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教育价值在于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学科的思想,把握历史的规律,汲取历史的智慧。提升教学立意,能达到使学生读史明智的效果。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把握六个“度”,才能科学立意,构建精彩课堂。
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六“度”有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十年后仍能记得的内容。”提升教学立意,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其学而不易遗忘。教学立意如同课堂之帅也,它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思路及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历史专家任世江认为:“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六个“度”,才能科学立意,构建精彩课堂。
一、把握主题,立意要有高度
教学中“主题是教学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堂课教学品质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题,一是指教学目标。二是指某专题的主旨。如学习《抗日战争》一课,确立的主题应该有以下观点:中国的抗日是全民族的抗战;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理性爱国。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胡锦涛的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让学生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史观指导,立意要多角度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多种史观来指导,多角度立意,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对史实正确、全面的认识。
例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教材只提到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有没有不利影响?从而让学生开拓视野,得出教材没有的结论:造成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等不利影响。
例二,用全球化史观看待同一时期各国的状况。如当西方国家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正在搞“斯大林模式”发展计划经济,发展重工业;中国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紧急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三、疏通联系,立意要有广度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往往本课内部、课与课之间,专题内部、专题之间,模块内部与模块之间都存在广泛的联系,但是教材没有把联系表述出来。教学中,我们要从联系的角度立意。如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三个小子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之间看似没有联系,笔者听一位同事上课时用“有钱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经济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敢花钱——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处花——第三产业和新经济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和产品”。这种教学立意用“钱”把三个内容串起来,不仅改变了知识散乱的状况,而且将历史知识生活化,独具匠心。
四、挖掘内涵,立意要有深度
高中学生理性思维进一步发展,所以高中历史学习要重视思想性,教学中要渗透历史学科的思想、学习与思考的方法。如学习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选取以下材料:俄国人民要求和平、面包、土地的愿望;沙皇坚持参加一战,农奴制改革没有使人民获得土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参加一战,不给人民土地、面包;列宁使俄国退出一战、进行土改,使人民获得土地使用权。如此立意,学生通过对比自然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学习必修三《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时,可以抓住“人文主义”的内涵发展来立意。文艺复兴时要求打破以神为中心,突出人的价值,这时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认识到作为群体的人的存在;宗教改革时不听教皇、教廷的说教,信徒自己去阅读《圣经》,“人文”发展为“人本”,突出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启蒙运动时打破一切外在权威,突出人独立思考的理性,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此时“人文”发展为“人权”。教学时也可以挖掘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宗教改革为了反对罗马教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主张国家权力即世俗统治者(皇帝或国王)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这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土壤。过度的君主专制让人们无法忍受,所以后来又爆发了反对世俗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启蒙运动。
五、结合现实,立意要有温度
生活是立意的来源。只有把遥远的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史热情。例如,学习《马关条约》时,可以与时政热点——钓鱼岛危机相联系。再如,学习西周宗法制时,可以与生活中重视亲情的现象、忠孝观念,重男轻女的思想,修家谱、族谱,建家庙、祠堂,清明节上坟扫墓,农村里七月半烧经祭祖等现象相联系。
六、以生为本,立意要求适度
生本是立意的基点。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如笔者听一位同事在教学必修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用“感受文艺之美”,即先让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感受其特点、风格,接着“寻找文艺之源”,分析不同风格的成因,最后“探索文艺之用”,讨论文学艺术的影响。这种立意不仅打破了学习历史知识时背景、内容、影响三段论的一贯方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符合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感性入手上升到理性,由趣味到抽象,难易适度。
教学不能无为而教,述而不作。精彩的的历史课就如塑造一个鲜活的新生命。这个生命的质量高低在于立意的科学与否。科学立意,要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取舍;要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及时改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看法,更新学科思想;要整体着眼,搭建知识骨架;要整合内容,接通知识的经脉;要补充史实材料,让知识有血有肉;要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给遥远的历史知识以温度和生命的心跳、气息,让她“活”过来;要重组知识结构,改变知识呈现顺序,给她着上靓装,让人耳目一新。总之,我们应该用科学立意,让这个新生命纯真、有活力、年轻漂亮。
参考文献:
[1]吴林珠.价值观引领:回归历史教育教学本真——由学生的“学史心得”说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1-2):110.
[2]任世江.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J].历史教学,2011,(9):50.
