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给予树》,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爱的奉献。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经过,课文主要写了在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
在进行教学时,我抓住“给予”这一中心词,把教材当作例子来教,让学生在“聽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充分感受这棵“给予树”带来的魅力。
一、解题入课知“给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课,我就从课题入手展开了教学。我先播放了《铃儿响叮当》歌曲,当熟悉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孩子们瞬间就想到了圣诞节这个有趣的外国节日。紧接着,我娓娓道来:西方的孩子,特别盼望过圣诞节,也渴望得到心爱的礼物。所以有些商场会放一棵大大的圣诞树。人们可以把愿望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挂在树上,等待有能力的人去帮助他们。这棵树的名字就叫“给予树”。
板书课题之后,我提示了“给”字的另外一个读音,“予”字的书写,又引导学生说说“给予”的反义词,从而理解课题,知道“给予”是送给、赠给的行为。
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结合了课文内容,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知道了什么叫给予树,什么叫给予。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品词析句明“给予”
(一)抓住“宽裕”促理解
教学片段:
1.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组词语,谁来教大家读?
糖果逛街猜测仁爱宽裕。
2.我们来看这个“裕”字,仔细观察这个字,我们应该怎么来记呢?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好的,跟老师一起书写一次,左边的部首衣字旁代表衣服,右边的“谷”字代表的是粮食,古代的人们认为有衣服穿有粮食吃,衣食无忧的生活就会很宽裕。
动手写一写,写完了就给同桌看一看,互相评价一下。
3.我们来联系上下文再读一读“宽裕”,把这个词放进课文里的句子来读。
(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本来就不宽裕,我手里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才能买到很多而又很好的礼物呢?
你从句中哪儿看出他们家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是啊,很多詞语不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你就理解了。
这样的教学为“给予”一词的理解埋下了伏笔。理解了“宽裕”一词,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家里并“不宽裕”的金吉娅能去“给予”一个陌生女孩爱的行为是多么善良。
(二)围绕“给予”品句段
教学片段:
1.家里并不宽裕的金吉娅,为什么要给予这个陌生女孩一个洋娃娃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问问金吉娅吧!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圈画)
3.孩子们,你们从哪些句子中找到了原因?
(出示)她一直期盼着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1)你从哪个词感受到这个小女孩非常想要一个洋娃娃呢?(一直)
(2)当她看到小伙伴抱着洋娃娃的时候,她会想什么?
当她看见玩具商店里摆着的洋娃娃时,她会想。
晚上睡觉前她会想。
甚至在做梦的时候她也在想。
就是这样,她日思夜想,你能读出小女孩的渴望吗?
(学生读)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3)金吉娅一定读懂了她的心,于是……
(出示)我取下卡片,买了一个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4.你还在哪个句子中找到了金吉娅要送给陌生女孩洋娃娃的原因呢?
(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金吉雅有可能得到哪些礼物呢?
(2)是啊!妈妈送的,哥哥送的,姐姐送的,吃的、用的、玩的,各种充满浓浓爱意的礼物她都可以拥有,可是那个小女孩呢?
(3)(配乐创设情境)圣诞节到啦,每个孩子都在欢天喜地地迎接新礼物,可这个小女孩,却没有( ),没有( ),没有( )。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呢?
(4)要知道,金吉娅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可就是这个从并不宽裕的家庭中走出的小女孩,竟然能从自己并不多的东西中拿出一部分和别人分享,你觉得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5)是啊,在别人有困难时,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能拿出一部分和别人一起分享,这就是金吉娅最真诚的想法,也是《给予树》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读写结合践“给予”
在这节课上,在理清妈妈先是担心,继而生气,最后激动的心理变化之后,我引导学生尝试站到作者的角度,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妈妈的心情写具体的。学生在感受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能表情达意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进行“小练笔”,运用学到的写法来展示小女孩收到礼物后的心情,以读促写,让阅读指向写作,再现了“给予”的快乐。最后教师进行引导: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践行给予呢?这样既把课堂进行了延伸,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又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领略爱的真谛,品味爱的美好,感受这棵“给予树”传递给我们的爱的魅力!
参考文献:
江渝.《给予树》教学设计与说明[J].小学教学研究,2009(12).
