课要求,我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科学合理地分
摘 要:量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尤其是在生活中的运用,常常比数学上的精准计算更重要,应用也更广泛。而量感的建立也成为计量单位教学中的难点。要让学生攻克这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思量如何提升学生对计量单位实际意义的感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应从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细节做起。  关键词:量感;面积单位;教学实践  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为例,说一说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量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提升学生学习力很好的策略。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论述了在课堂教学的导入、探究、应用、反思各环节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化归思想,应用拼组、割补、生活问题数学化、直观化、极限化等各种化归方法化生为熟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化归思想方法应用于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化归思想;
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绝不能是凭空而起的海市蜃楼,需要长期的实践、思考与沉淀,是在长年累月的办学历程中悄然融入学校骨髓里的精神元素。我校从教育的本位出发,进行学校文化的特色思考、散点梳理、体系构筑与领域支撑,以期达成“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生命奠基”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思考  学校文化是指校园物理环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和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
摘 要:新课改的基本思路就在于转变认识,对于技能与知识的传递给予更多重视。面对新的形势,师生应当紧密结合情感态度、教学方法与课堂过程、价值观等多项目标,在此前提下构建双向性的互动模式。在具体进行教学目标确定时,一要遵照以学定教,要关注学生怎样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要做到为学设教,关注“全体”,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搭石》这篇课文具有优美的意境,语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从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当然,仅仅局限于课内的阅读,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要想发挥阅读的巨大作用,必须要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简略论述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
所谓“细读”,即仔细地读,以独特的视角探寻文本中那些关键词语,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细节,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仔细体会言语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揣摩细节,抓住结构,感悟文中的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细读文本有多深,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全面有效地细读文本,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只有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深入浅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