[3]段进生.于平实中见新意——我看“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1-2):87.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6.
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六“度”有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十年后仍能记得的内容。”提升教学立意,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其学而不易遗忘。教学立意如同课堂之帅也,它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思路及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历史专家任世江认为:“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六个“度”,才能科学立意,构建精彩课堂。
一、把握主题,立意要有高度
教学中“主题是教学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堂课教学品质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题,一是指教学目标。二是指某专题的主旨。如学习《抗日战争》一课,确立的主题应该有以下观点:中国的抗日是全民族的抗战;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理性爱国。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胡锦涛的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让学生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史观指导,立意要多角度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多种史观来指导,多角度立意,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对史实正确、全面的认识。
例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教材只提到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有没有不利影响?从而让学生开拓视野,得出教材没有的结论:造成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等不利影响。
例二,用全球化史观看待同一时期各国的状况。如当西方国家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正在搞“斯大林模式”发展计划经济,发展重工业;中国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紧急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三、疏通联系,立意要有广度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往往本课内部、课与课之间,专题内部、专题之间,模块内部与模块之间都存在广泛的联系,但是教材没有把联系表述出来。教学中,我们要从联系的角度立意。如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三个小子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之间看似没有联系,笔者听一位同事上课时用“有钱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经济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敢花钱——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处花——第三产业和新经济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和产品”。这种教学立意用“钱”把三个内容串起来,不仅改变了知识散乱的状况,而且将历史知识生活化,独具匠心。
四、挖掘内涵,立意要有深度
高中学生理性思维进一步发展,所以高中历史学习要重视思想性,教学中要渗透历史学科的思想、学习与思考的方法。如学习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选取以下材料:俄国人民要求和平、面包、土地的愿望;沙皇坚持参加一战,农奴制改革没有使人民获得土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参加一战,不给人民土地、面包;列宁使俄国退出一战、进行土改,使人民获得土地使用权。如此立意,学生通过对比自然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学习必修三《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时,可以抓住“人文主义”的内涵发展来立意。文艺复兴时要求打破以神为中心,突出人的价值,这时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认识到作为群体的人的存在;宗教改革时不听教皇、教廷的说教,信徒自己去阅读《圣经》,“人文”发展为“人本”,突出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启蒙运动时打破一切外在权威,突出人独立思考的理性,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此时“人文”发展为“人权”。教学时也可以挖掘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宗教改革为了反对罗马教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主张国家权力即世俗统治者(皇帝或国王)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这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土壤。过度的君主专制让人们无法忍受,所以后来又爆发了反对世俗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启蒙运动。
五、结合现实,立意要有温度
生活是立意的来源。只有把遥远的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史热情。例如,学习《马关条约》时,可以与时政热点——钓鱼岛危机相联系。再如,学习西周宗法制时,可以与生活中重视亲情的现象、忠孝观念,重男轻女的思想,修家谱、族谱,建家庙、祠堂,清明节上坟扫墓,农村里七月半烧经祭祖等现象相联系。
六、以生为本,立意要求适度
生本是立意的基点。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如笔者听一位同事在教学必修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用“感受文艺之美”,即先让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感受其特点、风格,接着“寻找文艺之源”,分析不同风格的成因,最后“探索文艺之用”,讨论文学艺术的影响。这种立意不仅打破了学习历史知识时背景、内容、影响三段论的一贯方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符合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感性入手上升到理性,由趣味到抽象,难易适度。
教学不能无为而教,述而不作。精彩的的历史课就如塑造一个鲜活的新生命。这个生命的质量高低在于立意的科学与否。科学立意,要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取舍;要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及时改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看法,更新学科思想;要整体着眼,搭建知识骨架;要整合内容,接通知识的经脉;要补充史实材料,让知识有血有肉;要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给遥远的历史知识以温度和生命的心跳、气息,让她“活”过来;要重组知识结构,改变知识呈现顺序,给她着上靓装,让人耳目一新。总之,我们应该用科学立意,让这个新生命纯真、有活力、年轻漂亮。
参考文献:
[1]吴林珠.价值观引领:回归历史教育教学本真——由学生的“学史心得”说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1-2):110.
[2]任世江.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J].历史教学,2011,(9):50.
[3]段进生.于平实中见新意——我看“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1-2):87.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6.