在进行教学时,我抓住“给予”这一中心词,把教材当作例子来教,让学生在“聽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充分感受这棵“给予树”带来的魅力。
一、解题入课知“给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课,我就从课题入手展开了教学。我先播放了《铃儿响叮当》歌曲,当熟悉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孩子们瞬间就想到了圣诞节这个有趣的外国节日。紧接着,我娓娓道来:西方的孩子,特别盼望过圣诞节,也渴望得到心爱的礼物。所以有些商场会放一棵大大的圣诞树。人们可以把愿望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挂在树上,等待有能力的人去帮助他们。这棵树的名字就叫“给予树”。
板书课题之后,我提示了“给”字的另外一个读音,“予”字的书写,又引导学生说说“给予”的反义词,从而理解课题,知道“给予”是送给、赠给的行为。
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结合了课文内容,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知道了什么叫给予树,什么叫给予。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品词析句明“给予”
(一)抓住“宽裕”促理解
教学片段:
1.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组词语,谁来教大家读?
糖果逛街猜测仁爱宽裕。
2.我们来看这个“裕”字,仔细观察这个字,我们应该怎么来记呢?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好的,跟老师一起书写一次,左边的部首衣字旁代表衣服,右边的“谷”字代表的是粮食,古代的人们认为有衣服穿有粮食吃,衣食无忧的生活就会很宽裕。
动手写一写,写完了就给同桌看一看,互相评价一下。
3.我们来联系上下文再读一读“宽裕”,把这个词放进课文里的句子来读。
(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本来就不宽裕,我手里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才能买到很多而又很好的礼物呢?
你从句中哪儿看出他们家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是啊,很多詞语不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你就理解了。
这样的教学为“给予”一词的理解埋下了伏笔。理解了“宽裕”一词,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家里并“不宽裕”的金吉娅能去“给予”一个陌生女孩爱的行为是多么善良。
(二)围绕“给予”品句段
教学片段:
1.家里并不宽裕的金吉娅,为什么要给予这个陌生女孩一个洋娃娃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问问金吉娅吧!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圈画)
3.孩子们,你们从哪些句子中找到了原因?
(出示)她一直期盼着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1)你从哪个词感受到这个小女孩非常想要一个洋娃娃呢?(一直)
(2)当她看到小伙伴抱着洋娃娃的时候,她会想什么?
当她看见玩具商店里摆着的洋娃娃时,她会想。
晚上睡觉前她会想。
甚至在做梦的时候她也在想。
就是这样,她日思夜想,你能读出小女孩的渴望吗?
(学生读)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3)金吉娅一定读懂了她的心,于是……
(出示)我取下卡片,买了一个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4.你还在哪个句子中找到了金吉娅要送给陌生女孩洋娃娃的原因呢?
(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金吉雅有可能得到哪些礼物呢?
(2)是啊!妈妈送的,哥哥送的,姐姐送的,吃的、用的、玩的,各种充满浓浓爱意的礼物她都可以拥有,可是那个小女孩呢?
(3)(配乐创设情境)圣诞节到啦,每个孩子都在欢天喜地地迎接新礼物,可这个小女孩,却没有( ),没有( ),没有( )。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呢?
(4)要知道,金吉娅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可就是这个从并不宽裕的家庭中走出的小女孩,竟然能从自己并不多的东西中拿出一部分和别人分享,你觉得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5)是啊,在别人有困难时,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能拿出一部分和别人一起分享,这就是金吉娅最真诚的想法,也是《给予树》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读写结合践“给予”
在这节课上,在理清妈妈先是担心,继而生气,最后激动的心理变化之后,我引导学生尝试站到作者的角度,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妈妈的心情写具体的。学生在感受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能表情达意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进行“小练笔”,运用学到的写法来展示小女孩收到礼物后的心情,以读促写,让阅读指向写作,再现了“给予”的快乐。最后教师进行引导: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践行给予呢?这样既把课堂进行了延伸,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又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领略爱的真谛,品味爱的美好,感受这棵“给予树”传递给我们的爱的魅力!
参考文献:
江渝.《给予树》教学设计与说明[J].小学教学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