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人们对教育中的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讨论。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以至于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惟恐背上“缺乏职业道德”的罪名。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具有追求声誉、尊敬、优越、成就的动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中学生的自我发展尚处于摹仿和探索时期,其行为的价值要得到师长或同学的肯定方能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确实是必须的。
但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褒奖学生并不是万能的。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①不少学生表现出在成功面前得意忘形;碰到挫折心灰意懒,斗志全丧,接受不了别人善意的指导或明知自己做错了事就是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去克制、去改进自己等心理承受能力弱化现象。②不良行为、习惯膨胀。目无纪律,打架斗殴,扰乱课堂,出现这种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坚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的理论,因而学生长期以来只能听顺耳的话、温雅的规劝话、正面鼓励话、无法正视逆境。甚至有些学生对一般的批评教育根本无所谓,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进步、我们管理效果的提高。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詹姆斯多布森说:“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惯养的家庭。”有分寸地打击一下孩子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教育是需要的,可行的。即教育中不能避免另一面:惩罚。
其实,奖励和惩罚是构成激励机制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惩罚,奖励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扬善的功能,没有奖励,惩罚也就不能发挥其惩恶的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鼓励是一种教育,惩罚也是一种教育。“培养学生坚定意志,养成克制自己情感和不良行为动机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纪律约束,用强制和某种惩罚方法来加以培养”。惩罚具有三个教育作用:①劝善作用。惩罚是对学生行为否定评价。虽然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它对个体行为倾向不具有明确指向,但它提供了行为不能再重复的禁区,有利于排除不良行为,择善而从之。在长期反复训练中将正确行为固定下来,达到“长适而不反其初则化”的教育目的。②激励作用。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总希望超过别人,他们对自己的失败或受到惩罚至少有些敏感的,进而从不愉快情感体验中警醒自责唤起自我意识,引发自己的危机感和焦虑感,吸取经验教训,为挽回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而积极努力。③警他作用。通过罚人,划出“红灯区”,惩前瑟后,影响群体。况且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是非评判能力还不成熟,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意识品质还不是很强,对自己的惰性和积习的克制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加强奖罚结合的管理,控制学生行为,强化纪律约束,是很有必要的。
实施奖罚结合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及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注意良好道德形成,努力学习,然后要充分认识惩罚教育的必要性,敢于罚,善于罚。善于罚有别于“体罚”,要罚得学生口服心服,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罚用了一些探索,收到一定效果。我所采用方法可分为两类:①磨炼意志的罚。对自觉性、耐性和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惩罚,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例如对自己管不了自己,经常迟到、早退、上课开小差的人每次违纪罚其练字,抄写经典例文或为班里做一件事;对考试出现较大失误或成绩波动大的学生罚其写一份学习病历,分析病因,总结教训,提出“处方”。②规范行为的罚。对照《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对重复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例如:违反卫生条例,罚他值日三天等。用惩罚教育,我改变了不少纪律差,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名留级到我班的学生,他纪律散漫,成绩差。后来通过调查得知:此人脑子不错,书画较好;就是因其是独子一个,自小养成放纵自己,无法克制自己的坏毛病。我想了很久后找到一个方法:罚他指导全班同学的钢笔字训练。规定他每天出一板示范字,并辅导其他同学练字;而且同学绘画有问题的有问必答。不懂的一定去问老师、去翻书寻找答案后告诉同学。这样一来他个人特长得以发挥,调整了他的失衡心理;一段时间的反复工作,他的不良习惯已基本改掉了。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惩罚教育操作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将大大影响教育效果,甚至产生负面效应。①惩罚要及时。当初,宰予上课睡觉,孔夫子忍无可忍,立即停止授课,拍案怒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而何诛!”意思是:腐朽了的木头不可能用于雕刻的,像宰予这样睡觉的学生再学习也没用,成不了才!你是一堆臭狗屎,不值得我责备你。正是由于孔夫子及时指出了他的错误,改正了错误,使宰予成为七十二贤之一。澳洲一家私立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早晨几点起床,一定要把被子叠好,然后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三次没有叠好被子,周六就会没有假放,让他到农场劳动去。这种及时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②惩罚必须与正面说服相结合。正面教育和惩罚教育并行,在对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的性质、危害、根源才罚。切勿以罚代教。出于爱心的罚,罚是为了学生好,使学生辨恶为善,并通过自己行为纠正避免罚。罚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千万不要歧视、厌恶学生,对他们粗暴,应以热情待学生。否则惩罚教育就会误入岐途。③掌握分寸,合理地罚。要根据学生所犯错误性质、情节轻重以及学生对错误认识去决定是否给予惩罚。要分清重犯和轻犯,有意与无意,不要“一刀切”,动辄即罚,造成处罚失衡、失准、失当、失败。④要间隔地罚。惩罚不宜滥用。多罚会引起受罚者心理疲惫,产生消极适应,漠然置之。
总之,正当惩罚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有效地抵制学生中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找准努力的方向。
但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褒奖学生并不是万能的。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①不少学生表现出在成功面前得意忘形;碰到挫折心灰意懒,斗志全丧,接受不了别人善意的指导或明知自己做错了事就是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去克制、去改进自己等心理承受能力弱化现象。②不良行为、习惯膨胀。目无纪律,打架斗殴,扰乱课堂,出现这种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坚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的理论,因而学生长期以来只能听顺耳的话、温雅的规劝话、正面鼓励话、无法正视逆境。甚至有些学生对一般的批评教育根本无所谓,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进步、我们管理效果的提高。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詹姆斯多布森说:“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惯养的家庭。”有分寸地打击一下孩子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教育是需要的,可行的。即教育中不能避免另一面:惩罚。
其实,奖励和惩罚是构成激励机制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惩罚,奖励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扬善的功能,没有奖励,惩罚也就不能发挥其惩恶的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鼓励是一种教育,惩罚也是一种教育。“培养学生坚定意志,养成克制自己情感和不良行为动机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纪律约束,用强制和某种惩罚方法来加以培养”。惩罚具有三个教育作用:①劝善作用。惩罚是对学生行为否定评价。虽然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它对个体行为倾向不具有明确指向,但它提供了行为不能再重复的禁区,有利于排除不良行为,择善而从之。在长期反复训练中将正确行为固定下来,达到“长适而不反其初则化”的教育目的。②激励作用。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总希望超过别人,他们对自己的失败或受到惩罚至少有些敏感的,进而从不愉快情感体验中警醒自责唤起自我意识,引发自己的危机感和焦虑感,吸取经验教训,为挽回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而积极努力。③警他作用。通过罚人,划出“红灯区”,惩前瑟后,影响群体。况且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是非评判能力还不成熟,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意识品质还不是很强,对自己的惰性和积习的克制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加强奖罚结合的管理,控制学生行为,强化纪律约束,是很有必要的。
实施奖罚结合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及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注意良好道德形成,努力学习,然后要充分认识惩罚教育的必要性,敢于罚,善于罚。善于罚有别于“体罚”,要罚得学生口服心服,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罚用了一些探索,收到一定效果。我所采用方法可分为两类:①磨炼意志的罚。对自觉性、耐性和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惩罚,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例如对自己管不了自己,经常迟到、早退、上课开小差的人每次违纪罚其练字,抄写经典例文或为班里做一件事;对考试出现较大失误或成绩波动大的学生罚其写一份学习病历,分析病因,总结教训,提出“处方”。②规范行为的罚。对照《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对重复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例如:违反卫生条例,罚他值日三天等。用惩罚教育,我改变了不少纪律差,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名留级到我班的学生,他纪律散漫,成绩差。后来通过调查得知:此人脑子不错,书画较好;就是因其是独子一个,自小养成放纵自己,无法克制自己的坏毛病。我想了很久后找到一个方法:罚他指导全班同学的钢笔字训练。规定他每天出一板示范字,并辅导其他同学练字;而且同学绘画有问题的有问必答。不懂的一定去问老师、去翻书寻找答案后告诉同学。这样一来他个人特长得以发挥,调整了他的失衡心理;一段时间的反复工作,他的不良习惯已基本改掉了。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惩罚教育操作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将大大影响教育效果,甚至产生负面效应。①惩罚要及时。当初,宰予上课睡觉,孔夫子忍无可忍,立即停止授课,拍案怒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而何诛!”意思是:腐朽了的木头不可能用于雕刻的,像宰予这样睡觉的学生再学习也没用,成不了才!你是一堆臭狗屎,不值得我责备你。正是由于孔夫子及时指出了他的错误,改正了错误,使宰予成为七十二贤之一。澳洲一家私立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早晨几点起床,一定要把被子叠好,然后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三次没有叠好被子,周六就会没有假放,让他到农场劳动去。这种及时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②惩罚必须与正面说服相结合。正面教育和惩罚教育并行,在对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的性质、危害、根源才罚。切勿以罚代教。出于爱心的罚,罚是为了学生好,使学生辨恶为善,并通过自己行为纠正避免罚。罚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千万不要歧视、厌恶学生,对他们粗暴,应以热情待学生。否则惩罚教育就会误入岐途。③掌握分寸,合理地罚。要根据学生所犯错误性质、情节轻重以及学生对错误认识去决定是否给予惩罚。要分清重犯和轻犯,有意与无意,不要“一刀切”,动辄即罚,造成处罚失衡、失准、失当、失败。④要间隔地罚。惩罚不宜滥用。多罚会引起受罚者心理疲惫,产生消极适应,漠然置之。
总之,正当惩罚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有效地抵制学生中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找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